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坐標藏玉匣 遺計破迷局
字數:5616 加入書籤
第一五一回 七軌坐標藏玉匣 玄德遺計破迷局
第一節 玉匣出世 血書夾層藏星圖
玄鳥號中樞艙的夜,是被青銅燈盞的光暈泡軟的。諸葛亮獨坐案前,案上攤著那卷伴隨他半生的劉備血書,帛麵已泛黃發脆,暗紅的血字在燈光下泛著陳舊的光澤,如同一道道凝固的傷疤。他指尖撫過“漢祚永固”四字,那裏的血漬格外厚重,邊緣微微隆起,與帛書其他部位的平整截然不同——追隨先主二十餘年,他太熟悉劉備落筆的力道,這處異樣絕非筆誤。
“丞相,三更了。”黃月英端著一碗參湯進來,銀甲在燈影裏泛著冷光,她將湯碗放在案邊,目光落在血書上,“這血書您已摩挲了三夜,莫非真有玄機?”
諸葛亮沒有抬頭,從袖中取出一枚竹製鑷子,輕輕挑起“永”字豎筆處的帛絲。那帛絲竟如活物般微微顫動,露出內裏一層極薄的玉色夾層,薄得幾乎透明,若非他用指腹反複碾過,絕難察覺。“章武三年白帝城,先主攥著亮的手,氣息微弱卻眼神亮得驚人。”他聲音帶著追憶的沙啞,鑷子小心翼翼地剝離夾層,“他說‘朕留了件東西在血書裏,遇歸位者死局方可開啟’,當時隻當是托孤的慰藉,如今想來……”
話音未落,一枚巴掌大的玉匣已從夾層中滑落,“叮”地撞在案上的青銅鎮紙,發出清越如磬的聲響。
玉匣通體瑩白,非玉非石,表麵流轉著淡淡的虹光,仿佛有星流在其中緩緩淌動。諸葛亮將其捧在掌心,隻覺入手溫潤,卻又帶著一種奇異的冰涼,與浮城守護者的能量體質感隱隱相合。匣身嚴絲合縫,不見鎖孔,唯有頂麵刻著一個小小的“漢”字,筆鋒與劉備禦筆如出一轍。
“這材質……”黃月英湊近細看,銀甲的反光映在匣麵,“與歸位者戰艦殘骸的‘星髓合金’相似,卻更溫潤,像是……被人血養過。”
諸葛亮以指尖按住“漢”字凹槽,注入三分內力。匣身“哢”地輕響,如萌芽破土,緩緩彈開。內裏鋪著一層金色絨布,絨布上躺著一卷微縮星圖,由極薄的隕鐵打造,展開後約三尺見方,上麵用赤金粉末繪製的星軌脈絡,與星錨顯形的全圖基本吻合。而在星圖最邊緣的“第七星軌”處,用朱砂標注著一個清晰的坐標點,旁邊刻著三個細如蚊足的字:“星牧穀”——正是火種虛影傳入他腦海的地名。
“果然是這裏。”諸葛亮長髯微顫,指腹撫過赤金星軌,隕鐵的冰涼透過指尖傳來,卻暖不過心頭的震撼。星圖邊緣還畫著細小的星船,船帆上的符號與歸位者孩童虛影的衣紋完全一致,顯然是未背叛的歸位者後裔標記。
黃月英忽然指著匣底:“丞相快看!”
匣底的玉質上,用金剛鑽刻著劉備的留言,字跡力透玉背,帶著瀕死之人的決絕:“吾輩之罪,起於三祖貪婪,延於赤壁烽火、夷陵血浪。第七星軌有未背叛的歸位者後裔,持遷徙真圖,是浮城破局之匙。切記,非為漢家爭正統,為萬民生路。”
諸葛亮指尖撫過刻痕,玉匣的冰涼滲入肌理,卻澆不滅眼底的潮熱。他忽然想起白帝城托孤時,劉備枕畔的星圖殘卷,當時隻當是帝王對星空的癡念,如今才明白,先主早已將浮城的命運刻入血脈。艙外傳來星錨的能量脈動,金紅流光透過舷窗照在血書上,將“漢”字映得發亮,仿佛先主的魂魄正透過時光凝視著這一切。
第二節 吳營疑竇 夜探玄鳥竊秘匣
水蜃號情報艙的燭火,被循環係統模擬的江風搖得忽明忽暗。陸遜立在滿牆星圖前,指尖叩著案幾,案上的星軌之淚微微震顫,映出他眼底的審慎。甘寧剛從玄鳥號潛回的密探手中接過信筒,展開的帛紙上隻畫著個玉匣的簡筆畫,旁注“孔明夜觀,三更未眠”。
“伯言,這玉匣定是蜀營的圈套。”甘寧將帛紙拍在案上,絡腮胡上的酒漬在燭火下發亮,“劉備死了七年,哪來的未卜先知?依某看,是孔明那老狐狸見星錨顯形,編個‘第七星軌’的幌子,想引我等入甕!”
