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暗戰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A+A-


    雲州府衙,諸葛亮看著滿案的文書,眉頭緊蹙。陛下旨意已到,命他全權處理六州之地政務,為來日計劃打好基礎。
    “大人。”一名負責戶籍的年輕官員捧著厚厚的冊薄,語氣雖略帶緊張,卻條理清晰,“新占之地戶籍初步已統計完成,流民登記造冊者逾六萬戶。已按大人您的方略,就地搭建粥棚,分發糧種,並承諾其與陛下所免賦稅一致。民心已初步安定。”
    另一名負責田畝丈量的官員接著匯報:“六州內無主荒地、前朝勳貴棄置田產已清丈完畢,數額巨大。已開始按‘軍功授田’與‘流民墾荒’之策,分批授予有功將士及願意安頓下來的流民。此舉極大鼓舞了軍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流民返鄉。”
    又一名負責司法治安的官員道:“各郡縣仿照秦律製定的簡易法令已頒布實施,嚴厲打擊趁亂劫掠,欺壓良善之徒,秩序正在快速恢複。原楚地低級官吏,經甄別,無大惡且願意效忠者,多半觀察留用,此舉有效安撫了地方。”
    諸葛亮仔細聽著,不時發問,關鍵處便提筆在麵前的州郡地圖上做出標記。他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目光依舊清澈而睿智。
    “做得很好。”他溫和地肯定道,“不過,切記欲速則不達。安撫流民,重在公允。粥棚施粥,斷不可中斷,若有克扣貪墨者,無論何人,依律嚴懲,絕不姑息。”
    “丈量土地,務必細致,避免豪強隱匿,亦要防止貪官汙吏欺壓貧戶。此乃根基,若根基不正,日後必生禍端。”
    “沿用舊吏,需加強監察,同時要從流民和本地寒門中選拔聰慧子弟,開辦學堂,教以秦字秦律,培養我等自己的官吏。長遠之計,就在於此。”
    年輕官員們紛紛躬身:“謹遵大人教誨!”
    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重新出現生機的街道和遠處正在田間勞作的身影,緩緩道:“陛下將此重任交予我等,非止於攻城略地,更在於收服人心。此六州之地,民風迥異,久經戰亂,宛若久病之軀,需溫和調理。”
    “我等在此所有一切,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糧草兵源,更是要讓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認可大秦,更要讓他們明白,大秦之治,非僅有雷霆兵鋒,更有潤物春雨。唯有如此,六州之地才能真正成為我大秦穩固的疆土,而非隨時可能背叛的隱患。”
    他轉過身,目光掃過一眾年輕官員:“諸位皆是我大秦未來棟梁,希望爾等秉公執法,勤勉任事。本官希望,未來看到的是糧倉充實,百姓安居,兵強馬壯之象!”
    “必不負陛下隆恩!不負大人所托!”眾官員齊聲應道,眼中充滿了使命感。
    隨著這些年輕官員被派往各州,諸葛亮的政策迅速推行開來。新政如同春雨般悄然滋潤著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
    可剛穩定沒幾天,一封封緊急急報紛紛送到諸葛亮手中。他獨坐案前,平日裏從容淡定的眉宇間,此刻卻籠罩著一層深深的疲憊與凝重。
    “萊州急報:三處臨時糧倉夜間起火,雖搶救及時,仍損失糧草數百石,疑似人為縱火。”
    “沙州急報:通往兗州的官道上,三支運糧隊遭遇伏擊,押運兵卒死傷慘重,糧車被焚。”
    “肅州急報:前往肅州赴任的趙立,李航在途中被刺殺。屍體旁的血色標記似乎是大楚天罰的標記。”
    “兗州急報:三個郡設立的流民粥棚被惡意投毒,雖及時發現未釀成大禍,卻引發巨大恐慌,流民聚集騷動。”
    每一份急報,都像一根針刺在諸葛亮的心頭。他剛剛才穩定下來的局麵,正在被這些陰險的手段一點點破壞。對方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製造恐慌,切斷補給,動搖大秦在新占區的統治根基,從而迫使前線軍團回援或不戰自亂。
    “大人,”一名年輕的郡守滿臉焦灼地站在下方,“那些賊人來去如風,身手極為了得,絕非普通匪類。城防軍根本追不上,即便遇上,也...也是傷亡慘重。”
    諸葛亮沉默著,他深知問題的嚴重性。前來破壞的都是兩國最精銳的秘密力量,如今像毒蛇一樣潛入大秦新占區的腹地。而腹地城池的城防軍,對付地痞流氓、管理百姓尚可,麵對這種專業的間諜和破壞分子,實在力不從心。
    “大人,是否聯係前線,讓他們派兵前來。”
    “白起他們正與穆遠山一對一的對峙,誰先分心誰就可能露出破綻。尉遲燎原麵對兵力遠超自身的聯軍,壓力巨大。孟珙更是被耶律牧野死死盯住。任何一處,都絕不可以抽調成建製的部隊回防後方清剿這些小股敵人。”良久,諸葛亮輕輕吐出一口氣,眼神重新變得堅定。他鋪開絹帛,提起筆。
    “此事,非尋常軍力可解。”他一邊書寫,一邊對下屬道,“爾等繼續盡力維持地方,加強巡邏戒備,尤其要保護好糧倉和重要工匠。對流民好生安撫,言明朝廷絕不會棄他們於不顧。”
    “那...大人,我們該如何應對?”郡守急切地問道。
    諸葛亮沒有立刻回答,直到筆尖落下最後一個字,並加蓋了自己的印信。他將絹帛卷起,放入一個細小的銅管中,用火漆密封。
    “將此信,以最快的速度,直送帝都。呈交陛下預覽。”他將銅管交給身邊的親信,語氣凝重,“六州之地能否真正的安穩,乃至後續計劃是否持續,皆係於此。請求陛下,派遣暗組前來。”
    “暗組?”幾名官員麵麵相覷,他們似乎從未聽過這個名稱。
    諸葛亮沒有解釋,隻是揮了揮手,讓親信立刻出發。影衛對外,暗組對內。都是大秦最鋒利的匕首。此時,隻能用魔法打敗魔法,用專業的人,才能遏製乃至清除兩國的破壞。
    看著親衛消失在夜色中,諸葛亮再次將目光投向桌案上的急報。他的頭疼並未減輕,但心中已有方向。接下來,這片看似欣欣向榮的土地上,一場無聲卻同樣殘酷的暗戰,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