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冬麥返青與春備銜接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晨霧帶著融雪的濕氣,漫過薊州的冬麥田。王阿福蹲在樣田旁,小心翼翼撥開覆蓋的幹草 —— 經過半月嚴寒,氣溫終於回升至零度以上,積雪開始融化,冬麥苗已冒出一寸高的嫩芽,嫩綠的葉片在晨霧中微微顫動,這是 “返青期” 的關鍵信號。按北宋《農桑輯要》記載的 “冬麥返青管護法”,需及時清理殘雪、追施 “返青肥”,還要防治 “返青期蚜蟲”,確保苗株穩健生長。
“大家先清理麥田裏的殘雪,尤其是麥壟間的積冰,別凍傷嫩芽!” 王阿福高聲部署,漢契農戶們已帶著木耙、竹筐在田邊列隊。漢人農戶陳老栓用木耙輕輕推開麥株旁的積雪,動作輕柔得像嗬護嬰兒“這嫩芽剛冒頭,脆得很,積雪壓久了會彎,” 他對身旁的契丹農戶耶律娜說,“你看這株,積雪化了就直起來了,得趕緊把剩下的雪清完。” 耶律娜點頭,用竹筐撿拾田間的碎冰,筐底墊著幹草,防止冰塊劃傷苗株。
歸降的耶律石推著 “返青肥車” 在田間穿梭,車上裝的是腐熟的羊糞與草木灰混合肥 —— 這種肥料氮鉀含量高,既能促進根係生長,又能增強抗寒能力。“每株苗旁撒一小撮,別撒在葉片上,” 他邊撒邊指導農戶,“撒完用土蓋一下,肥料融得快,苗長得也壯。” 農技師林小滿則在樣田布置 “蚜蟲監測卡”,用羊油浸泡過的紙片插在田埂邊“這卡能吸引蚜蟲,若卡上蚜蟲超過五隻,就要用艾草灰防治 —— 去年泗州用這方法,蚜蟲防治率達九成五。”
晨霧漸漸散去,陽光穿透雲層,照在剛清理完積雪的麥田上。王阿福檢查苗情,嫩芽已普遍長至一寸二,葉片翠綠鮮亮,沒有凍傷跡象。“接下來要澆一次‘返青水’,用望川渠的溫水,” 他對農戶們說,“澆水要勻,別淹了苗株,澆完後再鬆一次土,讓土壤透氣。” 農戶們紛紛拿起陶壺澆水,晨霧中的水珠落在嫩芽上,折射出細碎的光,仿佛撒了一地的綠寶石。
午間的日頭漸暖,幽州城外的 “儲糧全域盤點現場” 一片忙碌。王晏之帶著周倉與六州儲糧官,正在對燕雲六州的儲糧進行 “冬末盤點”—— 按北宋 “官儲盤點製度”,需逐窖核對糧食數量、檢驗糧食品質,分類統計 “軍糧”“民糧”“種子糧”,還要清理黴變、蟲蛀的糧食,確保春耕前儲糧數據準確無誤。
“涿州儲糧窖,軍糧五萬石,民糧三萬石,種子糧兩萬石,糧食品質甲等,無黴變!” 周倉高聲宣讀盤點結果,儲糧官們在《全域儲糧冊》上逐一記錄,筆尖劃過紙麵的沙沙聲與糧堆翻動的 “簌簌” 聲交織。陳老栓作為農戶代表,也參與了盤點 —— 他用 “糧探子” 插入糧堆,拔出後聞了聞“這粟米還帶著新糧的香味,儲存得真好,” 他對王晏之說,“家裏的存糧也按官府的方法,用草木灰防潮,一點沒壞。”
耶律娜則帶著部落婦女,負責 “種子糧篩選”—— 將儲糧中的 “良種” 挑出來,單獨儲存,這些種子將用於春耕播種。“良種要顆粒飽滿、色澤光亮,沒有蟲蛀痕跡,” 她邊挑邊說,手裏的竹篩上下晃動,癟粒與雜質落在篩下,留下的全是圓潤飽滿的種子,“這些種子明年播種,肯定能長出壯苗。” 午間的陽光照在種子堆上,金黃的麥粒泛著暖光,仿佛已能看到來年的豐收。
盤點至黃昏,結果終於統計完成六州共儲糧四十五萬石,其中軍糧十五萬石、民糧二十萬石、種子糧十萬石,糧食品質均達甲等,黴變率不足千分之一。“比預期多儲了三萬石,這是漢契農戶豐收與節約的成果,” 王晏之欣慰地說,“種子糧已單獨封存,春耕前會分發給各州縣,確保播種需求。”
黃昏的風帶著暖意,吹得居庸關的 “邊境聯防總結會” 現場旗幟獵獵作響。李二郎與哈桑、耶律帖木兒,還有各哨卡隊長圍坐在沙盤旁,正在複盤冬季聯防情況 —— 從冬防部署到雪地禦襲,共處置遼軍小股襲擾三次,均成功驅離,未造成人員傷亡,防禦工事完好率達百分之百,流動偵查隊傳遞情報及時率達九成八。
