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菌中之王,破局之光
字數:3369 加入書籤
元聖張大山那封飽含“道”與“術”的指點信,如同驚蟄春雷,徹底喚醒了因“產量之困”而蟄伏的安國公府。這頭沉睡的巨龍振翅欲飛,一場將“青黴素”從“一錢難求”的仙丹蛻變為“普濟蒼生”的神藥的偉大革命,兵分兩路,正式拉開序幕。
一路,由大哥張鐵牛與五哥張柱子——帝國最頂尖的營造大師聯手,在京郊一處秘密皇莊內夜以繼日攻克那座充滿工業化美感的“深層發酵罐”建造難題。另一路,則由首席大司醫張丫丫親自坐鎮,率領惠民防疫司核心團隊,在地下密室開啟一場更為浩大、也更為虛無縹緲的探索之旅——尋覓“菌王”!
惠民防疫司,微生物研究室。
密室內的空氣彌漫著淡淡的酒精與培養基的氣味,牆壁上懸掛的琉璃燈散發柔和光芒,映照出一排排擺滿培養皿的木架。首席學士李墨,一個自格物學院畢業、對微觀世界滿懷熱情的年輕人,正一臉凝重地向張丫丫匯報近日的實驗結果。
“師叔,”李墨的聲音帶著無奈,“我們又嚐試了上百種從不同藥材上分離的‘益菌’。可結果……依舊不容樂觀。”
他指著滿滿當當的培養皿,搖了搖頭:“這些菌種要麽與‘金創惡菌’相安無事,要麽被其吞噬得一幹二淨。至於您期待的那種能產生比‘橘黴’更強大‘抑菌光環’的‘菌王’……”他頓了頓,低聲道,“恕弟子無能,連其蹤影都未能得見。”
張丫丫靜靜聆聽,清秀的臉龐上沒有絲毫意外。她知道,大海撈針本就如此。若“菌王”輕易可得,也配不上一個“王”字。
“李墨,”她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透著不容置疑的信念,“你不必自責。格物之道,本就是於萬千崎路中尋唯一坦途。失敗,乃是常態。”
她話鋒一轉,眼眸中閃爍出智慧與魄力的光芒:“但我們不能再這般‘守株待兔’了。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僅憑我們百人之力,想從浩如煙海的微菌世界裏找到那個‘他’,無異於癡人說夢。”
“我們必須發動所有可以發動的力量!”
“發動所有力量?”李墨愣住,眼中閃過一絲困惑。
“正是。”張丫丫點頭,從袖中取出一卷早已擬好、蓋著“惠民防疫司”與“安國公府”雙重印信的黃麻榜文。她展開榜文,上麵以醒目而通俗的語言,寫著一道足以讓整個帝國瘋狂的懸賞令:
“傳我將令!”張丫丫聲音陡然拔高,充滿開啟曆史的豪情,“即刻將此《皇家尋黴懸賞令》發往全國各州府!張貼於每座城市的鼓樓與市集之上!告訴天下萬民!”
“自即日起,我惠民防疫司以‘皇家’之名,向全天下征集所有可見之‘奇黴異菌’!無論是田間地頭的爛水果,還是深山老林的朽木;無論是自家發黴的米糕,還是牆角潮濕的皮革……凡能尋得上繳一種新黴菌,並詳細注明其來源、生長環境者,一經我防疫司采納、編號、入庫,便可憑信物至任何‘青石商會’分號領取百兩賞銀!”
她頓了頓,聲音如魔鬼私語,充滿致命誘惑:“若有幸從其所獻黴菌中找到那能克製‘金創惡毒’的最終菌王,則其發現者,無論出身貴賤,我張丫丫將親自上奏陛下,破格冊封其為‘皇家格物榮譽學士’,食朝廷俸祿,享萬民敬仰,光宗耀祖,福澤三代!”
轟——!
當這道飽含“黃金”與“榮耀”的《皇家尋黴懸賞令》通過青石商會渠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張貼於帝國每座城市最顯眼的位置時,整個大寧帝國徹底沸騰!
“什麽?找發黴的東西就能換錢?!”
“百兩賞銀!俺們家幾輩子都掙不了這麽多!”
“百兩算什麽?沒看到後麵嗎?‘皇家格物榮譽學士’!那可是能當官、能光宗耀祖的!”
“走!回家看看地窖裏那塊長毛的豆腐還在不在!”
“城外爛瓜地!去年秋天我扔了不少爛甜瓜,說不定‘菌王’就在那兒等著我!”
一場由官方主導、全民參與的“尋寶”狂潮,以近乎癲狂的姿態席卷帝國。販夫走卒、鄉間老農、甚至家道中落的讀書人,紛紛放下手中活計,如狂熱的尋寶家,將目光投向那些平日視為“垃圾”與“穢物”的發黴之物。一時間,帝國仿佛陷入一場荒誕而奇異的“黴菌大發現”運動。
惠民防疫司的地下密室,本就堆滿瓶瓶罐罐,如今更成了一座黴菌的海洋!
——江南的“梅幹菜”上裹著油紙的黑黴。
——蜀中“豆瓣醬”陶罐封存的黃黴。
——甚至有西域行商不遠萬裏,用冰塊冷藏送來一塊據稱從雪山冰川下挖出的、長滿白色長毛的“千年凍肉”!
數以萬計的千奇百怪的黴菌樣本,如潮水般從帝國四麵八方湧入京城。負責接收、編號、初步培養的學徒們忙得腳不沾地,連睡覺的時間都無。張丫丫與核心團隊則如最嚴苛的考官,日夜不休地對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考生”進行枯燥而充滿希望的篩選。
然而,現實殘酷。
希望越大,失望越深。
數月後,篩選了數萬份充滿“奇思妙想”的黴菌樣本,理想中的“菌王”依舊未現。那些看似奇異的黴菌在“金創惡毒”麵前不堪一擊。實驗室再次被巨大的挫敗感籠罩。
連張丫丫也開始動搖:難道自己的方法錯了?難道那株“橘黴”已是長生天賜予的極限?
就在眾人心氣被無盡等待磨平、幾近放棄之際,一個充滿意外與戲劇性的轉機悄然降臨。
那日,一名負責登記樣本來源的年輕學徒,在整理一堆被判定為“無用”的廢棄樣本時,無意發現角落裏一個被遺忘的竹籃。籃內裝著一隻因路途遙遠而腐爛大半的甜瓜,表麵長著一層與此前所有黴菌截然不同的、如孔雀羽毛般漂亮的青綠色菌苔。
“咦?”學徒心生好奇。
他查閱登記底冊,發現這隻來自川蜀的甜瓜因送來時已腐爛,且其黴菌與“橘黴”同屬青黴,被初篩人員判定為“無研究價值”,直接丟棄於此。
“唉,來都來了,總不能讓這位川蜀老鄉白跑一趟……”學徒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善念,按流程從那團青綠色菌苔上分離一絲菌種,接種到新培養皿上,隨手放入堆積如山的“待觀察”序列。
他與同伴未曾料到,這無心之舉,竟為大寧帝國,乃至整個人類醫學史,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