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火器研發

字數:7576   加入書籤

A+A-


    劉錡一覺醒來,已是第二天中午。趕緊來到折可鸞屋內,折可鸞正在給劉曦喂奶。見到劉錡一聲不吭就闖了進來,羞得轉過身去,說道:“你先去洗漱,待會再過來。”
    劉錡嗬嗬一笑,去到耳房,一個小娘端來牙具、熱水,臉巾。
    劉錡洗漱完畢,神清氣爽,來到屋內,劉曦已經吃飽,正躺在折可鸞身邊,大眼睛正盯著折可鸞的臉看。折可鸞側著身子,不時把自己的臉湊到兒子的臉旁,口裏“唔、唔”地輕聲哼著逗劉曦玩。
    劉錡湊近一看,隻一晚,兒子似乎就大了許多一樣,小臉幹淨了許多,長的真的還挺好看的。也不奇怪,劉錡英俊,可鸞美貌,生的兒子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劉錡滿意地看著兒子嘿嘿直笑,折可鸞握著劉錡的大手,幸福的看著父子倆大眼瞪小眼,笑臉恬靜。
    明月端了一盆香氣騰騰的枸杞、當歸燉的老母雞湯進來,給折可鸞、劉錡各盛了一小碗,劉錡道:“女人湯我才不喝,明月你自己喝吧!”
    折可鸞笑道:“明月,他不喝算了,你喝了吧,這幾日你也辛苦了,也喝點雞湯補補!”
    明月低著頭“嗯”了一聲,在床頭坐下,拿著調羹小口喝了起來。
    劉錡看明月眼睛紅紅的,問道:“怎麽一夜沒睡嗎?喝完湯回去睡會吧!”
    明月又是低頭“嗯”了一聲。
    明月不搭話,劉錡甚感無趣,對折可鸞說道:“鸞兒,你多休息,我去軍營看看!”
    折可鸞點了點頭道:“你去吧,我身子也是乏得很,老打瞌睡。”
    明月卻是站起身來,跟在劉錡身後下了樓。引著劉錡來到了兩座繡樓之間的書齋,推開門,說道:“九哥兒,這幾天,你暫且在此歇息,床鋪已經收拾妥當。”
    劉錡進屋看了一眼,對明月說道:“不錯!早些去屋裏睡會吧,這段時間辛苦你照料娘子了!”
    明月道:“這都是婢子的本份!”
    “什麽婢子不婢子的,”劉錡摸了摸明月的腦袋,說道:“那我先去軍營了!”
    來到軍營,癿秋正百無聊賴的在議事堂來回轉圈。見到劉錡過來,趕緊跑上前道:“錡哥兒,聽說昨夜折娘子生了一個小郎君?”
    劉錡笑道:“你的消息倒是靈通。”
    癿秋道:“聽夥房大廚說的,今天燉了一鍋雞湯,那香氣也夠引人饞的。”
    劉錡取笑道:“想喝啊,自己去裏麵找娘子討來便是。”
    癿秋臉一紅,道:“那是內堂,我如何敢進?”
    劉錡奇道:“你是我親兵隊長,以後須住在府裏,有事才可方便吩咐。”
    “啊~”癿秋大囧,“住在府裏?”
    劉錡道:“是啊!當然得住在府裏,你現在就可去把行李拿來。”
    又問道:“怎麽不見薛堅薛剛過來見我?”
    癿秋道:“我也是沒看到,軍營裏都沒看到什麽人!”
    劉錡奇怪道:“這兩個家夥跑哪兒去了?那李椿年呢?”
    “也沒看見。”癿秋回道!
    “走,去匠作營看看!”劉錡讓親兵把“追雲”牽來,癿秋也帶著一隊親兵跟著劉錡,策馬往匠作營而去。
    剛到匠作營門口,一隊護庫兵迎了上來,癿秋正待說話,忽聽得“咚”的一聲巨響,把癿秋嚇了一跳,“哎呀”一聲叫了出來。
    “什麽聲音?”劉錡問道!
    護庫兵什長叉手稟道:“稟督監,小的不知。”
    癿秋喝到:“叫指揮使!”
    什長一愣,劉錡擺手道:“胡管事在裏麵嗎?”
    “在!”什長叉手回道。
    “嗯。”劉錡跳下馬,把韁繩交給親兵,癿秋緊跟在身後。這時,胡奎已得到消息,一路小跑了過來,拱手道:“見過督監。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劉錡笑著問道:“剛才什麽聲音?把我們癿秋嚇得不輕。”
    胡奎嘿嘿笑著,神秘地說:“督監請跟我來,一看便知。”
    癿秋忍不住,道:“錡哥兒已經是官家親封秦鳳路第三將指揮使,已經不當督監了!”
