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潮噬殘局
字數:3731 加入書籤
海天相接處,那道白線已化作三丈高的巨浪,裹挾著雷霆之勢奔湧而來。包拯的官袍被鹹腥的海風撕扯得獵獵作響,腳下漁船在暗流中劇烈搖晃。他右手緊握尚方寶劍,左手死死抓住船舷,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麵具人立在樓船甲板上,忽男忽女的笑聲刺破夜空:"包大人,且看這潮信送終!"
展昭突然劈手奪過公孫策的藥囊,指尖在藥粉袋底一挑,精準地取出那包赤色藥粉。他手腕一抖,藥粉如天女散花般傾入海中,遇水即燃,在海麵燒出一道三丈寬的火牆,暫時阻隔了逼近的快艇。借著火光,他反手擲出三枚鐵蓮子,暗器破空之聲被浪濤淹沒,但最前方敵艦的帆索應聲而斷,沉重的船帆轟然砸落,將甲板上的倭寇壓成肉泥。
"大人,接住!"公孫策從袖中抖出一卷油布包裹的《乙亥潮汐考》,他手腕一翻,書卷劃出一道弧線,精準拋向包拯。海風適時掀開書頁,露出裏麵密密麻麻的朱批——正是崔佑遠生前留下的筆跡,墨跡因海風而微微暈染。
包拯單膝跪在顛簸的甲板上,左手五指張開按著船板保持平衡,右手食指劃過那些潦草的注記:"......子時三刻,月引潮生......"他的瞳孔驟然緊縮——書頁邊緣看似隨意的墨漬,在月光下竟組成了清晰的海岸線輪廓,而幾個被反複圈畫的點位,赫然對應著沿海烽燧台的位置!
"他們要趁大潮突襲烽燧!"包拯的斷喝被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淹沒。遠處一艘倭船突然炸成火球,飛濺的木屑如雨點般砸在海麵上。
仿佛印證他的判斷,遠處的海岸線上突然騰起三道赤色狼煙——這是烽燧遇襲的警訊。更駭人的是,那些狼煙在空中扭曲變形,竟隱約呈現出黑蓮的形態,顯然有人在煙中摻了特殊藥物。
麵具人突然從懷中取出一支骨笛,笛身泛著慘白的光澤。她將笛子橫在唇邊,吹出一串尖銳刺耳的笛聲。隨著這聲音,倭船甲板突然裂開數個暗格,數十架精鋼打造的床弩緩緩升起,箭槽裏裝的卻不是尋常箭矢,而是纏著油布的竹筒。公孫策的銀針脫手而出,細如牛毛的針尖在月光下幾乎不可見,卻精準地擊中最前排弩手的睛明穴。那人倒地時觸動機括,一支竹箭斜飛入海——
"轟!"
海麵炸開丈許高的火柱,飛濺的猛火油點燃了附近漁船。包拯的袖口沾上一點火星,轉瞬間就燒出拳頭大的窟窿,露出裏麵白色的中衣。他當機立斷撕下燃燒的袖擺,露出小臂上一道三寸長的陳年箭疤——那是三年前陳州案收網時,被叛軍弓箭所傷留下的。
"是連環火弩!"展昭的劍尖在空中劃出一道銀弧,精準挑飛一支襲來的火箭,"用《武經總要》裏的技法!這些倭寇怎麽會......"
麵具人聞言突然仰天大笑,笑聲忽高忽低,雌雄莫辨。她猛地扯開衣襟,露出蒼白的胸膛——上麵竟紋著半幅《武經總要》的機關圖!公孫策的眼鏡片上劃過一道寒光,鏡片後的眼睛眯成一條縫:"難怪他們能仿製軍械......這紋身用的是西域特製的朱砂墨,遇熱會變色......"
巨浪已逼近到百丈之內。包拯突然發現浪頭泛著不自然的幽綠色,在月光下顯得格外詭異。他當即厲聲警告:"潮水裏摻了東西!"話音未落,最前排的浪峰已撞上倭船,飛濺的浪花觸及船體,木料頓時冒出刺鼻的白煙——竟是蝕骨酸!被腐蝕的船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黑、軟化,最後化為粘稠的黑色液體。
"好毒的手段!"展昭揮劍斬斷被酸液腐蝕的纜繩,斷裂的繩索在空中飛舞,"連自己人都不放過!"他瞥見一艘倭船上的水手被酸液濺到,整條手臂瞬間血肉模糊。
麵具人卻已退至主艦樓台,手中多出了一麵玄色令旗。旗麵用金線繡著的黑蓮在月光下妖異非常,蓮心處綴著的七顆鐵珠隨著她的動作叮當作響。包拯眯起眼睛——那些鐵珠的排列,分明是《墨子·備城門》裏記載的傳令暗號!
