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兵臨遼南
字數:3652 加入書籤
三月初四,主殺戮。
穹頂低垂,仍有些凜冽的寒風在雨雪漸漸融化的道路上肆虐,叫人不寒而栗。
作為遼南權力中樞所在的鳳凰城外,由女真建奴和蒙古部落組成的大軍猶如蟻群般,密密麻麻的出現在天際線盡頭。
除卻留守赫圖阿拉,以及分兵鎮守薩爾滸城的正白旗和牽製遼陽兵力的鑲白旗之外,女真建奴餘下的兵力盡數齊聚於此,軍陣以最為精銳彪悍的兩黃旗打頭。
自萬曆年間,朝廷正式以鳳凰城作為遼南地區的政治核心以來,這片廣袤的疆域恐怕還是第一次經曆如此大的場麵。
放眼望去,由女真建奴和蒙古韃子組成的大軍雖是兵刃甲胄各不相同,但猙獰的臉龐上卻是不約而同的湧動著殘忍,好似一群壓抑許久的餓狼,終是發現了無路可退的獵物。
刺著"海東青"的黑色大纛之下,女真老酋努爾哈赤親自騎著一匹渾身上下沒有一絲雜毛的駿馬,身旁兩側聚攏著兩黃旗的將校,以及戰功赫赫的代善等子侄。
盡管眼前屹立在曠野中的"鳳凰城"從視覺中遠不如沈陽城,遼陽城等重鎮那般巍峨,但努爾哈赤仍是不敢掉以輕心,深邃的眼眸中寫滿了凝重。
相比較之下,倒是近些時日接連受到責罰的三貝勒莽古爾泰滿臉興奮,不時自喉嚨深處發出不似人聲的怪叫。
莽古爾泰堅信,眼前這座瞧上去平平無奇的城池不出數日,便將在他們女真勇士的攻勢下轟然倒塌,而他也能夠借此重新奪回之前丟掉的軍權。
沒有在意身旁子侄們粗重的呼吸,努爾哈赤隻是默默勒緊韁繩,止住胯下戰馬的行進,轉而死死盯著眼前清晰可見的城池。
如前兩年攻伐沈陽時一樣,城中守將十分謹慎,導致他精心策劃的以蒙古流民充為"內應"的計劃胎死腹中。
不過即便如此,他還是通過軍中崗哨,以及數典忘祖的"漢奸",提前獲悉到了鳳凰城的部分情況。
依著情報,眼前看似平坦的土地上實則隱藏著十餘道深不見底的深溝,底部溝壑縱橫交錯,以抵禦他們女真鐵騎的衝鋒。
而越過這十餘道深溝,官兵在挖掘了一道足以同時容納三四人左右移動的戰壕,並在緊要的位置安放了炮車等物,算的上是準備充分。
"好一個能掐會算的熊蠻子.."半晌,努爾哈赤緩緩收回目光,並下意識的感歎道。
這遼南的疆域雖是廣袤,但其人煙稀少,且相對富饒的"遼南四衛"靠近昔日的遼東首府遼陽城,戰略價值有限,故此他雖然早在萬曆四十四年便建國稱汗,但從未對這片土地予以太大的重視,至多也就是驅趕部分遼民,強迫其耕種。
在這種氛圍下,明國的君臣們也自然而然的將專心轉移至正麵戰場,並將遼南本就所剩無幾的衛所崗哨抽調一空,以充實遼沈。
此等情況之下,這看似年久失修的鳳凰城還能準備的如此充足,足以說明那讓他咬牙切齒的遼東經略熊廷弼,極有可能早就猜到了他的真正意圖。
不過好在今時不同往日,如今他們大金的後顧之憂已是被悉數解決,又有蒙古韃子從旁加油助威,拿下眼前這座孤立無援的城池也隻是時間問題罷了。
"兒郎們,"咣當一聲,高居於戰馬之上的努爾哈赤便是抽出了腰間的長刀,並且身後無數道狂熱眼神的注視下吼叫道"是時候讓這些漢人,回憶起被我大金勇士支配的恐懼了!"
"明日天亮之後,全力攻城!"
"殺!"
"殺!"
"殺!"
頃刻間,地動山搖的喊殺聲便於視野開闊的平原上響起,而這突如其來的巨響也瞬間驚飛了在空中盤旋多時的飛鳥,令其在哀鳴聲中消失不見。
對於周邊發生的一切,女真大汗努爾哈赤好似置若罔聞,隻是慢慢將高舉的右手垂落,麵無表情的盯著似是在喊殺聲中瑟瑟發抖的城池。
...
...
不算巍峨的城牆上,前不久主動請纓,並奉命整飭遼南的遼陽參將曹文詔此刻也在微眯著眼睛,細細打量著腳下清晰可見的建奴大軍,黝黑堅毅的臉龐上寫滿了凝重之色。
這女真建奴不愧是在遼東稱雄多年,乃至於和朝廷分庭抗禮,軍容軍紀竟如此嚴整,氣勢熏天。
更要緊的是,一向瞻前顧後的女真建奴這是傾巢而出了?城外在空中獵獵作響的黑色大纛,應該便是唯有女真老酋努爾哈赤方才有資格使用的旌旗吧?
"叔父,建奴遠道而來,體力和精力均是不值巔峰,小侄請戰,出城迎敵,以挫敗其囂張氣焰!"正當曹文詔默不作聲的打量時,城頭上便是響起了一道躍躍欲試的聲音,使得如臨大敵的士卒們盡皆側目不已。
聞言,曹文詔便是頭也不回的訓斥道"糊塗,你想讓城中所有的軍民百姓為你陪葬嗎?!"
自己的這個侄子,勇武歸勇武,但性格卻是不夠沉穩,建奴來勢洶洶,戰意正是高昂的時候,這個時候主動迎上去,豈不是自討苦吃?
更何況城外建奴的大軍何止十萬?而鳳凰城中敢與和建奴野戰廝殺的精銳老卒又有多少?
此役敵眾我寡,隻能想辦法固城而守了。
"叔父息怒,小侄知錯。"見曹文詔麵色不善,自幼在其身旁長大的曹變蛟趕忙低頭認錯,再不敢胡言亂語。
"將主,建奴傾巢而出,非我等一己之力能夠應付的,將主當即刻點燃狼煙,向沈陽方向示警求援。"話音未落,一名身材魁梧的遊擊將軍便是主動上前一步,朝著眉頭緊鎖的參將曹文詔建議道。
雖說朝廷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裏,接連抽調遼陽,沈陽和廣寧等軍鎮的兵力以充實遼南,但這些分別鎮守各地的士卒們彼此間並不熟悉,難以和城外精通軍鎮的建奴比擬。
這一戰,光靠他們這些人的一己之力,怕是凶多吉少。
"劉將軍所言甚是,速速點燃狼煙!"聞聽此話,作為眾人主心骨的曹文詔便是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並朝著剛剛說話的遊擊將軍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讚賞。
這劉肇基不愧是出身將門世家,對於戰場的嗅覺遠非尋常人能夠比擬。
...
...
弘光元年,清兵抵揚州,劉肇基奉命駐守北門,後因寡不敵眾,巷戰而死,以身殉國。
<<南疆繹史>>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