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珊瑚教堂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第一節:晨間異象
齊默在劇痛中驚醒,右手食指第一節已經完全鈣化。晨光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地板上投下監獄欄杆般的陰影。他舉起手,看見指尖變成了乳白色的珊瑚質地,細小的骨針從皮膚下刺出,在陽光下閃爍著珍珠母的光澤。當他試圖拔出一根骨針時,鑽心的疼痛順著神經直竄手肘,同時聽見樓下傳來玻璃器皿碰撞的清脆聲響。
"早飯好了!"小康的聲音從樓梯間飄上來,語調輕快得近乎歌唱。
廚房裏彌漫著腐爛海藻的氣味。大康正在用某種藍色液體衝洗試管,那些液體接觸空氣後變成血紅色,順著他的指縫滴落在搪瓷盆裏。餐桌上擺著三碗冒著熱氣的魚粥,但齊默那碗明顯不同——粥麵上漂浮著細小的珊瑚碎片,它們詭異地排列成教堂的輪廓,尖頂位置還插著一片魚鰭,像麵微型旗幟。
"今天去測教堂區。"大康頭也不抬地說,試管中的液體突然沸騰,冒出帶著鐵鏽味的蒸汽。
齊默的測繪儀在背包裏發出異常的嗡鳴。當他取出設備時,發現電子屏幕上布滿細密的水珠,這些水珠並非隨機分布,而是精確組成了警告:"勿測尖頂陰影"。更奇怪的是,儀器記錄裏已經存有一組昨天的數據——顯示他測量過教堂的尖頂角度,但齊默確信自己從未靠近過那裏。
去教堂的路上,漁村呈現出詭異的靜謐。每戶門楣上都掛著相似的銅牌,隻是年代不同。經過碼頭時,齊默注意到石碑上的德文銘刻在日光下變成了另一種文字——那些彎曲的符號正緩慢地滲出鐵鏽色的液體,像在流血。
"到了。"小康突然停下腳步,聲音裏帶著某種儀式感。
齊默抬頭,呼吸為之一窒。這座哥特式教堂完全由活體珊瑚構成,尖頂上的十字架在晨光中微微蠕動,像某種深海生物的觸須。最令人不安的是,整棟建築隨著他們的靠近正在改變顏色——從死寂的灰白逐漸變成病態的粉紅,就像被驚醒的珊瑚蟲集體充血。
第二節:青銅地磚
教堂大門沒有鎖,銅製的門把手被磨得發亮,上麵刻著細小的浪花紋樣——與齊默銅牌上的圖案一模一樣。推開厚重的木門時,撲麵而來的不僅是濃重的海腥味,還有某種低頻的震動,像是遠洋深處傳來的聲呐。
內部空間比外觀大得多,中殿兩側的立柱其實是巨型珊瑚的骨骼,柱身上細小的孔洞隨著呼吸節奏張合,噴出帶著鹹味的霧氣。陽光透過彩窗照射進來,在地麵上投下變幻的光斑,那些光斑並非固定不動,而是像某種原始生物般緩慢蠕動。
地麵鋪著刻滿符號的青銅地磚,那些紋路在陰影中呈現普通的幾何圖案,但在陽光照射下卻變成流動的潮汐圖。齊默蹲下記錄時,發現自己的影子在地磚上扭曲變形——影子的手指完全變成了珊瑚枝狀,而且比他實際的鈣化程度更嚴重。
"別碰祭壇。"大康突然抓住齊默的手腕,他的指甲已經變成半透明的藍色角質,在陽光下泛著金屬光澤。
祭壇確實與眾不同。整塊黑珊瑚雕刻而成,表麵布滿細小的脈管,正在有節奏地搏動。壇麵上放著一本鐵鏽色的經書,書頁是用某種海洋生物的皮製成的,上麵的文字會隨著觀察角度變化——當齊默移動到三點鍾方向時,那些扭曲的符號突然變成了可讀的文字:
"第二十三次測量記錄:
1. 尖頂陰影長度:7.23米禁忌)
2. 潮汐室水位:1.47米異常)
3. 珊瑚生長速度:每小時1.3厘米異常)
4. 測量員狀態:右手食指鈣化進度15)"
當齊默靠近到三米內時,經書突然自動翻到中間一頁,露出用熒光墨水繪製的島嶼地圖——圖上標注著二十三個紅點,每個點旁邊都寫著日期和身高數據。最新那個紅點旁邊赫然標注著齊默的身高:183。
"那是..."齊默剛要細看,小康突然撞翻了一旁的聖水盆。鹽水濺在經書上,那些紅點立刻變成傷口般的裂痕,滲出藍綠色的液體。液體流過的地方,地圖上的教堂位置浮現出一個地下室入口的標記。
大康快步上前合攏經書,但齊默已經注意到一個細節:經書的最後一頁被撕掉了,殘存的頁腳上有個模糊的數字——24。
第三節:昏厥事件
