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鐵盒裏的頂針箍與夕陽下的薺菜坡
字數:3178 加入書籤
梅雨季第十一天,太陽露了個臉,把青石板曬出白花花的水汽。林夏蹲在老木箱前搗鼓,箱底的木紋被茶漬養得發亮,像抹了層蜂蠟。何文濤拿指甲刮著箱板縫,說昨兒塞進去的毛衣針不見了,"準是掉箱底夾層裏了。"他話音剛落,林夏就聽見"哢嗒"一聲,箱底一塊活動木板翹了起來,露出個鏽跡斑斑的鐵盒子,盒蓋上刻著朵纏枝蓮,花瓣凹痕裏積著灰,跟奶奶縫補時落在布上的線屑似的。
"這鐵盒看著眼熟!"凱蘭抱著捆芹菜從外麵進來,菜葉上的露水甩在鐵盒上,鏽跡遇了水泛出暗紅,像極了奶奶頂針上的銅鏽。她把芹菜往台麵上一放,芹菜根上的泥點子掉在木箱裂紋裏,"你奶奶以前總把這鐵盒鎖在床頭櫃裏,我小時候偷看過,裏麵好像有亮閃閃的玩意兒。"林夏摳開生鏽的盒扣,鐵盒"吱呀"一聲打開,掉出個油布包,布麵上繡著半朵粉蓮花,跟圍裙上的花紋接茬兒了。
油布包裏滾出個牛皮紙包,拆開一看是堆頂針箍,銅的、鐵的、包金的,大小不一,每個頂針上的凹坑都磨得發亮,跟修鞋匠錘子頭上的坑一個道理。"這是奶奶攢了一輩子的頂針,"林夏拿起個銅頂針套在中指上,冰涼的金屬貼著皮膚,突然想起奶奶指尖的老繭,"她總說,頂針跟人一樣,用久了才有脾氣,銅的耐磨,鐵的壓手,包金的是那年拿餛飩秘方換的。"
何文濤把茶杯墊在鐵盒邊上,杯底的茶山正好嵌進盒蓋的纏枝蓮紋裏,"你看這個,"他拿起個包金頂針對著光,頂針邊緣刻著小字"張記裁縫鋪","跟你奶奶相冊裏那張穿旗袍的照片是不是有關?"林夏翻開昨天的相冊,找到那張泛黃的照片——奶奶站在裁縫鋪門口,手裏捏著塊藍印花布,門框上掛著的木牌跟頂針上的刻字一模一樣。凱蘭湊過來看,頭發上的水珠滴在頂針上,反光裏竟映出奶奶年輕時的笑臉。
"喲,這不是薺菜種子嗎?"凱蘭從油布包底摸出個小布口袋,麻布上用紅絲線繡著"三月三",種子隔著布硌得慌,跟小時候揣在兜裏的玻璃彈珠似的。林夏打開布口袋,褐色的種子滾在手心,想起奶奶常說:"薺菜要自己留種,撒在坡上能長一茬又一茬。"她突然想起城外那片薺菜坡,奶奶每年春天都去那兒挖菜,坡上的老槐樹跟相冊裏菜市場那棵一個歲數。
巷子口傳來收廢品的喇叭聲,"收舊衣——廢鐵——"拖長的尾音像奶奶哼的老調子。林夏盯著鐵盒裏的頂針,突然說:"要不咱去薺菜坡看看?"凱蘭把芹菜擇成段,刀背拍在菜板上"砰砰"響:"正好,昨兒火腿丁剩了點,咱挖點新鮮薺菜做盒子,你奶奶不是最愛拿頂針壓麵皮嗎?"何文濤往茶杯裏續了涼茶,茶漬圈在杯壁上晃悠,像極了薺菜坡上滾來滾去的蒲公英。
三人往城外走,梅雨季的風帶著潮氣,吹得路邊梧桐葉"嘩啦啦"響。路過修鞋匠攤子,他正用錘子敲著鞋底,"當當"聲跟鐵盒扣合的聲音撞在一塊兒。修鞋匠看見林夏手上的頂針,停下手裏的活:"這銅頂針我認得!你奶奶當年給我補圍裙,就用這個頂針,針尖戳穿布料時"嗒"一聲,跟我這錘子聲一個節奏。"
薺菜坡果然長著綠油油的薺菜,葉片上的鋸齒跟奶奶素描本上畫的一樣,根兒帶點紅。林夏蹲在坡上挖菜,頂針套在手上,挖菜時不小心蹭到泥土,銅鏽混著土腥味,突然想起奶奶彎腰挖菜的背影,藍布褂子被汗水浸出深色的印子,跟鐵盒上的鏽跡一個形狀。何文濤在旁邊采蒲公英,吹起來的絨毛落在凱蘭發梢,跟奶奶鬢角的白發似的。
