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是否要仿製圖-160

字數:5791   加入書籤

A+A-


    眼前這架圖169已經被拆得七零八落了,除了骨架,基本看不出原來是什麽樣子。
    若是換個行外的領導,在這裏看現場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看不懂。
    李幹不同,他可是正兒八經的航空技術專家。
    早在985廠試飛隊工作的時候,李幹其中一個兼職就是飛機設計所的技術員。
    飛機都是一脈相通,萬變不離其宗。
    李幹戴著白色勞保手套,一邊聽長飛廠的技術人員介紹圖160各個子係統技術的研究情況,一邊具體看他們的反向研究思路。
    對圖160這個戰略轟炸機的技術,李幹一直在糾結,到底是實際利用起來呢,還是像f14那樣當做技術儲備。
    實事求是地說,這種無隱身能力的可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未來的前景並不美好,或者說不符合東大空軍未來的戰略需求。
    所以,李幹必須得決定,是按照另一時空裏的做法,繼續在轟6這個平台上搞改進型,一邊用一邊改,直到最後字母用光,先讓這名老將填補轟炸機的空白。
    然後在這段時間裏集中資源搞第四代隱身戰略轟炸機。
    轟6邊改邊用,前前後後七十年。
    爭取來的不僅僅是時間,還節約了大量寶貴的資源,這些寶貴資源集中放在隱身戰略轟炸機上,這麽做無疑是最具性價比的。
    戰略轟炸機是世界大國國力的完全體現,哪怕是地區強國,也養不起這玩意兒。
    如果說,搞殲10需要投入1塊錢,那麽搞戰略轟炸機就需要投入100塊,甚至更多。
    當年要不是價格實在太優惠,李幹根本不會引進圖160,這玩意兒光是做保養就能讓一個縣的財政崩潰。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來,特別資金很充足,不存在需要看錢買菜的問題了,二來則是空軍不久將來對戰略轟炸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最直接的需求就是不久將來的對日作戰。
    一支龐大的空中戰略轟炸力量,是能讓美國人冷靜下來衡量得失的鎮定劑。
    而在戰術層麵,再厲害的戰鬥機,其載彈量在戰略轟炸機麵前,那都是小弟弟。
    李幹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從頭到尾詳細了解了長飛廠對圖160技術的掌握程度,甚至具體到了生產工藝精度這一塊。
    用了晚飯後,李幹立即召集長飛廠的主要骨幹連夜開會。
    他開門見山地說,“你們的情況我看了,我需要你們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項目啟動後,第一架樣機多久能生產出來?”
    唐昌洪沉思片刻,回答,“李局,最多兩年。”
    李幹沒表態,而是接著問,“第二,批量生產100架,就當前的原材料成本,能否把造價控製在2個億之內?”
    總會計師立即提筆計算,末了,搖頭回答,“李局,做不到,最少也要5個億。”
    李幹同樣沒有表態,而是再一次問道,“第三,產能,批量生產後,每年能生產多少架?”
    唐昌洪再一次沉思片刻,“李局,最少能生產5架。”
    李幹沒有再問了。
    他敲了敲桌子,道,“199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你們搞仿製圖160,必須要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完成定型,隨即,每年的產量要在20架以上,單架成本要在2個億之內。”
    “如果做不到,仿製圖160沒有意義。”
    這是他給長飛廠的結論了。
    如果長飛廠能做到,他是會考慮批準這個項目,先造一批圖160用一段時間,同時慢慢搞隱身戰略轟炸機。
    會議室的氣氛很凝重,毫無疑問,李幹提出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但是大家也知道,這是外部環境所決定的。
    李幹緩緩說,“如果做不到,你們要把一部分精力轉移到轟6項目上,繼續做深度改進,空軍會用這款轟炸機繼續頂著。”
    “散會吧。”
    眾人起身離席。
    唐昌洪留了下來,他坐到李幹身邊來,沉聲道,“李局,我考慮過了,有那批老毛子專家幫助,多給我三年時間,你提的條件都能滿足。”
    李幹說,“老唐,你我之間也是老朋友了,能鬆口的地方,我是肯定會考慮的,可現在的情況不允許。”
    “同樣的時間和同樣的錢,能換10架轟6,你站在空軍的角度來考慮一下,你會怎麽選?”
    唐昌洪微微點頭,長歎了一口氣,“圖160的技術真的是非常難得的,對我們這塊的技術發展也非常有幫助。這個飛機,我們和空軍方麵做了這麽長時間的跟蹤研究,空軍的反饋是非常滿意的。”
