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錦繡河山,亦未曾踏足
字數:9568 加入書籤
同時,秦帝國已將戰書送往燕國,並備妥致齊楚兩國的國書。
“諸位兄弟辛苦了。”
趙遲微微一笑。
聽到他的聲音,值守的銳士無不激動萬分。
武安君趙遲,在秦軍中如戰神般存在,令所有銳士心生敬仰。
車駕順利入宮,毫無阻礙,很快抵達章台宮。
甫一到,趙遲就看見自己的兩個孩子正與祖龍的幾位小公主嬉戲,玩得興高采烈。
這兩個小家夥仿佛早已習慣王宮生活,毫無拘束之意。
“咳咳。”
趙遲低聲咳嗽。
聽到父親的聲音,幾位小公主立刻發現他。
“大哥哥!”
“是你!”
“你回來啦!”
嬴陰嫚等人見到趙遲,同樣欣喜若狂,紛紛圍攏過來。
兩個小家夥看到父親被眾人環繞,焦急地跳起來。
“姑姑…”
“這是我爹爹,你們不能搶!”
“這是我爹爹…”
兩小童急奔至父側,竭力擠入卻未成功。
“哈哈哈!”
“真是調皮!”
趙遲上前,一手一個將他們抱起。
此刻,兩小童又恢複驕傲之態,似在宣告:爹爹終歸來了!
幼齡孩童多愛獨占父母。
“阿耶!”
“爹爹到!”
趙鈺琪朝殿內呼喚。
“進來吧。”
祖龍低沉嗓音自殿內傳出。
趙夫人柔聲道:“琪兒、熙兒,去玩耍,爹爹要入宮了。”
趙遲邁步入章台宮深處。
章台宮中,祖龍專注批閱各地奏折。
身為勤政君主,他每日隻忙於早朝與政務,鮮少涉足後宮。
他以強國興邦、一統天下為畢生追求。
這般盡責君王,世間稀有。
“休息得好嗎?”
祖龍抬眸,笑意盎然。
“躺了一日,精神煥發。”
趙遲亦微笑回應。
一旁趙高震驚地看著這一幕——祖龍與趙遲毫無君臣隔閡,反顯親近,令他震撼不已。
多年來,他從未見過如此場景。
“趙高,退下。”
“無召勿擾。”
祖龍冷冷掃視。
“臣告退。”
趙高低頭行禮,緩緩退出。
心中滿是酸楚。
自趙遲得寵後,祖龍對其一家優渥有加,使他失去刺探秦機密良機,也無法及時傳遞要信給胡亥公子。
然在王權之下,他不過卑微宦官。
“大王召臣何事?”
趙遲未等祖龍示意便落座,因祖龍曾言不必拘禮。
“無事就不能找你?”
祖龍語氣帶怒。
難得趙遲歸來,他本想增進父子感情。
“大王所言甚是。”
趙遲苦笑附和。
“嗬嗬。”
察覺趙遲話語無奈,祖龍得意一笑。
跟老子鬥?你還嫩著呢。
“魏國已亡,剩餘王族押至鹹陽。
朕會賜你兩位魏國公主為妾。”
祖龍忽道。
趙遲聽後輕笑:“大王思慮周全,先賜韓、趙公主,今又添魏公主。
若滅齊、楚、燕等國,是否也要賜來?”
“無妨。”
“正可延續你家血脈。”
祖龍笑道。
此時,趙遲嬉笑提議:“大王如此慷慨,不如幫我解決終身大事吧。
您認我為婿,我認您為父,如何?”
聞言,祖龍瞪他一眼:“荒唐,休想!”
“旁人或許覬覦她,唯獨你不行。”
“為何我不能這樣想?”
趙遲一臉無辜。
祖龍眼神一冷,心中怒火升騰。
這人竟打妹妹的主意,實在不堪。
但轉念一想,趙遲不知自己身份,這話或許隻是玩笑。
“膽子不小,竟敢戲弄寡人。”
祖龍皺眉道。
“臣不敢。”
趙遲笑答。
“算了,懶得跟你囉嗦。”
“過來。”
祖龍起身走到沙盤前,趙遲緊跟其後。
沙盤上,原本晉國的土地盡染秦旗,大秦已占大部分疆土,與齊、楚、燕相較,國力懸殊。
“若要滅燕,”
祖龍低聲問。
“據我所知……”
“趙國當年攻燕,重創其國,若非我軍援救,燕早亡矣。
今雖時移世易,燕國仍弱,兵力不足四十萬,可調動者僅三十萬。”
“滅燕,”
趙遲不以為意,“無須多慮,引其主力決戰,一戰破之。”
“燕鄰代地,可遣李牧虛張聲勢,雙管齊下,必勝無疑。”
趙遲直陳己見。
祖龍聞言,眼中笑意微現。
此子眼光超群,難怪屢建奇功。
“看來,滅燕重任非你莫屬。”
祖龍含笑點頭。
“為秦效力,責無旁貸。”
趙遲毫不猶豫接下任務。
伐燕利大於弊,趙遲豈會放過?