"你看那棵老槐樹!"凱蘭指著坡頂的樹,樹幹上釘著塊歪歪扭扭的木牌,"張記裁縫鋪"的字樣被風雨侵蝕得模糊了,隻剩"裁縫"倆字還能辨認。林夏想起相冊裏的照片,奶奶站在裁縫鋪門口,手裏的藍印花布就是給她做周歲衣服的料子,裁縫鋪老板送了這個包金頂針當賀禮,說"針腳密實,日子才牢"。
挖完薺菜往回走,路過一片拆遷區,碎磚堆裏躺著台舊縫紉機,踏板上的牛皮已經開裂,跟奶奶鐵盒裏的油布一個歲數。林夏摸了摸縫紉機的滾輪,上麵還纏著段藍線,跟圍裙上的蓮花莖一個顏色。何文濤把茶杯放在縫紉機台板上,茶漬圈在灰塵裏畫出個圓,像極了奶奶用頂針在麵皮上壓出的花紋。
回到工作室,凱蘭把薺菜洗得翠綠,何文濤負責切火腿丁,林夏則找出奶奶的擀麵杖。擀麵杖是棗木的,被手磨得發亮,頂端刻著朵粉蓮花,跟鐵盒上的纏枝蓮紋接得上。"奶奶擀麵皮時總戴著頂針,"林夏把銅頂針套在拇指上,"說這樣用力勻,麵皮薄厚才一致。"她拿起擀麵杖,頂針壓在麵團上"嗒"一聲,跟小時候聽慣的聲響分毫不差。
包菜盒子時,林夏試著用頂針在麵皮邊緣壓花紋,銅頂針劃過麵皮,留下一圈圈月牙紋,跟鐵盒蓋上的纏枝蓮一樣。何文濤在旁邊看,突然說:"你看這花紋,跟頂針箍上的凹坑、老槐樹的年輪,還有薺菜坡的田埂,是不是都連上了?"林夏低頭一看,還真是——麵皮上的月牙紋、頂針上的銅鏽、木箱的裂紋,連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像極了奶奶縫補時的針線,繞過來繞過去,都是牽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油熱了,菜盒子下鍋,金黃的麵皮在油鍋裏翻個,火腿丁的紅跟薺菜的綠透過麵皮透出來,跟鐵盒裏包金頂針的光澤一個樣。林夏往鍋裏撒了點糖,跟奶奶以前一樣,糖遇熱化成泡泡,像極了薺菜坡上飄過的蒲公英。
"嚐嚐?"凱蘭把第一盤菜盒子端過來,麵皮上的月牙紋裏還沾著點油星,"用頂針壓的邊,跟你奶奶做的一個脆。"林夏咬了一口,薺菜的鮮、火腿的香,還有點焦糖化開的甜,跟小時候奶奶喂她吃菜盒子時一個味兒,燙得她舌頭直打轉。
這時候,巷口餛飩攤老板敲門了,手裏拎著串紅辣椒:"林夏,你奶奶當年在薺菜坡邊種的辣椒熟了,給你送點嚐嚐。"林夏接過辣椒,紅得發亮的果實跟鐵盒裏包金頂針的嵌邊似的。老板看見桌上的頂針,笑了:"你奶奶啊,當年包菜盒子總多做幾個,讓我給坡上的孤寡老人送,說頂針壓過的麵皮經餓。"
大家圍坐著吃菜盒子,聽餛飩攤老板講奶奶的舊事,說她為了給鄰居家孩子縫補衣服,半夜在油燈下磨頂針,手指磨出了血也不停;說她教坡上的婦女用頂針壓麵皮,包出的菜盒子跟她的頂針一樣周正。窗外的夕陽照在薺菜坡上,把老槐樹的影子拉得長長的,跟相冊裏奶奶的身影疊在一塊兒,隻是現在的陽光暖烘烘的,帶著梅雨季過後的幹爽,也帶著日子的厚實。
收拾碗筷時,林夏把頂針們放回鐵盒,包金頂針在夕陽下閃著微光,像極了奶奶老年時戴在手上的戒指。何文濤把茶杯裏的涼茶澆在鐵盒邊緣,說這叫"以茶養鐵",林夏瞅著茶水滲進鏽跡,突然覺得這鐵盒子、頂針箍、擀麵杖,還有盤裏的薺菜盒子,全是奶奶留下的針腳,把過去和現在縫成了一件暖乎乎的罩衣,穿在身上,針腳裏全是歲月的味道。
喜歡四合院:新篇請大家收藏:()四合院:新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