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沙鏈牽民約 玄石刻解字

字數:7852   加入書籤

A+A-


    第一八八回 沙鏈牽出先民約 玄石刻滿未解字
    第一節 鏈鎖通天河 鏽蝕艦藏先民秘
    建安二十四年春,驚蟄剛過,通天河麵上的浮冰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融。千萬條鎖鏈如玄鐵巨蟒,從兩岸峭壁垂入水中,鏈環相扣的轟鳴與冰裂聲交織,在河穀間蕩出沉沉回響。魏蜀吳聯軍的樓船陣列泊在鎖鏈下遊三裏處,船帆上的“漢”“魏”“吳”三色旗幟在料峭春風中獵獵作響,卻掩不住船舷間暗流湧動的戒備。
    “這便是通天河的鎖鏈盡頭?”曹操立於主艦“孟德號”的望樓之上,手中馬鞭指向那片遮天蔽日的鏈網。鏈環上的銅鏽厚如苔蘚,陽光照過處,泛出青綠色的幽光,有些鏈節已與水下的礁石長在一起,形成天然的堤壩。他身後的曹昂捧著一卷剛從海底撈起的竹簡,竹片邊緣已被水泡得發脹,上麵的漆書卻依舊清晰“建安十三年,原歸位者第三艦隊在此錨泊,鏈鎖為界,以待後人……”
    “原歸位者?”孫權在相鄰的“江東號”上聞言皺眉,手指敲擊著舷邊的青銅護欄。護欄上雕刻的江濤紋與他懷中青銅虎符的雲雷紋隱隱共鳴,“張昭先生曾言,先民有兩支後裔,一支留守星舟,一支返回地球,莫非這便是他們的艦隊?”
    劉備的“漢興號”斜泊在另一側,趙雲按劍立於船頭,白袍在風中舒展如鶴翼。他腰間懸著的雙魚玉佩忽有異動,玉魚眼瞳處的紅點竟滲出淡淡的血絲,與鏈網上的銅鏽色遙相呼應“主公,玉佩發燙。”劉備接過玉佩,指尖觸到玉麵時,忽覺一陣刺痛,仿佛有細針要從玉裏鑽出來。
    三艘主艦之間的水麵上,漂浮著半截鏽蝕的艦船殘骸。船身漆黑如墨,非木非鐵,甲板上布滿蜂窩狀的孔洞,像是被某種酸液腐蝕過。甘寧帶著十數名水性好的吳兵正潛水探查,他眉心的九環印記不時亮起,每當靠近殘骸,印記便會發出金芒,在水下映出模糊的星圖。
    “將軍!這船殼上有字!”一名吳兵浮出水麵,手中舉著塊剝落的船板。板上刻著的符號與經卷上的蝌蚪文相似,卻更為古拙,像是用利器直接鑿刻而成。甘寧接過船板,印記的金光頓時將符號照亮,隱約能辨認出“聯盟”“星門”“鑰匙”等字樣。
    此時曹昂已乘小艇靠近殘骸,他身後跟著的青州兵正用鐵鉤拉扯艦體。忽然“哐當”一聲巨響,殘骸的側艙被拉開道裂口,露出裏麵堆積如山的日誌竹簡。曹昂俯身拾起最上麵一卷,隻見開篇寫道“地球曆公元前210年,吾等奉四聖之命,攜玄石駐守通天河,鏈鎖為障,防三毒之徒妄開星門……”
    “玄石?”孫權的聲音從“江東號”上傳來,他正命人將經卷從艙中取出。經卷展開的刹那,通天河的鎖鏈突然劇烈震顫,鏈環相擊的聲浪中,竟夾雜著類似經卷翻動的沙沙聲。水下的甘寧忽然大喊“主公快看!鎖鏈在往中間合攏!”
