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烽煙起

字數:2791   加入書籤

A+A-


    姑臧城的中軍帳裏,燭火被穿堂風掀得直晃,將輿圖上的山川河穀映得忽明忽暗。
    陳崇嶽拄著劍站在輿圖前,玄甲上的鱗片反射著冷光,他指尖重重敲在“姑臧”二字上:“拓拔烈的二十萬鐵騎,分三路而來。左路五萬圍張掖,想斷我後路;右路七萬攻南門,目標是玄甲軍的軍械庫;中路八萬,由他親自坐鎮,直撲東門——這老狐狸,是想一口吞了姑臧。”
    秦朗指尖劃過輿圖上的護城河:“張掖有陳成和黑風寨的弟兄,雖兵力不足,但張掖城牆新修過,糧草充足,撐半月不成問題。當務之急是守住姑臧,等朝廷的援軍。”
    “半月?”
    陳崇嶽冷笑,“拓拔烈不會給我們半月。他昨夜已在東門外紮營,今晨必攻城。而我們,滿打滿算隻有三萬玄甲軍,還得分守四門。”
    帳外傳來甲胄摩擦聲,陳亮掀簾而入,手裏捧著份名冊:“父親,秦公子,城中百姓自發組織了五千民壯,都是些會打鐵、能射箭的漢子,願協助守城。另外,吐穀渾首領派來的兩千騎兵已到北門,說‘大陳若守不住,吐穀渾也活不成’。”
    秦朗眼睛一亮:“民壯守街巷,玄甲軍守城牆,吐穀渾騎兵做機動——正好補了兵力缺口。”
    他俯身在輿圖上圈出幾處:“東門最險,拓拔烈親率主力,需用重防。王爺,您坐鎮中軍,調度全局;陳亮公子帶一萬玄甲軍守東門,配五十架投石機,沿護城河布鐵蒺藜;北門交給吐穀渾騎兵,讓他們襲擾北魏右路糧道;西門由黑風寨的獨眼漢帶五千老兵守,他們熟悉山地,可從側翼襲擾左路。”
    陳崇嶽盯著輿圖上的“一線喉”:“那‘一線喉’呢?陳成帶的弟兄還在那兒,要不要調回來守城?”
    “萬萬不可。”
    秦朗搖頭,“一線喉是北魏糧道必經之路,陳成在那兒,就像一根刺紮在拓拔烈喉嚨裏。讓他不必硬拚,隻消每日派小隊襲擾,燒幾車糧草,拓拔烈必心神不寧。”
    他頓了頓,又道:“還有一計。下官得到消息,拓拔烈軍中並非鐵板一塊,其弟拓拔延與他素有嫌隙,這次被迫隨軍,心懷不滿。我們可讓吐穀渾人散布流言,說拓拔烈想借涼州之戰消耗拓拔延的兵力,讓他們自相猜忌。”
    陳亮補充道:“柳如是送來的投石機,可在東門城頭架起,再把城中所有火藥都搬上去——北魏人雖多,卻不善攻城,咱們憑險死守,耗也能耗死他們。”
    陳崇嶽撫須沉吟片刻,忽然拍案:“就這麽辦!陳亮,你去東門布防,告訴弟兄們,朝廷的援軍三日內就到虛言,穩住軍心);秦朗,你帶五百玄甲軍,坐鎮南城街巷,若北魏人破了外城,就跟他們打巷戰——咱們姑臧的土坯牆,拆了都能當石頭砸!”
    秦朗點頭,忽然想起一事:“王爺,城中糧草隻夠半月,需早做打算。柳如是在雍州的商棧還有存糧,可讓黑風寨的人走秘道去取,避開北魏的眼線。”
    “早安排了。”
    陳崇嶽眼裏閃過一絲暖意,“獨眼漢昨夜已帶弟兄出發,都是當年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的,熟悉雍州到涼州的秘道。”
    帳外忽然傳來號角聲,親兵來報:“北魏人開始攻城了!東門城下,黑壓壓一片!”
    陳崇嶽猛地拔出長劍,寒光映得他眼底發亮:“走,去城頭看看!讓拓拔烈瞧瞧,我大陳的河西,不是他想啃就能啃的!”
    秦朗跟著走出中軍帳,姑臧城的風卷著硝煙味撲麵而來。東門方向傳來投石機的轟鳴聲,夾雜著玄甲軍的呐喊。他望向一線喉的方向,那裏雖看不見人影,卻能想象陳成帶著弟兄們在峽穀裏埋設伏兵的模樣——那小子的嗓門,怕是能把北魏人的軍心喊亂。
    登上城頭時,陳亮正指揮士兵往下扔滾石。北魏的雲梯搭在城牆上,甲士像螞蟻般往上爬,卻被滾石砸得紛紛墜落。護城河的水麵上,漂著數不清的屍體和斷矛。
    “秦公子!”
    陳亮抹了把臉上的血,“你看,他們的盾車過來了!”
    秦朗望去,隻見數十輛裹著鐵皮的盾車正緩緩逼近,顯然是想撞開城門。他對身後的士兵道:“把火油桶搬上來!”
    火油順著城牆澆下,一支火箭射去,頓時燃起熊熊大火。盾車在火中劈啪作響,北魏士兵慘叫著後退。
    陳崇嶽站在城樓最高處,望著城下潰退的北魏軍,忽然大笑:“拓拔烈!這點本事,也敢來犯我姑臧!”
    秦朗望著火光中玄甲軍的身影,忽然覺得,這河西的風雖烈,卻吹不散人心。
    他握緊袖中的“朗”字玉佩,指尖傳來溫潤的觸感。京城的牽掛,援軍的希望,此刻都化作了城頭上的火光,照亮了河西的黎明。
    北魏的攻城號角還在響,卻已沒了起初的囂張。秦朗知道,這場仗會很難,但隻要守住這口氣,等援軍抵達,等北魏的糧草耗盡,等拓拔烈的軍心渙散……河西的春天,總會來的。
    他轉身對陳亮道:“讓弟兄們輪班休息,保存體力。這仗,得慢慢打。”
    陳默點頭,忽然指著遠處:“你看,吐穀渾的騎兵動了!他們繞到北魏右路後麵了!”
    秦朗望去,隻見一隊騎兵舉著狼頭旗,像把彎刀般切入北魏軍的側翼。煙塵滾滾中,隱約能聽見吐穀渾人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