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勢傾:風起雲湧之實
字數:3406 加入書籤
陳興身陷敵巢,四麵皆敵。然其身手卓絕,殺機暗藏,感官敏銳異於常人。敵眾雖多,攻勢洶湧,圍堵嚴密,皆為其巧然避過,未能建功。左衝右突間,如入無人之境,覓得一線生機。彼觀側門微啟,守衛稍懈,遂聚氣凝神,身形如電,破圍而出,頃刻間已沒入汴京城萬家燈火之中,蹤跡杳然,追兵徒呼奈何。
脫困之後,陳興未敢稍歇。知曉此地非久留之地,急尋一僻靜隱蔽之所,斂息匿形。心神稍定,方始回溯敵巢所聞所見。那暗中交談之語,那密室之中所藏之物,那人物往來之情狀,一一浮現於腦海。細枝末節,反複咀嚼思量。其心益發篤定:此股暗流,根植於內,黨羽眾多,其勢不小;然卻非孑然獨立,實則遙通北疆,與遼人暗中有所勾連。其行事之詭秘,目標之明確,皆指向一人——當朝執拗於變法的新黨魁首,王荊公。刺殺王安石,瓦解新法,於北宋國體而言,乃是釜底抽薪之計。此舉,正合遼人胃口。蓋因王安石變法,旨在富國強兵,一旦成功,宋國國力大增,遼人欲南侵之誌,必將難遂;反之,若宋國因變法失敗而內亂,朝野離心,國力衰弱,則遼人有機可乘,漁翁得利,南下之勢不可擋矣。此等謀算,深遠而險惡,非尋常黨爭或江湖恩怨可比。
陳興深知,眼前之事,其複雜險峻,已遠逾先前之想。自身乃暗網所遣,使命在身,違抗則死路一條,此乃橫亙眼前之危局;然其穿越時空而來,深知曆史軌跡之重要,王安石變法於北宋而言,乃是一段繞不開之曆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然其影響之深遠,非他人可隨意改寫。稍有更改,便可能釀成不可測之後果,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既能全自身之性命,又能保曆史之大勢不偏離軌道?此乃兩難之境,如履薄冰。
心神內,反複權衡利弊,思慮萬千。倘若依原計劃行刺王安石,變法必廢,朝野動蕩,遼人趁勢南下,北宋國祚興許就此改寫,甚至華夏曆史走向亦將偏離其原有軌跡。此非陳興所願見,亦非他此番前來之目的。他記得昔日師長曾言:曆史如滔滔長河,奔湧向前,浩浩湯湯,不可阻擋。然一石落水,或可激起滔天巨浪,改變其流向。王荊公變法,於北宋而言,實乃一段重要曆程,影響深遠。若因己之手而斷絕,未來走向如何,殊難預料。他並非聖賢,無意於此代行天道,然若因私利或盲從任務而導致無法挽回之大錯,其心實難安。
然,若不完成任務,回歸暗網,等待他的,唯有冰冷刀鋒與組織的追殺。性命與天道,私念與大義,使命與責任,孰輕孰重?何者為先?他額頭微蹙,緊鎖眉頭,低聲自語:“斷不可輕舉妄動,需得尋得萬全之策,既全自身,亦保大勢。” 其心已決,不可冒然行事,必先探明真相,方能圖謀後策。
既定謹慎之策,陳興遂將精力傾注於探查詳情。憑借其前世於暗網習得之情報搜集之術,輔以今世身法之便,開始潛行於汴京城各處。汴京作為北宋都城,人口稠密,街衢縱橫,表麵繁華太平,實則暗流湧動,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白日,他或化作販夫走卒,混跡於鬧市之中,於茶樓酒肆耳語間,或於勾欄瓦舍人聲鼎沸處,窺探官紳民情,捕風捉影,聽辨傳聞。新法推行日久,民間議論紛紛,有稱頌其利國利民者,亦有痛陳其擾民傷財者。他細心分辨,試圖從中找出與那股暗流相關之線索。或喬裝成行腳商人,出入客棧驛館,留意往來客商之言談,尤對來自北地,或言語中帶有北方口音者多加留心。邊境貿易乃國家命脈之一,邊貿商人往往知曉常人難以觸及之機密。