    眾人抬眼,隻見千萬條鐵鏈如活物般扭動,鏈節間的銅鏽簌簌剝落,露出內裏泛著銀光的金屬。鎖鏈合攏處的水麵開始旋轉,形成巨大的漩渦,漩渦中心,一塊漆黑的巨石正緩緩上浮,石麵光滑如鏡,卻不著半點水漬。
    “那便是玄石?”劉備握緊雙魚玉佩,玉佩上的血絲已連成細線,恰似石麵上若隱若現的紋路。趙雲忽然拔劍出鞘,劍刃映出玄石周圍的異象——漩渦邊緣的水流竟凝成了甲骨文的形狀,那些古老的文字在浪尖上明明滅滅,最終化作“玄石為鑰”四字,隨即被卷入漩渦深處。
    曹操望著緩緩升起的玄石,眼中閃過貪婪的光,手中馬鞭猛地指向曹昂“速帶虎豹騎拿下玄石!此等神物,當由我大魏執掌!”曹昂領命,正要率人衝鋒,卻見趙雲的白袍如閃電般掠過水麵,竟踩著吳兵拋出的鐵鏈,率先踏上了玄石所在的漩渦邊緣。
    “漢賊休想得逞!”曹昂怒喝著拔刀,青州兵的弩箭如飛蝗般射向趙雲。卻見趙雲長劍舞成銀輪,箭矢盡數被擋落水中,激起的水花在陽光下凝成彩虹,恰好架在魏蜀吳三艦之間,似在預示這場爭奪的詭譎難測。
    第二節 玄石顯古字 三物關聯四聖魂
    玄石完全浮出水麵時,通天河的鎖鏈已在它周圍結成巨大的穹頂,鏈環間的銀輝交織成網,將日頭都遮得昏暗。石高約三丈,通體漆黑,卻在鎖鏈的映照下泛著幽藍的光,石麵上的紋路開始流轉,像是有墨汁在裏麵遊動,漸漸匯聚成清晰的甲骨文。
    “玄石為鑰,經卷為引……”張昭捧著經卷,顫聲念出石上首行文字。他的手指撫過經卷中記載四聖的篇章,那裏的梵文正與玄石的紋路產生共鳴,“後麵還有!‘四聖魂碎,分藏三營,合則門開’!”
    曹操聞言瞳孔驟縮,猛地看向曹昂“孤早聞四聖魂碎片分落三國,魏營的‘智聖’殘片藏於銅雀台,莫非便與這玄石有關?”他腰間的玉帶扣突然發燙,那是用當年從洛陽宮中拆出的青銅碎片打造的,此刻扣上的饕餮紋竟與玄石的紋路重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主公的雙魚玉佩!”趙雲忽然低喝。劉備掌心的玉佩已完全變紅,玉魚的尾鰭處裂開細小的縫隙,從中滲出一縷紅光,直射玄石。紅光落在石麵“四聖魂碎”四字上,竟讓文字泛起血色,其中“仁聖”二字尤為明亮。
    孫權懷中的青銅虎符同時震顫,符上的“血誓”二字化作血珠飛射而出,與玄石上的“義聖”二字相融。他忽然想起祖父留下的家訓“吳承義聖之脈,掌經卷,待玄石現世,需與仁、智二聖後裔共啟星門。”
    三方的信物與玄石共鳴的刹那,石麵上的甲骨文忽然騰空而起,在鎖鏈穹頂下組成完整的星圖。星圖中央,四聖的虛影若隱若現唐僧手持錫杖,與甘寧眉心的九環印記呼應;旁邊一人峨冠博帶,正是“智聖”化身,手中書卷與曹操的玉帶扣共鳴;另有一人手持雙劍,紅光繚繞,顯是“仁聖”,與劉備的玉佩相契;最後一人身披鎧甲,腰間懸著與孫權虎符相似的信物,正是“義聖”。
    “原來如此!”陸遜立於“江東號”的船尾,手中算籌飛速撥動,“四聖魂碎片各有宿主魏營掌智聖殘片,藏於青銅器物;蜀營掌仁聖殘片,寄於劉備玉佩;我吳營掌義聖殘片,在主公的虎符之中;而唐聖殘片……”他看向正在水下探查的甘寧,“應在甘將軍的九環印記裏!”
