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蠱毒危機

字數:5850   加入書籤

A+A-


    廬州府衙的藏書閣內,公孫策將墨菊花瓣上的黑卵小心翼翼地刮入瓷碟。窗外雨聲淅瀝,燭火在他專注的臉上投下跳動的光影。
    "確實是"噬心蠱"。"公孫策聲音發緊,"叔父的醫書記載,此蠱蟲破卵後細如發絲,遇人氣則活,能自耳入腦,令人癲狂三日而亡。"
    包拯盯著瓷碟中那些幾乎不可見的黑點:"包閔要在秋祭大典上散播此毒?"
    "我想不止如此。"公孫策翻開一本泛黃的《南疆蟲蠱考》,"看這裏——"噬心蠱配以陰沉木煙,可令人聽命行事,如提線木偶"。"他手指微微發抖,"包閔準備的"渡魂橋"儀式,八成是個幌子!"
    展昭從屋簷輕盈落地,帶進一陣潮濕的風:"我看見包閔別院增設了守衛,所有的墨菊正在裝車,明日便運往慈恩寺。"
    包拯眉頭緊鎖:"秋祭後日舉行,我們必須在此之前找到解藥和證據。"
    公孫策突然拍案:"想到解藥了!叔父醫書的最後一頁被撕,但殘角有"七月雪"三字!"他飛快翻動書頁,"《本草拾遺》中記載,"七月雪"生於懸崖,花如雪片,可解百蠱!"
    "何處可尋?"展昭立即問道。
    "城北斷魂崖。"公孫策臉色變得蒼白,"那地方險峻異常,常年雲霧繚繞…..."
    展昭已開始收拾繩索:"我現在就去。"
    包拯按住他:"等等!包閔既用蠱毒,必有防備。我們分頭行動:展兄去采藥;公孫兄繼續研究解藥配方;我去慈恩寺查一下那批陰沉木。"
    展昭點點頭,身形一晃便消失在雨幕中。公孫策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歎了一口氣:"斷魂崖...…那地方邪門的很…..."
    包拯換上蓑衣鬥笠,冒雨前往慈恩寺。雨水衝刷著青石板街道,遠處不時雷聲隆隆。他心中思緒萬千——包閔為何要毒殺朝臣?那幅與自己相似的畫像又是何人?生父之死與這一切有何關聯?
    慈恩寺山門前,幾個工匠正在搭建"渡魂橋"的框架。包拯假作避雨的信士靠近觀察,發現所用木材雖被刻意做舊,卻已無陰沉木特有的紋理和氣味。
    "這位施主,秋祭前寺內對外不開放。"一個知客僧攔住他。
    包拯合十行禮:"師父,小生聽聞包侍郎為超度亡魂,特備陰沉木造橋,不知可否一觀?"
    知客僧麵露難色:"陰沉木暫存後院禪房,由包府親兵看守,外人不得入內。"
    正說著,一隊官兵押送著幾輛蒙著油布的馬車駛入寺內。包拯眼尖地發現領頭的是一個熟悉的身影——曾在官圃見過的黑衣人!
    包拯繞到寺廟側牆,找到一處年久失修的缺口。鑽進去後,他發現自己身處藏經閣的後方。雨聲掩蓋了腳步聲,他便貼著牆根向禪房摸去。
    禪房外站著四名帶刀侍衛,神情十分警惕。包拯正愁如何接近,忽聽禪房內傳出一陣爭執聲。
    "李大人未免太心急了!"是包閔的聲音,"秋祭未至,怎可提前運來?"
    另一個低沉男聲回道:"京城最近風聲緊,那批賬冊必須盡快處理。陰沉木隻是個一個幌子,真正要緊的是…..."
    聲音突然壓低,包拯聽得不太真切。他小心挪到窗下,透過縫隙看到包閔正與一個錦衣男子對坐。男子背對窗戶,但案幾上放著一方金印——戶部尚書李岩的官印!
    "...…包家那小子已經起疑,"包閔煩躁地說,"今日探子來報他三人分頭行動,必是有所發現!"
    李岩冷笑:"怕什麽?噬心蠱無藥可解。倒是那批軍餉賬冊,必須趁秋祭焚毀!"
    包拯心頭一震,正想再聽下去,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猛地回頭,看見是一個小沙彌。
    "施主怎在此地?"小沙彌聲音清亮。
    禪房內立刻傳來厲喝:"誰在外麵!"
    包拯拉起小沙彌就跑。身後腳步聲雜亂,侍衛們已追了出來。拐過幾個回廊,包拯將小沙彌推入一間空屋:"躲好,別出聲!"
    他自己則翻身上梁,屏息靜氣。侍衛們搜索無果後,罵罵咧咧地離開了。包拯剛鬆一口氣,忽見下方經案上攤開的一本冊子,墨跡未幹,像是剛登記不久。湊近一看,竟是"陰沉木的接收簿"!
    簿上記載著三批木料的來源和去向。前兩批確實是普通木材,唯獨第三批標注"特供陰沉木,存地窖,鑰匙由包府總管持"。更蹊蹺的是,接收人簽字竟是"趙正德"——那個已死在青蘿手中的前金陵知府!
    包拯迅速記下關鍵內容,正要離開,門外又傳來腳步聲。他急中生智,掀開地板下的暗格——通常寺廟會用這種格子存放經卷——躲了進去。
    暗格內狹小潮濕,包拯蜷縮其中,聽到包閔和李岩走進屋內。
    "明日午時,你親自押送最後一批"貨"去老地方。"李岩聲音陰沉,"龐吉那批賬冊牽連太廣,必須…..."
    包閔打斷他:"龐吉已死,死無對證了。眼下要緊的是秋祭大典。隻要明日眾臣中了蠱毒,朝堂上我們就好說話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別忘了包懷的兒子!"李岩厲聲道,"他和那個展昭都不是省油的燈。還有公孫家的公子…..."
