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同甘共苦

字數:4667   加入書籤

A+A-


    孫七目瞪口呆,無論如何都想不出來為何堂堂一個縣令,能給他們這些平頭百姓打‘欠條’。
    不,甚至據他觀察,今日去商鋪選購的人中,還有很多人壓根不算是平頭百姓。
    崇安城門口成日都有官差宣講,說是得在崇安境內待滿一年,才能向縣衙請訴,官差們會來查驗,隻有通過,成為有戶籍的百姓
    不過是十幾兩銀錢,雖然也不少,可哪裏能和官印的威力相比
    孫七完全僵在原地,腦子一時間亂哄哄的,不知所措。
    王五便笑道
    “孫老弟,別那麽大驚小怪,你在城中待久了,便知道咱們縣令做事素來是說一不二。”
    “商行那頭的意思很明白,這張紙既算銀票也算商票,之所以縣令願拿官印打欠條,一來是因為現在城中來往的流民漸多,擔心百姓信不過商行。”
    “二來是因為各家說不準都有遠行的時候,遠不如將東西放在商行保管,換一張需本人持公驗兌換的欠條,隨處兌換更好!”
    “餘縣令都說了,這張票沒了還不算要緊,隻要有公驗,她們翻出賬冊,自然也會將東西給咱們!”
    “如此,不是很好嗎?還省的天天擔心離家時家中遭到劫掠,剩不下什麽。”
    王五絮絮叨叨了許多,眼見孫七還在發呆,想了想,又難得多言道
    “縣令是仙人,仙人難道還能貪幾袋米糧?”
    “我可偷偷告訴你,縣令之所以先用欠條的法子寫商票,隻能本人通兌,就是因為擔心現下流民們因為一張商票便被劫殺,所以才酌定公驗比商票重要,確保東西能到每個人的手裏”
    “咱們縣令可和那些視人命與草芥的狗官一點都不一樣!”
    不一樣。
    確實,一點也不一樣。
    直到王五走了許久,那句‘若是有朝一日縣令能將商行開遍九州各地就好了’的歎息仍縈繞在孫七的腦海之中。
    孫七滿腦子也都是——
    如果真的這商行能開遍九州各地
    他不知道怎麽形容。
    但就是,好。
    很好。
    每個人的心血,都該在各自的手裏,哪怕是路上被截殺,死了也不能讓東西落到那些殺人如豬狗的畜生手裏。
    他們再也不用推著車,帶著大包小包的行囊奔波,到一座商行,便隨便找到一處嘉實商行歇腳
    商行裏什麽都有,有衣服,有藥鋪,有雜活,有吃食
    還有糖。
    雖然,雖然有銀錢,隨處都可以買到糖。
    可崇安的糖,似乎很特別,特別甜,特別香,特別剔透
    特別,值得人多活一口氣。
    縱使天涯海角,隻要能吃上這麽一口,好似都會回到崇安。
    更會回想起,崇安是一座甜香撲鼻,四處流淌著如蜜一般氣味的城池。
    往日那些苦日子,那些不堪言的疼痛,斷指,殘肢,血肉皆已經過去
    他們仍活在未呱呱落地之前的娘胎裏,仍然未品味過世事的種種苦楚
    他們
    仍然無憂無慮。
    孫七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的家,又是如何走到的商行,但等他回神的時候,他已經到達通兌處,將一袋粟米,甚至連帶幾件逃命時都不曾舍棄的銀器放在了通兌處的桌台之上。
    他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他說
    “我,我想給我娃娃換點兒糖剩下的不要銀錢,都換成商票。”
    桌後端莊的女掌櫃正與餘縣令對話,兩人齊齊看來,令素來繃著麵皮裝強硬的孫七不自覺一縮。
    孫七兀自唾棄自己的失神,又後悔剛剛沒有先給縣令行禮問安。
    他急的渾身冒汗,卻見餘縣令隨意朝後招了招手,道
    “給他換,各種糖都來一些,再給他一袋羊奶,我記得他還有個孩子。”
    縣令,縣令大人居然還記得他有個孩子!?
    孫七一時間受寵若驚,連手都不知道該往哪裏放更好。
    餘幼嘉卻沒猶豫,徑直接過二娘手中寫好的‘欠條’,核對一遍無誤之後,穩穩蓋上了縣令的官印,而後又笑眯眯的將孫七所要的東西都遞了回去。
    孫七惶惶然接過,正要跪下謝恩,卻聽自家縣令道
    “孫七,好好幹活,早些得個戶籍”
    “你和你的娃娃,往後都會幸福的。”
    幸福。
    幸福。
    甜香四溢的商行內,已幾乎過了半生的孫七,第一次聽到了這兩個字。
    這兩個從前從未在任何人口中聽過的字。
    不過,又如此熟悉,輕善。
    第一次聽到,孫七便對剛剛自己始終無法描述完善的甜香,有了更確切的概括——
    不受苦,就是幸事。
    無憂無慮,就是福事。
    兩者合在一起,那不就是幸福嗎?
    確實,確實應該幸福的
    他們這些朝不保夕的泥點子,生活在崇安,這輩子也算是甜過,幸福過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孫七躬身長拜之後,淚流滿麵走了。
    餘幼嘉則是收回視線,對二娘繼續剛剛的言語,道
    “淮南的第二家商行就先用縣丞印,等往後多開幾家商行,信譽更好些,咱們再琢磨一個統一的刻印。”
    “不然現下一下子拿出統一的刻印,但旁人壓根不知曉咱們到底是何處冒出來的牛鬼蛇神,哪裏能信得過咱們?”
    “先用崇安的官印,讓來商行選購的人知道萬一沒了東西,還能憑官印來崇安找我,心裏也更信服幾分。”
    二娘無奈極了,但她脾性溫和,又不敢還嘴
    “你說的都對,可是現下讓哪位親信代持如此重要的官印,還得保證對方並無二心?”
    “我倒是願意去,可現下城中事務忙的人每日腳不沾地,娘子軍們仍是分出一半,由勝男率領往另一處州府而去,欲要開辟新商道,現下哪裏還有人可用?”
    餘幼嘉摸了摸下巴,問道
    “走了一半,還留有一半呢,再找找其他娘子軍。”
    “城中名冊應當還在你手裏,你報一下名字,我聽聽看還有誰讓我有些印象。”
    二娘無奈,掏出隨身的冊子開始念名
    “秋分,寒露,立春,霜降”
    二娘口齒清晰的念著人名,餘幼嘉安靜聽了幾個名字,便揮揮手打斷了她
    “立春還在城中?”
    二娘細細查驗了一遍冊子,確定此事後,方才點了點頭
    “不錯,她素來深居簡出,阿妹記得她?”
    餘幼嘉聞言便笑——
    立春,立春。
    誰能不記得立春呢?
    崇安大亂之後,那自城門上射下的第一支穿喉之箭,箭名,可正是立春!
    喜歡釀秋實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釀秋實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