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蛛絲馬跡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連綿的陰雨終於停歇,揚州城上空露出一線晴光。包拯站在府衙後院,手中捏著那枚七星銅鑰,指尖輕輕摩挲著鑰身上的紋路。公孫策手持放大鏡,仔細檢查銅鑰的構造,眉頭越皺越緊。
    "大人,這銅鑰的材質並非純銅,裏麵摻雜了某種吸水的礦物。"公孫策將銅鑰浸入一碗清水中,片刻後取出,隻見鑰身紋路間滲出細密的黑色水珠,"遇水後析出的黑色結晶,經火烤即爆燃,與火器庫中的火藥成分一致。"
    展昭抱劍而立,沉聲道:"工部侍郎陳襄已死,線索斷在此處。但能調動軍械監、河渠司,甚至讓漕運官船偷運硫磺,絕非他一人之力。"
    包拯點頭:"陳襄臨死前提到"龍吟之日",又留下這枚能生成火藥的銅鑰,背後必有主謀。"他略一沉吟,"公孫先生,查一查陳襄近半年的往來文書,尤其是與工部、軍器監的公文交接。"
    公孫策翻開案卷:"陳襄在三個月前曾批閱過一份軍器監的奏折,內容是請求增調硝石、硫磺,用於"修繕邊關火炮"。但邊關並無戰事,火炮何須修繕?"
    "假借修繕之名,實則私造火器。"包拯目光一凜,"展護衛,你帶人去軍器監庫房,查一查這批硝石、硫磺的去向。"
    展昭領命而去。包拯與公孫策則前往陳襄的府邸,仔細搜查。
    陳襄的書房陳設簡樸,案幾上整齊堆疊著公文。包拯翻檢片刻,忽然在一本《河防通議》的夾頁中發現一張泛黃的圖紙。圖紙上繪著運河沿線七座水閘,每座閘口旁標注了一個小小的星形符號,與銅鑰上的七星紋路如出一轍。
    "這是……"公孫策湊近細看,"七座水閘的位置,與我們在運河發現的沉箱排列完全一致!"
    包拯目光深沉:"看來,他們早有計劃,要在七座水閘同時引爆,製造一場足以衝垮運河堤防的大水。"
    "可為何要炸毀運河?"公孫策疑惑道,"運河乃漕運命脈,一旦損毀,南北糧運斷絕,朝廷必亂。"
    包拯沉思片刻,忽然道:"若朝廷亂,誰最得利?"
    公孫策一驚:"大人是說……有人想借機謀逆?"
    包拯未答,隻是繼續翻檢陳襄的書架。忽然,他的指尖觸到一本《武經總要》的封皮,竟微微凹陷。他用力一按,書架的暗格應聲彈開,露出一封未拆的信箋。
    信箋上隻有寥寥數字:
    "七星歸位,龍吟在即。速備糧草,以待東風。"
    落款處蓋著一枚模糊的印章,隱約可見"東海"二字。
    "東海?"公孫策皺眉,"莫非與海寇有關?"
    包拯搖頭:"東海二字,未必指海域。陳襄臨死前曾說"龍吟",而龍吟亦可指……"
    "龍吟劍!"展昭的聲音突然從門外傳來,他大步踏入,手中捧著一柄烏鞘長劍,"大人,軍器監的庫房果然有問題!這批硝石、硫磺根本沒有運往邊關,而是秘密囤積在揚州城外的一座廢棄莊園內。屬下搜查時,發現了這柄劍!"
    包拯接過長劍,緩緩抽出劍身。劍刃寒光凜冽,劍脊上刻著一條蜿蜒的龍紋,龍口微張,似在長吟。
    "龍吟劍……"公孫策低聲道,"此乃前朝名匠所鑄,傳聞劍成之日,龍吟震天,故而得名。"
    包拯目光一凝:"展護衛,那座莊園現在如何?"
