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星火赴京華

字數:4537   加入書籤

A+A-


    “秦公子。”
    一個溫和的聲音從人群後傳來,清風書院的徐墨淵夫子緩步走出。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布長衫,手裏拄著根竹杖,想必是特意從青州趕來的。
    “徐夫子。”
    秦朗忙迎上前,躬身行禮。這位老夫子大比時是評閱官,曾讚他“鋒芒藏仁心”,是為數不多能看透他文章裏悲憫的人。
    徐墨淵抬手扶他,目光落在庭院裏的年輕學子身上,緩緩道“老夫活了六十載,見多了少年銳氣被世事磨平。但昨日見街頭小兒都在背‘少年強則大陳強’,忽然覺得,或許你們這代人,真能不一樣。”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舊書,“這是先師批注的《大陳會典》,裏麵有他對‘藩鎮不得幹政’的注解,或許能幫你在朝堂上立論。”
    書是手抄本,紙頁泛黃,卻字字清晰。秦朗接過時,指尖觸到徐墨淵掌心的薄繭——那是常年握筆磨出的。
    “夫子放心,晚輩定不負所期。”
    徐墨淵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去吧。明日啟程時,不必叫醒老夫。看著你們這些少年郎往京城去,老夫怕忍不住哭——倒讓你們笑話。”
    暮色漸濃,行館的燈籠次第亮起。各書院的學子陸續告辭,鴻鵠書院的墨香、漠北書院的刀鞘寒光、清風書院的書卷氣,混著秋雨的潮氣,在庭院裏久久不散。
    秦朗站在廊下,看著他們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手裏的通行牌、輿圖、短刀、舊書沉甸甸的,竟比行囊還重。
    趙承德湊過來,見他望著遠處出神,笑道“這下好了,天下書院的少年,都成了你的後盾!”
    秦朗低頭撫過徐墨淵給的《大陳會典》,忽然想起《少年大陳說》裏的話“少年陳如朝陽,出東海而能耀四方”。
    原來這朝陽,從不是獨屬一人的光,而是散在幽州、涼州、青州的點點星火,湊在一起,才能照亮前路。
    “趙護衛,”他轉身道,“把這些東西收好。明日啟程,咱們帶的不是行囊,是大陳少年的期許。”
    簷角的燈籠還在晃,將他的影子投在牆上,挺拔如竹。遠處的運河上傳來晚歸商船的號角,悠長而堅定,像是在為即將北上的少年,吹響新的征程。
    運河碼頭的晨霧還沒散盡,像一層薄紗籠著水麵。國子監的官船泊在岸邊,烏木船身雕著纏枝蓮紋,船頭插著麵“國子監”的杏黃旗,在微涼的風裏輕輕飄。
    天剛蒙蒙亮,碼頭上已站了不少人。沈硯帶著清風書院的學子,捧著剛印好的《答少年大陳說》刻本,見了秦朗便往他手裏塞“帶著吧,路上解悶。等你到了京城,我們的第二篇回應也該寫好了。”
    林昭紅著眼圈,塞給他一包青州的蜜餞“聽說京城風大,吃這個潤喉——辯起論來才有力氣。”
    葉寒舟和蘇烈來得更早,正幫著張龍、趙虎搬行李。
    蘇烈把一個沉甸甸的牛皮袋扔上船,拍著秦朗的肩“這裏麵是漠北的風幹肉,頂餓!在船上要是想家了,就聞聞——跟咱們書院後山的味道一個樣。”
    葉寒舟則把那柄“破風”短刀往秦朗腰間一係,壓低聲音“京城不比揚州,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刀,夜裏枕著睡。”
    陳靖來得最晚,騎著匹白馬立在碼頭石階上,身後跟著兩個仆從,抬著個黑漆木箱。他沒上前,隻遠遠朝秦朗舉了舉杯——酒盞裏盛著北地的烈酒,陽光透過霧氣,在酒液裏晃出細碎的金芒。
    秦朗也舉杯回敬,知道那木箱裏定是鴻鵠書院的孤本,尋常人求都求不來。
    洛雲舒站在父親洛洪身邊,手裏提著個食盒。等秦朗走近,她把食盒遞過來,聲音輕輕的“這是揚州的蟹黃酥,路上可以當點心。裏麵……裏麵還有我抄的《漕河考補注》,想著你或許用得上。”