    “恭喜督監榮升指揮使!”胡奎顯然是敷衍了事,口裏說著,腳卻不停,拉著劉錡直奔試驗場。
    一尊青銅炮靜靜地蹲坐在地麵上。炮身筆直修長,水桶一般粗細,泛著幽幽的青銅質感,緊緊地圈著幾道鐵箍。炮口碗口大小,內壁打磨均勻光滑。炮頭抬起,兩隻鐵爪架起炮頭,鐵爪前端是長長的鐵扡,深深的插進土裏。炮尾也有帶鐵腳的鐵絆,前後可以固定住炮身,不至於發炮時炮身被震倒。
    發射時先用大釘和鐵絆將炮身固定住,先將火藥細末裝入,再裝入顆粒火藥,再裝入小鉛子或者石子,在上麵用一個和炮口一致大小的厚圓鐵餅壓住,在發射時大小彈丸一起射出,威力不小。
    劉錡圍著青銅炮轉了兩圈,伸出手輕輕撫摸炮身,問道:“這家夥能打多遠?”
    “剛才打了一次,二百五十步到三百五十步內都找的到彈丸。”胡奎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範圍多大?”劉錡又問道。
    胡奎指了指前方兩側插著的小旗,說道:“就這麽大。”
    劉錡點點頭,有效射程三百米左右,扇麵五六十度。不錯不錯!
    “還有一個問題,這家夥多重?”劉錡問道。
    “不到100斤。”胡奎回道。
    還是太重,劉錡想了想,對胡奎說道:“一、縮小體積,做到四十斤斤以下,甚至更小,二十斤斤左右,可以嚐試做兩個型號。二、還是盡量采取子銃發射,確保穩定。三、炮身上焊接把手,便於單兵攜帶。最後,保證這個射程。”
    “至於這尊炮嘛!你試試用實心鐵彈,看能打多遠!”劉錡最後說道。
    “諾!”胡奎叉手道。
    劉錡又鼓勵了胡奎兩句,囑咐他注意安全,並加強保密、保衛工作,一刻都不能懈怠。
    胡奎看著劉錡打算離開,忙道:“督監……哦,不,指揮使,還有個禮物送給你。”
    劉錡跟著胡奎來到實驗室,胡奎從櫃子裏取出一個尺把長的盒子,獻寶似地拿到劉錡麵前。
    盒子很精致,裏麵用深藍色的綢緞包著一支細長的東西。
    掀開綢緞,一隻精致的手銃展現在了劉錡的眼前。
    這就是目前火銃的縮小版,槍管和子銃都縮短了,肩托改成了便於單手持槍的把手,把手向下彎曲。十個短子銃整齊的擺放在一個小紙盒裏。
    “不錯。”劉錡不由讚道。
    “射程八十步,就是勁太大,得壓著打。”胡奎道。
    劉錡合上木盒,交給癿秋,對胡奎說道:“我收下了。有時間再做幾柄出來!”
    “諾!”胡奎應道。
    薛堅、薛剛終於回來了!
    一個親兵跑來稟告,說探馬發現十裏外,遠遠的看到一大隊人馬列隊而來,領頭的就是薛堅和薛剛。
    營裏沒兵,劉錡就讓癿秋把親兵營撒了出去,充當探馬。聽到消息,劉錡和癿秋親兵營迎了過去。
    原來,這兩個家夥領命後,先派人回鞏州找李椿年報信,讓他速速做好收容流民的準備。然後,圍著秦鳳路繞了兩個大圈,分兩路回的鞏州,沿路宣傳,吸引了大量宋夏邊境的蕃戶、正準備南下的邊民、因戰爭無家可歸的流民等等,承諾到了鞏州必按人頭分配田地,遇到特別窮苦的流民還予以錢糧,一時間應者雲集。
    二人還開動腦筋,薛堅想了個法子,雕了印章,直接印在紙上、流民的衣服上、甚至流民的手上,均可作為在領取田地的憑證。
    薛剛更是發動群眾,搞出了類似傳銷的獎勵措施,如能帶動周圍百姓遷徙去鞏州的,按人頭給領頭者多分土地,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招募效果遠遠大於預想。搞得李椿年措手不及,隻好帶著人分配到各地,到處測量土地,早已經遠離鞏州。
    這個時候,作為宋夏邊境的西北,土地極多,就是人少。宋廷雖然也有類似的安撫流民的政策,但要麽就是落實不下去,要麽就是落實不徹底,劉錡給李椿年的原則隻有一個,隻要能把人給吸引過來,土地不僅要給,還要多給。
    鞏州知州對劉錡的工作完全是無條件支持,雖然劉錡這麽做,有些打著募兵的旗號插手民政的嫌疑,但畢竟對知州的工作是有利的,甚至是很有幫助的。所以,鞏州知州不僅樂見其成,還盡自己的能力對李椿年進行幫助,要人給人、要公文給公文、要協調就出麵,所以李椿年辦起事來,毫無阻礙,效率極高,把他的“經界法”理論貫徹的極為徹底。
