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金頭盔和金飛鏢

字數:5989   加入書籤

A+A-


    從1979年的反擊戰開始到現在,東大直接參與或間接參與的幾次局部戰爭中,唱主角挑大梁的都是空軍。
    協助蘇軍平定遠東叛軍的遠東戰爭,當時海軍的發展剛剛起步,空軍的作用就越發凸顯了出來。
    許寶國是極具進取心的將領,他當時到任後,立即提出了攻勢防禦的作戰概念。
    簡單地說,他認為,空軍的戰略意義在於打出去,國土防空的關鍵在於把敵人殲滅在領空之外。
    確定了攻勢防禦的作戰概念後,空軍部隊便是根據這個思想來進行發展。
    殲11係列戰機是國土防空的主力,而殲20、殲10則擔負起了打出去、禦敵於領空之外的重任。
    長飛廠很快提交了新的申請上來,李幹批準之後,特意將該工程命名為轟10,即圖160的仿製工程。
    蘇聯自己的圖160造價是3億美元,可見這玩意兒有多貴。
    東大絕對需要戰略轟炸機,就像大佬出行需要一輛高大硬派的越野車開道那樣。
    在采購數量上不去的情況下,研製成本下不來,這是必然的。
    如果隻生產10架,恐怕造價會達到恐怖的10億東大幣一架,甚至更高。
    但得到的回報是不能以錢來衡量的,這就是唐昌洪堅持的原因——相關技術會在這個過程中有質的飛躍。
    離開京城回到阿泰空軍基地沒幾天,李幹就收到了一份關於烏克蘭平原農作物的最新情報。
    極低溫的冬季好不容易過去,春小麥播下去沒兩個月,爆發大規模蟲害,春小麥大規模歉收已成定局。
    情報顯示,在莫斯科城,居民用在購買麵包的支出,迅速攀升到了占家庭收入的40。
    食品價格暴漲,更大的危機正在形成。
    美國人可不是在慈善,他們出口到蘇聯的小麥,價格比以往要高出35!
    蘇聯人沒有選擇,除了東大,就隻有美國能拿出這麽大的量。
    這些情況都在按照預測的軌跡發展著。
    李幹開始做未雨綢繆的工作——組織部隊進行針對性作戰訓練。
    在過去三個月裏,空軍在阿泰空軍基地南部盆地裏,建造了一個完全模擬橫須賀港的訓練基地。
    李幹組織第2航空教導旅進行遠程奔襲的針對性訓練。
    橫須賀港是什麽地方,是美國在東亞的最大的海軍基地,也是日本最大的港口。
    那裏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兩艘航母的母港。
    空軍要繼續挑大梁,所以要具備奔襲千裏空襲橫須賀港的能力。
    從海參崴起飛的話,橫須賀港在東大空軍的1200公裏作戰半徑之中!
    這個作戰半徑範圍是東大空軍殲10機隊,在不經過空中加油的情況下的最大值。
    若是殲11、殲20,作戰半徑在1500公裏以上。
    殲11b曾經創造過,在進行標準對地攻擊載彈的情況下,飛出了3800公裏的最大航程。
    轟6已經改到了k型,前型轟6d生產了200架,全部裝備部隊。
    在轟6d上,就已經實現了8000公裏的最大航程。
    從d到k,中間隔了好幾個字母,分別是e、f、g、h、i等六個。
    其中,e是用於出口機型,f和i是這個過程中用在了階段性技術驗證機上,而g則與拚音的“改”容易產生混淆,一些裝備的改進型直接加上“g”代表改進型。
    最後,“h”通常代表海軍,因此也不能用。
    所以,在一連串的技術驗證和改進後,批量生產服役的機型就是轟6k了。
    這款轟炸機是該機計劃中的完全體,作戰半徑提升到了3000公裏,已經摸到了戰略轟炸的門檻了。
    所以,此前李幹對於要不要仿製圖160是糾結的。
    空軍現役的轟6d、轟6k機隊,能把整個東亞地區納入其作戰半徑中。<3和圖160機隊了,盡管數量不多。
    第2航空教導師裝備了一個大隊的殲20,在新編製下,一個戰術大隊的編製飛機數量是36架,下轄三個戰術中隊。
    這個殲20大隊的任務就是踹門,奪取製空權,殲10d協助,然後殲11b進場,對地麵目標實施攻擊。
    非常經典的踹門扔炸彈戰術。
    在這個基礎上,把殲20+殲6忠誠僚機戰術結合起來,絕對夠敵人好好地喝一壺的。
    李幹把針對性作戰訓練計劃製定出來,大膽地全部啟用實彈,將部隊進行多種組合進行編組,抓住阿泰地區天氣轉好的季節,展開了高強度訓練。
    大量的新式攻擊彈藥從工廠運到阿泰空軍基地,這些彈藥,既可以滿足訓練要求,又是實戰檢驗的一種,部隊把使用情況反饋到廠家,廠家根據反饋做改進,最後批量生產進入部隊服役。
    第2航空教導師將針對性攻擊戰法總結起來,編撰出針對性作戰訓練大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空司便開始將其他部隊派往阿泰空軍基地進行集訓,采取分批輪流的方式,一批一批地把整個空軍航空兵部隊都集訓一遍。