“耶律帖木兒部落的牧民在雪地陷阱設置、地形偵查上立了大功,” 李二郎指著沙盤上的北風穀,“三次襲擾中,冰雪陷阱均發揮了關鍵作用,要給予表彰 —— 獎勵羊五十隻、粟米十石,分給參與聯防的牧民。” 耶律帖木兒起身致謝“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燕雲也是我們的家園,守護邊境是本分。”
哈桑則總結防禦不足“夜間巡邏的信號傳遞還不夠快,下次可在巡邏路線上設置‘烽火台’,每十裏一座,用不同顏色的火光傳遞情報 —— 紅光代表緊急,白光代表正常,” 他頓了頓,“還要給巡邏隊配備‘雪地靴’(鞋底釘鐵掌,防滑),這次有兩名士兵因鞋底打滑摔傷,要吸取教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二郎最後部署 “春備聯防調整”“冬季即將結束,春季草原返青後,遼軍騎兵機動性會增強,要提前在‘野狼穀’‘黑風洞’增設‘觀察塔’,派兩名斥候常駐;聯防演練從每月一次增加到每半月一次,重點演練‘騎兵攔截’與‘信號傳遞’,為春季防禦做好準備。”
會議結束時,黃昏的餘暉已染紅天際,居庸關的箭樓在夕陽下勾勒出雄偉的輪廓,巡邏隊的馬蹄聲漸漸遠去,留下一片安寧。
深夜的幽州議事廳,燈火通明。範仲淹、王晏之、李二郎、王阿福圍坐在沙盤旁,複盤當日的冬麥返青、儲糧盤點與聯防總結,還啟動了 “春耕籌備銜接” 工作。“冬麥返青管護順利,苗情穩健;儲糧盤點結果良好,種子糧充足;聯防總結到位,春備調整方案可行,” 範仲淹對眾人說,“接下來要重點抓春耕籌備 —— 種子分發、農具檢修、水渠疏浚,確保三月初春耕能順利啟動。”
王阿福匯報春耕農具準備情況“改良割麥刀、脫粒木枷已檢修完畢,還新打造了兩百台揚穀扇車;各州縣的農具作坊已開始趕製‘春耕點播器’,預計二月底能完成五千件。” 王晏之補充種子分發計劃“十石種子糧將在二月中旬分發給六州,每州按播種麵積分配,還要派農技師下鄉指導‘浸種處理’—— 用溫水浸泡半日,再拌防蟲藥粉,提高發芽率。”
李二郎則表示聯防會全力保障春耕“春耕期間,巡邏隊會重點巡查春耕區周邊,防止遼軍小股襲擾;各哨卡也會協助農戶看管農具、種子,確保春耕不受影響。” 範仲淹點頭,在沙盤上標記出春耕區與聯防重點區域“燕雲的治理,就是這樣一季接一季、一環扣一環,隻要漢契同心、產防協同,就沒有邁不過的坎。”
天快亮時,晨霧再次籠罩燕雲大地。薊州的冬麥田裏,農戶們已開始鬆土,嫩芽在晨霧中又長高了一截;幽州的儲糧窖旁,周倉正將盤點冊封存,種子糧堆得整整齊齊;居庸關的觀察塔工地,工匠們已開始搭建木架,巡邏隊的馬蹄聲在晨霧中漸行漸遠。
晨霧散去,陽光普照,燕雲的土地上一片生機盎然。冬麥的嫩芽向著陽光生長,儲糧窖裏的糧食等待著播種,邊境的防線守護著安寧 —— 這是燕雲光複後的第一個冬末,也是從冬季穩防向春季耕耘過渡的關鍵時節。在虛構的人物群像中,漢契百姓攜手管護冬麥、盤點儲糧、總結聯防,共同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這正是大宋北疆長治久安的最好保障。
這場冬麥返青、儲糧盤點與聯防總結,是燕雲治理從 “冬季實戰” 向 “春備銜接” 的關鍵一步。它將農業生產的季節延續、民生保障的物資清算、邊境安全的經驗沉澱緊密結合,形成了 “護麥備春、盤糧安民、總結固防” 的完整閉環。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燕雲已做好萬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春耕,為新一年的繁榮發展拉開序幕,書寫著民族融合與邊疆繁榮的嶄新篇章。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