    "放心。"包閔冷笑,"我已派人去"請"公孫策了。至於包拯和展昭…..."他意味深長地頓了頓,"斷魂崖就是展昭的葬身之地!"
    包拯心頭震動,險些弄出聲響。等二人離開後,他立刻鑽出暗格,從後窗翻出,冒雨趕回了府衙。
    公孫策此時不在衙內,書吏說他半個時辰前被一位自稱"叔父故交"的人請走了。包拯頓感不妙,正欲出門尋找,卻見展昭渾身是血地撞進門來!
    "展兄!"包拯急忙扶住他。
    展昭左臂上有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雨水混著血水往下淌。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袋:""七月雪"...…采到了...…但有埋伏…..."
    包拯趕緊喚來大夫,同時打開布袋。裏麵是幾朵晶瑩剔透的小花,形如雪花,觸手頓感冰涼。花旁還附著一張字條,是公孫策的筆跡:"配方:七月雪三錢,雄黃一分,配無根水煎服。速救展兄,他中的是"血蛭毒"!"
    包拯此時心如刀絞。展昭為采藥受了重傷,公孫策又“赴約”而去,且秋祭就在明日!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按照配方煎藥。
    藥熬好時,展昭已陷入昏迷,麵色慘白如紙。包拯扶起他灌下藥汁,片刻後,展昭嘔出一口黑血,漸漸轉醒了。
    "公孫...…被擄…..."他氣若遊絲,"包閔...…別院地窖…..."
    包拯握緊他的手:"你先養傷,我去救公孫兄!"
    展昭卻掙紮著坐起:"不…...地窖有機關...…還是我帶路…..."
    包拯知道無法勸阻,隻得找來兩把短劍,與展昭互相攙扶著出了門。雨更大了,街道上積水成河。兩人艱難地向包閔別院移動,每走一步,展昭的傷口就滲出一股鮮血。
    "包兄…..."展昭突然開口,"那畫像…...我細看了...…背麵還有字…..."
    "什麽字?"
    ""玄天密卷在…..."展昭喘了口氣,""在‘黃’字玉佩中"…..."
    包拯一驚,下意識地摸向懷中的"黃"字玉佩。他一直以為這隻是一種身份信物,難道還藏著什麽秘密?
    包閔別院裏燈火通明,守衛比平日多了一倍。兩人繞到後院牆外,展昭指著一棵老槐樹:"從那…...進…..."
    樹影掩映下,有個排水溝的缺口,勉強可容一人爬過。包拯先鑽了進去,裏麵是廚房後院。幾個廚娘正在忙碌,似乎在準備宴席。
    兩人躲過巡邏,來到主屋後的假山旁。展昭按下其中一塊石頭,地麵露出一個狹窄的入口:"地窖...…下麵…..."
    順著濕滑的台階下行,空氣中彌漫著古怪的藥香。地窖盡頭是一間鐵門緊閉的密室,門前倒著兩個昏迷的守衛。
    包拯警覺地四下張望,卻聽密室內傳來公孫策的聲音:"...…所以"陰沉木"根本是幌子,真正要運的是賬冊!"
    一個陰冷的聲音回道:"聰明。可惜聰明人通常活不長。"
    包拯和展昭對視一眼,同時踹開鐵門!室內情景令他們愕然——公孫策被綁在椅子上,卻神色自若,而他對麵的黑衣人癱軟在地,麵色鐵青,顯然中了毒!
    "你們來了!"公孫策驚喜道,"快幫我鬆綁,這廝給我下毒,卻不知我提前服了解藥,反被我套出話來!"
    包拯急忙解開繩索。公孫策活動著手腕,指向牆角的幾個大箱子:"看!那就是所謂的"陰沉木",實則是龐吉貪汙案的賬冊!包閔打算明日借秋祭之機運出銷毀!"
    展昭檢查箱子:"鎖著,需要鑰匙打開。"
    公孫策從黑衣人腰間摸出一把奇特的鑰匙:"早拿到了。不過這廝說,包閔和李岩背後還有人,代號"太歲"..."
    包拯心頭一震:"太歲?"
    突然,地窖上方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和喊叫聲:"有刺客!保護大人!"
    "走!"展昭一把扛起箱子,三人迅速沿原路退出。剛出排水溝,別院內已亂作一團,火把如龍,向他們這邊移動。
    三人借著夜色和雨幕掩護,跌跌撞撞地逃回府衙。剛關上門,展昭便因失血過多昏倒在地。公孫策趕緊為他重新包紮,同時將套取的情報告知包拯。
    "包閔計劃明日在秋祭上,給每位官員贈送墨菊。花中蠱蟲遇熱則活,鑽入人耳後令人癲狂。而真正的陰沉木已製成迷香,屆時點燃,即可控製中蠱者…..."
    包拯握緊玉佩:"必須阻止這場陰謀!但展兄重傷,我們人手不足…..."
    公孫策咬咬牙:"我這就去找家父調兵!"
    包拯搖了搖頭:"沒有確鑿證據,知府無權扣押禮部侍郎。"他沉思片刻,"我有辦法。公孫兄,你連夜按配方製作解藥;我去找慈恩寺住持…..."
    "住持?"公孫策愕然,"他可信嗎?"
    "我觀察到他今日的神情,對包閔所為似有不滿。"包拯分析道,"若能說動他相助,或可釜底抽薪!"
    窗外,雨勢已漸漸小了,東方已現魚肚白。秋祭大典,即將開始...…(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