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思慮周全
字數:7784 加入書籤
子楚將其放置一旁,問:“這樣就不會有問題了吧?”
“無礙!”李斯搖頭,“臣正是因為顧慮此事,才建議將試行範圍限製於鹹陽,畢竟鹹陽為秦國最為繁華之地,人才薈萃,於此試行小規模科舉製頗為可行。”
眾人點頭,心中佩服李斯思慮周全。
他苦笑著:“卻沒想到大王與吳卿已著手解決。”
感慨道:“不出三五年,民間必然湧現眾多人才。”
子楚認同:“李卿所言甚是,如此看來,第一步計劃已然明確!”
心中暗自記下李斯之功,今日表現令人驚豔,其現任官職實屬屈才,應更進一步。
“話雖如此,在鹹陽推行,是否會觸及貴族利益?”祁農眉頭緊鎖。
“若他們連這點挑戰都承受不住,不如直接搞個大動作震懾他們!”馮劫參與會議,語氣強硬。
“我亦讚同,有句名言說得好,若問題無法解決,那就除掉製造問題的人!”吳巨幸災樂禍。
祁農驚訝地張大了嘴:“這話是誰說的?哪位名人嗎?”
“呃,你就當是魯迅吧。”
“停停停,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
贏勵頭疼不已:“能不能別整天打打殺殺的?如果可以的話,溫和的方式當然是最好的。這些貴族可是秦國的核心,一旦鬧起來後果很嚴重。”
“問題是他們一定會鬧的!科舉製和推薦製、世卿世祿製是對立的,隻要他們發現一絲推行科舉的意圖,就會拚命守住自己的利益,絕不會讓任何人插手。剛開始推行科舉製時可能還好,但如果推行失敗,他們可能會直接參與進來,利用科舉製為自身謀取更多權力。”
“大王,我們至少要采取一些震懾措施吧!”呂不韋認真地說。
“殺雞儆猴!”馮劫接口道。
“具體怎麽操作……”子楚揉了揉眉心,最後說道,“這個問題暫時擱置,現在先討論科舉製度的具體章程,尤其是考試範圍的問題!”
眾人再次熱烈討論起來。
“到時候不會隻有我們幾個出題吧?這活兒可不容易完成。”祁農左右看看。
“怎麽可能!我們大秦人才濟濟,這麽多博士學士,到時候讓他們出題不就行了嗎?”吳巨說。
“這樣會不會太分散,容易泄露機密?”呂不韋皺眉道。
“這還不簡單?”吳巨笑著提議,“把他們都關在一個沒人知道的地方,外麵安排重兵看守,等考試結束再放出來。”
眾人嘴角微微抽動。
怎麽感覺吳巨的辦法才是最狠的……
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吳巨接著說:“他們出的試卷必須嚴格保密,由最忠誠的軍隊嚴密守護,誰要是泄密就當場斬首示眾。我們還可以準備多套試卷,在考生中安插探子,一旦發現泄密跡象,立即啟用備用試卷。”
沒錯,吳巨正是照搬了後世高考的那一套。
“這樣一來就萬無一失了!”子楚拍手大笑。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談話持續到正午,子楚設宴款待眾人後,各自離開。
關於科舉製度的探討才剛起步,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今天的交流雖有收獲,但僅僅是開端,還有諸多細節有待討論。
臨別時,子楚反複叮囑在場人員不得泄露今日會議內容。
眾人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均承諾守口如瓶。
……
下午,吳巨收到沈舫的報告,得知造紙廠已全麵完工,原料充足,隨時可投入生產。這一消息讓吳巨十分欣喜,新造紙廠的建成與印刷術的完成無疑是雙重喜事。正值作坊停工期間,紙張消耗迅速,庫存僅夠維持數日,如今造紙廠即將開工,無疑解決了燃眉之急。
他立即驅車前往城外的吳家莊,抵達造紙廠門口。新建的廠房氣勢恢宏,比之前的作坊大出許多。吳巨走下車,望著廠房大門,腦海中浮現四個字:煥然一新。
“吳卿!吳卿!”