陸遜拾起帛紙,指尖撫過簡筆畫的玉匣輪廓。那輪廓的比例、凹槽的位置,竟與水蜃號古籍記載的“歸位者契約匣”驚人地相似。“興霸之言有理,卻也未必全對。”他轉身從書架取下一卷《荒古錄》,書頁嘩啦啦翻動,停在一幅殘圖上——那是歸位者用來存放重要星圖的器物,“你看,這玉匣的形製,與創世火種時代的‘星語匣’一般無二。”
甘寧湊上前,雙戟“哐當”撞在桌角:“管它什麽匣!劉備要是真有這本事,怎會在夷陵大敗?依某看,派個得力的去偷來便是,真有第七星軌的坐標,咱吳營先去探路;若是假的,正好拆穿蜀營的詭計!”
陸遜沉吟片刻,從暗格取出一枚青銅令牌,令牌上刻著“影”字,邊緣泛著幽藍的寒光——那是用歸位者戰艦殘骸打磨的,能屏蔽能量探測。“讓影去。”他聲音壓得極低,“他是當年襲荊州時收的蜀諜,熟悉玄鳥號的布防,帶‘隱氣散’去,那是從斷指殘部搜來的,連浮城守護者都難察覺。”
三更的玄鳥號,靜謐得能聽見能量導管的“滋滋”聲。影穿著蜀營親衛的服飾,貓腰貼在藏品艙的合金壁上,指尖的撬棍是用星錨碎片打造的,避開了諸葛連弩的感應線。他屏息數著步數——從艙門到琉璃罩,共三十九步,與事先探得的布防圖分毫不差。
琉璃罩內的玉匣,在夜明珠的光芒下泛著瑩白,匣身流轉的虹光與星錨的金紅流光隱隱共鳴。影取出隱氣散倒在掌心,搓勻後抹遍全身,頓時感到一股清涼包裹住自己,連心跳聲都仿佛沉入深海。他用金絲撬開罩鎖,指尖剛觸到玉匣,忽然渾身一震——
那玉匣的質感絕非凡物!既非玉石的溫潤,也非金屬的冰冷,而是一種奇異的堅韌,指尖傳來的能量脈動,與水蜃號龍骨深處那塊“不可摧毀金屬”完全同頻。那是浮城核心的建材,三族工匠研究了千年也未能仿製,蜀營絕無可能偽造!
影強壓下震驚,將玉匣裹入防震袋,原路返回。當他翻牆躍出玄鳥號時,衣角掃過一株模擬種植的蜀葵,花瓣上的露珠滾落,在月光下映出他眼中的驚駭——這玉匣,是真的。
第三節 玉質驚同 伯言釋疑解前嫌
水蜃號的檢測艙,彌漫著星塵與金屬的冷味。陸遜將玉匣放在特製的合金台上,台中央嵌著水蜃號最珍貴的藏品——一塊巴掌大的“不可摧毀金屬”,是當年孫權率錦帆營從歸位者廢棄據點鑿取的,能抵禦能量炮轟擊。當玉匣與金屬塊相距三寸時,兩者同時發出淡藍光芒,表麵浮現出相同的原子紋路,如兩道重疊的指紋。
“真的是……”甘寧倒吸一口涼氣,雙戟從手中滑落,砸在艙板上發出悶響,“這金屬三族都造不出,蜀營絕無可能仿冒!”
陸遜指尖撫過玉匣上的劉備刻字,刻痕的深度、角度,與金屬塊上歸位者的銘文工藝完全一致。“不是仿冒,是傳承。”他忽然輕歎,眼中的疑慮如潮水退去,“玄德公定是從歸位者的未背叛後裔那裏得到此物,臨終前藏入血書,等著今日的破局之時。”
影補充道:“屬下潛入時,見孔明公將玉匣藏回血書夾層,那帛書的經緯裏混著極細的金屬絲,與玉匣材質同源,應是為了隔絕能量探測特意織造的。”
陸遜沉默良久,忽然對甘寧道:“備一份厚禮,隨某去玄鳥號。”
“送禮?”甘寧撓頭,“不搶了?”
