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信念才是重中之重

字數:7774   加入書籤

A+A-


    楊建設在晚飯時拿出二百一十元:
    "老婆,這是我工資,還有送菜的錢。”
    桌上人都震驚了!
    梁歡眼睛亮如星辰。
    她也不避諱婁曉娥與梁歡,一張張仔細清點。
    梁歡數錢很特別,數一張喊一張。
    婁曉娥已看過多次,冉秋葉卻是首次目睹。
    梁歡驚呼:"建設,你工資這麽高?"
    一百一十元。
    比四合院最高薪的易中海還高出十幾塊。
    楊建設解釋:
    "我們單位名義上是公司,但工資按行政級別發放。”
    婁曉娥與冉秋葉對視一眼,
    心想:"建設楊科長)確實是幹部。”
    前文有誤,經作者核實,六十年代科級人員月薪為一百一十元)
    梁歡更顯嬌美:
    "回頭咱們添置些家具。”
    她迅速從口袋裏取出工資,抽出十五元,
    遞給聾奶奶:
    "奶奶,這是您和小樂樂的零花錢。”
    老太太笑得露出滿口殘牙。
    樂樂聽見自己的名字,顯得有些困惑。
    聾老太太溫柔地對小孫女說:“樂樂,看啊,這是太奶奶為你攢的嫁妝錢。”她接著說道,“每個月給你存十五塊,等你長大嫁人時,太奶奶會一次性全給你。”
    小丫頭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這十五塊錢本是聾老太太特意為小丫頭存下的。
    起初,楊建設隻是希望聾老太太在外時能有點零花錢。
    然而,他萬萬沒料到,聾老太太竟動了給小丫頭攢嫁妝的心思,無論他說什麽,老太太都不肯改主意。
    在她看來,楊建設和梁歡日後一定會再要孩子。
    那時獨生子女的概念還未流行,大多數家庭都有多個子女。
    人越多,就越有活力,尤其在生產力低下的年代,人數就是力量。
    樂樂是楊家的大姐,將來必然要照顧弟妹。
    萬一父母偏心其他孩子怎麽辦?樂樂可是要贍養她的老人的。
    聾老太太絕不會讓小孫女吃虧。
    無論別人怎麽勸,老太太心意已決。
    婁曉娥和冉秋葉聽後都愣住了。
    每月十五塊看似不多,實則不少。
    婁曉娥無收入,暫且不說。
    冉秋葉月薪隻有三十一元,而這已經是剛漲過工資的結果。
    十五元幾乎相當於她近半個月的收入。
    她自己都攢不下這麽多。
    樂樂才三歲半,若以十八歲時結婚計算當時法定婚齡),三十年後這筆錢會超過三千塊,足以讓她成為小富婆。
    梁歡對此不以為意。
    要是沒去過外頭的蔬菜大棚前,她或許會對這樣一大筆錢感到震驚。
    但自從見識了大棚的規模,聽了熊初一關於大棚規劃的講解後,她便釋然了。
    三千塊而已,真不算多。
    ——一個冬天…
    不,
    一個月就能掙到。
    種菜和釣魚不同,收入穩定多了。
    楊建設釣魚時,若釣上一條上百斤的大魚,可能一條就值幾十塊。
    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賣菜的收益卻始終平穩。
    擔心別處大棚興起導致菜價下跌?
    梁歡絲毫不擔憂。
    她男人技術過硬!
    那些蔬菜水果,她嚐過,絕對是上乘品質。
    在時令水果裏,算得上頂級佳品。
    男人常說,這叫什麽來著?
    “知識就是財富!”
    梁歡不信,別人的技術能比她男人強?
    即便未來幾年菜價下跌,有成本控製,降幅有限。
    梁歡從前單純,受楊建設影響後,學會思考問題。
    視野更寬廣,氣度也愈發沉穩。
    這就是成長。
    楊建設夫婦已為子女做好規劃,所有成年子女都將獲得可觀資產,男女平等。
    嫁妝豐厚,陪嫁體麵。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楊建設認為,若時機成熟,還可資助子女創業,屆時便可放手不管,畢竟兒孫自有他們的福分。
    扯遠了。
    梁歡收好錢,向冉秋葉道賀:
    “冉老師,楊廠長今天提到您的事。”
    “聽說楊廠長親自到各個車間給大家做演講了。”
    “還打算給你漲一級工資呢。”
    “第三軋鋼廠所有人都以你為傲。”
    楊建設附和道:“沒錯,今天我也在場,可以證明梁歡沒說錯。”
    婁曉娥羨慕不已:“我得更加努力才行。”
    “總有一天,我也要向《百姓日報》投稿。”
    冉秋葉羞澀地說:“沒想到付校長真的拿報紙去給我請功了。”
    “更沒想到廠裏這麽隆重。”
    楊建設嚴肅地說:“這不是小事,這是榮譽。”
    “不僅是冉老師的榮耀,也是整個第三軋鋼廠的榮耀。”
    他們再怎麽重視都不為過。
    小丫頭聽得大人議論紛紛,疑惑地問:“什麽是榮譽?難得嗎?”
    楊建設笑著答:“是啊,在幾千幾萬人裏才能有這樣一位,你說難得不?”
    小丫頭撓頭:“幾千是多少?我算不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肯定比十多多吧?”
