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稱名一行,總超萬行6

字數:3346   加入書籤

A+A-


    各位,省庵祖師是我們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清代的高僧,杭州梵天實賢省庵祖師,有過關於淨土法門的開示:“八萬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斬斷”。世尊講了八萬四千法門,南無阿彌陀佛以一句六字名號通通全部收盡,沒有一個法門遺漏在外。一千七百公案,禪宗是講公案的,經常是要參話頭。父母未升天之本來麵目,參參參,我是誰?參參參參三年,突然之間一個契機觸發開悟了。禪宗有很多公案,一千七百公案,以一句六字名號,通通一刀斬斷。因為念阿彌陀佛,頓超十地嘛,這也是說念佛的法門殊勝,圓超一切法門。
    第六,念佛速疾超證,又速、又疾,一生成就,能夠證無生忍。《無量壽經》上第十八願的願文成就文說的是:有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即得往生,這個即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叫當下即,當下即就是立刻、現在、馬上就。一種叫一時即,不是當下,百年之後可以往生,因為現在還沒死,陽壽沒盡。還有一種是將來時,也叫一時即,也有可能是下一輩子或者下下一輩子。總之種下了這個佛根,一曆耳根,永為佛種。這裏講念佛既得往生是指如果我們真發願生之心,一念歸命,然後開始念佛,念念不舍,斷惡修善,下盡一聲,那麽這一聲就獲得往生的身份,住於不退轉,所以這個即是當下即。
    龍樹菩薩說:“人能念是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入必定就是住不退轉。人能夠念阿彌陀佛,那麽這個無量的力、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都具足。然後時時入必定,馬上就切入到不退轉,又說:“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筆者特別喜歡的!我在通篇善導思想分享裏麵反複提到龍樹菩薩這句話啊,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字名號本身,從佛那一邊來解讀,那就是阿彌陀佛成佛了,果地的正覺名號。從我們凡夫這一邊來看,那就是我們往生的依旨,我們往生的資糧、往生的功德都具足,所以說當下即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當我們心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是心作佛。心作佛,當下就是佛。這也是即時,也是實時。蓮池大師說:“越三隻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這什麽意思啊?三大阿僧隻劫的苦行啊,我們證了阿羅漢出了生死輪回了,要再修三大阿僧隻劫才能證到佛的果位。但是如果口稱南無阿彌陀佛,隻是隻言片語,隻是一念之間就超越三大阿僧隻劫的刻苦的、辛苦的六度萬行。而所有聖德菩薩的功德,我們完全齊等、齊備、等量。
    蕅益大師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從《了凡四訓》到《地藏菩薩本願經》再到我們《善導大師》這三個專輯裏麵一直提到這句話,是我們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的原話。歸投於阿彌陀佛的誓願大海,佛要救我們,我們讓他救。佛要救我們,我們如果不讓他救,還要抬架子,那就不識時務了。佛要救我們就讓他救,這就是一念相應。法藏比丘發願要救度十方眾生,我就是十方眾生中的一個,所以我也是法藏比丘要救的對象。讓他救嘛,自自然然嘛,怎麽讓他救?我就稱念佛號,一聲稱念佛號,聲聲稱念佛號,所以一念相應、念念相應,念念不舍、念念稱名。
    徹悟禪師就是我們淨土宗第十二代祖師,徹悟大師說了:“念佛時,即見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各位,這個說得更明了了。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就是我們見佛的時候,雖然我們念佛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善導大師一樣即刻證得念佛三昧,雖然我們肉眼見不著佛,但是佛就在我們的眼前。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時候,即往生時,這不說我們現在馬上就去,就是說我們發願求生淨土之時,就確定了我們今生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即往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
    善導大師說:親緣、近緣,增上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平生業成,道理便在此地,當下往生功德緣備具足,這就決定我們今生可以往生,決定我們今生可以脫離這四大假合的肉體凡胎。這道手續辦好了,隻要我們這一世陽壽一盡,報身一謝。前念命終,後念即生阿彌陀佛國土。我們古大德說:“一句彌陀無別念,不勞彈指到西方;不用三隻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莫訝一聲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這個咱們不一句句解釋了。第三、第四句:不用三隻修福慧,但憑六字處乾坤。不用我們靠著修三大阿僧隻劫的六度萬行,隻憑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便能出這乾坤,便能出這輪回,便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說第七念佛最尊第一啊!
    善導大師在《般舟讚》裏麵就說:“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所有一切六度萬行全部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理如法的做,都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善導大師判的淨土法門中要門修行的方法。但是諸善萬行,如果以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一心,在所有諸善萬行所有八萬四千法門中,善導大師認為此法門最尊第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八,念佛直入報土。善導大師有偈語,我們分享一下他的原話:“極樂無為涅盤界,隨緣雜善恐難生。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複專。”隨緣雜善就是說少善根福德因緣,可能不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達到這個無為涅盤不生不滅的涅盤境界,唯有專念彌陀名號才能頓超直入阿彌陀佛的報土。善導大師說了,念佛即是涅盤門。何為涅盤門?極樂世界是佛的境界,即是涅盤境界,要入涅盤界就需要行涅盤門,念佛即是涅盤門,所以極樂世界是無為涅盤的境界,這無為涅盤界便是實實在在的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念佛即是涅盤門直入無生無滅、不生不滅的境界,自自然然就是直入實報莊嚴土的境界。
    第九,念佛直取佛果。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是一聲成佛,下一輩子就成佛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最終是證等覺菩薩。各位,一個世界隻有一尊佛,實際上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那一聲能夠證的是佛的智慧,所有智慧、福報、相好、光明都與佛等量齊觀,但是因為我們隨順世間人這個既定俗成的法則,一個世界隻有一尊佛啊,我們現在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了,過去世叫正法明如來,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幫助釋迦牟尼佛,他隻能示現菩薩的形象。文殊菩薩也一樣,過去世龍種上如來,也成佛了,但是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他也示現菩薩的形象。維摩詰居士那是金粟如來轉世,他也成佛了,但是幫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他示現的依然不是佛的形象,所以念佛實際是在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最終證的是佛的智慧。
    蕅益大師說:“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五濁惡世證了無上正等正覺,成佛了。他得的什麽法?他得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之法。釋迦牟尼佛如此成佛,然後又把他果地的覺悟毫無保留的給我們濁惡的凡夫,給我們五濁惡世的罪惡生死凡夫,讓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既然是果覺,是全體授予,那麽說明六字名號裏麵包含了佛所有的果地的功德,他不是一部分,是全部。我們還沒有成佛,我們是因地得到了阿彌陀佛果地上麵全部正覺的功德、圓滿的功德,將來我們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必定成佛,直取佛的果位,不是說極樂世界我們隻得一個羅漢的果位、隻得一個菩薩的果位啊!如果說我們到極樂世界最終不能得到等覺菩薩,並且得到佛的智、佛的果地,那麽阿彌陀佛就吃虧,他用佛果換來的一個菩薩果位,這筆生意他劃不來呀!
    喜歡善導思想請大家收藏:()善導思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