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鄒君浩十二)
字數:3865 加入書籤
東宮。
自從太子遇刺,東宮已戒嚴多時。因為太子尚幼,東宮並無女眷,太子寢宮的門口也沒什麽人來往。
甚至因為太子勢弱,北梁帝也不大上心,東宮前都沒什麽來往的人。畢竟刑察司緊盯著東宮的案子,誰都怕觸這個黴頭——那可是個有進無出的地方!
蕭北景在軟蹋上悠閑挑起一盞燈的時候,自然也沒人看見。本應昏迷不醒的人,就這麽披著一身白色的中衣,手裏挑著一盞精致非凡的琉璃燈。
燈芯上的火跳了兩跳,將他半邊身子映成暖色。
在燈火陰暗處,正有一個人按在他另一手的手腕上號脈,而後小心翼翼地撤下來:“餘毒已經清了,殿下的身體大安,是靜養的益處。”
有什麽樣的棋局天衣無縫呢?把自己作為棋子投擲出去,自然無人注意。蕭北景一向輕擲棋子,也包括他自己。
堪堪致死的毒藥,解藥及時或許死不了。誰知道呢?反正最後他活著,也有足夠的時間收尾。
“東宮向來是靜養的好地方。”蕭北景勾起唇角,毫不在意地笑言。
把脈的人哪敢接這句話,滿頭大汗地立在原地。凡是見過這位太子殿下手段的人,沒有不畏懼他的。
好在蕭北景也不在意他是否答話,接著說道:“倒是今日,宮中吵鬧不止。”
這人鬆了一口氣,連忙答道:“刑察司今日去樂華宮帶走了南月公主,宮中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她們怕什麽?”蕭北景似笑非笑,“陛下難道會把後宮的所有妃嬪抓起來,一一審問是否暗藏巫蠱嗎?”
他不稱呼北梁帝為“父皇”,但“陛下”一詞也用得毫無尊敬可言,連同先皇後的巫蠱案也可做笑談。
其他人卻是不敢的。作為太子在太醫院埋好的釘子,尚陽夏額頭隱隱滲出汗珠,朝中人對先皇後的巫蠱案忌諱莫深,而且很容易聯想到太子被廢的母後。
雖說是傳言,但也有人稱皇後被廢,是與巫蠱案有牽扯。太子殿下,對陛下頗有怨言啊。
“畢竟陛下偏寵南月公主,連南月公主都入了刑察司,她們也怕殃及自身。”
蕭北景的眉眼在燭光下依舊模糊不清。尚陽夏摸不透他的態度,但見
他不避諱提起南月公主,便接著開口說:“提起南月公主,今日多虧了右多番維護,陛下才真正起了疑心。”
“右相?”
“今日早朝,本與南月公主無關。右相卻忽然提起城中流言有礙南月公主聲名,望陛下徹查……”
蕭北景笑出了聲:“好個徹查。”不用想他都知道會徹查出什麽。
“倒是趕巧。”他心情明顯好了起來,連那點漫不經心的意味都散了個幹淨,“他今日倒想起南月的名聲了,南月的名聲難道是這一日壞的嗎?”
“他不懂孤的父皇想要什麽,怪不得近些年被疏遠不少。”
若是北梁帝想要,作為他最寵愛的女兒,難道名聲會不好嗎?自有人會把這件事做得幹幹淨淨,好讓她能覓得一個好夫婿。
尚陽夏暗自吸了口涼氣,覺得自己實在運氣不好,淨聽到些聽不得的東西。北梁皇室的辛密足夠街頭巷尾的說書先生說上幾個月的了,也不知道南月公主身上又有什麽不得知的東西。
他不敢聽,更不敢問。
蕭北景也沒有為難他的意思,餘毒既然清了,也不必留尚陽夏在此處多生事端:“還有什麽別的事嗎?”
“朝中動向都在殿下預料之中。”尚陽夏答道,“隻是有一件事,右相今日啟奏時,鄒思煥與他多次爭辯,言辭激烈。他一向謹言慎行,今日不知為何與右相對上,屬下認為此事有疑。”
“鄒君煥?”蕭北景勉強想起這麽一個人來,鄒家在北梁的分支,不曾有過什麽功勳,故而小心翼翼。
大抵有人看出什麽問題來,想要幫幫他那位妹妹吧。
可惜已經晚了,的確多虧右相幫忙。否則以北梁帝的多疑,今日結果還不知如何。隻是不知道,是他那位妹妹看出了什麽,還是有其他人在幕後呢?
尚陽夏小心地收拾了金針等物,正要告退,卻聽燭火旁的太子殿下開口:“蔣飛鸞說南月要見孤,應了她吧。”
——————
鄒家。
鄒君浩離開了之前的居處,暫居在鄒家的一座別院。自鄒思煥按他的意思攪進了這攤渾水後,便一直四處拜訪同僚。除卻鄒思煥外,也沒有同輩來拜訪。
鄒君浩在院中弈棋品茗,倒不甚在意。樂至卻不大高興:“公子為他們謀劃布局,他們卻將公子晾在此地,置之不理……”
他嘟嘟囔囔地嘀咕著,鄒君浩卻挑了下唇角。他手邊放著白瓷茶杯,裏麵的茶是廬山雲霧,今年的新茶,碧綠的葉子在杯底沉浮,清香撲鼻。
“能有這樣的茶喝已經很不錯了。”鄒君浩說道。沒有將他掃地出門,已經是鄒君煥作為家主的沉穩了。
樂至說:“不過是雲霧茶。”鄒家是世家大族,鄒君浩自幼從師天機閣,用的都是世間至物,廬山雲霧又算什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是分家家主,就如此怠慢公子。”他仍舊憤憤不平。
他到底年紀還小,鄒君浩不欲與他說太多,隻是又笑了笑:“不用著急,伯父今天就會來了。”
仿佛在印證他說的話,院外人聲響動,很快侍女就來稟告,鄒思煥來了。
鄒君浩吩咐樂至:“取師姐贈的茶,重新奉茶。”他起身正冠,去迎這位伯父。
鄒思煥的臉色很不好,他信了鄒君浩的話,這幾日精心準備,想要在太子麵前混個臉熟,也動用了很多人脈,去賭這一把。
他周轉幾日,頂著右相的壓力斥責南月公主——到今日南月被關進刑察司,他才發現,鄒君浩讓他做的這件事已經逆了太子的意。
鄒思煥壓著怒意來到別院,隻見鄒君浩款款而來,禮節絲毫不錯地請他落座。那個年紀不大的小書童過來奉茶,茶香醒人。
“這茶……”鄒思煥矜持地抿了一口,睨了鄒君浩一眼。
鄒君浩客氣道:“‘霜華’,友人所贈,伯父想必嚐過。”
這倒是沒嚐過的。‘霜華’產自天茫山北,百年前的戰亂中茶樹盡毀,隻餘一棵在天茫山上,鮮少在市麵上流傳,便是北梁帝也未必喝過。
不用說鄒思煥也明白,這是賠禮的意思,他怒氣消了些,不至於一開始就斥罵出口,但仍舊不滿:“賢侄來訪,我以貴客之禮相待,賢侄之請,我無有不為……血脈相連,你何故置鄒家這一脈於險境?”
喜歡天命不可歸請大家收藏:()天命不可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