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休戰
字數:1689 加入書籤
隨著寧國軍隊的遠去,邊境線上暫時恢複了平靜,彌漫在戰場上空許久的硝煙仿佛也識趣地漸漸消散。
可蕭啟的內心卻始終無法安寧,寧國的退兵絕非意味著真正的和平,他們的急切與反常,背後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蕭啟即刻下令,加強邊境各關卡的巡邏與防禦工事的修繕。他親自挑選精銳士兵,組成一支偵察小隊,秘密潛入寧國邊境附近,密切關注寧國軍隊的動向以及國內的局勢變化。這支偵察小隊喬裝打扮,有的扮成普通百姓混入寧國城鎮,收集情報;有的則隱匿在山林之中,監視寧國的軍事據點。
如此一忙便是月餘,蕭啟幾乎沒睡過一個安穩覺。邊境線上的防禦工事在工匠與士兵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壕溝挖得更深,壁壘砌得更厚,各類防禦器械也被擦拭一新,整齊地排列在城牆上。
每日清晨,天邊剛泛起魚肚白,蕭啟便起身巡視各個關卡。他穿梭在巡邏的士兵隊伍中,仔細檢查他們的裝備,詢問他們夜間巡邏的情況。看到士兵們疲憊卻堅定的眼神,蕭啟心中滿是欣慰,同時也深感自己肩上責任重大。
那些偵察士兵也陸續傳來消息。混入寧國城鎮的隊員們,通過多番探聽得知寧國朝堂上對於此次議和意見不一,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局勢劍拔弩張。隱匿在山林中的隊員則觀察到,寧國的一些軍事據點雖表麵平靜,但內部卻在秘密囤積糧草和兵器,似乎在為一場大戰做準備。
蕭啟坐在營帳中,對著滿桌的情報陷入沉思。戰爭的陰雲並未真正散去,隨時可能再次籠罩兩國。
就在蕭啟為防線完成了最後的部署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打破了邊境營地的寧靜。一名滿身塵土,大汗淋漓,身著信使服飾的士兵快步走進營帳,“撲通”一聲跪地,雙手高高呈上一份蓋著玉璽大印的昭令。
蕭啟心中一緊,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他緩緩展開昭令,隻見上麵寫道:“自愛卿統兵出征,已三月有餘。此番能與寧國達成休戰和平協議,愛卿與諸位將士功不可沒,朕深感欣慰。如今邊境烽火已息,已無戰事紛擾。為彰顯我國愛好和平之誠意,朕特命愛卿即刻率領大軍返回京城。待大軍歸來之日,朕定攜百官為諸位將士接風洗塵,犒賞三軍。此事刻不容緩,需速速執行,切莫延誤。”
蕭啟看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手中的昭令也微微顫抖起來。他深知,這道詔令一旦執行,邊境防線將瞬間變得脆弱不堪。那些他日夜督建的防禦工事,本需充足人手守衛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如今卻突然要撤兵回京,如何是好?
營帳外,風聲呼嘯,仿佛也在為這即將到來的危機哀鳴。
蕭啟右手緊握著詔令,指節泛白,左手則無力地搭放在椅子扶手上。內心在君命與邊關安危之間苦苦掙紮。“將軍,您……這是怎麽了?昭令所為何事?”聞訊而來的陳智明,進來見蕭啟神色有異,忍不住上前詢問。蕭啟緩緩抬起頭,眼中滿是疲憊,隨後將手中詔令遞給陳智明。陳智明接過後匆匆看完,亦是臉色大變,“將軍,萬萬不可啊!寧國狼子野心,我們辛苦布置的防線,怎能因這一道詔令就前功盡棄?”
蕭啟長歎一聲,負手踱步至營帳中央,“皇上之意已決,我等為臣者,豈敢抗命?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現如今邊境表麵已無戰事,我等豈有抗命之由?可若就此撤軍,邊境百姓又該如何是好……”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