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飛來錦書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洛陽城的初雪覆蓋了沿街的青石板路。包拯站在驛站窗前,指尖輕撫著那片織著暗紋的絲綢。公孫策將絲綢置於特製的燈架上,透過光線顯現出交錯的經緯線:"這織法好像...…是洛陽"雲錦坊"獨有的七重暗紋工藝。"
    展昭從門外快步走入,黑色大氅上落滿雪花:"查清了,那隻蒼鷹最終飛往了城南的"集雅書院"。"
    包拯立即展開《洛陽城坊圖》:"書院毗鄰運河...…是一個絕佳的隱蔽之所。"
    集雅書院表麵上是一家尋常私塾,後院卻養著數十隻信鴿。展昭假借尋訪古籍潛入後,發現書架上《論語》的夾頁中藏著半張運河碼頭的分布圖。
    "這不是普通的一份地圖...…上麵標記的都是官倉附近的民宅!"公孫策比對紋路後說。
    書院主人柳先生見勢不妙,竟從密道逃脫了。展昭追至運河邊,隻截獲到一艘即將離岸的畫舫。艙內搜出了七卷錦緞,每匹暗紋中都織著不同的官倉結構圖。
    "這是雲錦坊的手藝!"包拯仔細檢查錦緞邊緣的織工標記,"你們立即查封了這家織坊!"
    雲錦坊內,織工們對暗紋一事茫然不知。老掌櫃跪地喊冤:"這批錦緞是柳先生特訂的,說要"七色交織,暗藏天機"...…我們隻是按圖樣織造的啊!"
    包拯在染坊角落發現了幾桶特製的染料,檢測後確認:"這不是普通顏料...…遇水就會顯形!"
    展昭從廢料堆中翻出一張殘缺的圖樣,上麵畫著奇怪的符號:"好像是某種...…密碼?"
    公孫策突然想起什麽:"《洛陽縣誌》記載,前朝有位"密碼先生",善用織紋傳信...…"
    洛陽府衙內,包拯翻閱著塵封的縣誌,終於找到了關鍵記載:"密碼先生姓阮,晚年隱居於城南...其後人經營著這家"集雅書院"!"
    "所以柳先生是...…"展昭恍然大悟,"原來密碼傳人是他!"
    次日清晨,漕運碼頭突發大火。包拯在現場發現幾塊未燃盡的木牌,上麵烙著與絲綢暗紋相似的圖案。老碼頭工人回憶說:"起火前,有一夥人運走了七口大箱子...…說是書院要用的典籍。"
    包拯立即下令封鎖了所有的出城水道。三日後,在偃師截獲了一艘可疑的貨船,艙內堆滿著貼著"典籍"標簽的木箱。撬開後,裏麵竟是捆紮整齊的官倉地形圖和守軍換崗記錄!
    船主在嚴訊下交代:"是柳先生安排的...…說要把"錦書"送到汴京去...…"
    "錦書?"公孫策立即檢查木箱,"這些圖紙隻是幌子...…真正的錦書必定另有其物!"
    包拯想起那七卷錦緞,猛然醒悟:"立即去查看官倉最近的可疑記錄!"
    洛陽太倉的賬冊顯示,近三個月有七批"黴變"糧食被低價處理。倉吏戰戰兢兢地交代:"是...…是通判大人批的條子...…"
    而通判府早已人去樓空,隻是在書房暗格中找到半本《倉廩誌》,裏麵記載著如何通過控製糧道影響民生的方法。扉頁上題有:"民以食為天"幾個字。
    "又是七...七大官倉!"展昭敏銳地發現。
    公孫策立即帶人去徹查洛陽的七大官倉。在第三倉的糧堆下,發現了一條新挖的地道,它是一條通向鄰近民宅的暗道。地道沿壁上刻著七個奇怪的符號,與絲綢暗紋如出一轍。
    "這是密碼!"公孫策迅速破譯後說,""糧道即王道"...…"
    據在民宅內抓獲的嫌疑人交代,他們受雇於一位"汴京公子",而交給他們的任務是要挖通七條連接官倉的密道。
    "汴京公子和洛陽公子...…"包拯沉思道,"一定是同一個人!"
