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戍邊哀隴右賦

字數:4047   加入書籤

A+A-


    石悅再不遲疑,拱手道:“敢問兄台專攻哪類文體?在下也好斟酌命題。“
    黃忠嗣廣袖輕振,朗聲應道:“石兄但出無妨,詩、詞、歌、賦任選便是。“
    言畢垂眸暗忖:這書呆子倒守規矩得緊,還挺講究禮數周全。
    圍觀士子聞言嘩然,交頭議論聲漸起。
    須知文人比鬥最忌大言,敢放話“隨意考校“者,非有真才實學者不敢為。
    石悅眼底精光微閃,故作沉吟道:“既如此,便請黃兄以去歲西夏戰事為題作賦一篇,如何?“
    此言既出,滿座皆驚。
    幾個老成些的已悄悄往後退了半步——此等題材最是凶險,稍有不慎便是謗訕朝政之罪。
    “好個陰毒書生!““這不單要斷人前程,還要...“四下響起窸窣私語。
    幾位青衫士子麵露鄙夷,原先看熱鬧的眾人也覺石悅此舉過了頭。
    黃忠嗣暗自冷笑,他收回剛才的話,此人心腸歹毒,簡直不當人子。
    這題目確是殺招。賦體本就講究鋪陳揚厲,偏這戰事朝廷諱莫如深。
    若直言敗績,明日便要吃牢飯;若曲意逢迎,又難逃阿諛之譏。
    不過對他來說,文科,想輸都難。
    隨即應下!
    然後佯作閉目沉思,實則正在識海中檢索詞庫...
    樓上,陳繡娘正欲出聲打斷比試,福伯卻悄然現身,輕聲道:“夫人,相信郎君。“
    她轉頭望向這位年近五旬的老仆,雖鬢染霜華,那雙眼睛卻如當年初見時般清亮。
    二十年前:赴京趕考的夫君在破廟發現重傷的福伯,而自己夫君心善,采藥救治、守候數日,臨行時還將半數幹糧留給這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而後夫君落第歸鄉,竟見福伯風塵仆仆候在官道旁,執意要入府為仆。
    這些年來,福伯兢兢業業多年從未出錯,黃家上下早將他視作至親......
    “福伯,“陳繡娘攥緊絹帕,“忠嗣當真無礙?“
    老仆目光掠過樓下靜立如鬆的年輕身影,語氣篤定:“郎君得仙人授道,世間困局於他不過等閑。夫人這是關心則亂。“
    她聞言也是放下心來,福伯倒是所言非虛,畢竟自己兒子那些隨手寫就卻深鎖箱匣的詩稿,若流傳出去,怕是得震驚整個文壇。
    樓下忽起喧嘩。林姓公子哥扯著嗓子嚷道:“作不出便認輸!都耗了整刻鍾......“
    話音未落,秦虹已橫眉怒斥:“《兩京賦》張衡尚需十年,黃兄不過沉吟片刻,爾等安敢聒噪?“
    圍觀士子們紛紛側目,站在他們稍近的士子則麵露鄙夷地退開半步。
    又過了片刻,黃忠嗣終於睜開了雙眼,開口道:“拿紙筆來。“客棧掌櫃聞言,立馬讓茶博士端著筆墨紙硯送了上去。
    這種文人賭鬥太常見了,對於他來說早已見怪不怪。若是有人能做出千古名篇,那他這個店也能跟著受益。
    黃忠嗣走向旁邊桌案,拿起毛筆凝神靜氣。
    幾息過後,提筆就寫。周圍士子見狀紛紛圍了上來。
    隨著筆鋒遊走,擠在前排的士子麵露驚歎,石悅與林姓公子卻臉色發青。
    外圍的士子急得抓耳撓腮,卻不敢大聲喧嘩,生怕影響黃忠嗣發揮。
    秦虹則麵露笑意,心中暗歎:黃兄風采依舊。
    當最後一筆落下,周遭士子一片嘩然。
    片刻之後,叫好聲此起彼伏。
    “不是,諸位別光叫好,先讀出來聽聽啊!“外圍士子急得直跺腳。
    秦虹拱手問道:“黃兄,我幫你誦讀可好?“
    黃忠嗣點了點頭。
    得到首肯後,他清嗓念道:
    「歲在己酉,序屬仲秋。金城告急,羽檄飛流。天子震怒,貔貅西投。劍映賀蘭之雪,馬飲洮河之洲。然則朔風卷甲,寒月照矛。三軍僵指,萬裏凝眸。固知胡天不仁,盡奪漢家之氣;羌笛含怨,空折征戍之柳。」
    ......
    「而今廟堂袞袞,邊塵未央。願拾範韓遺策,複整河湟。效太祖收荊湖之銳,承真宗固澶淵之防。重開軍器監以鑄神兵,再設馬政司而牧龍驤。待得虎賁十萬,踏破興慶宮牆!」
    誦至“踏破興慶宮牆“時,石悅已麵如金紙,身子晃了晃竟昏厥當場。
    林姓公子見狀,眼珠一轉也跟著“暈倒“。
    客棧內滿座文人皆心知肚明——勝負已無需評判,滿堂喝彩足證這篇賦的分量。
    原本兩人想著,按慣例,這般裝暈避戰者隻需閉門謝客年餘,待風波過去便可再出。
    雖然名聲也不好聽,但是總比遊街強。
    可沒想到的是,此刻竟無一人上前攙扶,滿堂士子隻顧爭相傳抄這驚世之作......
    所幸今日科考結束,客棧內多是剛赴試歸來的學子,考籃裏都備有紙筆。
    否則,單憑客棧怕是湊不出這許多文房供人抄錄。
    秦虹撫掌笑道:“黃兄果然文采斐然!通篇既無謗議朝政之嫌,又盡顯報國襟懷,當屬上乘佳作。賦已作成,尚缺題名,黃兄可有計較?“
    黃忠嗣略作沉吟,拱手道:“秦兄謬讚。題名麽......“
    他思忖片刻,目光忽而堅毅:“便喚作《戍邊哀隴右賦》吧。“
    “好個蕩氣回腸的題名!經此一賦,黃兄必當名動大宋。“
    秦虹撫掌稱善,忽而手指輕點地上兩人:“隻是這二位......黃兄欲如何發落?“
    黃忠嗣擺了擺手,“先來兩盆水,給他們澆醒再說。“
    話音未落,癱坐在地的石悅慌忙撐起身子,麵色青白交加:“今日實屬在下孟浪,萬望黃兄海涵。那賭約......“
    黃忠嗣拂袖冷嗤:“君子立世,首重氣節。既為口頭之約,毀與不毀,悉聽尊便。“
    言畢轉向秦虹:“家慈與舍妹尚在樓上等候,容某先行告退。“
    “黃兄且寬心,“秦虹斜倚欄杆,輕撫掌心笑道:“待某在此為二位監賭。若有人欲效市井無賴......“
    他眼風掃過麵色鐵青的兩人,“自有海陽縣父老共傳佳話。“
    黃忠嗣深施一禮,抬腿就往木梯行去。
    四圍學子見狀紛紛避讓,有朗聲相邀者:“待黃兄省親畢,還望共謀一醉!“附和之聲霎時盈滿廳堂。
    喜歡大宋:三元及第請大家收藏:()大宋:三元及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