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術法

字數:7373   加入書籤

A+A-


    天行宮在皇城的南邊,這裏既遠離後宮,又不與前廷相連。天行宮地處安靜,看著卻造價不菲,紅牆高瓦,殿前有兩棵滿樹生花的梨樹,即使五六丈高也沒能掩去天行宮一分,極目望去,連綿的屋簷幾乎占滿了所有視線,規模比起嘉靖帝住的毓德宮竟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太極門進去,嘉靖帝首先走進供奉著三清天尊的正殿,很是虔誠地跪地磕頭,起身回頭卻見到仙君依然一臉冷淡,看不出對天尊們有什麽敬崇之意。
    嘉靖帝不禁疑惑,修仙之人有哪個不拜三清天尊?莫非此人是個江湖騙子?可看他仙姿玉色,又不似那下九流之人,剛剛在禦書房,自己可是親眼見過他厲害的,平常方士哪裏有他這樣的能耐?
    嘉靖帝來時換了一身道袍,明黃錦衣上繡著黑白顏色的太極圖樣,在晏雪行看來,道袍的顏色未免有些豔俗,見他一臉懷疑地看著自己,晏雪行便學著記憶中師父的樣子,板著臉道:“真人拜見天尊不可分心,口耳觀一,誠心則靈。”
    宴雪行說得認真,嘉靖帝半信半疑地雙手合十,目光落在中間玉清元始天尊的神像上,之後便聽見仙君就在耳邊念起了符文。
    一般此時,以往方士們念的都是薦告詞文,這樣不知名的符文嘉靖帝還是第一次聽到。不同於祭辭的華麗,這符文像是梵音,旁人根本聽不懂,就是嘉靖帝聽過不少方士在祭台前念咒文,也從沒聽過這樣奇怪的。
    而且明明感覺清玄道長隻是嘴巴微張,聽在耳朵裏卻猶如山寺晨鍾,聲音洪亮像一圈又一圈的漣漪在耳朵裏蕩漾。嘉靖帝被那符文帶著不由得凝神靜氣,仿佛自己身在山穀古廟之中,周圍寂靜空靈,晨鍾一次次地敲響回旋著。四肢百骸猶如飄在半空,他仿佛又看見多年前的仙山,仙山前的仙童依然衣袂飄飛,白色梨花飄過,後山傳來天尊的囑音。
    也不知過了多久,符文停下,嘉靖帝睜開眼睛,眼前的三座天尊畫像周圍竟散發著一層淡淡的光華,就像從畫像裏透出來的一樣!
    嘉靖帝驚疑,自己拜了這幾尊神像二十多年也從未發現有過這樣的跡象,難道是自己看錯了?嘉靖帝半眯著眼,想要看得真切些,但再看過去時,那淡淡的光暈早已消失不見,天尊畫像前,隻剩下嫋嫋而起的香火,哪裏還有什麽不一樣的跡象?
    莫非真是得道仙人?沒有此人念誦符文,天尊們也不顯靈了?
    嘉靖帝禁不住心中激動,站起身來就要上前挽住仙君的手臂,抬頭卻看到仙君眼裏的疏離,嘉靖帝突然覺得自己不該太放肆驚擾仙人,隻好訕訕地攏手站在一旁。
    跟在兩人身後的陸秉麵露古怪,從禦書房開始他被嚇了幾身冷汗,腦子裏一片混沌,理不清怎麽回事,更想不明白怎麽晏雪行就站在那裏念了一段符文,皇上起身後會眼露狂熱,就是晏雪行對他冷淡,他竟好似畢恭畢敬,像個虔誠的信徒?聖上可是一國之君呀!
    陸秉之前還以為今日必死無疑,誰知道峰回路轉,皇上竟對晏雪行深信不疑!這使得陸秉也不得不懷疑,莫非麵前的人真是仙君下凡?
    可晏雪行與赫兒之間的情況他分明清楚,怎麽仙人也動凡心的嗎?