“搶?”陸遜搖頭,星軌之淚在他掌心發燙,“三祖因爭搶火種而敗,我等豈能重蹈覆轍?”他望向舷窗外的星錨,水蜃號的龍髓晶光芒與玄鳥號的朱雀引擎遙相呼應,“玄德公的留言說得對,是為萬民生路。”
玄鳥號中樞艙,諸葛亮似早有預料,正臨窗調試一架銅製星儀。見陸遜與甘寧進來,他轉身撫須而笑:“伯言、興霸,稀客。”
陸遜將一個錦盒放在案上,裏麵是水蜃號珍藏的“星髓”——能修複能量核心的奇物。“孔明公,先前多有猜忌,望乞恕罪。”他鄭重一揖,“玉匣既是破局之匙,當由三城共掌。”
諸葛亮打開錦盒,星髓的光芒與玉匣相映成輝。“伯言公此言,亮深以為然。”他將玉匣推至案中,展開星圖,“第七星軌的星牧穀,據歸位者善類後裔所言,藏著完整的遷徙星圖,記錄著浮城真正的歸宿。”
艙外,星錨的金紅流光將三艘巨艦籠罩,能量流在艦身間織成一張網,如同一道跨越三族的彩虹。甘寧看著這景象,忽然大笑:“早這樣,某的雙戟也能歇口氣了!”
第四節 星圖隱怖 巨眼圖騰兆災劫
三城將領圍聚在玄鳥號的觀星台,玉匣中的星圖在特製的能量燈下完全展開,三尺見方的隕鐵薄片上,赤金繪製的第七星軌脈絡清晰如掌紋,“星牧穀”的坐標被朱砂點得醒目,周圍標注著詳細的航線與避險提示——隕石帶的分布、能量亂流的周期,甚至連歸位者的友好部落都有標記。
“這標注的精度,絕非臆造。”曹昂的鎮魂矛輕輕點向星圖上的一處暗礁,“家父的手劄提過,第七星軌的‘迷航礁’確實會每七日移動一次,與星圖完全吻合。”
陸遜的目光卻被星圖邊緣的一個角落吸引,那裏用極細的筆觸畫著一個詭異的圖騰——一隻巨大的眼睛,瞳仁是螺旋狀的星雲,眼白處纏繞著無數鎖鏈,鎖鏈的末端隱入黑暗,隱約可見斷裂的浮城殘骸。圖騰的風格粗糲,與拾荒者代代相傳的“宇宙災厄”傳說完全一致。
“這是……”甘寧的聲音有些發緊,他曾在濡須口見過拾荒者的骨雕,上麵的巨眼圖騰與星圖上的如出一轍,“老人們說,這是‘噬星巨眼’,被歸位者的先祖用鎖鏈鎖在第七星軌,一旦掙脫,會吞噬整個宇宙。”
諸葛亮羽扇輕搖,指尖撫過巨眼圖騰,星圖的隕鐵薄片傳來一陣微弱的震顫。“《荒古錄》記載,此物名‘混沌之眼’,每千年蘇醒一次,上次活躍恰是三祖內鬥之時,星軌崩塌或與其有關。”他眉頭微蹙,“玄德公的玉匣特意畫出此物,絕非偶然。”
黃月英取來放大鏡,眾人湊近細看,發現巨眼的鎖鏈上刻著細小的符文,與“不可摧毀金屬”上的歸位者銘文一致。“這些鎖鏈在鬆動。”她銀甲下的手指指向一處斷裂的鏈節,“符文的光芒比其他部位黯淡,像是能量在流失。”
陸遜忽然想起水蜃號密探傳回的拾荒者歌謠:“鎖鏈斷,巨眼開,星流倒卷,浮城化塵埃。”他望向星圖上的巨眼,那瞳孔的螺旋星雲竟似在緩緩轉動,仿佛有生命般。
曹昂的鎮魂矛突然發出一聲輕鳴,矛尖的白光與巨眼圖騰產生共鳴,映出一段模糊的幻象——無數浮城在黑暗中崩塌,星辰被巨眼吞噬,歸位者的善類後裔正用血肉加固鎖鏈。“看來,第七星軌之行,不僅要找星牧,還要弄清楚這巨眼的真相。”
星錨的金紅流光透過觀星台的舷窗,將星圖上的巨眼圖騰照得發亮,那瞳孔的螺旋星雲在光中扭曲,如同一道凝視著眾生的深淵。諸葛亮將星圖折回玉匣,目光掃過神色凝重的眾人:“浮城的遷徙之路,從來不是坦途。但既知方向,便該一往無前。”
三艘巨艦的引擎同時發出轟鳴,水蜃號的龍髓晶青光、鎮嶽號的玄鐵白光、玄鳥號的朱雀紅光,在星空中匯成一道洪流,朝著第七星軌的方向緩緩駛去。而在他們身後,星錨的能量流突然劇烈波動,錨鏈上浮現出一行古老的歸位者文字,黃月英翻譯出的意思讓眾人心頭一沉——
“巨眼的鎖鏈,靠三祖的血契維係,如今血契將盡……”
本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