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流中的探尋
字數:4106 加入書籤
一道玄光倏然而至,仿佛撕裂了時空的幕布。未待光華散盡,陳興身形已然顯現,立於大唐盛世之都——長安的街衢之上。目之所及,樓宇櫛比,冠蓋雲集,車馬喧囂,織錦般鋪陳開一派繁華無盡的圖景。販夫走卒、文人雅士、胡商異客,摩肩接踵,言笑晏晏,大唐氣象,煊赫非常。
然陳興無心顧盼此間繁華,眉宇間聚攏著一絲凝重。蓋因他深知此行不易,肩負之重任,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彼時,酷吏來俊臣正得聖上恩寵,權傾朝野,其性更是乖張猜忌,門下爪牙遍布,更有甲士護衛,森嚴難近。欲取其項上人頭,猶如探囊取物般渺茫。
故此,陳興未敢耽擱,甫一落地,便斂去周身異彩,化作尋常遊子模樣,悄然融入這滾滾紅塵。他欲先摸清來俊臣的底細,尋找其喜好或弱點,方能尋得一線生機。於是,他遍訪長安城中茶肆酒家,勾欄瓦舍,但凡人多嘴雜之處,皆為所往。
在一間名曰“清風雅座”的茶館中,陳興擇一臨窗雅座落座。耳畔人聲鼎沸,三教九流匯聚一堂,議論之聲不絕於耳。陳興靜心聽之,如同捕風捉影,試圖從紛繁蕪雜的信息中,辨別出有價值的片段。
不多時,便聞得臨近一桌,幾位士子正低聲交談。其中一位士子,麵色憤慨,飲下一口粗茶,憤憤然道:“聞那來俊臣,仗聖上之恩寵,在朝中行事乖張,倒行逆施,羅織罪名,陷害忠良。多少股肱之臣,皆為其所害,家破人亡!此等酷吏,天理難容!”
另一位士子聞言,亦是歎息不已,附和道:“此言是真。更兼其性情喜好奢靡,尤好歌舞伎樂。宴請賓客之時,必召當時絕色伶人、舞姬,更有京城名噪一時的樂師,方盡興致。聽說他曾一擲千金,隻為求得一曲新樂,或者一舞驚鴻。”
陳興聞言,心下微動。好歌舞?樂師?此或非其弱點,然或為可乘之機?心念電轉間,又聞第三位士子低聲言道:“然此人警惕非常,性多猜忌。即便是在府中設宴,亦是甲士環伺,隨侍之人皆經嚴密盤查,稍有異動,便遭酷刑。欲近其身,難如登天啊!”
這幾句閑談,雖隻寥寥數語,卻如撥雲見日,為陳興指明了方向。暗殺正麵突襲,風險太大,且成功率渺茫。但若能利用其喜好,喬裝成宮廷伶人或樂師,混入其常出入之所,尤其是宮廷之中,或許能覓得片刻良機。畢竟,來俊臣身為朝廷重臣,出入大內是常有的事。
心中既定,陳興便再無遲疑。離了茶館,他並未直接前往宮城,而是開始打探京城中是否有精通宮廷樂藝之人可拜師學藝。一番周折之下,終於打聽到在城南一處僻靜巷陌中,隱居著一位姓趙的老者。趙老原是宮廷中技藝超群的樂師,後因年邁致仕,隱居於此,謝絕訪客。
陳興尋至趙府門前。小院清幽,古木參天,門扉緊閉,透著一股遺世獨立的況味。陳興深吸一口氣,上前叩門。未幾,門扉吱呀一聲開啟,露出一位老者。須發皆白,麵色紅潤,精神矍鑠,一雙眼眸銳利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隱秘。
陳興恭敬行禮,拱手道:“晚輩陳興,久聞趙老盛名,特來拜訪,懇請趙老收留,傳授宮廷樂藝。”
趙老審視著眼前這個年輕人,觀其氣度不凡,眉宇間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滄桑與堅定,知其並非尋常求學之人。但他並未多問,隻淡淡道:“老夫已封琴多年,不問世事。且宮廷樂藝,非三年五載能窺其門徑,你非習樂之人,何故求此?”
