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真有東西!

字數:7655   加入書籤

A+A-


    顧天率先進入,張繡隨後,一臉不信地問:“你要當著大家的麵捉鬼?”
    隨後,典韋和戲誌才也跟著進來,即便真有鬼,他們也不怕。
    特別是典韋,若是真見到鬼,他一定會撕了它。
    顧天在屋內仔細測量後,轉向戲誌才問道:“這裏有鋤頭或鐵鍬嗎?拿來幾把。”
    顧天的表現讓原本確信無鬼的張繡也開始懷疑,再次追問:“這裏真有問題?”
    顧天笑著回答:“當然有問題!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太廟舊址就在這個地方。”
    剛剛踏入小院時,顧天用飛升之門觀察,發現此處氣象非凡,就知道找對了地方。
    因此他無需再向戲誌才詢問當地人,也明白了典韋為何武力出眾。
    典韋雖無氣運之物,但他居住的地方卻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包大娘的病與此有關,天運之物雖能匯聚天地靈氣、強健體魄,但包大娘體質虛弱,反而難以承受,福兮禍之所倚,僅此而已。
    所有問題皆源於地下埋藏之物。
    顧天已按捺不住,欲一探究竟,因此地氣息雄渾,超乎想象。
    戲誌才迅速找來工具,顧天在屋內劃定範圍,召集典韋等人開始挖掘。
    “這樣挖真能找到鬼?”典韋疑惑道。
    他們不知詳情,對此充滿好奇。
    顧天輕笑:“這裏無鬼,但有其他東西,實不相瞞,我來柳鎮正是為此。”
    “何物?”戲誌才追問。
    顧天直言,卻令戲誌才愈發困惑,似即將捕獲獵物時線索中斷。
    叮!
    一陣沉悶聲響,果然挖到東西,典韋急步上前,從三尺深處拔出半人高的石質燭台。
    “晦氣!”典韋嘟囔著將其丟開。
    此物用於墳前祭祀,極不吉利。
    從屋內挖出半截供亡者使用的石製燭台。
    盡管顧天反複說明,他提及的風水與鬼神無關,此處隻是漢室太廟舊址。
    但戲誌才與典韋仍認定問題出在這些與死者相關的物品上,對顧天更加欽佩。
    典韋還特意請教如何處理此石燭台。
    在老家時,典韋曾見過幾回富戶家請神驅鬼的儀式,他知道這些事都有規矩,有特定的處理方法。
    但顧天隻說了句:“這不是我要找的東西,還得繼續挖。
    至於這石頭蠟燭,你想拿就拿走,不想要就隨便丟掉。”
    “下麵還有東西?”戲誌才驚訝地問。
    已經挖了一人深,不過聽顧天這麽說,那就繼續挖吧。
    三人又開始揮動工具,足足挖了一個多時辰,期間除了泥土還是泥土。
    張繡三人不止一次懷疑顧天是不是找錯了地方,都挖到將近兩丈深了,再往下可能就要挖到地下水了。
    顧天反複確認就是這裏,讓張繡三人放心挖,之前用飛升之門推算過,絕不會有錯。
    直到典韋用鐵鍬挖出一團赤紅泥土,顧天抓一把查看後,確認是太廟社稷壇的五色土。
    於是提醒他們:“動作輕些,快挖到了。”
    顧天也不知這是何等天運之物,像張繡的虎頭湛金槍、呂布的方天畫戟這類還好,但若是雀珠、玉器或字畫之類的東西。
    就張繡和典韋這兩個粗人,一鋤頭下去肯定毀了。
