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寧折不彎
字數:5456 加入書籤
“你你你,你什麽?”
連小娘子聞言就有些不開心,嬌氣中難掩一絲絲失落
“你不願意?”
這是願不願意的事情嗎?
五郎難得在心裏頂了句嘴,下意識看向自己練了一個月武都都沒壯實起來的胳膊——
他去扛連小娘子的打
那能抗住嗎?
餘幼嘉倒是有些看出了五郎心裏在想什麽,淡定道
“五郎,不要妄自菲薄,依我看,你現在分明能與連小娘子一九開。”
連小娘子與五郎具是齊齊一愣,五郎大喜過望
“阿姐的意思是,我現在若與連小娘子切磋,十能勝一?”
雖然勝的不多,但好在沒有一邊倒!
連小娘子一臉狐疑,不可置信,餘幼嘉則是一盆水徹底澆滅了五郎的幻想
“不,我的意思是,連小娘子一拳,你下九泉。”
五郎“”
連小娘子“噗。”
一九開,原來是這麽個一九開嗎!
餘幼嘉拍了拍五郎的肩膀
“所以,盡量哄著些連小娘子,別真讓她動手。”
又是打罵,又說到哄人
五郎還不知何意,可比五郎大兩歲的連小娘子卻不知想到什麽,一下紅了臉。
連小娘子瞪了五郎一眼,模樣又凶又急,像是隻差把五郎狠狠揍一頓
“誰要這種小蘿卜頭哄!”
旋即,轉過身,就跑了
跑了。
五郎滿頭霧水,小心翼翼問道
“連小娘子這是什麽意思?”
餘幼嘉斟酌了一下,發現自己那微不足道的經驗完全無法傾囊相授,索性搖了搖頭
“不知道。”
本以為連小娘子應該多少對五郎有些優待,所以才想著拿五郎插科打諢一下。
可現在來看,連小娘子卻又不要五郎哄
餘幼嘉想不明白,五郎也想不明白。
姐弟兩排排站,連思慮的動作都一模一樣,幾息之後突又異口同聲道
“咱們的果盒”
齊齊開口,齊齊畢聲。
餘幼嘉給了五郎一個讚許的眼神,旋即利索盤起頭發,套上男裝
“走。”
五郎立馬把剛剛的事兒忘到九霄雲外
“好,阿姐。”
兩渾然不覺自己是愣頭青的愣頭青就這麽一路出了後門。
隻一眼,餘幼嘉就瞧見了被五郎歸置在木板車上的齊整果盒。
載滿貨物的板車前還有一頭瘦毛驢,毛驢已經套好,背後也擦拭的幹淨,顯然是為了不費腳程而專程去租用的。
又一次,餘幼嘉開始感慨五郎‘舉一反三’的能力。
有些人,沒有被牽引前,不知道該做什麽。
可一旦有人指引,就能想到裝車時要將果盒裝的齊整,又能想到既要裝車,如何送貨,去租毛驢,又知道去的是地方不同以往,需得打理些許
餘幼嘉抓著人上了驢車,兩姐弟並肩坐著,小毛驢噠噠噠的前行,卻始終走不快。
許是因為無聊,又許是因為別的什麽。
餘幼嘉開口問道
“五郎長大想做什麽?”
這是餘幼嘉第一次開口問人誌向,問的還是平日裏最不驚人的五郎。
本以為五郎還會像上次一起她帶他出來時猶猶豫豫,自困一時。
可萬萬沒想到,這回的五郎,卻是毫不猶豫的就說出了答案
“阿姐,我想當史官。”
史官?
掌管史料、記載史事和編撰史書的史官?
餘幼嘉檢閱腦海,想起從前五郎哭著說的那些言語,心中稍有些明悟,可嘴上卻到底是問道
“我聽說史官官職不大,事情卻極為瑣碎,緣何有此念想呢?”
五郎好似早早就等著這一天,神情立馬肅穆起來,仰頭看著敬仰的阿姐,鄭重道
“我想讓後來者知道,如今的天子趙檜,是個畜生不如的狗皇帝!”
少年年少氣盛的罵聲穿不透小巷,卻直衝穹頂。
餘幼嘉稍有些愣神,便聽五郎繼續說道
“若不是餘家有此一難,我從不知道,那些吃著民脂民膏,本應從實記載,以正後人言形的史官,從中改動了那麽多的東西!”
“他們從前寫,趙檜是個好皇帝,如何善待臣民,時不時又有何善舉他們如何寫,咱們如何信。”
“可偏偏,這是騙人的!”
五郎又回憶起了那道門,那道伸出許多蒼白手掌的門
“這一路來,屍橫遍野,民不聊生。”
“天下有多少惡鬼是因這個趙檜而生?”
“又有多少人,往後若是瞧見那些人寫的史注,會信他是個好皇帝,反倒將咱們貶為反民,賤民?”
五郎有些狠狠,又有些不甘心
“光是想到這狗皇帝不能遺臭百年,我就吃不下飯。”
“光是光是想到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連姓名與痛苦都留不下,便化為生途路上的一捧黃土,我就,就心裏就和萬箭穿心一樣難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該,不該是這樣的。
那日同阿姐從外頭回來之後,他想了很多很多。
他恨自己沒用,恨自己懦弱蠢笨,什麽都做不到。
可,可隻見事實流傳下去,等待後人評說,總是可以的吧?
史。
沒有什麽能比史實更能讓後來者知道前人的生平。
他要寫好多好多,寫皇帝,寫百官,寫平民
無論是什麽,他都要寫,都要記。
他當不成什麽舉世皆驚的大英豪,那他就給英豪當個指路的人,給英豪當個映照己身的鏡子!
餘幼嘉細細打量著少年倔強的眉眼,幾息之後,才別開目光,輕聲道
“史家稟筆,哪怕記得再細若毫厘,卻也不會有後來者想起問一句所書史家是誰”
“不但沒人記得,沒有功勞,說不準,所寫的太直,還更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縱使如此,你也稟筆直書,一字不改?”
五郎坐在餘幼嘉身邊,身材矮小,氣勢甚弱,聲音不大,可若是細看,便能瞧見少年的雙眼明亮的嚇人
“他人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定然據事直書,一字不改!”
“若我身死,那便棄我殘軀,留待後人書!”
餘幼嘉鬆開眉眼,哈哈大笑。
她翻身下車,給五郎指了指不知何時到的縣衙。
麵前的縣衙後門竟比一般人家的正門都要氣派,光是看著,就能壓彎尋常人家的脊背。
但餘幼嘉言語自然,順手還拍了拍五郎的肩
“好!”
“下車罷,等過了明日的寒饐節,阿姐給你找個地方念書。”
“你往後好好記,把阿姐記得威風些。”
姐弟倆少年意氣,寧折不彎,是真。
多年後,胤朝編撰六史的太史公,對餘幼嘉的敬仰,也是真。
後人記載,太史公餘遷,字長棲,家中行五,奉太宗命編撰《胤朝》,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冊,載周、胤二朝之事。
而太史公在《胤朝·餘子世家》中記載
“大周朝曆四年,十二月初七,有幸曾追隨餘子同入崇安縣衙。不過半日,餘子暴起,怒殺崇安縣縣令,後趁亂震懾崇安,封城固內”
“餘子雖為女子,然其畢生功勞之高,不輸男子也。”
“固其姓氏‘餘’與前朝大周之‘餘’分錄載冊,尊其為【餘子】。”
喜歡釀秋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釀秋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