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醫德驗藥,證藥醫德堂
字數:4898 加入書籤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醫德堂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醫德精要》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藍布裝裱的,上麵用金字繡著 “大醫精誠” 四字,內頁收錄著曆代醫者的道德箴言:孫思邈 “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 的誓言,李時珍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的自勉,近代醫師 “見彼苦惱,若己有之” 的手記…… 每條箴言旁都標注著 “踐行案例”“後世評價”“傳承影響”,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醫德守則”,上麵用銀線繡著 “凡大醫者,必當安神定誌,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字跡是唐代藥王孫思邈手書複刻,帶著悲憫的溫潤感,此刻在醫德堂的檀香裏泛著聖潔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枚明代的 “醫德勳章” 共鳴,勳章背麵刻著 “救死扶傷”,邊緣的磨損記錄著歲月的風塵,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乳白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討價還價聲 —— 那是 “紅包行情” 的爭執。兩人剛推開刻著 “醫者仁心” 的朱漆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渾身發冷:原本陳列著 “義診獎狀”“匿名感謝信” 的醫德堂,如今被隔成 “掛號費競價區”“手術紅包協商處”,牆上貼著 “主任醫師插隊價目表”,而角落裏的 “先賢醫德館”展示曆代醫者高尚事跡的地方)被改成了 “成功學講堂”,館內的 “拒禮記錄”記著 “張醫師十年拒收紅包二十萬”)被換成了 “創收光榮榜”,展櫃裏的 “救死扶傷錦旗” 堆著 “vip 客戶名單”,旁邊的 “醫德日誌”記著 “1977 年,李醫師冒雪步行三十裏救治難產孕婦”)被鈔票壓得變形,紙頁上還能看到 “生命至上,金錢為輕” 的字樣。
“爺爺你看,他們把講良心的地方變成賣良心的市場了!” 小家夥指著最紮眼的 “醫德變現計算器”,屏幕上輸入 “患者家境”“病情緊急度” 就能算出 “建議紅包金額”,一個戴金表的 “醫托” 正教唆家屬:“給主刀塞這個數,保證手術多用心!” 醫德堂中央的 “醫患同心牆”貼滿患者與醫師的溫馨合影)被刷成 “利益分配公示欄”,上麵用紅筆寫著 “某科室藥品回扣占比 30”,旁邊的 “拒收紅包簽名簿”簽著 “醫者應廉潔自律”)被改成了 “客戶滿意度評分表”,表下的垃圾桶裏扔著被撕碎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 “為病家謀幸福” 的句子被踩在腳下。更刺眼的是堂口的橫幅:“紅包換放心,花錢買健康 —— 良心不值錢,利益最實在,沒好處誰拚命”。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 “德範台” 前,伸手撫摸台麵上的刻字 —— 那是百姓為紀念義診醫師鑿的 “活菩薩” 三字,台側石碑刻著 “民國二十三年,王醫師變賣藥箱救治災民,自己餓死在行醫路上”,字跡被香火熏得發黑。他從驗藥箱取出些醫德信物:一封 1952 年的匿名感謝信字裏行間滿是 “分文未取卻救命之恩” 的感激)、一枚 “義診三十年” 銅章章背刻著 “願天下無病”)、一件補了七次的白大褂口袋裏還留著給患者墊付藥費的票據),往德範台上一擺:“這叫‘醫德本心’,” 他展開那封感謝信,“老祖宗行醫,講究的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哪能拿人命當生意?” 說話間他已指著白大褂上的補丁:“你看這磨損,是常年熬夜看護病人磨的,那些隻認錢的哪懂這辛苦?”
醫德堂堂主德伯戴著翡翠手鐲走來,手裏拿著份 “科室績效表”,某外科的 “人均創收” 是醫德標兵科室的五倍。他踢了踢旁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黃師傅別抱著堆破爛裝聖人了,現在誰還信‘無私奉獻’?我這市場化運作,能讓醫師‘有幹勁’,你看這獎金數,比你守著個破台子強百倍!”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患者依從度”,“看見沒?給紅包的患者術後滿意度 98,夠你辦百場免費講座,這才懂醫德!”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紅包交易記錄” 前一放。老鱉對著那些單據噴出股清水,紙頁上的 “自願贈送” 字樣立刻暈開,露出下麵的 “不送就拖延治療” 的威脅,某頁 “手術承諾” 被水浸透後顯出 “收多少辦多少事” 的小字,“這是趁人之危!”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醫師私下商量 “這個患者家境好,可多開檢查”,“爺爺說真醫德得見死必救、分文不取,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墊付藥費票據,展示著 “‘哪怕自己挨餓也要先救病人’的赤誠”,引來幾個老患者的抹淚。
新出現的老醫德醫伯拄著龍頭拐杖走來,杖身刻著 “心無旁騖”,懷裏揣著本《醫德踐行錄》,裏麵記著 “1960 年,用自己口糧換藥材救患兒”“1985 年,為流浪漢做縫合手術,術後自付醫藥費”。老人從袖中摸出塊 “醫德令牌”,是塊羊脂玉牌,刻著 “心誠則靈”:“這是我父親傳的,” 他指著牌上的裂痕,“1939 年鼠疫爆發,他連續七日七夜救人,力竭而亡,哪像現在這樣,見錢眼開?” 他當場講述某患者沒錢治病,自己偷偷墊付費用的往事:“你看這醫者本分,是刻在骨子裏的,哪是紅包能買的?”
