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邊軍冬訓與部落盟防

字數:3458   加入書籤

A+A-


    晨霧如霜,將榆關的練兵場染成一片素白。李二郎穿著厚重的皮甲,站在高台上,望著下方列隊的兩千名燕雲邊軍 —— 按範仲淹製定的 “冬訓章程”,每日辰時到午時需進行 “耐寒戰術訓練”,包括雪地行軍、冰麵攻防、夜間潛伏,以應對冬季可能出現的邊境衝突。
    “今日第一訓雪地五公裏行軍,負重二十斤,半個時辰內到達終點!” 李二郎揮下令旗,士兵們立刻背起裝有幹糧、水囊和武器的背囊,踩著沒過腳踝的積雪出發。晨霧中,隊伍如一條黑色長龍,在雪地上留下整齊的腳印,呼吸間呼出的白氣與晨霧交織,模糊了隊列的輪廓。
    歸降的遼兵耶律誠帶領五十名契丹邊軍走在隊伍前列,他們熟悉雪地行軍技巧,不時提醒身後的宋軍士兵“腳步要輕,重心放低,不然容易陷進雪坑!” 一名宋軍士兵不小心滑倒,耶律誠立刻上前扶起,還教他用 “雪杖輔助法”—— 將長槍當杖,戳著雪地借力,果然走得穩了許多。半個時辰後,隊伍準時抵達終點,沒有一人掉隊,李二郎滿意地點頭“第二訓冰麵攻防演練,分兩隊對抗!”
    練兵場旁的結冰河麵上,士兵們已用石灰畫出 “攻防區域”。進攻方由宋軍士兵組成,需突破防守方(契丹邊軍)的冰麵防線;防守方則在冰麵設置 “冰刺陷阱”(用冰錐製成,藏在積雪下),並手持短刀防守。晨霧漸漸散去,陽光穿透雲層,照在冰麵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開始!” 李二郎一聲令下,進攻方士兵們舉著盾牌,小心翼翼地在冰麵推進,防守方則不時拋出 “雪包”(內裹碎石),幹擾進攻節奏。
    一名宋軍士兵不慎踩中冰刺陷阱,腳踝被劃傷,卻咬牙堅持戰鬥,直到隊友趕來支援。耶律誠看到後,對身旁的防守士兵說“冬訓雖嚴,但要注意保護戰友,” 他指著陷阱,“下次把冰刺尖端磨鈍些,點到為止即可。” 李二郎在高台上看到這一幕,心中微動 —— 漢契邊軍的默契,正是冬季防務的關鍵。
    午間的日頭漸暖,薊州的 “儲糧窖” 外,王阿福正帶著百姓們加固糧窖。按泗州的 “冬季儲糧法”,需在糧窖頂部加蓋三層幹草,中層鋪油紙,外層堆雪,利用雪的保溫性防止糧食凍壞;糧窖四周還要挖 “防凍溝”,填入幹草和石灰,隔絕寒氣。“大家把雪拍實,厚度要夠三尺,” 王阿福邊示範邊說,“這樣糧窖裏的溫度能保持在零度以上,粟米不會結冰,明年開春還能保持新鮮。”
    契丹農戶耶律娜帶著兒子一起堆雪,兒子手裏的小鏟子不時鏟起雪,往糧窖頂部堆去。“阿福哥,這糧窖能存多少粟米?” 耶律娜問道。王阿福笑著回答“每個糧窖能存五千石,薊州共修了二十個,夠咱們州百姓吃整個冬天,還能支援邊軍。” 他還讓人從泗州運來 “防潮劑”(用草木灰和石灰混合製成),撒在糧窖底部,防止糧食受潮發黴。
    午間的陽光曬化了部分積雪,屋簷下滴落的雪水在地麵結成冰錐。王阿福突然想起一事,對百姓們說“快把糧窖旁的排水溝清理幹淨,不然雪水結冰會堵住溝,滲進糧窖!” 眾人立刻行動,用鐵鍬鏟除排水溝裏的積雪和冰塊,確保雪水能順利排出。耶律娜的兒子還在排水溝旁插了幾根 “標記杆”,提醒大家此處有溝,防止夜間行走時摔倒。
    黃昏的風帶著刺骨的寒意,吹得幽州 “盟防廳” 的氈簾獵獵作響。範仲淹坐在主位上,兩側分別坐著燕雲邊軍將領(李二郎、哈桑)和遼境三個部落的首領(耶律帖木兒、蕭斡裏、耶律哈裏)—— 這是 “燕雲部落盟防會” 的現場,旨在將之前的 “臨時聯防” 升級為 “長期盟防體係”,共同抵禦草原盜匪和遼軍殘部。