    這是第2航空教導師的本職工作,該師就是空軍部隊中的教導隊。
    阿泰空軍基地也成了空軍航空兵部隊的教導基地。
    李幹設置了兩項競賽性考核內容,即金頭盔、金飛鏢兩大項目,也稱金頭盔杯、金飛鏢杯。
    參加集訓的飛行員,以奪得這兩項獎項為最高水平。
    金頭盔獎是飛行技能競賽,考驗的是空戰對抗方麵的能力,是空軍飛行員心目中目前國內最高的榮譽獎項。
    這不僅僅是一個空戰技能最高獎,還真的會實實在在地發一個金色的、可以使用的飛行頭盔,獲得該獎項的飛行員可以戴著金頭盔駕駛他的戰機進行作訓!
    這個金色頭盔,既是榮譽的象征,也是實力的最直接體現!
    而金飛鏢則是突防突擊競賽性考核,獎品是一個獎杯,代表的是飛行員突防突擊能力的最高水平。
    顯然,這項競賽性考核,檢驗的是飛行員對地攻擊的能力。
    與金頭盔不同的是,在金飛鏢考核裏,飛行員們要麵對的主要是地麵導彈、雷達、電抗等地麵防禦部隊的實兵對抗,重點檢驗戰場偵察、精確打擊和體係協同能力。
    在這兩大競賽性考核裏,李幹加入了電磁對抗、複雜氣象條件、荒漠、戈壁、山地、海上等多種戰場環境要素,極大地增加了考核的難度。
    第一次正式考核時,就連參加過幾次空戰的老鳥,都遭遇了滑鐵盧,根本到不了及格線。
    要知道,這些老鳥大多是第2航空教導師的飛行教員啊!
    張二標把第一次考核的成績放在李幹麵前,愁眉苦臉地說,“師長,金頭盔的情況還好,我們的教員基本都能達到良好標準,能拿金頭盔的有十幾個。”
    “情況比較糟糕的是金飛鏢,能全程走下來達到及格線的,也隻有十幾個人。”
    張二標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請示道,“師長,你看是不是降低一些標準,或者換一批部隊過來。”
    大家心裏麵是有意見的。
    對抗沒問題,可是,李幹不但把最精銳的地導部隊調過來,還預置了偏向地導部隊的戰場條件。
    在模擬訓練基地擔負藍軍部隊任務的,是空軍最精銳的“英雄營”,全軍序列裏,唯一肩扛大校軍銜的營長,就是他們的首任營長。
    該部早就改編為空軍防空第2旅了,裝備了最先進的紅旗9、紅旗17兩種防空導彈,涵蓋了近中遠程的防空,其中前者是遠程防空導彈,後者是中近程防空導彈。
    李幹預置的條件裏有一條,紅方戰機進入戰場空域後,立即受到第2防空旅的電磁壓製和幹擾,時長為5五分鍾。
    關鍵就在這個5分鍾!
    戰機從進入發射空域到發射彈藥到最後撤出,最快也要3分鍾,第2航空教導師的大多數飛行員都能做到這一點。
    在受到電磁壓製和幹擾的情況下,除了普通航彈,其他彈藥是無法使用的。
    而在這5五分鍾裏,地導部隊早已經做好了齊射的準備,從發射導彈到命中目標,不超過1分鍾,命中率是驚人的100!
    這個預置條件太可怕了。
    因為這意味著,紅方的戰機需要在1分鍾之內完成射擊,才有機會擺脫地空導彈的追擊!
    1分鍾內完成最快也要3分鍾才能完成的動作,這個難度是地獄級的。
    連張二標都覺得這個標準不切實際,可想而知有多難。
    李幹看著張二標,嚴肅地說,“我們未來可能麵對的是美蘇日三國聯軍,甚至可能是多國聯軍。”
    張二標頓時坐直了腰板,神情嚴肅起來。
    李幹拿出一張白紙,提起鉛筆,寥寥幾筆就把攻守雙方的布防情況勾勒了出來。
    隨即,在把進入航線、攻擊航線、撤出航線畫出來,然後在每個節點標注出時間和對應的機動動作以及航速航高。
    最後,他拿起這張規範的像規範的航圖扔給張二標,指了指太陽穴,說,“飛行員要有創新思維,你們啊,這個地方被固化了,再一個,有什麽是做不到的?”
    張二標連忙低頭仔細看起來,越來越眼睛越亮,頗有茅塞頓開之感。
    但是,他也看到了。
    這套動作裏有三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對飛行員的飛行技術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張二標這才明白設置金飛鏢競賽考核的目的所在,三處地方針對的都是東大空軍航空兵部隊存在的三個最突出的短板。
    “師長,我明白了,我立即組織部隊進行訓練,給我一周時間,拿不出成績,我提頭來見。”張二標起身說。
    李幹道,“留著你的腦袋打日本鬼子,把金飛鏢競賽組織好,比什麽都強。”
    喜歡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請大家收藏:()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