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雙線破關與燕雲拓土

字數:3557   加入書籤

A+A-


    晨霧如淡墨般纏在薊州的夯土城牆上,將垛口染成青灰色。楊繼忠勒馬立於陣前,身後是兩萬東路軍 —— 其中五千人是歸降的遼兵,由熟悉薊州地形的耶律誠統領。按戰前部署,他們要在午時前破城,與西路軍哈桑的隊伍形成呼應,切斷遼軍向山海關的退路。
    “耶律誠,薊州的薄弱處在哪裏?” 楊繼忠轉頭問道。耶律誠曾在薊州駐守三年,對城防了如指掌,他指著城牆西側:“那裏是十年前補修的,夯土不如其他地方結實,而且箭樓隻有一座,防守兵力少。” 他還補充,薊州守將耶律達性格魯莽,最愛在晨霧時率親兵巡查西城,是突襲的好時機。
    楊繼忠立刻調整部署:“張三,帶工匠將投石機移到西城,重點轟擊補修段;耶律誠,你帶兩千歸降遼兵,裝作‘遼軍援軍’,去西城喊話,吸引耶律達的注意力;其餘人隨我,待城牆出現缺口,立刻衝鋒!” 眾人齊聲領命,晨霧中,投石機被緩緩推向西城,車輪碾過凍土的聲響被霧氣裹著,竟沒引起城上遼兵的察覺。
    城頭上,耶律達果然帶著親兵巡查西城。他看到遠處的 “遼軍援軍”,頓時鬆了口氣,對著城下喊道:“是哪個營的?蕭撻凜大人的援軍到了嗎?” 耶律誠按約定回話:“我們是幽州來的,蕭大人讓我們來支援薊州,快開城門!” 耶律達不疑有他,剛要下令開門,城下突然傳來 “轟隆” 聲 —— 投石機的石塊砸中城牆補修段,夯土簌簌掉落,很快就砸出一個淺坑。
    “不好!是宋軍!” 耶律達驚怒交加,剛要下令放箭,耶律誠已帶著歸降遼兵衝向城門,手中的彎刀砍向守門遼兵。城門處頓時亂作一團,楊繼忠趁機揮旗:“衝!” 東路軍士兵們舉著竹矛,踩著晨霧中的露水,朝著城牆缺口衝去,城上的遼兵本就軍心渙散,見宋軍入城,紛紛扔下武器投降。
    與此同時,西路軍的哈桑正帶著兩萬大軍逼近涿州。涿州守將耶律泰比耶律達謹慎得多,他早已關閉城門,在城牆上布滿箭手,還在城外挖了 “陷馬坑”,坑底埋著尖木,上麵鋪著幹草,隻等宋軍來攻。晨霧中,哈桑的先鋒騎兵剛靠近城門,就有幾匹戰馬陷入坑中,騎士被甩出去,尖木刺穿甲胄,當場陣亡。
    “停下!” 哈桑立刻下令,讓士兵們用長槍試探路麵,很快就發現了陷馬坑的分布。“張三師傅,用‘填坑車’!” 哈桑喊道。張三帶著工匠們推出五輛 “填坑車”—— 這是按北宋《武經總要》改良的器械,車身裝滿碎石,推到坑邊後,隻需拉動機關,碎石就會自動傾瀉,填滿陷馬坑。士兵們推著填坑車,在神臂弓手的掩護下,很快就填出一條通道,直達涿州城門。
    “撞車!上!” 哈桑揮旗,十名士兵推著撞車,朝著城門撞去。撞車的衝頭是熟鐵打造,撞在城門上發出 “咚” 的悶響,城門劇烈晃動。城上的耶律泰見狀,立刻下令往下扔滾石,卻被城下的投石機反擊,石塊砸中箭樓,耶律泰躲閃不及,被掉落的木梁砸中腿部,慘叫著摔下城樓。
    晨霧漸漸散去,陽光穿透雲層,照在涿州城門上。東路軍的撞車終於撞開城門,士兵們如潮水般衝入城內,遼兵們見守將受傷,紛紛放棄抵抗。哈桑帶著士兵們直奔涿州糧倉,卻發現糧囤已被耶律泰點燃,火焰騰起,濃煙滾滾。“快!用滅火沙!” 哈桑喊道,士兵們立刻拿出備用的滅火沙,撒向火焰,雖保住了部分糧草,卻仍有一半被燒毀。
    午間的日頭正烈,薊州城內的戰鬥已近尾聲。楊繼忠站在涿州節度使府內,看著被俘的耶律達,沉聲問道:“遼軍在山海關還有多少兵力?” 耶律達哆哆嗦嗦地回答:“隻有五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殘兵,隻要你們再往前推進,他們肯定會投降。” 楊繼忠讓人將他押下去,同時讓人給幽州的王晏之送信,告知薊州已破,請求下一步指令。
