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邊境偵緝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655 章邊境偵緝(至元二十七年秋?斡耳朵邊境哨卡)
克魯倫河下遊的蘆葦蕩裏,巴圖(察合台部細作)正整理羊皮襖的褶皺,襖麵刻意磨損出破洞,沾著新鮮的馬糞與草汁 —— 這是模仿牧民長途遷徙的痕跡。他懷中的狼皮紙用桐油浸過防潮,上麵用炭筆勾勒著炮陣輪廓,卻故意漏畫儲彈坑的位置,“若被盤查,” 他暗念主謀的叮囑,“就說是迷路牧民的草場圖。”
為更逼真,巴圖在腰間掛著半塊風幹的羊肉,膻味掩蓋了狼皮紙的墨香,靴底嵌入牧民常用的銅鈴,行走時發出 “叮當” 聲 —— 這是從被俘的術赤係牧民那裏學來的習慣。他選擇在辰時霧氣未散時行動,此時邊境哨卡換班,巡邏間隙最長,“按乃馬真後時期的哨卡規律,” 這是最佳潛行時機,卻不知蕭虎已改良了巡邏製度。
斡耳朵邊境的 “鷹嘴崖” 哨卡,虎衛營百戶那拉珠爾正交接巡邏記錄,桑皮紙冊上標注著 “晨霧大,增派雙崗”。哨卡用克魯倫河青岩築成,了望塔高九丈,塔頂的哨兵持 “千裏鏡”(西域傳入的銅製望遠鏡),鏡身刻 “虎衛營驗”,視野可達三裏外的蘆葦蕩。“按新製,換班需重疊一刻鍾,” 那拉珠爾對接班的甲士道,防止出現防禦空檔。
巡邏隊分 “明哨” 與 “暗哨”明哨沿官道騎行,甲胄外罩牧民常穿的羊皮袍,卻在袖口繡微型虎紋;暗哨潛伏在蘆葦叢,手持帶鐵礦粉的驗探棒 —— 這是周顯特意改造的工具,遇鐵器會顯青暈。“昨日捕獲三隻野狼,” 哨兵報告,“蹄印接近炮陣區域,” 這讓那拉珠爾更加警惕,下令縮短巡邏間隔至半刻鍾。
巴圖故作慌張地走向哨卡,聲稱 “迷路尋找羊群”,但他的眼神總瞟向西北方的炮陣方向 —— 那裏正是了望塔的重點監控區。明哨甲士阿古拉上前盤問,手指不經意間觸碰巴圖的羊皮襖,觸感僵硬“牧民的襖子填羊毛,” 他暗忖,“這襖子卻像藏著硬物。” 更可疑的是,巴圖雖稱迷路,卻能準確說出三裏外廢棄的敖包位置,這絕非普通牧民能知。
阿古拉按 “三問三查” 流程問草場位置(巴圖答非所問),查行囊(狼皮紙輪廓在懷中顯現),驗身份(巴圖出示的羊皮文書無千戶印)。“你的銅鈴聲不對,” 阿古拉突然道,牧民的鈴音因磨損發悶,而巴圖的鈴聲清脆 —— 這是新鑄的,破綻就在細節裏。巴圖臉色微變,伸手摸向腰間,卻不知暗哨已從蘆葦叢包抄過來。
那拉珠爾趕到時,巴圖正試圖掙脫。“按蕭監國令,” 那拉珠爾取出虎符,符麵貼近巴圖腰間,原本隱蔽的鐵礦粉紋路立即顯青暈 —— 這是主謀為讓細作識別炮陣金屬部件而特意嵌入的,卻成了自曝身份的鐵證。“懷裏藏的什麽?” 阿古拉撕開羊皮襖,狼皮紙飄落,炭筆勾勒的炮陣圖赫然在目。
巴圖見敗露,拔刀欲反抗,暗哨從背後用套馬索將其絆倒,刀鞘撞在岩石上,露出內側刻的察合台部印記。“拿下!” 那拉珠爾喝令,甲士用鐵鏈鎖住其手腕,鏈環刻 “虎衛營押”,與乃馬真後時期的普通鐵鏈不同,這鐵鏈含磁石成分,可防止細作佩戴鐵器逃脫。了望塔上的哨兵立即敲響銅鍾,三短一長 —— 這是 “捕獲細作” 的信號。
巴圖被押至哨卡刑房,房內陳設簡單卻規範刑具僅備 “拶指” 與 “鞭刑”(按《大元通製》“非重犯不施酷刑”),案上鋪著桑皮紙供記錄,牆角燃著西域迷迭香 —— 這是鎮定情緒的,防止犯人急死。那拉珠爾任主審,按 “先審身份,再審意圖” 的順序“你是察合台哪部的?” 巴圖緊咬牙關,卻在看到牆上的《細作招供案例》時眼神閃爍 —— 那上麵有同類案例的處置結果。
