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章 離都西使
字數:8638 加入書籤
1121 章離都西使
樞密院議事廳的晨光斜斜切過案上的《金帳汗國輿圖》,輿圖邊緣因反複摩挲起了毛邊,耶律楚材的指尖停在 “基輔” 二字旁的紅圈上 —— 那是波斯商隊傳回的 “歲貢停滯” 標記。“上月從基輔返回的綢緞商張萬稟稱,米哈伊爾已將金帳汗國派駐的稅吏軟禁,商路關卡的通行費漲了三成,” 他抬眼看向廳內官員,語氣凝重,“若任其自立,中都經草原至歐洲的商路恐斷,屆時漠南皮毛、西域香料都會斷供,影響中樞稅銀。”
李禦史捧著《西域商情冊》補充“更要緊的是,金帳汗國大汗拔都正率軍圍攻巴格達,無暇西顧,米哈伊爾派使者去波斯求援,若與波斯結盟,草原格局將生變數。此時遣使通好,是最佳時機。” 廳內陷入沉默,木質座椅摩擦地麵的聲響格外清晰,蕭虎坐在末位,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公服袖口 —— 那裏還留著早年在漠北征戰時磨出的細微紋路。
忽必烈起身打破沉默,目光掃過眾人“蕭將軍久鎮漠北,曾與克烈、乃蠻等部交涉數十次,熟稔草原儀軌與外交分寸,且早年隨成吉思汗西征時,曾途經基輔外圍,知曉當地風土,由他出使最為穩妥。” 這話既避開了中都權力糾葛,又點出蕭虎的獨特優勢,耶律楚材立刻附和“忽必烈大汗所言極是,蕭將軍務實沉穩,定能不辱使命。”
蕭虎緩緩起身,袍角掃過案下的銅爐,爐中檀香灰簌簌落下“若中樞信得過,臣願領此職。但需三事其一,調譯官郭守敬同行 —— 他曾在金帳汗國留居三年,通俄語與蒙古語;其二,備國書需蒙、漢、俄三種文字對照,由翰林院資深筆吏草擬;其三,禮物除絲綢、瓷器外,需加十匹三河馬 —— 米哈伊爾近年熱衷養馬,此物比金銀更合其意。”
耶律楚材一一應下“三日內定當備齊。國書由翰林院掌院學士親自執筆,禮物從內庫調撥,郭守敬即刻從禮部調至樞密院聽用。” 蕭虎躬身謝恩,目光掠過忽必烈時,兩人均微微頷首 —— 昔日權力博弈的鋒芒斂去,隻剩同為大元臣子的默契。
樞密院側廳次日便成了遴選隨員的臨時場所,蕭虎坐在案後,麵前站著三名候選人。郭守敬身著青色譯官袍,手中捧著一卷《金帳汗國語匯》,開篇 “問候”“贈禮” 等條目旁密密麻麻寫滿注釋。“至元四十二年,臣隨商隊駐基輔半年,米哈伊爾的首席顧問安德烈曾教臣俄語禮儀,” 他翻開冊中夾著的紙條,“這是安德烈的筆跡樣本,可用於核對國書回執真偽。”
蕭虎接過紙條,指尖撫過遒勁的俄文字母“你且用俄語說‘通好互市,共護商路’。” 郭守敬流利應答,發音頓挫間帶著草原腔調,蕭虎點頭“譯官之職,非你莫屬。”
第二名候選人是戶部主事趙全,他捧著《草原物資兌換冊》,冊中詳細記錄著不同部落的兌換偏好“克烈部喜絲綢換羊,保加利亞部愛瓷器換馬匹,基輔周邊則認三河馬為硬通貨。” 他指著冊中 “一匹上等絲綢換三隻成年母羊” 的條目,“去年臣去漠南調糧,用此比例與也速該首領交易,分毫不差。” 蕭虎問“若遇部落坐地起價如何?” 趙全答“可先贈小件禮物示好,再按清單交涉,若仍僵持,便以‘中樞另有商路可選’施壓 —— 草原部落最忌商路斷絕。”
最後是禁軍百戶孫和,他肩寬背厚,腰間挎著一把鏽跡斑斑的腰刀。“臣曾在漠北衛所駐守五年,熟悉弩箭、信號彈的野外使用,” 他解開背上的包裹,取出一副強弩,“此弩加裝了倍力裝置,五十步內可穿透皮甲,外層裹氈布偽裝,不易被部落察覺。” 他又拿出兩枚信號彈,“紅彈升空後可維持一盞茶功夫,綠彈則用於報平安,夜間可視距離三裏。”
蕭虎讓孫和演示弩箭裝填,見他動作嫻熟,點頭道“你負責護衛與軍械,需確保隊伍安全無虞。” 三名隨員選定後,蕭虎將《西行實務手冊》遞給他仨“每日卯時匯總行程、物資、敵情,不得延誤。”
