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德州:九達天衢,魯冀之心
字數:4256 加入書籤
我是吳阿蒙。
走出衡水平靜如鏡的水麵,我沿著京滬鐵路南下,踏入了德州。
這個名字,初聽時總讓人誤以為是美國西部的牛仔之城,但這德州,卻是地地道道的魯西北重地,一塊鑲嵌在黃河以北、運河之側的文化交匯之處。
德州古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譽,意思是這裏地處交通咽喉,通衢四方。可如今,當高鐵高速取代鐵路車轍,德州的身影似乎淡出了人們的主流視野。
可越是如此,我越想走近它,看一看它是如何以沉穩姿態,托住一座城市的筋骨與呼吸。
一、古運河邊:靜水流深,城在船上
我的第一站,是德州運河文化廣場。
黃昏時分,我站在京杭大運河旁,望著那條依舊水波輕漾的古渠。這裏已無千帆競發的景象,但岸邊保留下來的驛站遺址、漕運倉儲舊址、石橋斑駁,仍在默默講述著一段被水流承載的曆史。
一位老人坐在石欄邊拉著二胡,那旋律低沉而舒緩,像極了運河本身。
“你知道嗎?”他停下弓弦,“咱德州的河,不是山裏來的,是人開出來的。京杭大運河,咱這兒就是中線心髒。”
我看著他瘦削卻有力的手指,仿佛那一曲不是曲子,而是一段流動的史書。
“當年南糧北運,多少米麵布匹都從這兒過,你聽聽,是不是還能聽見駁船上卸貨的聲音?”
我閉上眼,仿佛真的聽見了。
我寫下:
“德州的水,不是天成,而是人心所成;
她不是奔湧的浪,而是緩緩的血脈,
在這片北方土地上默默滋養了百年。”
二、東關街巷:被時間慢煮的煙火日常
運河向西,便是東關老街。
這是一條不長的老巷子,兩邊低矮青磚房裏藏著麵館、小雜貨鋪、舊家具店。最吸引我的是一家三代傳下來的“百年燒餅鋪”。
我蹲在攤前,看著師傅一張張擀麵、一把把撒芝麻,再用鏟子將燒得金黃的燒餅從爐中“拍”出來。那聲音像是給早晨打節奏的鑼鼓。
一位老顧客說:“我小時候就吃這家,後來我兒子、孫子也都吃這家。你說奇怪不?”
我笑著答:“這不是奇怪,是恒心。”
德州人愛用“穩”這個詞。他們不躁、不浮、不追風口,就像這街口的燒餅,百年配方未改,也未曾停火。
我寫下:
“德州的味道,不靠調料,
靠時間;
她的街巷,不喧囂,卻能讓你走著走著就覺得安心。”
三、樂陵金絲小棗:風沙裏結出的甜果
我乘車北上,到了德州下轄的樂陵市。
樂陵有“中國棗鄉”之稱,十月的風裏飄著淡淡果香。當地正是棗收季節,我穿行在一片片棗林之間,看到滿樹紅豔,果實沉墜。
一位年輕女棗農站在梯子上,動作利落地將熟透的棗摘下放入筐中。她告訴我:“我們這棗,不靠澆水,全靠天吃飯。風吹日曬,才能甜出那種沙沙的口感。”
我嚐了一顆,果然不同於超市裏那種飽滿圓滑的進口貨,而是帶著北方的幹燥、秋天的沉穩和一點微苦過後的回甘。
她又說:“我大學學的電商,現在專門幫爸媽直播賣棗,你看,這片林子裏也能接世界。”
我看她笑起來,眼裏像那紅棗一樣飽滿又踏實。
我寫下:
“德州的甜,不是柔,
而是一種苦盡後的從容;
她不是靠肥沃滋養出的嬌貴,
而是風沙中練就的堅韌。”
四、陵城區磚雕:灰牆之上,有刀筆留痕
回德州市區途中,我在陵城區一處老宅群中停下。
這裏有一批保存較好的清末宅院,以磚雕聞名。門楣之上、窗欞之間,全是故事:鳳凰展翅、百子圖、龍騰虎躍,連一片葉子都雕得分明。
我找到一位正用木錘雕刻磚麵的師傅,他目不轉睛地刻著一隻飛鶴。我問:“這活兒現在還有人學嗎?”
他笑了笑,說:“學的人少,但總要有人刻下去。這些磚,是我們老德州的臉。”
我問他:“為什麽一定要刻這麽細?”
他說:“你不刻細一點,它就活不起來。”
我愣了片刻,這一句話,像極了德州的整體氣質。
我寫下:
“德州的細,不是矯情,
是把力氣藏在手下;
她用一磚一瓦告訴你——
沉默,也是語言。”
五、德州扒雞:百年滋味,一鍋端出厚道
在德州,不吃扒雞就像沒來過。
我挑了一家老字號,點了一隻全雞,醬色濃厚,肉一揭就脫骨。老板娘笑著說:“我們這兒的雞,不靠火急,靠火慢。一天一夜,小火不熄。”
她又說:“這扒雞啊,不是豪華菜,是過年、接親、出門帶著的東西,它不熱鬧,但代表祝福。”
我吃著這味道,心裏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一個城市的味道,不該隻是刺激味蕾的,而應是能讓你想起某種關係、某段回憶的。
我寫下:
“德州的雞,不是宴上的焦點,
卻是路上的陪伴;
她代表的是一句話:
‘吃吧,這是家味兒。’”
九達天衢·魯冀之心:地圖落筆·前往聊城
在德州的五天,我沒有遇到波瀾起伏的故事,卻不斷感受到一種“土地的確定性”。
她不驚豔,卻紮實;不奪目,卻穩重;
像一個從不多言卻總在你需要時出現的老朋友。
我攤開《地球交響曲》的地圖,在魯西北、運河心脈、九州通衢之地鄭重落筆:
“第244章,德州已記。
她是溝通南北的舊驛站,
也是歲月裏仍在緩緩前行的一輛老車。”
下一站,聊城。
我要去那座水城看看,看看古樓倒影、護城河畔、東昌湖中,那些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的詩意,究竟如何在黃土地上生出浪漫來。
我提筆一頓,心中默念:
“地厚如書,水深似詩——聊城,我來了。”
喜歡地球交響曲請大家收藏:()地球交響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