    話音未落,玄石突然劇烈震動,石麵裂開三道縫隙,恰好與星圖上魏蜀吳的方位對應。曹操見狀大笑“天助我也!玄石為鑰,自當由我魏營執掌!”他猛地將玉帶扣擲向曹昂,“持此信物,入石取鑰!”
    曹昂接住玉帶扣,那青銅碎片竟自行化作一柄小巧的鑰匙,柄上刻著“智”字。他踩著鎖鏈衝向玄石,卻被趙雲攔住去路。趙雲的長槍直指曹昂咽喉“玄石乃天下公器,豈容你父子私吞?”
    “趙將軍此言差矣。”曹昂揮刀格擋,鑰匙在他掌心泛著青光,“魏營有智聖殘片,玄石的機關非我不能解。你蜀營不過仗著仁聖殘片,豈能妄談公器?”兩人刀槍相交,火星濺落在鎖鏈上,竟激起一片藍火,將星圖映得更加明亮。
    孫權在“江東號”上看得分明,對陸遜低語“魏蜀相爭,正是我等取利之時。你帶三百死士,從鏈網東側迂回,若他們兩敗俱傷,便趁機將玄石運回江東。”陸遜領命而去,臨行前深深看了眼石麵上的“義聖”二字,那裏的光芒正隨著曹昂與趙雲的打鬥忽明忽暗。
    水下的甘寧忽然發現,鏽蝕艦的艙底刻著與玄石相同的星圖,隻是在蜀營對應的位置,有一塊明顯的空缺。他剛要上浮稟報,九環印記突然劇痛,仿佛有無數根針在紮——石麵上的甲骨文正在重組,新的文字漸漸浮現“拚圖缺一,門永不啟……”
    第三節 奪石起紛爭 曹趙陸各展其能
    曹昂與趙雲的纏鬥已進入白熱化。曹昂的刀招狠辣果決,帶著曹操特有的霸氣流露,每一刀都劈向趙雲的要害,手中智聖鑰匙不時射出青光,幹擾趙雲的視線。趙雲則槍出如龍,白袍在鏈網上翻飛,槍尖始終鎖定曹昂握匙的手腕,雙魚玉佩的紅光在他周身形成護罩,將青光盡數擋開。
    “趙子龍!你真要與我大魏為敵?”曹昂一刀逼退趙雲,鏈環被劈得火星四濺。他身後的青州兵已架起投石機,石彈正瞄準玄石周圍的鎖鏈,“再不讓開,休怪我毀了這通天河的屏障!”
    趙雲冷笑一聲,長槍橫掃,將兩名試圖靠近玄石的青州兵挑落水中“曹公子可知,玄石若毀,星門永閉,你我皆成千古罪人?”他忽然變招,槍杆如靈蛇般纏住曹昂的刀身,借力縱身躍起,竟踩著曹昂的肩頭,直撲玄石的裂縫。
    “攔住他!”曹昂怒吼著回身,卻見趙雲已將雙魚玉佩按在蜀營對應的石縫上。玉佩與石麵接觸的瞬間,紅光爆射,裂縫中傳出齒輪轉動的聲響,一塊刻著“仁”字的石板緩緩彈出。趙雲剛要伸手去拿,忽覺背後惡風不善,忙側身躲過——曹昂的刀已劈在他方才站立的位置,石麵被砍出深深的豁口。
    此時西側的鏈網忽然傳來騷動,陸遜帶著吳兵從鏈環的縫隙中鑽出,他們個個手持短刀,腰纏鐵鏈,如猿猴般在鎖鏈間穿梭。陸遜的目標並非玄石,而是鏽蝕艦艙底的星圖——甘寧傳來的消息說,那裏的空缺恰與蜀營的石板位置吻合。
    “陸伯言好手段!”曹操在“孟德號”上看得清楚,當即命人鳴金收兵,“讓吳狗去碰釘子,我等坐收漁利!”曹昂雖不甘,卻也知父親用意,虛晃一刀後退,青州兵則張弓搭箭,將趙雲與陸遜的人馬隔開。
    陸遜不理會周圍的箭雨,指揮吳兵用鐵鉤固定鏽蝕艦。他親自潛入艙底,用刀刮去星圖上的銅鏽,空缺處果然刻著細密的星軌,與趙雲取出的“仁”字石板紋路完全契合。“原來蜀營掌握的不僅是殘片,更是星圖的關鍵拚圖!”他剛要將石板嵌入空缺,卻見趙雲已殺至艦艙門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陸將軍這是要趁火打劫?”趙雲長槍點地,艙內的積水被震得飛濺,“玄石與星圖皆為公物,豈能容你私藏?”
