第295章 不爭者莫與能爭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人麽,總是這樣,在沒得到一樣東西之前,總是無比渴望著,可一旦擁有了,會發現也不過如此。
曾經想著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
可真擁有了,會發現最寶貴的,說到底還是自由。
劉備就是這麽一個人,當他擁有了全天下最至高無上的權力,吃著最美味的食物,飲著最香醇的美酒,摟著最好看的女人,騎著最烈的馬,欣賞過世間最絕巔處的風景之後,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了起來。
所以他與那些戀棧權力,提防太子、宰執的皇帝不同,沒有把有限的時間花在勾心鬥角,花在追求什麽長生上。
權力是會讓人上癮,讓人欲罷不能,別說當執掌生殺大權的皇帝,就是當個不入流的九品芝麻官,也照樣有無數的人趨之若鶩。
故而像劉備這樣痛快的卸任了皇帝之位,帶著那群夫人去各地遊山玩水,欣賞名山大川,江河湖海,雪山草原,沙漠火山,追著極光奔跑的帝王,還真是絕無僅有,翻遍史冊,都找不到一個這樣的異類。
在跑不動的時候,劉備終於回了樓桑村,帶著家人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回到了那棵被傳的神乎其神的大槐樹前。
守在這裏的那兩個叔父,和族裏很多看著劉備長大的長輩都已經去世,幾十年過去,終究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劉備在村裏住了一段時間,發現就是他不當皇帝了,周圍的人也不敢親近他這個聖君,大家都小心翼翼的。
這就是裝神弄鬼的代價了,如果劉備隻單純是個卸任的帝王,以他的親和力,百姓們還是有膽子上來親近的。
奈何他劉某人的身份現在是紫薇帝君,是一手終結亂世,為大漢打下了一個梗亙寰宇,震鑠古今的超大版圖的聖天子。
沒錯,在天下百姓眼裏,劉備的存在其實已經與神明無異了。
人們平時總是燒香拜神,拜佛,可有一天廟宇裏的神活了,誰又敢不存敬畏之心呢?
別說那些口口聲聲說著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讀書人,其實就是百年、千年後的人們,看完劉備的傳奇人生後,也全部都沉默了。
他也是曆史長河之中唯一的一位正史記載比野史還野,野史壓根就不敢編排的偉大帝王。
在家鄉找不到想要的平靜生活之後,劉備又回到了鳳鳴村,回到了已經退役的諸多老兄弟們身邊,並在廬江舒縣,他曾經的那個江南小院裏隱居。
也不是所有人都回來了,到底還是有舍不得一身爵位,想著在長安那個花花世界享受的。
等劉備年過花甲,當初起事的五百兄弟,所剩下的,在身邊的,也就不過寥寥數十人而已。饒是如此,也讓他非常滿足。
在劉備確定隱居鳳鳴村的第二年,關羽、張飛、趙雲、曹操、孫堅、呂布等這些朝廷的新貴,還有賈詡、郭嘉、戲誌才等文臣也紛紛扔了一身的職事與爵位,跑到了這裏來湊熱鬧。
新帝劉平哭笑不得的看著這群叔伯紛紛遞辭呈,這群人甚至連借口都懶得認真想,用的都是什麽身子不爽利,體弱多病,給新人騰位子之類的蹩腳借口。
別人也就罷了,他的雲叔正值壯年,還有那典韋、許褚……之流的猛人,如今依舊能一拳打死老虎,都說自己體弱多病,哄鬼呢?
不過劉平也理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有這些勳貴在,他施政起來也總是束手束腳的,總得征求武王關羽、燕王張飛、魏王曹操,以及那幾位國公,一百多位侯爺的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終究是做到了當初的許諾,以新皇的名義對跟著他的兄弟、功臣大肆封賞,壓著劉平給了這些人爵位、錢財、土地、名譽、地位、美人……也真做到了讓他們封妻蔭子,爵位世襲,富貴無極。
劉平這邊心裏沒啥不舒服的,雖說滿朝都是他老子的人,各種要職那些新人一個也上不去,可這些舊人本來就是最堅定的太子黨,最後的爵位也都是他登基之後封的,政權的交接非常順利、平穩。
尤其是在這些人跑去找他父皇,也跟著隱居在鳳鳴村侍候在左右之後,劉平就更加滿意了。
那個讓劉平頗為頭疼,但也極為欣賞的老二劉燁,終究是兄弟之間握手言和,將其封了秦王,打發到了秦州去開衙建府。
這時反應過來的其餘皇子也躍躍欲試,想按他們二哥的玩法,從新帝手中討得一塊大大的封地。
嗯,他們也成功了。不過不是秦州,而是那個啥都沒有的寶州。
沒錯,他們在有叛亂的苗頭和想法之後,全都被無情鎮壓了,被流放到寶州去與野人爭奪地盤,從零開始建設那塊處女地了。
地方是好地方沒錯,可問題是那裏啥都沒有,他們這些皇子要的是享受,要的是權力,如果腦子沒有病,鬼才想當什麽開拓者,這屬於沒苦硬吃那種。
在老四、老五、老六、老十接連被鎮壓,被流放之後,朝堂徹底安靜了,那些小的瑟瑟發抖,那些大的求爺爺告奶奶,他們的母親跪到劉備麵前哭訴,也沒能阻止被流放的結局。
劉備的原話是去寶州好啊,他要年輕三十歲,肯定義無反顧的跑去參加開拓者軍團,跑新大陸去屯田建設了。
年輕人麽,多吃點苦頭沒啥壞處的。
再說了,是你們要列土封疆的,也是你們要王爵的。
現在你們大哥給了,那接好就是,都給老子滾蛋,也不見為淨。
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大蔡氏就是再憤怒,再不甘心,也不敢再有任何異議。
出了那座新建設的大明宮,她真的就隻是一個尋常的婦人了。
如今賴以依靠的兩個兒子被打發到帝國邊疆去開荒,她更沒了囂張跋扈的資本,又怎敢再惹怒丈夫,惹怒新帝,讓家族也跟著受牽連呢。
到了現在大蔡氏才後悔讓兩個兒子老六、老十跟著那黑心肝的老二混,也後悔讓他們和老大爭。
也是到了現在,大蔡氏才看明白,敢情最蠢的一直都是她自己。
那個她看不上的甘梅,一直盛寵不衰,現在除了兒子,膝下還多了兩個公主。
那個她一直看不上的,認為是個隻會混吃等死,一直跟在老大後麵當應聲蟲的小胖子,如今成了新帝繼位之後活的最逍遙自在的逍遙王。
老三劉禪也是唯一一個已經成年,卻被新帝留在身邊,而不是打發出去的皇子。
他也是唯一一個,剛年滿二十歲,就被劉平封王的存在,甚至比老二還要早兩年。
每每想到這裏,大蔡氏就隻感覺心累無比,之後反而釋然了,不再去爭那些有的沒的,而且靜下心來享受生活,反倒過了一段極為愜意的時光。
直到壽終正寢,幸運的與糜貞、荀采、蔡琰等三人一起合葬,與百年之後的劉備睡在同一個陵寢之中,永受世人瞻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