    涿州城內,哈桑也在清點戰果:俘虜遼兵八千餘人,繳獲彎刀五千柄、長槍三千支,還有未被燒毀的粟米兩千石;宋軍自身傷亡兩千人,其中陣亡五百人,傷一千五百人。“比預想的傷亡多,” 哈桑對身旁的李二郎李二郎按計劃趕來支援西路軍)說,“主要是陷馬坑和糧囤被燒,下次得提前派斥候偵查,避免再吃這種虧。”
    黃昏的風漸漸起了,吹得薊州、涿州的 “宋” 字旗獵獵作響。幽州城內的王晏之收到兩路軍的捷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立刻召集趙德明、寶兒等人,在議事廳展開燕雲十六州地圖:“薊州、涿州已破,接下來要攻打莫州、瀛州此處為遼占瀛州,非大宋瀛州),這兩州是遼軍連接燕雲與中原的重要通道,拿下它們,燕雲的遼軍就成了孤軍。”
    趙德明補充道:“我建議從幽州調五千歸降遼兵,分別派往薊州、涿州,協助治理州縣;同時讓王阿福從泗州調運更多糧草,支援前線 —— 薊州、涿州的糧草損失較大,得盡快補充。” 王晏之點頭,讓寶兒立刻草擬指令,派快馬送往各軍。
    王阿福此時正趕著牛車,載著泗州送來的耐鹽禾軍餅和草藥,趕往薊州。黃昏的餘暉灑在牛車上,帆布下的軍餅還帶著熱氣。他剛到薊州城外,就看到百姓們在街道兩旁歡呼,有的捧著熱茶,有的拿著水果,紛紛遞給進城的宋軍士兵。“阿福,你可來了!” 楊繼忠的親隨看到他,立刻迎上來,“城裏的糧草夠吃三日,你帶來的軍餅太及時了!”
    王阿福笑著跳下車,掀開帆布:“這是李四師傅特意烤的,加了野蔥,還有這些草藥,是專治刀傷的,快分給受傷的士兵。” 百姓們也圍過來,幫忙搬運軍餅和草藥,黃昏的薊州城內,一派熱鬧的景象。
    深夜的幽州議事廳,燈火通明。王晏之正在寫《燕雲光複戰報》,詳細記錄薊州、涿州的戰況:“乙巳日晨,東路軍破薊州,俘耶律達,獲兵八千,糧三千石;西路軍破涿州,傷耶律泰,獲兵八千,糧兩千石燒毀兩千石)。兩州已設臨時治理官,歸降遼兵協助防務,糧草正從泗州調運,不日可抵。”
    寫完戰報,王晏之讓人用蠟丸封好,派快馬送往汴京。他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夜空,星星明亮,月亮皎潔。他知道,薊州、涿州的攻克,是燕雲光複的重要一步,接下來還有莫州、瀛州等州縣等著收複,但隻要北伐軍保持勢頭,團結一心,用不了多久,整個燕雲都會重回大宋版圖。
    天快亮時,晨霧再次籠罩燕雲大地。薊州城內,楊繼忠帶著士兵們開始修複城牆,歸降的遼兵們幫忙清理戰場;涿州城內,哈桑正帶著士兵們加固城門,張三的工匠們則在城外挖掘新的防禦壕;幽州城內,王阿福趕著空牛車,準備返回泗州,繼續調運糧草 —— 他知道,前線的士兵們還等著他送物資,燕雲的光複,還需要他的助力。
    晨霧散去,陽光普照,燕雲的土地上,大宋的旗幟在一座座城池上舒展。從瀛州練兵到幽州光複,再到薊州、涿州破關,北伐軍步步為營,用智慧與勇氣,一點點收複著被異族占據的土地。而在這場偉大的光複事業中,每一個人都在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士兵們衝鋒陷陣,工匠們改良器械,民夫們運送糧草,歸降遼兵們提供情報,百姓們支援後勤。他們共同譜寫著燕雲光複的壯歌,為大宋的繁榮穩定,奠定著堅實的基礎。
    這場雙線破關之戰,不僅拓展了北伐的戰果,更證明了大宋軍民的凝聚力與戰鬥力。隨著薊州、涿州的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光複已指日可待,大宋的北伐事業,也迎來了新的高潮。而在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上,新的生機正在悄然萌發,等待著太平盛世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