烈日炙烤著地麵,模糊了視線。隱約間,吳巨看見一人飛奔而來,正是造紙廠負責人沈舫。
“幾天不見,你似乎胖了些。”吳巨仔細打量著沈舫。
“嘿嘿。”沈舫摸了摸腦袋,“不搞研究了,心情舒暢,自然發福。”
吳巨苦笑著搖頭,別人夏季都胃口不佳,這家夥卻越吃越壯。
“走,進去看看吧。”
“好嘞。”
沈舫帶吳巨參觀了車間、倉庫以及各類器械和原材料。
“現在的產能比以前提高了多少?”吳巨問道。
“至少提升了二十倍!”沈舫答道。
“不錯。”吳巨滿意地點點頭,“那就召回所有工人,明天正式開工!”
“明白!”沈舫興奮地點頭。
隨後,吳巨與沈舫商議了工人短缺等問題,確定方案後,沈舫著手執行,而吳巨則順便前往鄰近的印刷廠轉了轉。
印刷廠已遷至吳家莊,廠內工作繁忙,負責人是吳巨的親信詹庭墨,他曾負責首次組織雕刻工匠。然而,製作字模的工匠仍歸蒙恬管理,因為這兩批人即便交予吳巨,他也難以妥善安排。目前印刷廠設於吳巨領地,隻是將印刷與字模製作分開處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於造紙和印刷的收益分配,前者按一比二分成,後者按一比三分成,其中造紙收入的兩成、印刷收入的三成需繳納官府作為稅收。雖然看起來比例較少,但子楚對這些利潤頗為心動,特別是造紙,顯然是一項高回報的生意。然而,吳巨的籌備工作已接近尾聲,資金與人力均不成問題。加之吳巨研發造紙術與印刷術是為了秦國的貢獻,子楚自然不便從中獲利,僅收取了相應的稅收份額,但這部分收益已足夠充實國庫。剩餘部分自屬吳巨所有。
次日,在呂凝的指揮下,鹹陽一處繁華地段的店鋪正進行重新裝修,即將成為銷售冰塊及相關商品的場所。當手下詢問店鋪名稱時,呂凝猶豫片刻,向吳巨請教。
“店鋪叫什麽好?”吳巨沉思片刻,說道:“就叫飲冰閣吧。”
“飲冰閣……”呂凝思索著問,“這是取自莊子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的意思嗎?”
“對!”吳巨點頭,遞過一張紙。呂凝立刻拿起墨條研墨。兩人相視一笑,長期合作的默契盡顯無疑。
隨後,吳巨在紙上寫下“飲冰閣”三字,呂凝接過交給手下,囑咐製作牌匾。等手下離開後,她又問:“我們什麽時候開業?”
“人員和物資都準備好了嗎?”吳巨問。
“都已經準備妥當。”呂凝答道。
吳巨略作思忖,近來他將冰塊贈予鹹陽大小勳貴之事已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想必如今輿論已接近頂峰。
“三天後。”他最終定下日期。
“好。”呂凝應聲讚同。
三天後,飲冰閣低調開張,掛上了吳巨親筆題寫的牌匾。
盡管開業毫無聲張,但僅憑那塊牌匾,人們便知這是吳巨新開的店鋪。結合“飲冰閣”三字及吳巨近期的舉動,不難猜測這家店經營的是何種生意。
飲冰閣的出現猶如巨石投湖,讓鹹陽城這個酷暑之地頓時掀起軒然 。
一時間,城中勳貴紛紛湧至。
步入飲冰閣,眼前豁然開朗,正前方掛著吳巨書寫的字幅:“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前來捧場的祁農、嬴勵、李斯等人見到這幅字,不禁聯想到前幾日的秘密會議。
“我清晨領命,晚間即需飲冰,因我心焦如焚。”祁農言畢,眾人對視一眼,皆有所感悟。
“吳大人果真憂國憂民!”嬴勵感慨。
“確實如此。”眾人點頭附和,卻也暗自覺得寬慰。
看來因科舉製之事忙得焦頭爛額的不隻是他們。
眾人繼續往裏走。
飲冰閣的大部分空間集中在前廳,由於冰棍冷飲易融化,因此設置了許多堂食座位。而後方的生產區麵積較小,畢竟製作流程簡單。
祁農瞥見牆上張貼的價格表,分三大類:冰棍、冰沙和冷飲。
他念道:“普通冰棍五錢一支,加糖冰棍十錢一支,水果味冰棍二十錢一支……”
眾人互相看看,不禁讚歎:“這價格真是厚道!”
