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漫漫上學路

字數:4869   加入書籤

A+A-


    新春一過,殷長安就將女兒上學的事兒提上了日程,畢竟他答應過殷秋晚要送她去上學,這話可不能食言。
    可殷秋晚年紀著實太小,還不滿六歲,身形又比同齡人瘦小許多。整個大隊部的人彼此知根知底,學校方麵也擔心殷秋晚身體吃不消,難以適應學校生活。
    殷長安所在的村子叫小殷村,與之對應的還有個大殷村,不過這兩個村子毫無關聯,相隔甚遠。
    小殷村規模不大,村裏大多數人都姓殷,僅有王、徐兩戶小姓人家。殷家祖上同宗同源,隻是曆經歲月變遷,傳承久遠,家族關係逐漸疏遠,輩分差距也變得很大。
    令人稱奇的是,小殷村堪稱知識分子的搖籃。像殷長安兄弟倆、王繼保三兄弟,還有其他幾位,都是那個時代的高中生。
    在村裏,隻要有一人在學業上嶄露頭角,就會激勵後麵的人奮發向上。和其他村子相比,小殷村人才輩出,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現役軍人、退伍軍人、政府幹部,甚至聽說還有高中老師,隻是殷秋晚從未見過。
    村裏的小學老師殷榮國,是“榮”字輩,論輩分比殷秋晚還低一輩,得喊殷秋晚姑姑。但殷老師的年紀比殷長安還大,是有著近三十年教齡的資深教師,他不教低年級,主要負責帶畢業班。
    兩家住得不遠,中間隻隔了四五戶人家。殷秋晚以前和殷老師接觸不多,後來識字了,總是四處找書看,在她的認知裏,老師肯定有不少藏書。
    然而現實卻讓她大失所望,那時教學資源極度匱乏,除了高年級課本,在殷老師家裏幾乎找不到其他可讀的書籍。
    殷長安拜托殷老師幫忙協調殷秋晚入學的事,一番溝通後,學校給出建議,要不別讓殷秋晚跟著正常開學時間入學,等天氣徹底暖和起來,先讓她到一年級課堂體驗一下,學費也不用交,就當是提前感受學校氛圍。
    每年新生入學都在九月一號,學校還從沒遇過這麽急切想上學的小孩子。學校總共隻有五個老師,其中一個是本村人,還有兩個和村裏沾親帶故,大家都把殷秋晚當作自家孩子般照看。
    殷長安對這個結果感激不已,迫不及待回家把好消息告訴了閨女。劉紅芳原本不同意這麽早送殷秋晚上學,但殷長安已經答應孩子,她也不好阻攔。
    好在距離入學還有一段時間,而且殷秋晚的身體已經康複得很好。等天氣暖和了,閨女去學校跑跑跳跳,多活動對身體也有益處。
    上學的事確定後,殷秋晚就纏著媽媽要書包,盡管她可能還沒有書。
    殷振軍背的是殷長安從部隊帶回來的綠色軍用挎包,在學校裏別提多神氣了,可殷秋晚卻不喜歡,她心裏早有打算。
    櫃子裏有塊紅色小格子布,是她做衣服剩下的,她想著,到時候穿上那件紅格子褂子,再背上紅格子書包,肯定漂亮極了。
    她把想法告訴劉紅芳,劉紅芳伸出手指頭輕輕點了點她的頭,笑著嗔怪道:“你這小丫頭,還挺有主意哩!我放在那兒你都找著了,你是個小老鼠兒嗎?”
    殷秋晚抿著嘴,笑得眼睛亮晶晶的,像夜空中閃爍的星星。
    劉紅芳做事雷厲風行,說幹就幹。家裏有縫紉機,她裁布、縫邊、做背帶,一氣嗬成,不到一個小時,一個嶄新的書包就誕生了。
    這縫紉機還是小叔家的,當初是李桃花結婚時的陪嫁,現在放在殷秋晚家。
    李桃花幹活麻利,手腳快,性格風風火火的,可針線活卻糟糕透頂。結婚後,她頂多也就補個補丁、釘個扣子,像裁衣做鞋、描花繡葉、縫補被套這些針線活,她根本做不來,拿著針都能紮到手。
    她和自家嫂子一起過了個年,就立馬把縫紉機搬到殷秋晚家了,還說不能讓這縫紉機在自己手裏閑置浪費。
    殷老太年紀大了,已經好幾年不碰針線活了,偶爾也就是釘個扣子之類的,針線活基本上都是劉紅芳幫忙做。
    李桃花性子大大咧咧的,卻和殷老太、劉紅芳相處得十分融洽。一個不找事,一個不計較,李桃花在這婆媳倆麵前,越來越像個潑辣的閨女。
    她拉著劉紅芳的胳膊撒嬌,那聲音雖然洪亮得像洪鍾,可確實是在撒嬌:“俺嫂,你最好嘞,機子就放你這,中不?你放心,我不會做也能幫忙,我最會打下手,以後你做啥我跟你後麵,你說咋做咱咋做!”
    劉紅芳實在受不了她的軟磨硬泡,再加上她本來就喜歡這個妯娌,雖然李桃花總是咋咋呼呼的,但心地善良,沒啥心眼。
    就算沒有縫紉機這事兒,李桃花做不了針線活,她也願意幫忙。她隻是不好意思把縫紉機放在自己家,畢竟這是人家的嫁妝,新的都沒用過,是很寶貴的東西。