    此時,陸秉壓根忘了晏雪行到底是為何答應進宮的,跟在兩人身後胡思亂想,一直走到正殿後麵的華虛堂。
    華虛堂是由五根高大梁柱支立起來的煉丹房,梁柱上分別畫著後土、句芒、共工、祝融、蓐收幾位天神畫像,天神們個個栩栩如生,譬如怒目圓睜的火神,溫文爾雅的金神,慈眉善目的後土娘娘,還有平靜閉目的水神和目有神光的木神。他們分別排列成五行方陣,站在白色的琉璃穹頂之下,而穹頂中央又分別錯落放著兩個蒸汽騰騰的煉丹爐,也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白色丹爐裏升騰起黑色霧氣,黑色丹爐裏升騰起白色的霧氣,站在門外看去,裏麵行走來往的煉丹方士修童就像在太極像裏進進出出,尤其是白日的陽光從穹頂投射下來,虛幻間,讓人有種到了太清道德天尊煉丹房的錯覺。
    晏雪行不禁錯愕,當年師父煉丹時也做過五行方陣,但和這個煉丹房比較,也不過是庖廚草廬!
    看來,對於修仙,這位天子要比自己師父瘋狂得多得多!
    嘉靖帝見清玄道長麵露詫異,莫名的有些得意,指著丹房說道:“華虛堂曆七位方士煉過仙丹,仙長不妨移步瞧一瞧,聽聞姚方士今日仙丹既成,仙長不妨指點一二。”
    說話間,一個額發童顏的老道從煉丹堂裏走出來,聽到皇上客氣地稱那手執拂塵的方士為仙君,老道不動聲色上前行禮:“小道拜見元虛忠孝帝君!”
    這個元虛忠孝帝君稱的自然是嘉靖帝,剛剛在禦書房,清玄道長說來此是為引自己歸位仙班的,而清玄道長稱自己分明是紫極長生真人,這說明自己的道行還未到自稱帝君的境界,嘉靖帝對仙長的話深信不疑,聽到老道這樣稱拜自己,麵上不自覺地露出尷尬,回首去看宴雪行,仙長卻像是沒有聽見,嘉靖帝地輕咳一聲,說:“姚方士,前幾日就聽你說今日仙丹煉成,怎麽,如何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姚方士說:“陛下稍等片刻,爐火正旺,小道猜想,不久仙丹就能煉成。”
    嘉靖帝點了點頭,往丹房看去,果然看到煉爐裏不停地冒著滾燙的煙氣,丹房裏修童揮汗如雨,煉爐傳來滾燙的轟鳴聲,兩個煉爐不停地抖動著,仿佛有千軍萬馬在煉爐裏奔騰。幾個修童還不停地往煉爐裏加木柴,不停翻滾的爐火看得人心驚肉跳!得虧是煉丹,要是燉肉,怕早就成灰了!
    突然!煉爐裏傳來幾聲像是悶雷的聲音!修童們紛紛抱頭往外逃竄,一群禁軍手握長刀擋在幾人的前麵,眼前滾燙的炭火與水霧被震飛,一些來不及跑的修童立即被燙得麵目全非,震倒在地。
    眼看爐片炭火向眾人飛撲過來,別說禁軍了,就是被護在中間嘉靖帝,估計也難幸免!
    姚方士嚇得手腳冰冷,他試煉過不下十次,這次不過加的流黃多了些,他怎麽也沒想到銅爐能被燒得炸開,要是傷及皇上,他這條小命還能留下?
    姚方士當即腿腳發軟,電光火石間誰也沒來得及反應,眼看就要有人命損當場,嘉靖帝下意識地抬手擋在了臉上!妄想擋住那如天火般的丹爐殘片落在自己的身上。
    可炸開的丹爐猶如天雷地火,哪裏是血肉之軀可以抵擋的?嘉靖帝心中懼怕,已然預想著自己難逃一劫了!——可許久,身上也沒有任何燒灼的感覺,隻聽到“轟”的一聲,劈裏啪啦的火石落地聲響,再睜眼時,麵前爐灰落了一地,身邊如仙人出塵的清玄道長拂塵執在手中,雙掌向前,以泰山之勢將剛才的潑天煙火抵於隻身之外!
    得虧丹房建得高,往裏看去,穹頂還沒有塌,隻是裏麵全成了黑色,濃煙還在不停地往外冒。
    嘉靖帝驚魂未定,可一旁看著心血盡失的姚方士早已發狂似的走上前,陸秉想要拉住他,可姚方士動作更快,轉眼湮沒在濃煙之中。
    嘉靖帝對晏雪行說:“幸得仙君相救,天賜朕運道也!”
    聽著丹房裏傳來梁柱倒塌的聲音,晏雪行望著滾滾濃煙沉默不語,他不明白,明明危急萬分,姚方士為何要不顧身險跑進去?修仙為什麽就可以如此地奮不顧身?