阿古拉端來馬奶酒“招供可免鞭刑,” 這是攻心之術。巴圖飲下酒,緊繃的神經稍緩,終於開口“我是也速蒙哥千戶部下,” 主謀是察合台後王禿魯,“要我繪炮陣換防圖,” 特別是夜間巡邏規律。那拉珠爾讓他在供詞上按指印,蒙古文記錄與漢文翻譯並列,確保無偏差 —— 這是 “雙語錄供製” 的要求。
哨卡快馬將供詞送抵斡耳朵,蕭虎正與耶律鑄研究炮陣布防圖。“禿魯想知道換防時間,” 蕭虎指著供詞中 “夜間巡邏” 字樣,“說明他們可能計劃夜襲,” 或派更多細作趁換防潛入。耶律鑄補充“乃馬真後時期就有細作借換防間隙得手,” 這次是故技重施,但新製換班重疊已堵上這個漏洞。
供詞中 “鐵礦粉識別炮陣” 的細節讓蕭虎警覺“他們已知道我們的防偽術,” 需立即升級,命周顯在炮身添加新的磁反應紋路。“更重要的是,” 蕭虎用朱筆圈出 “術赤係是否參與” 的訊問記錄,巴圖稱主謀不確定同盟強度,“這才是刺探的真正目的,” 試探我們的聯防是否牢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蕭虎立即傳令炮陣夜間巡邏由 “每刻一巡” 改為 “半刻一巡”,增派十名熟悉夜視的蒙古甲士(他們自幼在草原狩獵,夜視能力強)。炮口懸掛特製燈籠,燈罩用桑皮紙浸桐油製成,內燃鬆脂燈,“每盞燈亮滅有規律,” 那拉珠爾演示,“三短一長為安全,” 急促閃爍則報警 —— 這是新設計的 “燈語信號”。
儲彈坑加蓋鐵網,網眼僅容手伸過,防止細作投毒或破壞;炮身的鐵礦粉紋路補填新的磁石粉,“需用蕭監國的虎符才能驗全,” 周顯在《防禦升級冊》中注明,普通磁石隻能顯部分紋路。甲士們還在炮陣周圍撒上帶刺的蒺藜,這是從漢人守城術中學來的,“遲滯突襲速度,” 為援軍爭取時間。
蕭虎命人將供詞抄本送術赤係營地,附信寫道“禿魯疑我同盟不固,” 建議劄剌兒台加強克魯倫河東岸的防禦,“形成東西聯防。” 信使帶著雙騎,一匹馱供詞抄本(用防火漆密封),一匹備替換的馬,確保日夜兼程。劄剌兒台見信後,立即派長子帖木兒率三百騎兵增援邊境,“蕭公以誠待我,” 他對千戶們道,“當共守此境。”
術赤係送來的回信同樣用雙語書寫“已在額爾齊斯河設伏,” 若察合台軍異動,“炮聲為號,騎兵側擊。” 蕭虎將回信存入金匱,與之前的盟約放在一起,“這正是鞏固同盟的契機,” 他對耶律鑄道,敵人的刺探反而成了試金石。
巴圖的案子按《大元通製》“軍情刺探律” 審理主犯巴圖因 “繪製軍防圖”,判 “杖二十,流徙西域屯田”—— 比乃馬真後時期的 “即行處死” 更顯寬嚴相濟。從犯(尚未捕獲的接應者)被畫像通緝,布告用三語書寫,附巴圖供詞中的特征描述“騎白馬,左耳缺角”。
刑房記錄詳細到 “杖刑用桑木杖,每杖間隔一息”,確保不逾製。巴圖在供詞上畫押後,由虎衛營押解西行,沿途驛站需 “驗身份、記行程”,每月向樞密院報備 —— 這是 “流犯跟蹤製”,防止中途逃脫。蕭虎特意叮囑押解官“若他願戴罪立功,” 可報告其是否知曉其他刺探計劃。
此次緝捕細作後,邊境連續三月無異常,炮陣的燈語信號與術赤係的騎兵巡邏形成默契。《斡耳朵邊防錄》記載“至元二十七年秋,擒察合台細作巴圖,” 由此完善的 “磁石驗鐵、燈語傳信、同盟聯防” 三製,“為漠北邊境安寧之基”。
那拉珠爾在哨卡的了望塔上刻下事件經過,蒙古文 “擒細作於此” 的字跡旁,添了漢人甲士阿古拉的漢文批注“防微杜漸”。秋風掠過蘆葦蕩,哨卡的銅鈴與炮陣的風旗呼應,這無聲的警戒,正是大元邊境最堅實的屏障。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