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烽火連天疑雲起

字數:2944   加入書籤

A+A-


    雁門關的晨霧裹著鐵鏽味,宋明允的玄鐵令牌在守關士兵眼前晃了三晃。
    那士兵喉結動了動,長矛"當啷"砸在青石板上:"小的這就通傳李將軍!"
    城樓的雕花木門"吱呀"敞開時,宋明允正蹲在牆根逗一隻花斑貓。
    他指尖剛要戳貓耳朵,身後傳來鎧甲相撞的脆響——雁門守將李弘濟帶著親兵小跑過來,甲胄上的獸首紋飾在晨霧裏泛著冷光:"不知宋大人駕臨,末將有失遠迎!"
    "李將軍這通傳速度,比我在安平縣審偷雞賊還利索。"宋明允慢悠悠起身,狗尾巴草在嘴角晃了晃,"聽說前日北狄夜襲,折了百來號兄弟?
    某奉聖命查傷亡,勞煩把陣亡名單借某一觀。"
    李弘濟的笑臉僵了半秒。
    他掃過宋明允腰間玄鐵令牌上"欽"字暗紋,喉結滾動兩下:"末將這就讓人取。
    不過...戰場情況複雜,有些屍首..."
    "屍首再複雜,總比我在安平縣見過的"被雷劈死卻懷裏揣著引火絨"的屍體簡單。"宋明允拍了拍他肩膀,"某這人就愛往複雜裏鑽——勞煩將軍帶某去看看那些沒入名單的屍首。"
    戰壕裏的腐臭味比驛站更濃。
    阿秀捏著帕子擋在鼻前,發梢沾了晨露,像串打濕的珍珠。
    宋明允蹲在第五具屍體旁,銀勺挑開士兵已經發灰的衣襟——胸骨處有片不明顯的青淤,周圍皮膚卻光滑得像剝了殼的雞蛋。
    "阿秀,放大鏡。"他接過竹製符紙,對著陽光一照,青淤下隱約能看見網狀裂痕,"胸骨斷成三截,肋骨卻一根沒折。"他指尖輕叩屍體胸腔,"生前沒挨過刀槍,倒像是被人...從裏頭震碎的。"
    "氣勁爆體?"阿秀眼睛亮了,"我在《洗冤殘卷》裏見過!
    說是高手用內勁震碎髒器,外表看不出傷。"她忽然俯下身,用鑷子挑起死者衣領內側,"大人你看!"
    符紙下,幾根金線在粗布上若隱若現——"靖南軍"三個字繡得歪歪扭扭,像是匆忙補上去的。
    宋明允摸出袖中金箔,"鳳棲梧·賜"的刻痕與金線在晨光裏重疊:"靖安王舊部,十年前就該被剿幹淨的。"
    "大人!"張老三的大嗓門從戰壕外炸響,他褲腳沾著泥點,手裏攥著卷泛黃的戰報,"您要的雁門十年戰報找著了!
    還有...昨夜有個穿黑鬥篷的,翻了北狄營寨的後牆,守夜的哨兵說他自稱"靖南使者"!"
    宋明允接過戰報的手頓了頓。
    他展開兩張羊皮紙,一張是靖安王二十年前攻打漠北的布防圖,另一張是斥候剛畫的北狄今日進攻路線——山脈拐點、河流渡口、暗哨位置,像用同個模子扣出來的。
    "陸統領怎麽看?"他抬頭看向倚著戰壕壁的陸沉。
    陸沉拇指摩挲著劍柄:"靖安王是叛臣,沒道理幫北狄打我大昌。"
    "因為他根本沒想讓北狄贏。"宋明允從懷裏掏出張泛黃畫像,畫中將軍眉目淩厲如刀,"這是靖安王三十歲時的畫像。"他又攤開另一張紙,上麵是密探畫的"靖南君"——同樣的眉骨,同樣的下頜線,隻是眼睛裏多了層霧蒙蒙的悲憫。
    戰壕外突然響起號角聲。
    李弘濟的親兵跑進來:"大人,北狄又往前沿增兵了!"
    宋明允把兩張畫像疊在一起,陽光透過紙背,兩個輪廓嚴絲合縫地重合。
    他突然笑了:"張頭,去把牢裏那個北狄俘虜提來——某要看看他腰間的令牌,到底刻的是"北狄",還是"靖南"。"
    深夜,雁門關的油燈在風裏搖晃。
    阿秀抱著卷宗打了個哈欠,張老三趴在桌上鼾聲如雷。
    陸沉站在窗邊,望著北狄營寨方向忽明忽暗的火光。
    宋明允摸著那枚從死者衣領裏取下的金線,係統任務欄的紅光在他袖中閃爍——"靖南君真實身份:已解鎖30線索"。
    遠處傳來悶雷似的炮聲。
    宋明允把金線繞在指尖,想起驛站井邊三具屍體的割喉傷——凶手比死者高半個頭,而靖安王生前,正好多出那半個頭的高度。
    "陸統領。"他突然開口,"明日破曉,你帶十人去北狄營後那片鬆樹林。"陸沉轉身,月光照亮他眼底的疑惑,"找什麽?"
    "找一口棺材。"宋明允望著窗外翻湧的烏雲,"裝著靖安王舊部秘密的棺材。"
    炮聲更近了。
    有人敲了敲房門,張老三揉著眼睛去開——門口站著個渾身是血的小兵,懷裏抱著個染血的木盒:"大人,牢裏的北狄俘虜...咬毒自殺了。
    這是從他身上搜的令牌。"
    宋明允接過木盒的手頓住。
    盒中青銅令牌上,"靖南"二字被血浸透,在月光下泛著妖異的紅。
    喜歡開局係統逼我當仵作:這縣令斷案反套路請大家收藏:()開局係統逼我當仵作:這縣令斷案反套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