    然而顧天話音剛落,便聽見一聲清脆聲響,接著典韋從腳下的深坑裏拔出鐵鍬。
    鐵鍬頂端被削去將近半尺,幾乎斷成兩截。
    “真有東西!我這一鋤下去,不會弄壞了吧?”典韋撓頭對顧天說,有點不好意思,顧天明明已提醒過。
    “應該沒事。”顧天跳進深坑,天運尚未消散,說明地下的東西完好無損。
    在典韋確認的地方,顧天很快從土中挖出一把鏽跡斑斑的鐵劍,看起來就像一段燒火棍。
    唯獨剛才被典韋鐵鍬擊中的地方,鏽跡剝落,露出一抹寒光。
    深坑之中,當赤霄劍現世,顧天四人皆感到徹骨的寒意。
    即便這柄劍鏽跡斑駁、外觀簡陋,卻依舊牢牢抓住了四人的目光,聚焦於這三尺鏽劍。
    那股凜冽氣息,絕非尋常廢鐵可比。
    赤霄劍,無劍鞘,為中品天運之物,帝道之劍,長三尺,刃若霜雪,寒光逼人。
    顧天驚愕地得知,漢室太廟供奉的天運之物,竟是高祖劉邦所持斬白蛇的赤霄劍。
    在這方世界,此劍堪稱神物。
    此刻僅有劍身,已顯中品天運,若有劍鞘相配,使其完整,必為上品天運之物。
    加之赤霄劍的獨特性,實屬神物中的至尊。
    握住此劍,顧天隱約覺察自身有所異變,與往昔大不相同。
    隨即通過飛升之門審視,欣喜發現原本夾雜於三色靈運中的雜色竟已壯大。
    演變為四色靈運,不僅如此,更從中孕育出新的雜色。
    顧天體質虛弱,僅憑此便提升至四色靈運。
    而在飛升之門觀照下,他清晰見到四周天地間白茫茫的靈氣匯聚,填滿整個深坑。
    身處其中,顧天四人均獲益匪淺,顧天的體魄再度強化,突破至三品武力。
    半個時辰後,因赤霄劍吸引而來的天地靈氣才漸趨稀薄。
    忽聽屋外有人急喊:“不好,典大娘暈倒了。”
    典韋聞聲立刻攀上深坑,顧天等人隨後跟上。
    “是不是因為那把劍?”典韋抱著典大娘詢問顧天。
    顧天思忖片刻,認為典大娘居住之地出現問題,與那塊石蠟無幹,定是因這劍所致。
    “大致如此。”顧天答道。
    靈運之事難以簡述,且令人驚懼,此刻典大娘竟突然昏厥。
    皆因赤霄劍出世,引來濃烈天地靈氣,致使她虛不受補。
    “那該如何是好?”典韋急切追問顧天。
    “典大娘無礙,不必擔憂,遠離此劍即可。”顧天略顯窘迫地說。
    ……
    如今劍握於手中,他自覺似是罪魁禍首。
    “多遠才算安全?”典韋抱著典大娘往外走,同時問道。
    “大約半裏,要不我替你走?”顧天提議。
    此言令典韋恍然,確實,這裏是自家地界,何須他攜母離去?
    顧天與張繡在眾人目光中,被恭敬送離。
    戲誌才相伴左右,此人難以揣測,卻值得追隨。
    “夜色漸深,不如我去鎮外酒樓小酌?”戲誌才熱情邀請。
    顧天欣然應允,他也欲尋處清靜之地,仔細端詳赤霄劍。
    柳鎮雖多食不果腹之人,又有幾人能飲酒作樂?
    唯有一家酒樓,生意冷清至極,顧天三人便是唯一一桌客人。
    掌櫃取來一壇酒,顧天接過沿劍柄傾倒,不僅洗淨表麵泥汙,連頑固鏽跡亦一並清除。
    不久酒盡,顧天手中鐵劍終顯真容。
    劍身如霜雪般潔白,寒光四射,靠近劍柄處刻著兩個繁複的篆字——“赤霄”。
    戲誌才湊近一看,念了出來。
    “高祖斬白蛇之劍!”戲誌才驚訝地喊道,顯然對這劍有所了解。
    顧天微微點頭,“我就覺得這劍非同小可,怎麽可能鏽成那樣?”