    “當然,隱身戰略轟炸機是必須要搞的,但是從技術發展的規律來看,第三代戰略轟炸機的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技術是要實際運用起來才能有發展,我也明白你的難處……”
    造他媽100架積累下來的技術,和光是搞空泛的研究,顯然是截然不同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幹眼神示意古道風去做防竊聽處理。
    等古道風那邊搞好,李幹這才沉聲道,“老唐,我給你透個底。蘇聯很有可能在我們對日作戰的時候向我們動武。”
    “最高統帥部的判斷是,最早的一個時間節點是1990年。”
    “蘇聯爆發糧食危機這事你應該也關注到了,美國罕見地向蘇聯提供了糧食,但是這個量不足以幫助蘇聯走出危機,說白了,美國人抓住這件事情吊著蘇聯。”
    “蘇聯的春小麥收成已經完蛋了,按照現在的情況,如果今年他們今年的秋小麥收成還上不來,靠美國人賣的那些糧食,最多到1990年,蘇聯就得發瘋,否則就是大饑荒!”
    唐昌洪神情嚴肅,不由地坐直了腰板。
    李幹沉聲說,“根據我們的判斷,到1990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會擁有5艘大型航母,1000架先進戰機,以及80萬軍隊。”
    “這是一個極敏感的節點,如果美國人不加以幹涉,日本很有可能就走上極端,再次踏上侵略亞洲的道路。”
    他吐出一口氣,道,“現在外部環境變化非常快,一句話,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要不要打的問題,而是必須要還擊的問題。”
    唐昌洪完全明白了。
    沉思片刻,唐昌洪說,“李局,我有一個想法。”
    “暢所欲言,沒有什麽不能說的。”李幹道。
    唐昌洪說,“小批量製造圖160,同時,用圖160的部分技術運用到轟6深度改進型上去,如此一來,成本和時間都能控製,更容易掌握平衡點。”
    “1990年之前完成定型並且生產10架左右,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對我們轟炸機技術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李幹不得不考慮唐昌洪的這個折中方案了。
    唐昌洪是純純的技術人員,他之所以不肯放棄,是因為轟炸機技術會在仿製圖160的過程中得到非常大的發展和提升,這對搞技術的人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半晌,李幹說,“老唐,你提的這個方案我記下了,等我消息吧。”
    “好,好好好!”唐昌洪連連點頭。
    沒有立即否定,那就是有希望。
    次日,李幹飛回京城,去見空軍司令許寶國上將。
    李幹直接進入正題,先把長飛廠那邊的情況介紹了一遍,隨即道,“司令,空軍是否需要圖160組建一支能夠與美國空軍抗衡的戰略轟炸力量?”
    許寶國神情嚴肅,他反問,“你的看法呢?空軍的一些情況,你比我還了解,說一說。”
    李幹說,“當前,我們的轟6機隊是300架,始終維持這個規模,其次,引進的那批圖160、圖223,除了用作研究的幾架,其他的都加入了現役。”
    頓了頓,李幹說,“從最壞的情況反推回來,我們可能要同時與美蘇兩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開戰。”
    “圖160很難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實現大批量生產,數量上根本跟不上。”
    “大規模戰爭打到後期,很多時候拚的就是數量,拚的就是工業產能和後勤補給能力了,轟6是更適合的選擇。”
    “基於以上幾點,我認為唐昌洪的方案是可行的。未來如果時間節點發生變化,我們就有了大批量生產圖160甚至圖223的時間。”
    “至於錢這方麵,我們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
    許寶國點頭說,“你說得完全正確,五年前,你提出了兩個1000計劃,裝備1000架轟6,裝備1000架殲20。”
    “空軍也是按照這個目標來建設的,以當前的情況來看,到1990年能完成80的目標,這個量,我認為是具備了反擊侵略者的能力。”
    “既然唐昌洪的方案不對兩個1000計劃造成影響,我同意采納。”
    許寶國根本不會糾結,因為李幹提出的看法從來都是最適合空軍的實際情況的,這也是他說李幹比他更了解空軍情況的原因。
    點了點頭,李幹說,“到1990年前,生產個10架圖160,加上現有的,能拉出來一個戰略轟炸機旅,有30架左右。”
    “集中使用的話,對手也是要掂量掂量的。遠程戰略打擊力量不止我們空軍一家,二炮才是主力,即便和海軍比,我們的分量也夠不上。”
    “司令,既然確定了,我讓他們重新提交一份申請上來,立即把錢批下去。”
    許寶國點頭,“嗯,時不我待,我們空軍要主動挑最重的擔子。”
    ……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