    陸遜拱手笑道“趙將軍誤會了,吳某隻是想看看這拚圖合不合得上。”他忽然拍手,艙外的吳兵同時擲出鐵鏈,將艦艙入口封住,“其實我主早有此意玄石歸魏,經卷歸吳,玉佩歸蜀,三方各掌一物,方顯聯盟誠意。”
    “一派胡言!”趙雲揮槍斬斷鐵鏈,槍尖直指陸遜咽喉,“你若不將石板交出,休怪趙某槍下無情!”
    就在此時,玄石突然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石麵上的甲骨文開始剝落,露出下麵更古老的星圖。曹操見狀大叫不好“星圖要毀!曹昂速帶鑰匙歸位!”曹昂應聲衝向魏營對應的石縫,卻見那裏的裂縫已開始收縮,智聖鑰匙竟插不進去。
    “是因為拚圖不全!”張昭在“江東號”上大喊,經卷的銀輝正急速黯淡,“必須將蜀營的石板嵌入星圖,玄石才會穩定!”
    趙雲與陸遜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決斷。趙雲將“仁”字石板擲給陸遜,陸遜接住石板,反手擲向艙底的星圖空缺。石板嵌入的刹那,鏽蝕艦突然發出耀眼的白光,與玄石的幽藍光芒相融,星圖上的軌跡瞬間補全,魏蜀吳對應的石縫同時穩定下來。
    曹昂趁機將智聖鑰匙插入魏營石縫,孫權也命人將青銅虎符投入吳營石縫。三道光芒從石縫中射出,在鏈網穹頂交織成巨大的“四”字,卻獨缺唐聖對應的最後一筆——甘寧還在水下,九環印記的光芒尚未與玄石連接。
    “甘興霸!”孫權的呼喊在河穀間回蕩,卻隻聽到鎖鏈的轟鳴。水下的甘寧正被一股暗流裹挾,九環印記的金光忽明忽暗,他隱約看見唐僧的虛影在水中向他招手,虛影手中的錫杖正指向玄石的頂端……
    第四節 星圖初拚接 蜀營暗藏關鍵圖
    甘寧在暗流中掙紮,九環印記的金光如燈塔般指引著方向。他看見唐僧虛影的錫杖指向玄石頂端,那裏竟有個與印記形狀相同的凹槽。他拚盡最後力氣向上遊,指尖剛觸到石麵,印記便猛地飛出,嵌入凹槽之中。
    “嗡——”
    四聖信物同時歸位的刹那,通天河的鎖鏈穹頂突然炸開,鏈環化作漫天星屑,在天空中組成完整的地球星圖。玄石表麵的甲骨文全部亮起,在星圖中央拚出“地球之門”四個古字,字縫中滲出的光帶將魏蜀吳三艦緊緊連在一起。
    曹操的“孟德號”劇烈震顫,甲板上的青銅器物紛紛浮起,與星圖中的“智聖”星位共鳴。他望著天空中屬於魏營的星軌,忽然大笑“孤就知智聖殘片才是關鍵!這開門之權,終究歸我大魏!”