    可李桃花滿不在乎:“這有啥,放誰家都一樣,俺嫂用的多,放你屋裏省得跑來跑去,我還喜歡上你屋裏哩!”
    李桃花確實喜歡往殷秋晚家跑,殷秋晚兄妹倆也特別喜歡這個新嬸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能陪著他們做遊戲,還會做好吃的,甚至喜歡把殷秋晚拋來拋去,三個人玩鬧起來,笑聲都能把房頂震破。
    劉紅芳咬掉書包上最後一根線頭,拿起來抖了抖,往殷秋晚身上比劃了一下背帶的長度,剛好到屁股的位置,覺得很合適。
    可殷秋晚卻不滿意,她看著腳上媽媽做的布鞋,上麵繡著兩朵栩栩如生的粉色小花,便指著鞋上的繡花對媽媽說:“媽,你給我在俺的書包上也繡個花中不?”
    劉紅芳低頭看了看鞋上的花,這繡花挺費功夫的,好在現在農活不忙,閨女既然想要,那就繡吧。
    她起身去鞋笸籮找花樣,殷秋晚也跟上去一起翻找,找了好幾個花樣,殷秋晚都不滿意。
    劉紅芳疑惑地問她:“晚晚,花不都差不多嘛,你看這多好看,你到底想要啥樣的嘞?”
    殷秋晚想了想,跑到殷振軍屋裏,翻出一本課本,裏麵有一幅插圖,畫著兩隻小白兔在草地裏吃草。她指著插圖對媽媽說:“媽,我想要這樣的,白兔子,多好看!”
    殷秋晚見過兔子,還吃過兔子肉。地裏野兔子很多,經常破壞莊稼,大人們沒事的時候就會去逮兔子,既能除害,又能改善夥食。
    隻是野兔肉有一股土腥味,不太好吃。而且地裏的兔子都是灰色的,她沒見過白色的,第一次看到書上的白兔子,就喜歡得不得了。
    挑不到喜歡的花樣,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兔子,一心想要媽媽在書包上繡兩個可愛的小白兔。
    家裏有白線,可劉紅芳從來沒有繡過兔子。平時做鞋子、鞋墊,她繡的都是些花草、魚,頂多繡個福字,她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繡好兔子。
    “那我得試試,要是繡得不好看,你可不許哭嘞!”劉紅芳決定試試,她覺得繡花的技巧應該都差不多
    她先找出來一張舊報紙,用鉛筆頭對著書上的兔子,小心翼翼地描起來,劉紅芳做了多年的針線活,繡花功底還是有的。
    雖然沒繡過兔子,但萬事萬物都有相通之處,費了一番功夫,她總算把兔子的形狀像模像樣地描了下來。
    劉紅芳用剪刀小心地把花樣剪下來,又去廚房打了一點漿糊,用筷子小心地塗在花樣上。然後拿出一個小繡架,把書包翻開,慢慢地夾好,將花樣貼到要繡的位置,放平後用手使勁壓一壓,確保粘緊了。
    接著去配線,兔子是紅眼睛,還要繡幾株綠草,白色的線用量最多,劉紅芳一一找出來,一根根穿好針,準備妥當後,便開始繡起來。
    繡花本就是個細致活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而且針線很細,天色一暗就沒法繡了。
    兩隻小兔子整整花了劉紅芳一個星期的時間,她眼睛一直盯著針線,眼珠子都快和繡的兔眼睛一樣紅了。
    完工後,劉紅芳把書包洗了一遍,打過的漿糊就化掉了,原本僵硬的地方也變得柔軟起來。殷秋晚背上書包就不肯取下來,睡覺都要背著,愛不釋手。
    她還跟村裏的小夥伴們炫耀了一番,惹得其他小女孩都嚷著要繡小兔子,可把大人們愁壞了。
    針線活大家都會一點,但繡花可不是人人都會的,尤其是這麽費事的花樣。大家也不好意思叫劉紅芳幫忙做,畢竟村裏孩子那麽多,幫了這個,那個也要幫忙,實在做不過來。
    後來,殷秋晚背著這個書包,度過了整個小學時光。一直到小學畢業,書包的布料實在破舊得不成樣子了,她就把繡著小兔子的那塊布專門剪下來,精心收藏了起來。
    好不容易等到天氣徹底暖和起來,殷秋晚每天都早早起床,眼巴巴地等著殷長安送她去學校。
    殷長安拗不過,終於在一個星期一,帶著殷秋晚,順便把殷振軍也一起送去了學校。
    殷振軍先去了自己的班級,殷長安帶著閨女來到老師辦公室,找到了一年級的老師。
    學校沒有學前班,小孩入學就是直接上一年級,所以一年級的教室最是喧鬧,學生年齡相差兩三歲的都坐在一個教室裏。
    喜歡我的錦繡年華請大家收藏:()我的錦繡年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