    嘉靖帝被侍衛請到一邊,隨著“轟隆”的一聲響,西邊的梁柱倒塌,一角穹頂終是沒能撐住往西邊塌陷下去,滾滾濃煙驀地升起紅火。
    眾人都為姚方士捏了一把汗,若還不出來,隻怕要死在麵了!
    丹房是上好的金絲楠木製造,金絲楠木易燃,隻需一陣風就能把整片宮殿燒個精光!想到可怕的後果,顧不得被濃煙嗆到,許多禁軍與一眾太監忙打水救火,隻是火勢猛烈,哪裏是人能用水澆滅的?侍衛們發瘋似的潑了幾桶水卻也不敢往裏衝了,都停在丹房前,眼看著火苗越躥越高,任由濃煙火滾燒得“劈啪”作響。幸好七月豔陽高照,悶熱得一點風都沒有,而煉丹房因為常年燒火的緣故,也沒有連著周圍的殿房,眾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火勢越來越大,直到燒得人再也走不進去。
    晏雪行歎了口氣,看來跟在皇上身邊的人真的對修仙深信不疑,如果不是,姚方士也不會不顧生死跑進去找煉爐裏的仙丹了!
    如此,他日後該怎麽取信於皇上?若是自己都不信,露出破綻是遲早的事,到時連累的就不隻是他和沈赫!說不定老師也會被牽連…
    不過轉念一想,晏雪行又笑自己多餘顧慮,管他信不信呢,反正拿了海龍骨,到時找個由頭回昆州便是了,不管怎麽樣,他也不可能像其他方士一樣,一直給皇上煉丹的。
    此時一半的丹房已經完全坍塌,四周除了滾滾濃煙,還竄了一丈多高的火苗,正當眾人以為姚方士必死無疑,哪知丹房裏突然衝出一人,那人頭發已被燒了個精光,臉上燒紅一片,被熏得斑黑的皮膚血肉模糊,身上的衣服也被燒著了。
    見他出來,眾人上前,一人一桶水往他身上澆去,伴隨著皮肉燒焦的氣味,“嗞”地一聲疼得他哇哇大叫,懷裏卻依然死死箍著一個銅蠱,等火被澆滅,眾人才看清楚,正是剛剛衝進火海的姚方士,隻不過他沒來得及痛苦哀嚎便已斷了氣。
    下一刻便有小修童上前用力掰開姚方士的手指,從他懷裏把銅蠱取出來遞呈給皇上,王瑾接過來打開一看,裏麵躺著顆褐色圓潤的丹丸,一股濃重的芳香撲鼻而來,使人聞了精神一震!眼睛看向周圍都仿佛亮了許多。
    嘉靖帝忙不及地接過來聞了聞,臉上狂喜不掩於色,這可是姚方士用盡心力,曆火取來的仙丹啊!
    不過就是姚方士用性命換來的仙丹,嘉靖帝也不敢隨便亂試,遞給晏雪行問道:“仙君覺得如何?”
    覺得如何?
    當然是不怎麽樣。從有記憶以來,師父煉過的丹藥不計其數,他又精通醫理,隻聞那丹藥的氣味,他就可以斷出中間是用什麽煉成,羽化登仙就不用想了,晏雪行從來就不信有這麽回事兒,不過,致死倒不會,畢竟用了許多天材地寶,有好幾味藥還是聚天地靈氣的神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其中加了丹砂、流石之類的東西,所謂,丹砂是毒,流石存在世上百年不化,皇上的身體如此孱弱,隻怕會會受不了丹砂積聚的腹疼之苦。
    可憐那姚方士如此費盡心思,練出來的卻是毫無用處的東西。
    晏雪行搖了搖頭,心知嘉靖帝當然不會輕易相信苦心得來的仙丹是假的,事實勝於雄辯,晏雪行接過仙丹,掰開一半,給姚方士座下的修童服下。
    眾人麵色凝重地等待著,期待修童能有什麽變化,不到半炷香的時間,修童麵色大變,捂著肚子倒地哀嚎,像是有火在肚子裏燒著一樣,哭喊著倒在地上滾來滾去。侍衛們忙壓住修童,晏雪行趁機上前,手指在修童腹部運了內力摁下去,修童頓時臉色漲成豬肝色,痛苦得十指扣著地麵拖出十條血痕,嘴裏嗚咽著發出淒苦的哭聲。
    在場的人都被嚇得臉色蒼白,愣愣地看著麵前的一切,直到晏雪行運功把丹毒逼了出來,修童的臉色才慢慢緩了下來。
    修童很快停止呻.吟,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
    :“姚金方這老道賊!幸好仙君在此!不然,朕豈不是被他給害了?”想到修童隻是服了一半仙丹就痛苦欲裂,若是全吞下去豈不要傷人性命?