正午的陽光透過彩窗投射在地麵上,形成七種顏色的光斑。這些光斑最終在中殿中央拚出一個完整的浪花紋樣——與銅戒上的圖案一模一樣。齊默突然意識到,這個圖案也在他的銅牌上出現過。
"測一下彩窗角度。"齊默對助手說,同時打開全站儀。
儀器剛對準彩窗就發出刺耳的警報聲。屏幕上所有數據都變成亂碼,最後定格在一組坐標上:東經121°47′,北緯24°35′——這根本不是他們所在的位置,而是太平洋上的某處海溝。更詭異的是,儀器內存裏突然多出三十七組測量數據,時間跨度從1963年到2023年,每組的操作者簽名都是"齊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康突然扔掉測繪杆,雙手抱頭跪倒在地。他的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失去血色,變成死珊瑚般的灰白。更可怕的是他的眼睛——虹膜正在分裂成細小的珊瑚蟲形狀,眼白部分滲出藍綠色黏液,那些黏液滴落在地磚上,竟然開始腐蝕青銅。
"退後!"小康一把推開齊默,從懷裏掏出個小瓷瓶,將裏麵的紅色粉末倒進哥哥嘴裏。粉末接觸唾液的瞬間冒出帶著硫磺味的白煙,大康的痙攣漸漸平息,但體溫已經降到26度,呼吸頻率也減半——每分鍾隻有六次。
小康背起他往外走時,對齊默說出了一個完整的句子:"日落前離開教堂,否則你會聽見海底鍾聲。"這是齊默第一次聽到小康用正常語法說話,而不是那種碎片化的短語。
齊默獨自站在中殿,突然注意到祭壇後方有扇小門。門上的鎖已經鏽死,但鎖眼周圍布滿新鮮的劃痕——最近一次就在三天前。鎖芯在齊默的瑞士軍刀下很快屈服,但門軸發出的聲音不像金屬摩擦,倒像是某種生物痛苦的呻吟。
第四節:地下室
門後是向下的螺旋樓梯,台階上覆蓋著滑膩的藻類,踩上去發出令人不適的擠壓聲。牆壁上的苔蘚發出微弱的磷光,隨著齊默的移動而改變亮度,像是在呼吸。在轉過第七個彎時,他的腳踢到了什麽東西——一盞煤油燈,燈芯還是溫的,玻璃罩內側凝結著細小的鹽粒。
地下室比想象中廣闊,像是個水下洞穴。四壁嵌滿玻璃標本罐,每個罐子裏都漂浮著人體器官:變成珊瑚質的心髒、長滿藤壺的肺葉、神經末梢分叉成珊瑚枝的大腦...罐子上的標簽顯示這些器官來自不同年代的測繪員,最近的一個標注著"2023.3.15肝",保存液裏還漂浮著未溶解的紅色藥粉——和小康剛才用的一模一樣。
房間中央有個青銅製成的水池,池水呈現出詭異的藍綠色。當齊默靠近時,水麵突然泛起漣漪,池底慢慢浮上來一塊石板,上麵刻著:
"測量者須知:
1.每月十五日不測潮汐
2.不記錄教堂陰影長度
3.不食用周三的魚
4.不見月下的信使"
石板背麵還有一行新刻的小字:"他們用我們的骨頭做量尺"——字跡與齊默自己的筆跡一模一樣。更可怕的是,石板下方的池水裏沉著十二具骸骨,每具骸骨的右手食指都變成了完整的珊瑚枝。
第五節:海底鍾聲
齊默回到地麵時,教堂裏已經空無一人。彩窗投下的光斑移動到了祭壇位置,將整塊黑珊瑚照得通紅。經書再次自動翻開,這次顯示的是空白頁,但當他轉身要走時,聽見書頁發出沙沙聲——紙上正緩緩滲出海水,形成一行字:"你測得越準,死得越快"。
日落時分,齊默終於走出教堂。夕陽將珊瑚建築染成血色,尖頂上的十字架已經變成完全的活體,正在緩慢地改變形狀。當他走出百米回頭望時,整座教堂又恢複了死氣沉沉的灰白色,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是幻覺。
回程路上,齊默發現自己的測繪記錄本上多出了一頁。這頁紙上記錄著精確到毫米的教堂數據,筆跡是他的,但測量時間卻是三天後。更可怕的是圖紙邊緣的小字注解:"第24次測量,角膜已完全鈣化"。
夜幕降臨時,海麵上真的傳來了鍾聲。那聲音不像來自任何人工鑄造的鍾,倒像是巨大的珊瑚骨骼在深海中相互碰撞。齊默掏出阿泰給的銅哨,發現哨身上的"1947"正在滲血,而遠處的第七礁區,隱約可見磷光組成的人形輪廓正從海中升起。
喜歡深海守島人請大家收藏:()深海守島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