    “應該比百還多?”
    婁曉娥和冉秋葉愈加驚訝。
    從一數到百並不難,但小丫頭剛啟蒙就能數到十,實在令人驚歎。
    婁曉娥自豪地說:“我閨女真聰明!”
    小樂樂害羞地往梁歡懷裏躲。
    冉秋葉好奇地問:“楊科長,你們什麽時候開始教孩子算術的?”
    楊建設笑道:“睡前總會教點東西給孩子。”
    “數數也順便學了。”
    “數學能培養邏輯思維,很有幫助。”
    "小姑娘還小,長大些就該教她背誦九九乘法表了。”
    楊建設對子女教育極為重視,他認為教育是最直接的階層躍升途徑。
    在他看來,隻要自己在,孩子們未來的生活必然富足。
    "富二代"才是他們應有的身份標簽。
    他對孩子的要求極為嚴苛,因為真正的富足不僅體現在物質滿足,更在於精神世界的充盈。
    楊建設有能力輕鬆給予家人物質上的滿足,但精神層麵的幸福卻並非易事。
    回想從前,物資雖充裕,但很多人依然被無盡的欲望纏繞,即便有諸多娛樂,也總覺缺了些什麽。
    而如今,身處六十年代的貧瘠環境裏,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樣單調,可即便如此,大家依舊快樂。
    這種源自內心的滿足感深深觸動了楊建設。
    他們滿足於每日辛勤工作——在車間或田間揮灑汗水;每逢假期,便去商店閑逛,或是免費觀看露天電影,偶爾還能花點小錢聽一場話劇。
    這些簡單的樂趣足以讓他們感到極大的幸福。
    然而,楊建設明白,再過幾年,一場浩劫將席卷而來。
    若無堅定信念,生活將充滿痛苦。
    他不願讓外界影響到家人,因此決心提前為他們構築一道堅實的屏障。
    而教育正是這道屏障的核心。
    其實,所有答案早已蘊含在教科書之中。
    這也是為何他在對孩子進行啟蒙時選擇了這一理念。
    假設是在未來社會,孩子啟蒙階段學習什麽呢?
    《三字經》《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這些都是極佳的文化啟蒙讀物。
    教員的文章對年紀尚小的孩子而言過於艱深,但楊建設依舊堅持選擇了它。
    在他看來,讓孩子從小領悟某些道理,遠比單純的文化熏陶更有效。
    唐詩、宋詞、元曲,有了堅定的信念後,都能逐步研習。
    信念才是重中之重。
    晚飯過後,大家稍作休憩便開始了學習。
    小女孩格外專注,那篇文章不足四千字,她已背得滾瓜爛熟。
    孩子們正處於模仿與記憶的最佳時期,隨著年歲增長,人的記憶力難免衰退,這是自然規律。
    此刻,小女孩正跟兩位母親一起識字。
    在小樂樂心中,做學問與填飽肚子幾乎是等同的概念。
    無需他人督促,她便主動投入學習。
    孩子的自律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習成效。
    短短一小時的學習時光轉瞬即逝,小女孩意猶未盡。”冉老師,再教一些嘛。”
    冉秋葉聽罷十分歡喜。
    小女孩愛聽她的課,讓她倍感自豪。
    畢竟,這孩子剛滿四歲,這般年紀的孩子最天真無邪,從不說謊。
    冉秋葉笑著說道:“樂樂啊,每天一小時足夠了。
    你還小,學太多反而吃不消。
    重要的是要把每日所學牢記於心。”小丫頭不服氣地跺跺腳,“樂樂要快快長大!”
    眾人大笑,尤其是那位聾老太太,笑得尤為開懷。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微妙,她總覺得小女孩最合自己心意,或許這就是隔代親情的魅力。
    正在交談間,門外傳來敲門聲。
    楊建設開門一看,竟是玉華台的餘經理與皇城根飯店的黃經理聯袂而至。
    楊建設疑惑道:“二位經理,這麽晚前來,究竟有何要事?”
    他看了看手表,“按理說,此時正是飯店營業高峰,您二位怎能離開崗位?”
    兩人卻全然不以為意。
    餘經理先道歉:“楊科長,黃經理本該一早就過來的。”
    “是我攔住的。”
    “我知道您每晚都要給樂樂啟蒙。”
    “所以時間往後推了推。”
    楊建設恍然大悟,“請坐,請坐!”
    餘經理直接說道:“楊科長,我知道您接下來有事,我們就直說了。
    今天黃經理跟我說了這事,我們商量後完全同意您的建議。
    您按今天提供的食材安排就好,剩下的部分我們分攤。”
    楊建設卻搖頭,“你們得先把各自比例定好,不然我沒法入賬。”
    兩位經理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楊建設說得對。
    不僅是楊建設需要入賬,他們也需要。
    若照餘經理的說法做,一旦上級核查,賬目不清,那就別想升職了。
    喜歡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六零反派,專坑禽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