雖說是三類冰棍的價格依次翻倍,但普通冰棍僅五錢一支,普通人家也能負擔得起嚐鮮。
而在過去,冰可是難得一見的奢侈品。
至於加糖冰棍,十錢的價格也算公道。
畢竟糖本身也是稀缺之物。
這個時代的主要甜味來源是蜂蜜和飴糖,後者出自成語“甘之如飴”,是用米、大麥、小麥、粟或玉米等糧食發酵糖化而成的食物。
然而,蔗糖直到漢代才通過絲綢之路從天竺傳入中原。
這一切因吳巨的到來發生了變化。幾個月前,大秦糧油店開業,開始出售蔗糖。
吳巨的糖不同於傳統的蜂蜜和飴糖,而是正宗的蔗糖。他知道巴蜀地區已經種植甘蔗,於是派人去尋找,並寫信請求蜀郡郡守李昱協助。
李昱曾收到吳巨贈送的火鍋,後來又引入了無拘酒肆和結海樓等項目,這些都在巴蜀發展得如火如荼,為地方經濟做出了貢獻,也為他帶來了政績。對於這樣的小事情,李昱自然不會拒絕,甘蔗因此順利運抵。
隨後,吳巨在巴蜀購買了一大片適合種植甘蔗的土地,專門用於種植這種作物。
解決了原料問題後,他還研發了白砂糖的製作技術,采用黃泥水淋糖法,利用黃泥水吸附色素的特性,將紅色的蔗糖轉化為白砂糖。
自此,糖價大幅下降!
不過,吳巨的生意剛起步,連甘蔗也隻收獲了一茬,這一批是巴蜀本地的原生甘蔗,今年的新一批還需要等待三四個月。
因此,雖然價格有所降低,但對普通百姓來說依然偏高。不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白砂糖的價格會逐步下降。
以目前大秦糧油店的白砂糖售價來看,每隻十錢並不算貴。
至於水果味的糖,那就更不必說了。水果本身比糖更為珍貴,盡管吳巨為了增加風味加入了不少糖,但他也確實添加了原汁原味的果汁。二十錢的定價合情合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人們都見識過冰棍、冰沙和冷飲,對他們而言,即使售價高達百錢甚至一貫、十貫,願意購買的人依然不在少數。
同樣地,售價越高,利潤也會相應增加。
吳巨為何不把商品定價更高?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
回顧吳巨以往的商業行為,他常常選擇低價銷售那些本可以賣出高價的商品,比如精鹽。即便再漲價十倍,依然會有大量買家,但他堅持設定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價格,這讓很多人感到不解。
最終,大家也隻能認為他是出於愛國愛民的心態才這麽做。這也正是許多人敬佩他的原因。
當眾人在查看商品價格時,吳巨注意到他們的到來,熱情地迎上前,笑著說:“感謝各位光臨!”
“不必客氣,這是應該的。”眾人回應道。
吳巨邀請眾人上樓品嚐飲冰閣的獨特美食,“請跟我來,稍後讓大家體驗一下我們的特色!”
隨後,眾人跟隨吳巨上了二樓。
接待完其他客人後,吳巨找到了呂凝,“看來這次的推廣效果不錯。”
呂凝指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微笑道:“確實是這樣。”
吳巨點頭,語氣平靜地說:“物美價廉自然受歡迎。”
呂凝擔憂地問:“製作冰的方法如此簡單,會不會有人覬覦?”
吳巨搖搖頭,“不必擔心。秦國的大商人雖然實力雄厚,但他們顧慮重重,不會輕易搶我的生意,畢竟那就像從老虎嘴裏奪食一樣危險。”
“至於小商販,”吳巨又搖搖頭,“他們不具備威脅。”
呂凝不解,“硝石的價格不高,獲取也不難,有閑錢的人都可以輕鬆擁有一個小規模的硝石礦。”
吳巨笑著露出潔白的牙齒,“過去是這樣,但未來未必。”
最近,吳巨和子楚參與了多次測試,的研發也接近尾聲。
隨著對威力的深入了解,子楚更加謹慎地對待它。
從吳巨那裏得知的主要原料是硝石、硫磺和木炭後,子楚開始格外關注前兩者。
大量的硝石礦和硫磺礦被官府收歸所有,子楚征調眾多民夫進行開采,以儲備戰爭資源。
表麵上是為了保護,巧合的是,冰棍也是用硝石製成的,因此也間接幫助了吳巨。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