夜間,則如鬼魅般穿梭於暗巷深宅,探查可疑之處。那些平日裏門禁森嚴的府邸,那些看似尋常卻守衛異常嚴密的宅院,皆可能藏匿著不為人知之秘密。他潛入書房密室,翻查信函賬簿;蹲守於目標人物府邸之外,觀察其賓客往來,判斷其人脈關係與潛在勾結對象。每一次探查,皆如在刀尖上起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暗網訓練出的警覺與反偵察能力,此刻發揮得淋漓盡致。他避開巡夜的廂兵與禁軍,繞過暗中設伏的眼線,於黑暗中無聲穿行。
這些零散的信息,如同大海撈針,又如同一塊塊破碎的拚圖,需得耐心拾掇,方能拚湊出全貌。他聽到關於朝中反對變法大臣私下聚會的傳聞,聽到關於某些富商大賈因新法受損而心生怨恨,暗中資助反對勢力之事,甚至聽到一些關於邊境守將與遼人暗中書信往來,互通消息的猜測。陳興深知,敵人藏匿極深,行事滴水不漏,非細致入微,抽絲剝繭,不能察覺其根底。
皇天不負有心人。某日午後,陳興於一尋常酒肆歇腳,佯裝獨酌。鄰座坐著一位行商模樣之人。其人顴骨微高,麵帶風霜,著裝樸實,言談間自帶一種北方人的豪爽與精明,卻又夾雜著一絲謹慎。陳興不動聲色,點了幾壺酒,又叫了些小菜,待其酒酣耳熱之際,方始與這商人搭訕起來。他從邊境風土人情入手,逐漸將話題引向邊境貿易、新法對貿易的影響,以及北地近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商人,此乃其自稱,起初隻是泛泛而談,抱怨官府賦稅,提及道路艱險。但酒過三巡,話匣子漸開。他抱怨新法中的市易法、均輸法如何影響他的生意,又提及邊境雖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他壓低聲音,四下張望,神秘兮兮地告訴陳興,北邊遼人最近對宋地的某些人似乎格外“關照”,不僅暗地裏輸送錢財,用各種隱蔽的名目轉入宋境,甚至還有兵器流入。他曾親眼見過一批表麵是茶葉、瓷器等尋常貨物,實則內藏弓弩刀槍的箱籠,被運往汴京方向。那些接貨之人,衣著光鮮,非富即貴,顯然非尋常商家。
更令人心驚的是,趙商人麵色憂慮,壓低聲音,道出一個更駭人的消息。他無意間聽聞,遼國某位位高權重的大人物,與汴京城中反對變法的某股強大勢力正密謀一件大事,此大事非同小可,一旦爆發,必將引發軒然大波,震動朝野。聽聞此事,似乎要在近期有所動作,時間已然不多。趙商人說這些時,眼中閃爍著恐懼與不安,顯然知道些不尋常的內幕,隻是不敢言明。他隻道最近邊境氣氛詭異,連他這等老江湖都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打算最近收手避避風頭。
陳興心中巨震,麵上卻不動聲色,隻是附和著商人的抱怨與擔憂,又為其斟滿酒杯,不動聲色地套取更多細節。待商人酒酣離去,陳興獨坐原地,將這些信息在腦中飛速整理。遼國提供資金與武器,企圖破壞變法,並策劃近期的大規模行動……這與他之前的猜測完全吻合,且提供了更具體的證據與時間線索。時間緊迫,必須盡快行動。
情報既得,陳興深感時日無多。敵人已磨刀霍霍,暗局步步緊逼。他必須爭分奪秒,尋得破局之法。此法須兼顧兩端:既要完成暗網下達之使命,保全自身性命;又要挫敗遼國與奸人勾結之陰謀,維係曆史之大勢不偏離其原有軌跡。此等困局,何其艱難!然陳興別無退路。風雨欲來,危機四伏。陳興能否於這漩渦之中尋得一線生機,化解危局?其又將如何應對即將爆發之滔天巨浪?一切未知,皆待後文分解。
撥 雲見日曙光現,
開 辟蹊徑非等閑。
重 巒疊嶂遮望眼,
重 重疑雲待撥開。
迷 離真相隱深處,
霧 散方知事竟難。
喜歡曆史我亂穿請大家收藏:()曆史我亂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