    "已被屬下查封,但莊園主人早已不知所蹤。"展昭沉聲道,"不過,屬下在莊園地窖中發現了這個。"
    他從懷中取出一塊令牌,令牌通體漆黑,正麵刻著一艘揚帆的船,背麵則是一枚七星圖案。
    "又是七星……"包拯握緊令牌,眼中寒光閃爍,"看來,這"七星"並非隨意排列,而是某個組織的標記。"
    公孫策忽然道:"大人,陳襄的信中提到"東風",而運河七閘若被炸毀,洪水將直衝揚州城,屆時城內必然大亂。若有人趁亂起事……"
    包拯猛然抬頭:"查!查揚州城內最近可有異常調動,尤其是駐軍、糧倉、府庫!"
    當夜,揚州府衙燈火通明。衙役匆匆來報:"大人,揚州水師營三日前曾秘密調撥十艘戰船,說是演練,但至今未歸!"
    "戰船?"包拯目光一沉,"調令是誰下的?"
    "是……是轉運使劉大人的手令。"
    "劉璋?"公孫策一驚,"他怎會有權調動水師?"
    包拯冷笑:"轉運使雖管漕運,但無權調兵。除非……他手中有更高級別的密令!"
    他當即下令:"展昭,帶人盯緊劉璋府邸!公孫先生,我們去查水師調令的底檔!"
    然而,當眾人趕到府庫時,卻發現水師調令的卷宗已被人焚毀,隻剩一堆灰燼。
    公孫策蹲下身,指尖撚起一片未燃盡的紙屑,上麵隱約可見半個朱印:"這是……樞密院的印!"
    "樞密院?"展昭愕然,"難道朝中有人參與此事?"
    包拯沉默片刻,忽然道:"劉璋現在何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衙役答道:"劉大人今早出城,說是視察漕運。"
    "出城?"包拯眼中精光一閃,"不好!他恐怕是要逃!展護衛,立刻帶人封鎖城門,絕不能讓他離開揚州!"
    展昭領命而去。包拯與公孫策則直奔劉璋府邸。
    劉璋的府邸靜悄悄的,管家稱主人一早就出門了。包拯徑直闖入書房,發現案幾上攤開一張地圖,圖上標注著揚州城外的幾處碼頭,其中一處被朱砂圈出,旁邊寫著"子時"二字。
    "子時……"包拯抬頭望向窗外,天色已近黃昏,"他要在今夜子時乘船離開!"
    公孫策迅速翻檢劉璋的書信,忽然從一封信函中抖落出一張薄如蟬翼的紙條,上麵寫著:
    "七星已動,速至東海。"
    "東海……又是東海!"公孫策低呼,"難道他們的老巢在海外?"
    包拯搖頭:"未必是海外,也可能是……"他忽然頓住,目光落在地圖上的某處,"這裏!"
    他手指一點,正落在揚州以東的一座孤島上——伏波島。
    "伏波島?"公孫策疑惑,"此島荒蕪多年,無人居住。"
    "正因無人,才適合藏匿。"包拯沉聲道,"傳令水師,立刻包圍伏波島!"
    夜色漸深,揚州碼頭一片寂靜。展昭埋伏在暗處,目光緊盯著江麵。忽然,一艘小船悄然靠岸,幾個黑影迅速登船。
    展昭眼神一厲,揮手示意,埋伏的衙役瞬間衝出!
    "劉璋!休走!"展昭縱身一躍,長劍直指船頭之人。
    那人猛地回頭,正是轉運使劉璋!他見事已敗露,竟從袖中掏出一物,往江中一擲。
    "轟!"一聲巨響,火光衝天,江麵瞬間被煙霧籠罩。待煙霧散去,小船已不見蹤影。
    展昭咬牙:"是火藥!他逃了!"
    包拯趕到時,隻看到江麵上漂浮的殘骸。他拾起一塊焦黑的木板,上麵隱約可見半個七星印記。
    "伏波島……"他低聲喃喃,"看來,我們得親自走一趟了。"
    公孫策憂心忡忡:"大人,若伏波島真是他們的據點,恐怕凶險萬分。"
    包拯目光堅定:"再凶險,也要一探究竟。"
    他抬頭望向東方,夜色深沉,江風凜冽。
    真正的暗流,才剛剛開始湧動。(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