    曆經數百年的時光,劍刃依舊完好,隻是劍柄由青銅製成,單靠清洗無法恢複昔日光彩。
    外觀雖顯陳舊,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價值,稍加打磨即可煥然一新。
    張繡不知“赤霄”之意,卻聽過高祖斬蛇的傳說,聽戲誌才解釋後大吃一驚,一時怔住。
    顧天趁機逗弄張繡,拔了幾根他的頭發以示玩笑。
    “你幹什麽?”張繡摸著腦袋問。
    “試試這劍是否鋒利到能吹毛斷發。”顧天說著,將頭發放在劍刃上輕輕一吹,果然斷成兩截。
    “好鋒利!既能吹毛斷發,想必也能削鐵如泥。”戲誌才感歎道。
    另一邊,張繡趕緊捂住自己的虎頭湛金槍,唯恐顧天又要拿它做實驗。
    “不至於這麽緊張吧?”顧天笑著調侃。
    雖然拔幾根頭發沒什麽問題,但如果真弄壞了張繡的傳家寶,他一定會生氣。
    顧天會這麽冒失嗎?
    關於赤霄,還有一種說法,它是帝道之劍,高祖正是從斬白蛇起家,逐步平定天下,最終登基稱帝。
    所以,盡管這劍是在自家院子挖出來的,但住了多年的人竟毫無察覺,實在令人意外。
    顧天一到,當日即尋得此劍,仿若它一直在等待顧天一般。
    戲誌才認為這是天意,遂全心歸附。
    他甚至覺得,自己能遇見顧天亦是天命,跟隨顧天必能建功立業、匡扶社稷。
    戲誌才招呼店家送上美酒佳肴,今日他也要慷慨一番。
    四人舉杯痛飲,不多時,典韋趕來,向顧天叩拜。
    典韋到來之際,典大娘已蘇醒。
    至於典大娘遠離此劍後能否如顧天所言康複,尚無定論。
    然而,典韋對顧天的信任已達八分,內心充滿感激,當場認顧天為兄長。
    四人盡興而散,次日午時,顧天與張繡酒醒。
    戲誌才安排典韋帶人去五裏莊,自己隨顧天赴洛陽見丘臨淵。
    顧天有意讓戲誌才擔任五裏莊莊主。
    顧天三人抵達丘府時,門房仆人早已候於街中,稱丘臨淵一夜未眠,急於尋找顧天。
    至於何事,傳話者不知,但顧天心知肚明。
    此刻丘臨淵在太常寺辦公,眾人改道往太常寺。
    “此事似有謀反之嫌,丘世叔真會應允?”途中,張繡擔憂地問。
    他知道丘臨淵召見顧天必因五裏莊。
    “世叔,這位張兄是?”戲誌才聽後心中一驚,不及顧天開口,便搶先說道。
    他隻知張繡與顧天同行,卻不知張繡竟稱太常卿丘大人為世叔,如此看來,張繡出身不凡。
    “武威張家之人,其叔父為正三品鎮東將軍張濟,統率十萬大軍!”顧天代答。
    戲誌才聞言倒抽一口冷氣,困惑地問顧天:“你不是說不在朝中為官嗎?”
    顧天直言:“沒錯,我既不在朝廷任職,他也未入仕途,我說的話句句屬實。”
    戲誌才目光在顧天與張繡之間遊移,欲言又止。
    一個受丘家敬重如貴賓,另一個是張家後輩,即便未從政,要踏入官場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
    戲誌才意識到自己又被玩弄了一番。
    “他對朝廷態度如何?朝廷待他又怎樣?”顧天的回答顯然針對張繡之前的疑問。
    張繡陷入沉思。
    而戲誌才滿腹疑惑,卻不敢貿然開口詢問。
    抵達太常寺後,丘臨淵的反應遠不如預期激烈,顧天先前的話語起到了作用。
    官員到底是為天下百姓服務,還是僅為劉家效力?
    這是顧天之前問過丘臨淵的問題。
    這些日子以來,丘臨淵已有自己的判斷……
    董卓獨攬大權,劉氏皇室已形同虛設。
    因此,在丘豐匯報完五裏莊的情況後,丘臨淵並未感到意外。
    他隻想問顧天一件事:這樣的小規模行動,真的可行嗎?
    若是不成,反而招來災禍,丘臨淵絕不願看到丘家在他手中覆滅。
    “謀事靠人,成事聽天,我與老天還算投緣。”顧天笑著回應丘臨淵。
    丘臨淵搖頭歎氣,五裏莊之事在他看來實在微不足道,不過是孩童遊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