陳興知曉不能盡吐實情,隻得含糊其辭道:“晚輩… 有故人曾言,人生於世,當習得一門傍身之技。晚輩傾慕宮廷樂藝之風雅,故心向往之。時間緊迫,然晚輩願傾盡全力,刻苦研習,隻求入門,不求精通。”他語氣誠懇,態度恭謹,眼神中流露出一種決絕,讓趙老心中微動。
趙老目光在陳興身上停留了片刻,似在權衡,又似在探究。最終,他似乎從陳興堅定的眼神中看到了某種與眾不同的特質,或者被其執著的誠意所打動。他輕輕頷首,道:“既如此,便隨老夫進來吧。然醜話說在前頭,宮廷樂藝規矩森嚴,非兒戲。若學藝不精,莫要怪老夫不留情麵。”
陳興聞言大喜,再次謝過趙老,遂隨其進入院中。院內布置雅致,一方石桌,幾把石凳,角落處擺放著幾張琴台,其上置放著古琴、瑟、琵琶等樂器,雖蒙著一層薄灰,卻依舊能看出其材質上乘,製作精良。
自此,陳興便開始了在趙府的習樂生涯。起初的日子,苦不堪言。樂理之繁複,如同天書,指法之精妙,更是令人眼花繚亂。陳興從未接觸過這些,手指僵硬,撥弄琴弦,發出的聲音刺耳難聽,與他想象中的宮廷雅樂相去甚遠。
趙老教授嚴厲,時而糾正其坐姿手型,時而斥責其心浮氣躁。陳興天賦固然不凡,然心中所係乃是重任,如何能完全沉浸於樂藝之中?他一麵記誦樂譜,練習指法,一麵卻在腦海中演練著如何潛入、如何靠近、如何在重重保護中完成刺殺。心中思緒萬千,琴音自然難以純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皓月當空,夜色如水。趙府小院中,唯有陳興練習的琴音時斷時續。指尖磨破,血痕累累,殷紅的血跡染上了素白的琴弦,疼痛刺激著他的神經,卻也磨礪著他的意誌。他知曉,時間緊迫,他必須爭分奪秒。
趙老看在眼裏,心下暗歎。他知陳興必有秘密,觀其刻苦,非為風雅,必有更深層之目的。但他恪守師者本分,隻管傾囊相授,不問其誌。他教陳興不僅僅是技巧,更是樂藝的“魂”——如何通過音樂表達情感,營造意境。
“樂者,情也。宮廷之樂,非僅悅耳,更需動人心魄。” 趙老撫摸著一張古琴,語重心長地對陳興道:“昔日聖上聽樂,非單憑技法,更重意境。或聞金戈鐵馬,心生豪邁;或聞流水潺潺,心生寧靜;或聞思婦之情,心生感傷。你所奏之曲,雖指法日趨熟練,然缺了魂魄,聽之如白水。”
陳興聞言,心中有所觸動。他並非不懂情感,隻是他的情感都壓抑在心底,為了使命而存在。如何將這股潛藏的波瀾融入琴音?這對他而言,是比學習指法更困難的挑戰。他開始嚐試回憶,回憶那些曾經經曆過的痛苦、失去、決絕,試圖將這些複雜的情緒注入冰冷的旋律之中。
未幾,陳興的琴音漸漸發生變化。雖然依舊帶著一絲生澀,但偶爾流露出的音符,已不再是幹巴巴的技巧堆砌,而是帶著一種深沉的、難以言說的力量。有時如驚濤拍岸,有時如長風悲鳴,有時又如磐石般堅定不移。趙老聽之,眼神愈發複雜。他知道,這個年輕人,心中藏著的是山河破碎般的沉重,而非尋常的喜怒哀樂。
旬日已過,陳興的樂藝已非吳下阿蒙。雖未至宗師之境,然已能熟練掌握數支經典的宮廷曲目,且彈奏之時,已能勉強注入幾分情感,足以瞞過尋常之人。他知,不能再拖延了。
遂向趙老辭行。趙老並未挽留,隻贈予他一張自己珍藏多年的古琴,此琴音色清雅,曾在宮廷中贏得無數讚譽。又囑咐陳興幾句在宮中行事的禁忌,眼神中滿是關切與不舍。師徒一場,情誼漸深,陳興心中亦是溫暖,鄭重謝過趙老,將古琴背在身後。
陳興依囑備好一身伶人行頭,換上絳紅色的錦衣,衣帶飄飄,腰間佩著一支玉簫,整個人看起來風度翩翩,頗有宮廷樂師的韻味。
是日,天光微亮,長安城仍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陳興背負古琴,步履堅定,朝皇城方向而去。沿途街市漸漸熱鬧起來,小販開始叫賣,行人匆匆趕路。然陳興心無旁騖,眼中隻有那遠方巍峨聳立的宮牆。
宮牆高聳入雲,紅牆黃瓦,氣勢恢宏,仿佛一座巨獸蟄伏於大地之上。其內藏龍臥虎,危機四伏,每磚每瓦都似乎訴說著無盡的權力與陰謀。陳興深吸一口氣,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未知前路的忐忑與不安,亦有完成使命的決絕與孤勇。此去凶險萬分,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偽裝成樂師,能否順利混入這戒備森嚴的禁宮?在宮中,他又將遭遇何等意想不到的困難與挑戰?他能否尋得那稍縱即逝的機會,接近位高權重的來俊臣,完成他的使命?長安城中的風雲,正隨著他堅定的步履,悄然湧動,暗流湍急。
陳 辭舊日意未闌,
興 起風波入長安。
入 得深宮重重險,
長 安風雲暗波瀾。
探 尋良機在眼前。
喜歡曆史我亂穿請大家收藏:()曆史我亂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