    包拯幾人快馬加鞭趕回開封,立即提審了在押的私鹽案犯。終於從一個不起眼的賬房先生口中得到了關鍵線索:"聽四指胡提過...…洛陽公子最愛"醉仙樓"的河豚...…"
    醉仙樓是汴京最負盛名的酒樓。包拯三人扮作富商設下席宴,而後暗中觀察。酒樓掌櫃無意中透露:"周公子每月初七都來,必定會點河豚...…奇怪的是,他總帶著銀針試毒...…"
    "周?"展昭立即想起,"是鹽案中的周勉?"
    包拯派人立即暗查周家,發現周勉有一個胞弟名叫周放,常年遊曆在外,最近突然回京。更可疑的是,周放左手隻有四根指頭——與涼州胡商描述一致!
    他們暗訪周府後一無所獲,卻在馬廄草料下發現一條暗道,最終通向的是汴河邊的一處廢棄碼頭。暗道盡頭是一個極隱蔽的水榭,牆上掛著的是《漕運全圖》,圖上的七個紅點連成了一條蜿蜒的線。
    "這應該是七大轉運節點!"公孫策驚呼,"他們是想要控製整條漕運命脈!"
    水榭書案上靜放著半封未寫完的信,落款是"洛陽公子"。信中提及"錦書已備,隻待東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東風...…"包拯猛然想起什麽,"快去查一查近期的天文記錄!"
    欽天監的檔案顯示,三日後將有一場大東風,那時正是漕船北上的最佳時機。包拯立即下令徹查所有準備啟航的官船。
    在一艘名為"雲錦號"的漕船艙底,搜出來七口特製的夾層木箱。手下人撬開後,裏麵竟是編織著一幅完整《邊關布防圖》的錦緞!
    "這才是真正的錦書!"公孫策對著陽光細看,"看!這是用七色絲線織成的,不同光線下顯示著不同的內容...…"
    周放最終在汴京外城的私宅落網。被捕時,他正將一枚金印塞入特製的蠟丸中。印文赫然顯現的是:"七路通達"。
    "哼!晚了...…"周放獰笑,"錦書已經送出三路...…"
    包拯連夜提審周放,終於撬開了他的嘴,獲得關鍵信息:"錦書分七路送出,每條路線都是...…"
    "一條完整的走私通道!"展昭恍然大悟,"他們編織的是一張覆蓋全天下的黑網!"
    一個月後,當最後一批"錦書"在登州截獲時,包拯在繳獲的密件中發現了更為驚人的事實:這個走私網絡已經滲透進鹽鐵漕運各個要害部門,涉案官員多達七十餘人!
    "難怪他們能屢屢逃脫...…"公孫策翻看審訊記錄,"原來是朝中有人通風報信!"
    展昭從密件夾層中找到半張殘頁,上麵畫著奇奇怪怪的船型:"這不是漕船...…是海船!"
    包拯立即調閱市舶司記錄,發現近半年有七艘"番舶"未經嚴格檢查就放行了。更可疑的是,這些船隻都聲稱來自"琉球"。
    "東海...…"包拯目光凝重,"這張網比我們想象的更大!"
    風雪呼嘯幾日後漸漸平息,包拯站在汴河碼頭上,望著往來如織的漕船。公孫策遞上最新統計:"按大人建議整頓後,漕運弊案現已減少了八成。"
    展昭仍有些不解:"周放做的這一切,究竟是圖什麽?"
    包拯的目光望向遠方:"有人想讓我們以為他們要走私,實則...…是要掌控整個運輸命脈。"
    一隻白鷺掠過漕船桅杆,向著無垠的天際展翅而去。(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