    這幾個月來,湧向鞏州的各色人等不下五萬,並且還在不斷增多。薛堅、薛剛回到鞏州後都傻了眼,李椿年幫他們兩個支招,凡是十五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均可報名參加募兵。劉錡開出的募兵條件之優厚,估計是整個大宋最好的,所以二人輕易的就招募了七千多新兵。
    鞏州軍訓練新兵已經形成了固定的章程,訓練工作二人是做的有條不紊。十幾天前,李椿年土地不夠分了,派人回來求援,請二人派些人去隴西西南一百多裏外幫助流民墾荒。二人一想,就當是野外拉練了,所以就帶走了匠作營這段時間打造的所有兵工鏟,把隊伍全部拉了出去。
    人多力量大,沒多久就把活給幹完了。回程的時候,薛堅突發奇想,帶著大隊翻山抄近路回鞏州,美其名曰增加訓練難度,結果路過山穀裏的一片亂石灘,發現這裏的石頭被陽光照著閃閃發亮。
    二人以為遇到玉石之類的寶貝了,命令所有人背石頭回鞏州,要麽背一整塊,要麽背一包碎石。
    劉錡騎在馬上,目瞪口呆的看著一個個累的哼哧哈哧的新兵,背著石塊蹣跚的從自己麵前經過,仔細一看,這哪裏是玉,明明是石英石。
    所有石塊被直接送往了匠作營,薛堅得意地對劉錡道:“山穀裏還有好多這樣的石頭,還有好大塊的。”
    “嗯。”劉錡心想,薛堅他們遇見的可能是一條石英石礦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回到軍營,劉錡馬上找來胡奎。
    二人神秘地躲到試驗場裏,劉錡在一小塊略為平整的石英石上,撒上火藥細末,然後拿起一把小鐵錘,用力敲在石頭上,隻見石頭迸出一連串的火花,“騰”的一下,火藥就被引燃了。
    胡奎看的是目瞪口呆,劉錡對胡奎說道:“這些白色石頭就是燧石,和鐵器快速碰撞,很容易產生火星,所以,胡管事想想辦法,改進一下火槍的點火方式。”
    胡奎點點頭道:“我也明白指揮使的意圖,石頭可以錘散做成小塊,鐵器也可以做成小塊,安裝在火槍上問題也不大,小人可以試試,隻是需要時間。”
    劉錡道:“我也有些思路,回去仔細想想,想好了畫圖告訴你。”
    其實,劉錡模模糊糊心裏已經有了方案,回到書房,便急急的開始畫圖。
    明月來到書房,問道:“九哥兒回家怎地不去看看曦兒?”
    劉錡頭也不抬,說道:“一會就去,你去告訴鸞兒,我有急事要辦,晚些再去看她。”
    明月見劉錡如此認真,也不敢多話,輕輕關上門就離開了。
    畫了撕,撕了又畫,劉錡完全沉浸在了新式火槍的設計中。連明月什麽時候送來的晚飯都沒發現。
    石英石就是燧石,劉錡現在設計的就是撞針式燧發槍。燧發槍和火繩槍的區別就是利用燧石點火,而不是用火繩點火。用撞針快速擊打燧石,摩擦出火花,然後引燃火藥。
    這年代沒辦法製造彈簧,不過劉錡已經想到了辦法。
    首先,槍身不再鋸斷,槍管尾部可塞入子銃,子銃結構也略有不同,先填入火藥細末,用一塊大小合適的石英石壓實,再填入顆粒火藥,最後用彈丸壓實。子銃尾部留有一個小孔,方便撞針插入。
    同時對套筒也加以改進,取消火繩機括,換成固定的鐵質撞針,撞針頭部磨尖。在槍身上,橫向安裝一副迷你竹弓,弓弦固定在套筒尾部,用扳機控製,往後拉動套筒,即可往槍管裏塞入子銃,卡住子銃後,扳動扳機,扳機鬆開機括,套筒在弓弦帶動下,快速套進槍管,套筒裏的撞針同時高速穿進子銃尾部的小孔,撞擊石英石,摩擦出火花,點燃細火藥,再引發子銃裏顆粒火藥的爆炸,射出彈丸。
    然後迅速拉開套筒,退出子銃,換彈,再次擊發。燧石擊發比火繩點燃可靠了許多,陰雨天也不受影響。
    這個設計說起來,就是弩弓的變異版本,隻不過是把弩箭換成了火槍管裏的彈丸。
    劉錡甚至覺得以後有時間可以試著搞出一個通用版,把火槍和弩弓合二為一,子銃打完了是不是可以直接換上弩箭當弩弓使?畢竟火藥原料是有限的,火槍成本也大。劉錡決定把這個思路,交給胡奎慢慢開發。
    畫完了圖紙,吃了兩口冷飯,劉錡去了折可鸞的繡樓,又和折可鸞、劉曦親熱了一番,才依依不舍的回到了書房。明月已經把熱水打好,伺候劉錡洗臉洗腳,現在明月是府裏的管事,工作輕鬆了許多,除了貼身伺候劉錡、折可鸞,家務雜事都有其他人去做了。
    劉錡看明月悶悶不樂,問道:“又怎麽了?不開心?”
    明月看了看劉錡,欲言又止,搖搖頭,就端著水盆出去了!
    喜歡西鳳烈請大家收藏:()西鳳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