"星火不是一個人。"包拯的聲音沉如鐵石,每個字都像從牙縫裏擠出來的,"是承襲三十年的組織!這手法,這機關,與陳州案如出一轍......"
海岸線上的廝殺聲越來越近。狄青的騎兵雖衝破假援軍的包圍,卻被突然從地下鑽出的倭寇死士纏住——那些人竟是從提前挖好的地道中冒出來的!一名騎兵連長槍刺穿敵人胸膛,卻被對方臨死前擲出的毒菱擊中咽喉,連人帶馬栽進火海,戰馬淒厲的嘶鳴聲久久回蕩。
公孫策突然從藥囊底部抽出一張薄如蟬翼的紗絹。他雙手一抖,紗絹在風中展開,迎著火光,紗上浮現出用明礬水寫的密文:"......潮信至時,蓮開九處......"字跡在火焰的烘烤下逐漸顯現,又很快開始褪色。
"九處暗樁!"他失聲喊道,聲音因震驚而微微顫抖。
仿佛聽見他的驚呼,麵具人令旗一揮。沿海九座燈塔同時燃起詭異的綠色火焰,在夜空中勾勒出一朵巨大的黑蓮圖案。更可怕的是,每座燈塔下都傳來機括運轉的轟響——那是埋在地下的火藥機關開始運作的聲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包拯的尚方劍突然脫手飛出,劍身在空中旋轉三圈,精準釘入主艦桅杆三寸深。劍穗上係著的羊脂玉墜應聲碎裂,落下的玉粉被海風卷向麵具人。她下意識揮袖遮擋,這個動作讓包拯瞳孔驟縮——袖口露出的手腕上,有一道陳年燙傷,形狀酷似刑部大牢特製的烙鐵印!
"你是天牢逃囚!"包拯的斷喝如驚雷炸響,令麵具人動作明顯一滯。
這一滯就要了她的命。
展昭的袖箭破空而至,箭身刻著細密的血槽,在空中發出尖銳的嘯聲,精準貫穿她持旗的右手腕。玄色令旗墜落的刹那,狄青的親衛隊終於殺到岸邊,三十張強弩同時發射,特製的破甲箭射斷主艦錨索。失去固定的樓船在潮水中打橫,恰好撞上撲來的巨浪——
"轟隆!"
酸液腐蝕的船體在浪濤中四分五裂。麵具人墜海前發出的最後一聲嘶吼,竟是字正腔圓的開封官話:"陳州冤魂——"她的聲音戛然而止,被巨浪徹底吞沒。
包拯死死盯著她消失的海麵,忽然發現漂浮的殘骸間有個烏黑的鐵匣隨波沉浮。他不假思索地縱身躍入怒海,在展昭的驚呼聲中抓住鐵匣。腥鹹的海水灌入口鼻,鐵匣卻在觸及掌心的瞬間"哢嗒"一聲彈開暗格——
裏麵靜靜躺著一枚青銅兵符。
虎頭魚身的造型,正是三十年前陳州水師的調兵信物!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兵符背麵的銘文被人用利器刻意刮改,原應刻著"忠勇"二字的位置,如今隻剩下猙獰的劃痕,像是被野獸的利爪抓過。
公孫策將包拯拉上殘船時,海潮已經開始退卻。岸邊的廝殺聲漸歇,九座燈塔的綠色火焰逐一熄滅。展昭從水裏撈起半麵令旗,旗角的蓮花紋樣下,隱約可見半個褪色的"崔"字,墨跡已經模糊不清。
"不是崔佑遠。"包拯咳出肺裏的海水,將兵符舉到月光下仔細端詳,"是當年陳州案的真正主謀......這刮痕用的是特製的刻刀......"
他的聲音戛然而止。
退潮後的沙灘上,赫然露出幾十個被海水衝刷出來的鐵箱。箱體上那些看似裝飾的浪花紋路,在月光下竟組成了令人膽寒的圖案——大宋沿海三十六處軍港的布防圖!每個港口的位置、守軍數量、換防時間,都用細如發絲的刻線標注得清清楚楚。本章完)
喜歡新少年包青天請大家收藏:()新少年包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