德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醫德量化儀”,能按 “創收金額”“患者送禮價值” 評定 “醫德星級”,最高五星對應 “年入百萬”:“看好了!這機器比你那套空談高尚高效,數據說話,專家都說‘符合人性’,你懂個屁的‘醫德’!”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給某收紅包的醫師評上五星,“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老掉牙的奉獻有人學,還是我拜金主義吃得開!”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醫德精要》裏翻出張 “醫德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心不近佛者不可為醫,技不如仙者不可為醫,利欲熏心者不可為醫”。他拿起 “醫德守則”,往德範台前一立,守則竟透出白光:“這叫‘醫德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老醫師說‘醫乃仁術,無仁則無術’,機器哪懂這生命相托的重量?” 說話間個衣衫襤褸的患者跪在地上哭求:“我沒錢,但我娘快不行了……” 黃三炮立刻扶起他:“跟我來,現在就安排救治,一分錢不用花。”
醫伯突然往 “仁心石”檢驗醫德真偽的奇石)上放了份紅包交易記錄,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匿名感謝信,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大愛”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感謝信裏的 “不求回報”,“這真心換真心的溫暖,那些隻認錢的哪有這福氣?這可不是儀器能糊弄的!”
德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銷毀所有醫德典範資料:“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請來的 “營銷大師”,“讓他培訓醫師‘如何暗示患者送禮’,保證收入翻番,看你們還拿奉獻當回事,假清高!”
黃三炮將 “醫德守則” 往醫德堂的梁上一掛,守則的白光與梁上的 “醫者仁心” 匾額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先賢行醫圖》—— 畫麵裏的醫師冒雨出診,深夜為患者熬藥,拒收患者送來的雞蛋,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生命的敬畏。“這才是醫德堂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醫德得‘以仁為魂,以愛為懷’,既要醫術精,更要品德高,哪能靠見利忘義、趁火打劫謀生?”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仁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紅包交易記錄突然化為灰燼,醫德量化儀顯示 “請先問初心” 的提示,而被改成講堂的先賢醫德館竟自己陳列起拒禮錦旗,利益分配公示欄變回醫患同心牆,撕碎的誓言書頁自動拚合,電子屏播放起 “鄉村醫師紮根山區五十年” 的紀錄片。幾個醫師忍不住放下手裏的 “創收方案”,看著屏幕裏的畫麵紅了眼眶。
醫伯趁機往眾人手裏發了《醫德三字經》:“來,拿著學,這裏麵講‘見病患,如至親,分文取,是本心’,那些貪錢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對著先賢畫像深深鞠躬:“這叫‘重拾初心’,行醫就得幹幹淨淨。”
德伯見勢不妙,想趁亂轉移回扣贓款,卻被黃三炮用 “醫德守則” 攔住去路。“醫德堂不是銷金窟,”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討價還價聲格外清晰,“藥道醫德得‘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是為了守護生命尊嚴,不是為了中飽私囊,這是老祖宗傳下的倫理道,不是功利化腐蝕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醫德堂最高處的 “仁心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醫者仁心,濟世救人”。隨著旗幟展開,所有紅包自動飛回患者手中,而醫德堂的牆上浮現出曆代醫者的誓言,堂裏響起 “健康所係,性命相托” 的集體宣誓聲。黃三炮往先賢醫德館撒了把 “向善種子”象征醫者仁心的藥材種子:甘草代表慈悲,當歸代表責任),瞬間長出象征高尚醫德的植物,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醫德”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傳承總壇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總壇’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凝聚藥道精神的聖地,突然想起醫伯的話:“醫德就像藥的藥性,摻了假就成了毒藥,丟了仁心,再高的醫術也救不了世道,守不住這份善,藥道的根基就徹底垮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患者與醫師的道謝聲 —— 那是醫德堂久違的、屬於溫暖的韻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