“好。”
“你在滅趙中立功無數,此番定能讓我滿意。”
“休整一月後,即刻準備伐燕。”
“滅魏時的權力,亦適用於此次。”
祖龍決斷言之。
“臣領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遲欣然受命。
“天下版圖,”
“大半已歸我手,僅餘此一國,便可統一天下,成就霸業,名垂千古。”
祖龍凝視沙盤,豪情滿懷,威嚴盡顯。
“果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果然氣勢磅礴。”
“有人說,若秦始皇有世界地圖,是否也會囊括全球。
若他多活數年,或許真能達成。”
“不過,我最好還是閉口不言。”
天下於他與眾多國人而言,不過是中原大地。
世人皆知天地廣袤,卻不知天下不過是滄海一粟。
之外還有無數未知之地,即便秦始皇未至,我亦將有所建樹。
若他有朝一日統禦天下,必將開創武道盛世,重振靈韻,令天下萬物盡歸己控。
趙遲胸中滿溢這般豪情。
然眼下,他須收斂鋒芒,因自身力量尚未強大到足以震懾四方。
他亦常羨軍旅生涯,在戰場上的拚殺讓他向往。
雖貴為帝王,掌控山河,卻似困獸囚於深宮。
繁華江山看似盡在掌中,實則多賴臣屬進獻,自己未嚐親曆其境。
錦繡河山,亦未曾踏足。
看著沙盤,仿佛萬象在目,卻模糊不清。
“秦始皇所言不假,此宮確如牢籠。
百官表麵恭敬,內裏各懷心思,皆以私利為先。
我亦如此,唯有將國計民生與眾人利益相連,才能激發他們。”
“秦始皇所聽,不過百官奏章中的詞句,是他們願他知道的,非他真心探求的。”
“朝堂藏龍臥虎,秦始皇或未察覺。”
“即便秦律森嚴,仍有人敢於觸犯。”
趙遲沉思。
從秦始皇話語中,他有所領悟。
“話說回來,你久居軍營,從未涉足政務,對此有何見解?”
祖龍轉向他。
“臣隻懂軍務,於政務全然陌生。”
趙遲誠實地回答。
此話並無虛假,他對政務確實毫無頭緒。
他生性老實,豈會故作姿態?
“身為我大秦武安君,精通一門固然重要,政務能力也需提高。”
祖龍直截了當地說道。
聽完此言,
趙遲疑惑地抬起頭。
“武安君隻需專注軍務,為何要涉獵政務?”
祖龍指了指王座:“坐下。”
趙遲遲疑地望著那座位:“這是您的寶座,我怎敢冒犯?”
祖龍語氣堅定:“沒人會說什麽,這裏是家,不必拘泥於規矩。”
他嚴肅下令:“你是我的繼承人,未來儲君,必須了解政務。”
趙遲隻好順從:“臣遵命。”
趙遲跪坐在王座上,麵對堆積如山的竹簡奏疏,茫然問道:“如何處理?”
祖龍答道:“處理這些文件,不明白的地方隨時可以詢問。”
趙遲暗自腹誹:“秦始皇把我當作苦力,讓我審閱奏折,果然是官大一級壓死人。”
他拿起一份奏折,開始仔細閱讀。
廷尉李思上奏,稱趙、韓雖已歸附,但秦法推行遇阻,民眾多有抗拒,建議以強力震懾逼其順從。
祖龍向趙遲征求意見,趙遲立即反對,主張不可急功近利,應效仿商鞅變法循序漸進。
他指出商鞅變法經數代才穩固,如今趙、韓百姓對秦法陌生,貿然實施恐生亂局。
同時,他提到已在兩地部署兵力確保穩定,韓地秦法推行大半,即將全麵展開。
祖龍聽後點頭同意,令穩步推行秦法。
趙地也開始逐步實施秦法。
李思主張短期全麵推行秦法,顯得過於急躁,此策不妥。”絕不可準許。”
趙遲回應。”你說得很有道理。”
祖龍微笑注視趙遲後說:“你說自己不通政務,我看你理解得很透徹。”
“大王,這隻是常理,談不上精通政務。”
趙遲苦笑著答。
“那麽,批閱這份奏書吧。”
祖龍示意,趙遲接過任務。”要用刻刀批閱?大王,您當真讓我動手?”
趙遲拿起刻刀,滿是疑惑。
他意識到祖龍確實讓他親自動手。
雖然這是職責所在,但顯得倉促,他既非儲君,也無王室血統,不該獨自裁決。
“堂堂武安君怎會不懂政務?”
祖龍淡然說道。”待天下平定,大軍無戰之時,我會重用你的才能。”
他又隨意補充一句。”這個借口略顯勉強。”
趙遲心中思忖。
即便天下統一,戰事停止,安定仍需軍力支撐,他的統帥之能不會無處施展。
無奈之下,趙遲拿起刻刀,在奏書上刻下“否決”
二字。
批閱文書不難,隻需熟悉方法,明確國策方向,有獨特見解和措施即可。
至於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事宜,還需朝堂共同商議,君主猶豫時,百官也須參與討論。
對祖龍而言,隻需判斷可行與否並闡明理由。
“我大秦改革成效曆經數十載方見成果,治理新得之地不可急於求成,應循序漸進,方能推行秦律。”
趙遲再次刻字,寫下否定依據。”小崽子,還說不會審閱奏折。”
祖龍看後滿意點頭,“看來你懂規矩,駁回理由寫得清清楚楚。”
趙遲一時愣住,不知是喜是謙。
他在章台宮多次見到祖龍處理公務,熟知批閱流程,早已習慣此類事務。”既然明白,繼續吧。”
祖龍鼓勵,“有疑問隨時問,完成後放一邊即可。”
見趙遲專注工作,祖龍滿意微笑,轉身喊道:“琪兒、熙兒,父親帶你們出去玩。”
話音剛落,兩孩子迅速跑來。
父親得空了!孩子們歡呼著跑到祖龍身邊。
“姑姑們呢?”
一聲詢問引得眾人開懷,隨即開始準備遊戲。
趙遲望著此情此景,感慨良多:“這般情景實在難得。”
……
“那些鴿子很有趣。”
趙鈺琪開心地說。
“琪兒,父王已將鴿子送去別處,若你們喜歡,回頭我讓爹爹再給你們找一些,讓你們盡情玩耍。”
祖龍溫和地說道。
“父王。”
“我們能否外出遊玩?”
嬴陰嫚鼓起勇氣問道。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