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越伐楚國破君亡
字數:2846 加入書籤
                    越王勾踐得到了大夫文種、範蠡的輔佐。勾踐臥薪嚐膽,用了二十二年時間,終於滅了吳國,以雪前恥。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成為了一方霸主,便驕橫起來,一改過去的奴才像。感覺文種、範蠡已經無用了,便不再像過去那樣言聽計從。
    文種沒有感覺到危險的到來,自以為自己輔佐越王勾踐,滅了吳國,是立了大功的。現在滅了吳國,越國也強大了,自己也理所當然的,該享受這到手的榮華富貴。
    範蠡卻是有智慧的人,他早已認識到勾踐這個人,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同富貴。便功成身退,離開了越王勾踐。範蠡帶著家人,帶著為官二十多年所積累的財富,去尋找自己理想居住地。
    範蠡沒有忘記他的老搭檔文種,他知道文種貪圖富貴,舍不得離開越國,便在齊國給文種捎去一封信,勸他離開勾踐,才能安全。文種沒有聽信範蠡的勸告,終於遭人陷害,自殺身亡。
    越王勾踐稱霸一方,忠臣走的走,死的死,留下來的都是阿諛奉承之徒。現在的越國雖然很強大,但已經埋下了滅亡的伏筆。
    勾踐去世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一連幾代相安無事,王子們除了吃喝玩樂,仿佛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有些諸侯已不再朝拜越國,諸侯也不承認越國是一方霸主。此時已是戰國初期,王位的繼承人是越王無強。
    越王無強雖然沒有什麽雄才大略,但卻要效仿先祖越王勾踐,要重振越國雄風。越王無強向北攻打齊國,此時齊國的繼承人是齊威王,齊威王是有作為的君主,根本看不上越王無強,也懶得搭理他,就派人勸說越王無強說:“越國要稱霸天下,攻打齊國沒有意義,你應該攻打楚國。”
    越王無強說:“願聞其詳。”
    齊威王的使者說:“楚國是南方大國,你要稱王,首先要滅了楚國,統一南方,然後才能入主中原。隻有滅了楚國,才算是稱霸一方。”
    越王無強說:“楚國強大,但憑越國一個國家,很難取勝,總要聯合幾個國家,才有可能戰勝楚國。”
    齊威王的使者說:“我知道韓、魏兩國是越國的盟國,為什麽不聯合韓國、魏國共同討伐楚國。”
    越王無強聽了齊使者之言,覺得有道理,便派使者前往韓、魏兩國,與韓、魏兩國結盟。韓、魏兩國表麵上答應了越國使臣的請求,同意韓、魏、越三國共同伐楚。
    越國使臣與韓、魏兩國簽訂盟約結束後,便急著返回越國,好向越王無強交差。韓、魏兩國國君,送走了越王使臣後,回到大廳,韓國君說:“我們真的要三國聯合討伐楚國嗎?“
    魏國君說:“像我們這樣的小國,敢得罪誰呀!越國我們得罪不起,楚國我們更得罪不起。越國要攻打楚國,就叫他們打吧,我們隻在邊境觀望。要是楚國勝了,我們就撤軍,要是越國勝了,我們就去分一杯羹。
    越國使臣馬不停蹄,飛馳返回,把已簽訂的,與韓、魏聯盟伐楚的好消息報告給越王無強。齊國使臣還沒有走,也在等待著越國使臣的消息。越王無強說:“我與韓、魏結盟伐楚,並不是叫他們與楚國短兵相接,而是要他們去分散楚國兵力,使楚國有後顧之憂,越軍也好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齊國使者說:“如今楚國兵力已經很分散了,楚國的三個大夫,已經分別率領所有的楚軍將士,向北包圍了曲沃、於中、無假關,戰線總長為三千七百裏,景翠的軍隊集結到北部的魯國、齊國、南陽,兵力還能有比這更分散的嗎?”
    越王無強說:“我一直等待晉、楚能夠爭鬥,我就可以坐收漁利了。”
    齊國使者說:“晉、楚不鬥,越不出兵,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現在楚國內亂,這時是攻打楚國最好時機,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一定要抓住時機。機不可失啊!”
    越王無強說:“我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楚國兵力雖然分散,但並沒有損傷,一旦有外敵入侵,楚國馬上就可以集中兵力,予以反擊。”
    齊國使者說:“楚國的長沙、仇、龐是楚國的大糧倉,竟澤陵是楚國木材盛產地。如果趁楚國兵力分散之時,出兵打通無假關,這四個地方就被越國控製了,這四個地方的木材糧食,就不會供應楚國的都城了。要想稱王、稱霸,就要果斷行事。”
    齊國使者終於說服了越王無強,從齊國撤兵去攻打楚國。齊國使臣憑三寸不爛之舌,解除了齊國的危機,齊國使臣不辱使命,勝利返回齊國,向齊威王複命。
    齊威王舉辦宴會,為使臣接風洗塵。齊威王說:“大夫不費一兵一卒,就使越軍撤回,這是奇功一件,我將為你加官進爵,予以獎賞。”
    使臣說:做為臣子,為君分憂,不辱使命,這是臣子應該做的,怎敢奢望大王獎賞。
    齊威王說:做為君主,必須做到的就是賞罰分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你就不要推辭了。
    越國轉而舉兵伐楚。楚國早有防備,楚王派大軍迎擊越軍。戰場上,楚軍戰術靈活多變,而越軍雖有一腔熱血,卻在楚軍的精妙布局下逐漸陷入被動。越國士兵死傷無數,戰局急轉直下。
    越王無強此時才意識到中了齊國的離間之計,悔不當初,但一切都晚了,但戰事已無法挽回,楚國乘勝追擊,不僅大敗越軍,越王無強也在敗逃中,被楚軍所殺。楚軍侵占了原是吳國直到浙江大片領土。
    越國國力本就因這場錯誤的戰爭中,元氣大傷,分崩離析,經此一役更是一蹶不振。曾經強大的越國,在諸侯的紛爭中逐漸失去了話語權。
    各部落紛紛自立,競爭權位,有的稱王,有的稱君,居往在長江南部的沿海,服服貼貼的向楚國朝貢,越國名存實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