    劉備的“漢興號”上,雙魚玉佩已與星圖中的“仁聖”星位相連,玉佩裂開的縫隙中飛出無數紅光,在空中凝成“仁德”二字。趙雲看著那些紅光融入星軌,低聲道“主公,看來先民早有安排,仁聖一脈掌星圖核心。”
    孫權的“江東號”則被藍光籠罩,青銅虎符與“義聖”星位呼應,經卷在艙中自行翻動,每一頁都與星圖的某段軌跡重合。張昭指著經卷最後一頁“主公快看!這裏記載著星門開啟的口訣,需三營信物同時催動!”
    三方正各自驚歎,星圖突然劇烈閃爍,屬於魏營的星軌竟開始偏離。曹昂驚呼“鑰匙在發燙!”他手中的智聖鑰匙已變得通紅,像是要融化一般,“星圖在排斥我們!”
    “是因為貪念未除!”劉備高聲道,雙魚玉佩的紅光突然暴漲,將偏離的星軌拉回原位,“曹操你若仍執迷於獨占開門權,星圖必毀無疑!”
    曹操臉色鐵青,卻不得不命曹昂收斂氣息。智聖鑰匙的溫度漸漸回落,星軌重新穩定。孫權趁機道“玄石為鑰,經卷為引,玉佩為核,三物缺一不可。依吳某之見,當由三方共掌開門之權,待星門開啟,各派使者同行。”
    陸遜從鏽蝕艦中走出,手中捧著補全的星圖拓片。拓片上,蜀營對應的位置果然是整個星圖的中心,所有星軌都從那裏延伸出去“主公所言極是。拓片顯示,蜀營的玉佩不僅是拚圖,更是星門的坐標核心,沒有劉備公的信物,即便打開星門,也找不到正確的歸途。”
    曹操死死盯著拓片,眼中貪婪與不甘交織。他知道陸遜所言非虛——星圖上蜀營星位的光芒最為穩定,顯然是先民特意安排。曹昂在他耳邊低語“父親,不如先假意應承,待星門開啟,再奪玉佩不遲。”曹操微微頷首,算是默認。
    劉備看穿了曹操的心思,卻不動聲色,對趙雲道“傳令下去,加固玉佩的防護。歸鄉之路,若少了魏吳相助,單憑我蜀營也難成行,但這核心之權,絕不能落於野心家之手。”
    孫權將經卷收起,青銅虎符的藍光與劉備的紅光、曹操的青光在星圖中交織成網。他望著天空中緩緩旋轉的“地球之門”字樣,忽然想起甘寧帶回的偵察艦日誌最後一句“三營若能同心,四聖魂歸,星門自開;若仍各懷鬼胎,便是玉石俱焚。”
    通天河的水麵漸漸平靜,鎖鏈化作的星屑在三艦周圍形成光霧。甘寧被吳兵救上“江東號”,眉心的九環印記已與玄石頂端的凹槽融為一體,他望著天空中的星圖,喃喃道“先民的盟約,終究要靠我們來兌現。”
    夕陽西下,將星圖染成金紅色。魏蜀吳的樓船依舊保持著戒備的陣型,卻在星圖的連接下,形成微妙的平衡。曹操站在船頭,望著蜀營方向的紅光,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發燙的玉帶扣;劉備輕撫雙魚玉佩,玉佩的溫度恰好與他掌心的熱度相融;孫權則展開經卷,與張昭研究著開啟星門的口訣,經卷的銀輝在他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光影。
    夜色漸濃,星圖的光芒卻愈發明亮。玄石在水麵上緩緩旋轉,石麵的甲骨文開始倒數,像是在為星門開啟倒計時。沒有人知道,這場因開門權引發的紛爭,會在歸鄉之路的盡頭走向何方。但每個人都清楚,從玄石與玉佩拚接的那一刻起,三國的命運,已與那扇遙遠的地球之門,緊緊連在了一起。
    鏈網散盡的通天河上,隻有三艘樓船的燈火在星圖下搖曳,如同三顆在宇宙中漂泊的火種,既照見了歸途的希望,也映出了人性的深淵。而鏽蝕的偵察艦殘骸,仍靜靜躺在水底,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先民的警示——歸鄉之路,從不是靠爭奪,而是靠同心。
    喜歡遷徙的三國城堡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遷徙的三國城堡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