    食盒是梨花木的,帶著淡淡的香,秦朗接過時,指尖觸到她的,兩人都紅了臉,慌忙移開目光。
    洛洪在旁笑道“雲舒昨夜忙到三更,說要把西陲營田和江南水利的關聯補上——倒比做學問還上心。”
    林詩允蹦蹦跳跳地跑過來,拉著洛雲舒的手“洛姐姐放心,我會看好秦朗的,不讓他總喝那麽多酒!”
    溫清悠站在船舷邊,正幫武夫子整理袍角,聞言朝秦朗看了一眼,眼底帶著笑意——那笑意裏有了然,也有叮囑。
    武夫子背著手站在船頭,望著碼頭上的少年們,忽然對身旁的林夫子道“你看他們,倒比咱們這些老頭子有底氣。”
    林夫子捋著胡須笑“底氣從來不是年歲給的,是心裏的道理給的。”
    正說著,霧氣裏傳來一陣環佩叮當。眾人轉頭望去,隻見柳如是帶著丫鬟青黛,提著個描金漆箱,緩步走上碼頭。她穿了件湖水藍的長衫,裙擺繡著暗紋的水波紋,倒比那日的月白衫子多了幾分利落。
    “柳姑娘?”
    秦朗有些驚訝,快步迎上去,“你怎麽來了?”
    柳如是淺淺一笑,目光掃過官船“望江樓總號有幾筆賬目需親自回京城料理,聽說秦公子走水路,正好同行——不知可否叨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春桃在旁補充“我家小姐昨日就備好了船票,隻是想著秦公子忙著辭行,沒敢提前說。”
    溫清悠眼睛一亮,拉著柳如是的手就往船上帶“當然可以!船上正好缺個說京城趣事的呢!柳姑娘快上來,我帶你看最好的艙位!”
    林詩允望著柳如是,忽然想起她那日說的“有些緣分,總得自己上前”,嘴角彎了彎,對秦朗道“柳姑娘既順路,便是天意。張護衛,快幫柳姑娘搬箱子。”
    張龍、趙虎應聲上前,才發現那描金漆箱看著不大,竟異常沉重。
    春桃笑著解釋“裏麵是小姐帶的書,她說路上無事,正好和秦公子論論《大陳會典》。”
    陳靖在旁看著,忽然對身邊的仆從道“把那箱孤本搬到秦公子艙裏——既然有柳姑娘同行,想必這些書能派上用場。”
    他調轉馬頭,沒再回頭,隻留下句“京城見”,馬蹄聲漸漸消失在霧裏。
    葉寒舟拍了拍秦朗的肩“看來你的京城路,不會寂寞了。”
    沈硯也笑道“柳姑娘心思剔透,有她在,或許能幫你避開不少暗礁。”
    洛雲舒望著柳如是上船的背影,又看了看秦朗,輕聲道“秦公子,一路保重。”
    “諸位也多保重。”
    秦朗拱手,朝碼頭上的眾人深深一揖。
    船工解開纜繩,長篙一點,官船緩緩駛離碼頭。
    碼頭上的身影漸漸變小,沈硯、葉寒舟、洛雲舒……還有那些舉著《少年大陳說》刻本的學子們,都還站在原地揮手。
    秦朗站在船頭,風掀起他的長衫,帶著運河的水汽和桂花的餘香。
    柳如是走到他身邊,手裏捧著本《大陳會典》,輕聲道“你看,他們都在等你回去。”
    秦朗回頭,見艙門口,林詩允正纏著柳如是問京城的點心,趙承德在給武夫子講揚州的趣聞,溫清悠低頭看著手裏的書卷,陽光落在她發間,柔和得像幅畫。張龍、趙虎、馬漢守在船舷兩側,目光警惕地望著水麵。
    船行漸快,霧氣散盡,朝陽躍出水麵,把運河染成一片金紅。秦朗握緊腰間的“破風”短刀,又摸了摸袖中徐墨淵給的舊書——裏麵有先師的注解,有各書院的期許,有柳如是的同行,還有滿船的少年意氣。
    他知道,前方的京城,有四藩的眼線,有吏治的沉屙,有父親的困境,有無數等著看他笑話的目光。但此刻望著滿江金波,聽著身後傳來的笑語,忽然覺得,所謂風雨,不過是讓朝陽更亮的背景。
    “走吧,”柳如是翻到《會典》中“藩鎮篇”,指尖劃過其中一句,“該論論,如何讓‘少年責任’,真的走進朝堂了。”
    秦朗點頭,與她並肩走向船艙。船尾的杏黃旗在風裏獵獵作響,像一麵小小的旗,引著這艘載滿少年銳氣的船,往京城的方向去。運河的水波推著船,也推著大陳的少年們,往他們筆下的“明日”去。
    喜歡穿越古代,無雙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古代,無雙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