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韃子狗:北方卷尾犬
字數:6231 加入書籤
黑暗中,白杜鵑與趴在她被上的那人四目相對。
她看不清對方的臉,但是可以感覺到對方呼出的氣息撲在她的臉上。
白杜鵑隻覺得自己的頭發都豎起來了。
但她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壓抑住內心所有的驚懼,她一隻手慢慢伸到了枕頭底下。
她睡覺的時候,習慣把爺爺送給她的匕首放在枕頭下麵。
她抓到了匕首,隻要猛地一揮,就能刺中趴在她被子上的人……
就在這時,趴在她被上的那人開口說話了。
是個女聲,低低的,說的是恰喀拉人的語言,她聽不懂。
白杜鵑一愣。
趴在她被上的女人又低低的說了幾句,然後一下一下地幫她把被子從上往下按好。
四個被角都按到了,然後女人從被上下去了。
白杜鵑卻再也睡不著了。
她握著匕首,睜著眼睛到天亮。
陳保柱早上起床後看到白杜鵑的臉嚇了一跳,“你昨晚沒睡好?”
“你睡的好嗎?” 白杜鵑陰陽怪氣地問。
陳保柱聽出她語氣不對,“妹子,你咋了,誰惹你了?”
“我就問你,你昨晚睡的好嗎?”
“好呀。”
“半夜你就沒有被鬼壓床?”
陳保柱一愣,突然一拍大腿,“嘿!這事怪我,我忘記跟你說了,恰喀拉人有個熱情的待客風俗,夜裏會騎在客人身上,給客人‘按被’子,免得沼澤上冬季的冷風吹到被子裏,凍壞客人。”
“什麽玩意兒?騎在客人身上?” 白杜鵑差點破防,手裏的匕首差點紮到陳保柱。
“妹啊你冷靜點,先把手裏的匕首放下。” 陳保柱伸出兩個手指頭,夾著白杜鵑手裏的匕首刃,將它調轉方向,免得匕首尖衝著自己。
“你是認真的嗎?有按被的風俗?”
陳保柱舉起三根手指,發誓狀:“是真的,怪我昨天晚上光顧喝酒了,忘記告訴你這事……嚇壞你了吧?”
“嚇壞倒是沒有,我差點把那人給捅了。”
陳保柱:“……”
他老妹果然威武!
陳保柱又詳細把恰喀拉人晚上給客人“按被”的事解釋了一遍,白杜鵑這才逐漸冷靜下來。
“我能求他們晚上別派人來幫我按被嗎?” 白杜鵑問。
陳保柱攤手,“他們也是好心,怕你晚上踢被子凍死。”
白杜鵑:“不能拒絕嗎?”
陳保柱:“不能,換成是你,來你家的客人晚上要是踢了被子凍死在炕上,你會怎麽想?”
白杜鵑眼角抽搐。
好吧,她妥協了。
是啊,換成是她,也不能忍!
她別說半夜騎在客人身上按被子了,她能直接用牛皮繩把客人和被子綁在一塊。
踢被子?
讓你動都動不了!
吃早飯的時候白杜鵑見到了昨晚給她按被子的婦人。
婦人穿著一件鹿皮的長袍,長度及腳踝。
右衽,上麵有簡單的皮扣。
白杜鵑又觀察了幾個恰喀拉的婦人,發現她們身上的袍子都是毛朝裏穿的。
獸皮袍將光滑的皮板朝外,溫暖的毛絨朝裏貼身穿著,這種穿法極其保暖。
有的婦人身上的袍子用煙熏成淡黃色,既能防潮防蟲,也顯得美觀。領口、袖口、衣襟邊緣都鑲了黑色的雲卷紋、花紋或動物圖案的皮邊作為裝飾。
她們的頭上戴著狐狸皮帽,或是麅皮帽。
最令白杜鵑感興趣的是她們的手套和靴子。
要知道在深山裏打獵,手腳的保暖是防止凍傷的關鍵。
恰喀拉人的手套是手悶子。
注:手悶子,指大拇指單獨分開,其餘四指在一起的手套)
手套用麅皮製作,腕口收緊,防止冷風灌入。
兩隻手套上會拴一根皮帶掛在脖子上,方便隨時脫下來操作工具而不丟失。
我小時候就有這麽一副手套,巨保暖,可惜放在當下注定會被淘汰,因為這種手套沒法玩手機……= =)
恰喀拉人的鞋子最特別。
白杜鵑觀察了一番,發現他們的靴子除了用獸皮製作外,還有一種她沒見過的皮子。
白杜鵑特意叫住了一個婦人,讓陳保柱充當翻譯,向對方打聽靴子的事。
陳保柱和那婦人嘮嘮叨叨說了半天,然後告訴白杜鵑,“那是魚皮。”
“魚皮?是我知道的魚的魚皮?”
