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確鑿

字數:3413   加入書籤

A+A-


    不多時,王德匆匆返回朝堂,跪地呈上在蕭啟書房中搜出的幾封書信。皇帝盛淵展開查看,臉色愈發陰沉,怒視蕭啟,喝問作何解釋。
    蕭啟見狀,一副震驚與惶恐的模樣,“噗通”一聲重重跪地,聲音帶著幾分顫抖與急切:“陛下,這……這不可能啊!這定是有人陷害臣啊!臣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做出謀反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這些書信,必定是有人事先安排人放入臣書房的啊。陛下,您一定要明察啊!”說著,蕭啟連連磕頭,額頭很快滲出了鮮血。
    陳巽和看著蕭啟這般驚慌失措、苦苦辯解的模樣,嘴角悄然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滿是輕蔑與得意,心中暗道:“哼,君心難測,最懼功高蓋主。如今證據擺在眼前,皇帝又豈會輕易相信他的一麵之詞。他以為還能像從前那般,憑借幾句忠誠便能化險為夷?真是可笑至極!”
    此時,朝堂上大臣們的議論聲愈發嘈雜。陳巽和掃了一眼那些麵露遲疑的大臣,心中冷哼一聲,上前一步,提高音量,義正言辭地對皇帝說道:“陛下,現如今蕭啟謀反證據確鑿,他卻仍在此百般狡辯,不肯認罪。如此行徑,分明是對陛下權威的公然挑釁。若不加以嚴懲,日後何以服眾,如何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人?還望陛下明斷!”
    一些平日裏與蕭啟不和的大臣,見此忙趁機落井下石,大聲附和陳巽和,要求嚴懲蕭啟。
    而那些了解蕭啟為人的大臣,雖心中存疑,但在這等“鐵證”麵前,一時無法揣測聖意,也不敢貿然為蕭啟辯解,隻能麵露憂慮,暗自歎息。
    就在朝堂上氣氛愈發緊張之時,杜太傅邁著沉穩卻略顯遲緩的步伐,緩緩站了出來。拱手向皇帝說道:“陛下,蕭將軍這些年舍生忘死,屢屢為我朝立下汗馬功勞,老臣實在難以相信他會謀反。此事或許另有隱情,還望陛下慎重啊,不可因此寒了萬千將士的心啊!”
    見狀,兵部侍郎洛硯之下意識地想要上前,與杜太傅一同為蕭啟說情。然而,就在他腳跟剛要離地之時,卻不經意間瞥見還跪在地上的蕭啟,低著頭給了他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洛硯之心中一凜,瞬間會意。於是,他佯裝若無其事地停下腳步,隻是眼神中仍隱隱透露出對蕭啟的擔憂,站在原地,密切關注著朝堂上局勢的發展。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雙眼微眯。他緩緩起身,開始在龍椅前狹小的空間內來回踱步,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眾人的心上。
    許久,他終於停下腳步,目光冷冷地掃向殿下眾人,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杜太傅此言有理!此事關乎重大,不可憑幾封書信便倉促定論。朕若僅憑這些,便定蕭啟謀反的死罪,必會令那些為國家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將士們寒心,也無法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皇帝盛淵微微一頓,目光轉向蕭啟,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厲聲說道:“蕭啟,如今這謀反的證據就擺在眼前,也容不得你空口妄辯。朕向來賞罰分明,念在你往日立下諸多戰功,朕決定先暫收你手中兵權,在這真相還未徹底水落石出之前,你需老老實實待在將軍府中,沒有朕的旨意,不得外出半步。朕且問你,對朕這般安排,你可有異議?”
    蕭啟聽到皇帝的話,身形一踉蹌,無力般地癱坐在地上。片刻後,他緩緩抬起頭,眼中滿是悲戚,對著皇帝深深一拜,認命般地說道:“陛下聖明,臣……無異議。”
    “如此便好,來人,禮送將軍回府!”皇帝盛淵一揮手,兩名侍衛走上前來,恭敬地示意蕭啟跟隨他們。
    蕭啟再次叩拜,而後起身轉頭,滿臉不甘地恨恨地看了陳巽和一眼,才在侍衛的陪同下,邁著沉重的步伐無力地走出了大殿。
    看著蕭啟那略帶頹廢的背影,陳巽和心中閃過一絲得意。在他看來,蕭啟已然是籠中之鳥,插翅難逃。隻要自己在後續的調查中略展手腳,就能徹底坐實蕭啟謀反的罪名,讓他徹底翻不了身。
    待蕭啟被帶走後,皇帝盛淵的目光再次掃向殿下的群臣,最後落在杜太傅身上,沉聲喚道“杜太傅。”
    杜太傅趕忙出列,恭敬地抱拳行禮,“老臣在。”
    皇帝微微皺眉,緩緩說道:“此次蕭啟之事,關乎朝廷安穩,朕思來想去,唯有你能擔此重任。朕命你全權負責徹查此事,務必謹慎行事,不得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無論涉及何人,你都要一查到底,給朕,給滿朝文武,給天下百姓一個公正的交代。還有,當下寧國使團尚在,局勢微妙,在使團未離去期間,此事務必秘密進行,不可聲張!”
    杜太傅心中明白此事責任重大,他一生剛正不阿,麵對皇帝的信任,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老臣明白!老臣定會竭盡全力,徹查此事,還真相於天下,絕不讓奸佞之徒得逞,寒了忠臣之心。”說完他有意無意地瞥了一眼陳巽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巽和站在一旁,聽到皇帝讓杜太傅秘密徹查,暗暗咬牙。但他臉上不顯,甚至還裝出一副欣慰的表情,上前說道:“陛下英明,杜太傅德高望重、公正廉明,由杜太傅負責徹查,必定能讓真相早日水落石出。臣也定會全力協助杜太傅,聽從調遣。”
    盛淵微微點頭,目光在陳巽和身上停留片刻,似乎想要看透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而後欣慰般地說道:“如此甚好。陳愛卿,你人脈廣泛,消息靈通,在調查過程中,若有任何線索,要及時告知杜太傅。此次調查,容不得半點馬虎,你們二人務必通力合作。”
    陳巽和趕忙躬身應道:“是,陛下。臣必定與杜太傅密切配合,不敢有絲毫懈怠。”然而,他心中卻在暗自思量,如何在協助調查的過程中,巧妙地幹擾杜太傅,破壞調查進展,保住自己的陰謀。
    盛淵隨即又將目光轉向其他大臣,他挺直身軀,神色嚴肅,整個朝堂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威壓所籠罩。
    “諸位愛卿!”盛淵的聲音渾厚而冰冷,“如今寧國使團到訪,蕭啟一事在尚未水落石出之前,朕絕不希望聽到朝堂上下有任何關於此事的議論。”他微微眯起雙眼,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絕,“朕在此嚴令,無論是在這朝堂之上,還是在宮廷之外,任何人若膽敢違令,妄議此事,休怪朕的刀下無情!”
    這一番話擲地有聲,大臣們紛紛低頭,不敢與盛淵的目光對視,生怕因絲毫的不慎而觸怒龍顏。整個朝堂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盛淵威嚴的話語,還在空氣中隱隱回蕩。
    在這片令人窒息的死寂中,大臣們紛紛“撲通”一聲跪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地麵,聲音顫抖卻又整齊劃一地回應:“陛下聖明,臣等謹遵聖諭!”
    皇帝盛淵這才微微點了點頭,揮了揮手,略有疲憊地說道:“退朝吧!”
    隨著這一聲令下,大臣們這才紛紛有序地起身散去。
    喜歡尺素寄山河請大家收藏:()尺素寄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