    嘉靖帝心有餘悸,不可抑製地罵起了姚方士。
    虧得他剛剛還為姚方士火中取丹大加讚賞,沒想到卻是這般玩意兒!
    晏雪行麵無表情地看著嘉靖帝,心中一陣悲涼,天子真是無情,若不是為了他虛無縹緲的目的,姚方士何至於此?天下姚方士何其多也?而如今,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個了。
    不過短短半個月,嘉靖帝對清玄道長的寵信群臣皆知,不但整個天行宮由清玄道長把持,就是皇上自己,也舉駕搬來天行宮,晨昏定省都要清玄道長念符文拜祭三清天尊。於是,平常往禦書房覲見的大臣,也隻能前往天行宮麵聖。
    說也奇怪,自打皇上搬去天行宮,蒼白的麵色慢慢開始變得紅潤起來,走起路來也比以前穩健,就是一個早上和大臣們商議國事也依然精神矍鑠,換作以前,他頂多就見見內閣幾位大臣,沒半個時辰就乏累得不行,很多事隻能遞奏章,由身邊的大太監王瑾讀給他聽,批示了以後,再由王公公筆墨寫在奏章上。
    如此操作已經多年,內閣掌管朝廷大小事務,通常內閣幾人商議,嚴首輔把意見寫在奏章上,皇上隻需要批紅就可以了。
    因為為了取信於天子,到天行宮第二日開始,晏雪行就著手修煉可以讓嘉靖帝身體轉好的丹方,經常一忙就忙到了後半夜。
    晏雪行以為海龍骨難得,然而不過是在丹方裏加上此藥,內廷就給送了過來,對於普通人來說,海龍骨可能是天下至寶,但對於皇上來說,這還比不上一兩千金的龍涎香來得珍貴,畢竟海龍骨無色無味,白骨生筋皇上又哪裏想到會有一天用得著?天下之主寶物何其多也,或許對於嘉靖帝來說,用其修煉成仙丹就是它最大的用處了。
    不過十日,嘉靖帝新服了丹藥,身體一天比一天利落,他把這些都歸功於仙丹靈驗的結果,對晏雪行更加信任,連同的,對陸秉也賞賜頗多。
    醫治蓮生的藥,晏雪行也已煉好,可惜白日裏皇上要和清玄道長一起禪坐修道,不但如此,還夜夜留宿天行宮,與晏雪行同吃同住,按照嘉靖帝的話說,這是要多多沾染仙君的仙氣。不得已,即使晏雪行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憑空在皇上麵前消失,晏雪行心中著急,蓮生的傷留得久了,不能假於他人之手,自己卻被鎖在這天行宮中,又怎麽能幫蓮生療傷?
    可能服了丹藥,沉屙已久的身體有了起色,嘉靖帝禁不住寂寞,終於在這天回了乾清宮,君王舉駕一走,整個天行宮的人就少了大半,自然的,也再沒人膽敢驚擾仙君禪修。
    晏雪行回到家直奔西邊廂房, 兩個丫鬟照顧楊蓮生很是用心,二十來天沒見,楊蓮生雖然不至於氣色大好,但也沒有變得更差,畢竟蓮生一心求死,沒有丫鬟們盡心盡力,蓮生怕是見不得兄長的麵了。
    晏雪行偷走出來,沒有能浪費的時間,為了蓮生好得快些,丹藥發揮最大的作用,晏雪行給蓮生運功療養就花去了大半夜的時間,等忙完蓮生這邊,已是後半夜,身上的汗出了一身,粘粘膩膩的很不舒服,於是,沐浴更衣時又花了些時間。回到暖房時,外麵已經下起了瓢潑的大雨,沈赫與晏雪行就像是久別重逢的倦鳥,疲憊地靠在一起珍惜這短暫的溫存。
    聽著沈赫的心跳聲,外麵的雨聲也變得遙遠,晏雪行感覺眼皮越來越沉,如果可以,他真想賴著天亮也不走,擁著懷中的人直到永遠也不要醒來。
    喜歡辭京華請大家收藏:()辭京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