    “按盟防協議,大宋將為各部落‘過冬物資’,包括五十石粟米、二十匹絲綢、十副神臂弓,” 範仲淹指著桌上的清單,“各部落需派出百名牧民,加入‘盟防隊’,與燕雲邊軍共同巡邏,巡邏範圍包括大宋邊境線外五十裏,若發現異常,需第一時間通報。” 耶律帖木兒率先點頭“我們同意!去年冬天盜匪搶了我們的牛羊,有大宋幫忙,今年肯定能平安過冬。”
    蕭斡裏部落以 “善養戰馬” 聞名,他主動提出“我們部落願為盟防隊五十匹戰馬,還能教宋軍士兵‘雪地馴馬術’—— 冬天戰馬容易受驚,我們有辦法讓它們在雪地裏保持鎮定。” 哈桑立刻起身致謝“多謝蕭首領!有了戰馬和馴馬術,咱們的巡邏效率能提高一倍。” 耶律哈裏則補充“我們部落熟悉草原地形,可派斥候深入草原偵查,為盟防隊情報支持。”
    黃昏的盟防廳內,燭火搖曳,漢契首領們共同在 “盟防誓約” 上按手印 —— 誓約用漢契兩種文字書寫,承諾 “互不侵犯、共同禦敵、共享物資”,一式四份,大宋與三個部落各存一份。範仲淹舉起酒杯“從此刻起,咱們就是一家人,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 眾人舉杯共飲,酒液溫熱,驅散了黃昏的寒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深夜的幽州議事廳,燈火通明。範仲淹、王晏之、李二郎圍坐在沙盤旁,複盤當日的冬訓與盟防會。“冬訓成效顯著,邊軍的耐寒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都有提升,” 李二郎指著沙盤上的練兵場,“下個月計劃增加‘夜間潛伏訓練’,模擬夜間突襲場景,進一步提升實戰能力。”
    王晏之補充道“儲糧工作已完成大半,除薊州外,涿州、易州的糧窖也在加緊加固,預計三日內可全部完工,” 他指著沙盤上的糧窖分布,“每個糧窖都派了鄉兵看守,還安裝了‘警鈴’,防止盜匪偷糧。” 範仲淹最後說“盟防體係的建立是關鍵,接下來要派官吏去各部落,指導他們修建‘預警烽火台’,與大宋的烽火台連成一片,形成‘全域預警網’。”
    天快亮時,晨霧再次籠罩燕雲大地。榆關的練兵場上,邊軍們已開始新一天的冬訓,雪地行軍的腳步聲在晨霧中回蕩;薊州的糧窖旁,百姓們正往糧窖頂部加雪,確保保溫效果;遼境的部落營地中,牧民們已開始準備盟防隊的物資,戰馬在雪地裏打著響鼻,等待著加入巡邏隊伍。
    晨霧散去,陽光普照,燕雲的雪地上一片忙碌景象。邊軍們的訓練聲、百姓們的勞作聲、牧民們的馴馬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冬季邊疆的生動畫麵。李二郎站在練兵場高台上,望著遠方的草原,心中充滿了信心 —— 有邊軍的冬訓備戰,有百姓的儲糧保障,有部落的盟防支持,這個冬天,燕雲一定能平安度過。
    這場邊軍冬訓與部落盟防,是燕雲冬季治理的重要舉措。它將軍事防禦、民生保障與民族協作相結合,既提升了邊軍的實戰能力,又確保了百姓的過冬安全,更鞏固了漢契之間的信任。在範仲淹、王晏之等人的帶領下,在漢契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燕雲的冬季不再是 “危機四伏”,而是 “穩防以待”,為來年的邊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