陳保柱點頭,“對,就是你想的那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白杜鵑真的無法相信魚皮居然還能做靴子。
陳保柱道,“他們春秋的袍子有的就是用魚皮做的,魚皮可以防水,耐磨,防滑。”
“我能借一雙他們的靴子看一看嗎?” 白杜鵑問。
陳保柱帶她去找老獵手莫特額。
莫特額聽說了白杜鵑的“願望”後哈哈大笑,他把小塔爾罕的一雙小靴子拿給她看。
白杜鵑接過靴子仔細打量。
靴子裏絮滿了經過捶打的烏拉草。
這種草能吸濕保暖,隔開冷空氣。
穿的時候每天都要更換新的烏拉草)
靴筒是用柔軟的鹿腿皮或是麅腿皮製作,緊貼小腿。
靴身用魚皮製成。
莫特額用生硬的漢語對白杜鵑道,“穿上這個!零下40度,站一天,腳不冷!”
莫特額還把小塔爾罕叫過來,拉起他身上的長袍子,讓白杜鵑看小塔爾罕的腿。
小塔爾罕的腳上就穿著這麽一雙靴子,他的褲子也是用獸皮製成,褲腿寬鬆,塞在靴筒裏。
他還有個皮子製成的綁腿,纏繞在靴筒和小腿的外麵,這樣行走在雪地裏可以防止雪灌入靴內。
“喜歡?恩人,送你新的,穿!” 莫特額用手比劃著。
白杜鵑沒有拒絕。
她是真的很想要一雙這樣的鞋。
“汪汪汪!”外麵傳來狗子們的叫聲。
白杜鵑出了“卓”,看到一大幫孩子圍著她的狗子們。
大白就像個顯眼包,在孩子們麵前各種撒嬌,求摸摸。
小玉它們一臉嫌棄,與大白拉開距離。
金錠更是把它親爹四眼的風範表現到極致,它側著腦袋,用眼角餘光看大白。
小塔爾罕的大伯父蘇布格走過來,比劃著讓陳保柱為白杜鵑翻譯。
陳保柱:“蘇布格問你這條大白狗是哪裏來的?”
白杜鵑講了薩摩耶的來曆。
聽說是外國狗,而且白杜鵑隻有這麽一條,蘇布格滿臉遺憾。
陳保柱繼續翻譯,“他說如果大白狗能生下小狗,他願意用他的狗跟你換。”
“我能看看你的狗嗎?” 白杜鵑問蘇布格。
陳保柱翻譯過後,蘇布格就帶著白杜鵑和陳保柱去了他的家。
狗圈裏,五條健壯的韃子狗衝他們吠叫。
注:韃子狗並不是一個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純種犬名稱,而是民間對生活在黑龍江、鬆花江、烏蘇裏江流域的原生大型犬的統稱,也叫北方卷尾狗。)
白杜鵑一看到這些狗就愛上了。
她注意到其中兩條母犬身上有哺乳過的痕跡。
也就是說,它們曾生育過小狗。
也許,她能想辦法和蘇布格換兩隻韃子狗。
這些狗長期生活在寒冷的環境,它們身材高大,公的肩高差不多有70厘米,體重可達60公斤。
它們光是站在那裏,就能讓人感覺到強壯、充滿力量。
蘇布格從狗圈裏牽出一頭公犬到白杜鵑麵前,他控製住狗的頭部,防止狗咬到人。
白杜鵑這才上手撫摸。
這種狗頭部碩大,顱骨寬闊,嘴吻部粗壯且長度適中,呈楔形。
一看就是屬於咬合力驚人的那種。
棕色的眼睛,呈杏仁形或三角形,眼神沉穩、機警,甚至略帶冷漠。
白杜鵑用手拂過狗身上。
雙層毛,這是抵禦嚴寒的關鍵。
蘇布格狗圈裏的狗子有黃色,褐色,黑色,還有一隻花色。
白杜鵑又轉到狗子身後。
這種狗的標誌性特點是它的尾巴,通常是圈尾,緊張或是興奮的時候,卷曲在背上,就像一朵盛開的巨大花朵。
注:北方卷尾犬的名字由此而來)
白杜鵑喜歡的不行,她轉向陳保柱,“你幫我問問,能不能和他們換兩隻小狗,我想帶回去。”
她的狗場裏必須有北方卷尾犬的一席之地!
………………
網絡資料:韃子狗,北方卷尾犬。
其血統非常古老,是世世代代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人類篩選下形成的自然品種。
與滿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東北少數民族飼養的獵犬有很深的親緣關係。
本質上是為滿足恰喀拉人漁獵生活需求而被塑造出來的多功能工作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