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借勢待發之謀
字數:3100 加入書籤
陳興脫險遁跡,藏身於汴京深處。身負暗網之命,又知遼國圖謀,兩難困厄,心甚憂之。念及孤身難力,遂思借組織之勢,以探敵情。
乃尋一秘室,幽深僻靜,啟連絡機括。微光閃爍,映出暗網使者模糊身影。語聲冰冷,催促問曰:“子之務,竟如何矣?”
陳興不敢隱匿,具實稟報。言及暗殺未遂,反遇一股勢大者,意圖傾覆王安石變法,且與北方契丹暗通款曲,禍心昭然。
使者聞之,沉默片刻,曰:“未料事態至此。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或非絕境,乃一契機耳。” 遂以機括傳訊,予陳興密報一卷。此報乃暗網集之,詳載契丹黨羽於大宋境內心腹之地、行事脈絡,並諸關鍵人物之情狀。
陳興捧報細閱,字字句句,皆血與謀。知契丹於汴京城外設有數處密巢,或為商賈之家,或為古寺僻觀,皆隱匿甚深。其傳遞消息,多用隱語暗號,變換頻繁,防範極嚴。其行動之時,多選子夜或黎明,避開城防耳目。而為首者,乃契丹一族疏遠宗室,名為耶律虎,性情殘暴,狡詐多端。其手下幹將,亦多北地悍匪,慣於劫掠暗殺,視人命如草芥。報中更附有幾位宋朝官員之名,疑與此勢力有勾結,或貪財,或厭新法,各懷鬼胎。
陳興閱畢,心中盤算:此輩欲借除王安石以亂宋室,契丹則欲借亂以圖南侵。吾之任務亦為除王安石,何不順水推舟,借其勢而行事?
計定,陳興心中漸明。遂曰:“彼欲亂而圖,吾亦可於亂中取事。王安石之命,彼欲取之,吾亦然。不如使二虎相鬥,吾坐收漁利。”
使者讚曰:“善。然須小心,莫為棋子,反成犧牲。”
陳興拜謝,斷絕連絡。獨自於秘室中,憑密報而思。展開汴京城輿圖,以炭筆圈點。契丹密巢、城防漏洞、王安石府邸至寺廟之路,一一標注。
憶及密報所載,契丹黨羽慣用伎倆,乃設伏於要道,以亂軍之勢強攻。而王安石素有警覺,輕易不離府邸。唯城郊靈泉寺,乃其每月必至之處,清修禮佛,路徑固定。此路途經一古林,名曰臥虎坡,地勢複雜,草木茂盛,實乃藏匿設伏之上佳所在。
陳興手指輿圖上那片臥虎坡,目光凝聚,暗道:“此地,可為機!”
為使計劃萬無一失,陳興開始細致籌備。根據密報對契丹黨羽行事風格之描述,揣測彼輩若得知王安石行蹤,必選何等策略。契丹人素來悍勇,慣用正麵強攻,輔以弓弩奇襲。若彼輩知王安石行期,極可能糾集人手,於臥虎坡布下重圍,欲畢其功於一役。陳興需做者,乃加深彼輩之此念,使其確信此處乃唯一良機,傾巢而出。如此,方能製造足夠之混亂,掩護自己行刺。
裝備方麵,陳興於暗網清單中精心挑選。除那柄“靜音匕首”,寒光不露,殺人無聲外,又取了“迷煙彈”數枚,此物能使人昏眩片刻,乃脫身利器;“飛虎爪”一副,可攀高越牆,來去無蹤;更備有“易容紗”,薄如蟬翼,瞬間可變容貌,以防被識破。每一樣器物,皆反複擦拭試用,務求關鍵時刻不誤事。
籌備既畢,陳興尋覓線人。此線人非尋常之輩,乃一落魄書生,曾中舉,後因言獲罪,家道中落。此人素恨新法,對王安石懷怨。又因生計所迫,曾為契丹黨羽傳遞過幾次無關緊要之消息,卻未深陷其中。陳興知其為人,雖落魄卻有幾分骨氣,不可強逼,唯可誘之。
陳興於一家僻靜茶樓,暗中與書生相會。裝作不經意間,提及近來京中傳聞,言有江湖人士重金懸賞王安石項上人頭,又誇大臥虎坡地勢之利,仿佛無意中透露王安石將於某日前往靈泉寺。更激其言辭,言王安石變法如何誤國,引得書生義憤填膺。末了,陳興看似不經意地遞上一小袋金子,權當“打聽消息之謝”,實則暗示書生可將此消息賣予“對王安石感興趣之人”,言外之意,此乃一筆無本之財。
書生果真上鉤。既有怨恨,又有錢財誘惑,加之陳興刻意製造的“絕佳機會”之假象,書生很快便通過其與契丹黨羽的舊有渠道,將王安石即將拜訪靈泉寺的“確切日期”以及“臥虎坡乃最佳設伏之地”的消息,煞有介事地傳遞了出去。
契丹黨羽得此消息,如同餓狼聞到肉味。耶律虎大喜,以為天賜良機。迅速召集心腹,嚴密部署。彼輩未曾懷疑消息來源,隻因與書生有過往來,且消息內容正中其下懷,與他們原本就有的趁王安石出行下手之念不謀而合。加之陳興刻意引導,使其深信臥虎坡地勢絕佳,乃天造地設的埋伏之所。
於是乎,臥虎坡下,暗潮湧動。契丹黨羽傾巢而出,精銳盡遣,攜帶強弓硬弩,明晃晃的刀劍,悄無聲息地潛入林中。彼輩自信滿滿,以為此行必能得手,為契丹大業立下不世之功。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陳興伏於臥虎坡製高點,隱匿於茂密枝葉之中,俯瞰下方。隻見契丹黨羽悄然潛入,分頭行動,或藏於草叢,或伏於溝壑,或攀上古樹,架設弓弩。其布陣之法,雖顯北地之獷悍,亦有幾分章法,意圖將王安石一行圍困於坡下狹道之中,亂箭齊發,一擊斃命。
陳興冷眼旁觀,心中默計人數,觀察其陣型弱點。他非為助宋,亦非為助遼,隻為完成暗網之命,且不使曆史偏離太遠。此局,乃他精心設計,引狼入局,借力殺人。待兩方混戰之時,便是他出手之際。
風拂山林,落葉無聲。夕陽西下,餘暉染紅天際。臥虎坡籠罩在一片肅殺之中。王安石的車隊,尚在數裏之外,渾然不知前路殺機四伏。契丹黨羽,屏息凝神,隻待獵物入網。而陳興,則如潛伏的毒蛇,目光鎖定了混亂中最微小的一線生機。
此局,能否順利展開?臥虎坡將迎來怎樣的血雨腥風?陳興能否於萬軍之中取王安石性命?他所求之“兩全之策”,真能實現乎?一切懸念,皆係於那即將到來的、被精心引爆的混亂之中。
借力風起臥虎坡,
刀影暗藏殺機多。
殺伐聲震山林寂,
人在局中待時戈。
局破煙消天色晚,
中原史冊誰評說?
局定生死一念間。
喜歡曆史我亂穿請大家收藏:()曆史我亂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