第三日清晨,內庫太監領著蕭虎一行人查驗禮物。內庫分為三殿,東殿堆放絲綢,西殿陳列瓷器,中殿則是馬匹牲畜。東殿內,二十名庫役正將絲綢按質地分類 —— 蜀錦三十匹、吳綾七十匹、素綢一百匹,每匹都蓋著 “內庫監製” 的朱紅印章。蕭虎隨手抽出一匹蜀錦,展開後見織紋細密,牡丹圖案栩栩如生,對趙全道“蜀錦贈予米哈伊爾,吳綾分贈其部將,素綢留作沿途兌換。”
西殿的青花瓷整齊碼放在木架上,有碗、盤、瓶三種器型,瓶身多繪纏枝蓮紋。庫役捧來一隻青花梅瓶,蕭虎對著晨光細看,見釉色均勻,無一絲開片“五十件需逐一檢查,有瑕疵的一律更換 —— 米哈伊爾好麵子,禮物不可有半點差池。” 郭守敬補充“可在瓶底刻‘大元贈基輔’字樣,用蒙、俄兩種文字,顯鄭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中殿的三河馬正由馬夫梳理鬃毛,十匹馬均是棗紅色,體型高大健壯。蕭虎走到一匹馬前,撫摸其脖頸,馬溫順地蹭了蹭他的手“這些馬需單獨配備草料 —— 用豆餅混合苜蓿,每日喂三次,避免在草原上因飲食不適掉膘。” 孫和立刻讓護衛記下“屬下會安排兩人專門照料馬匹,每日檢查蹄鐵與鞍具。”
除了禮物,幹糧籌備也格外細致。李謙帶著糧吏送來的肉幹、麥餅均用羊皮袋封裝,每袋標注 “一人一日份”。“肉幹選的是草原黃牛肉,用鹽醃製後炭火烘幹,可保存一月;麥餅加了胡麻,耐饑且不易變質,” 李謙指著旁邊的皮囊,“這是奶茶粉,用磚茶磨製,加了少量酥油,開水衝調即可飲用,適合草原寒冷天氣。”
蕭虎讓趙全清點後登記造冊,每一項物資都注明數量、用途、保管人,最後由他親自簽字畫押“物資是出使根基,若有損耗短缺,唯你三人是問。”
蕭虎回府整理行裝時,已是暮色四合。書房的舊木櫃裏,存放著他早年在漠北征戰的物件磨破的皮靴、帶箭痕的鎧甲、泛黃的《草原防務劄記》。他取出那件皮袍,袍角的補丁是也速該的妹妹所縫 —— 二十年前,他在克烈部養傷時,那姑娘連夜用羊毛線織補,針腳雖粗,卻異常結實。
“父親要去很遠的地方嗎?” 十歲的兒子蕭毅捧著一盞油燈走進來,燈光在他臉上投下跳動的光影。蕭虎放下皮袍,摸了摸兒子的頭“去西邊的基輔,為大元通好商路,過些日子便回來。” 蕭毅將一塊刻著虎紋的木牌塞進他手中“這是我刻的護身符,父親帶著它,就像我在身邊一樣。”
蕭虎收下木牌,塞進貼身的皮囊,又取出《草原部落圖譜》翻看 —— 上麵記錄著沿途克烈、保加利亞、欽察等部的首領姓名、部落規模、友好程度。翻到 “基輔” 一頁時,他想起成吉思汗西征時,曾在此處與羅斯公國交戰,如今卻要以使者身份來通好,不禁一聲輕歎。
妻子端來一碗熱湯“路上風寒,多喝些湯暖暖身子。我已將你常用的藥包備好,有治風寒的、治腹瀉的,都分袋裝好,貼了標簽。” 蕭虎接過湯碗,暖意從喉嚨滑到心底“家中諸事,便勞你多費心。若有急事,可托樞密院的耶律大人轉信。” 妻子點頭“你在外需保重自己,不必掛心家裏。”
夜深時,蕭虎將《西行路線圖》鋪在案上,用朱筆標注出關鍵節點“三日至漠南克烈部,七日渡伏爾加河,十日抵基輔外圍。” 每個節點旁都注明了補給點、可能遇到的風險及應對之策,直至油燈燃盡,才吹燈歇息。
出使隊伍出發那日,中都北門的吊橋緩緩放下,晨光中,三十名護衛牽著馱滿禮物的馬匹列隊等候,郭守敬、趙全、孫和已身著行裝站在隊前。耶律楚材捧著國書快步走來,國書用鎏金盒子盛放,封麵蓋著 “大元中樞” 的印璽。“此國書由陛下禦覽後加蓋印璽,” 他將盒子遞給蕭虎,“內頁除通好之意,還提及若米哈伊爾願恢複歲貢,大元可代為斡旋金帳汗國的追責。”
蕭虎接過盒子,鄭重收入皮囊“楚材大人放心,定不負中樞所托。” 忽必烈帶著一件狐裘趕來,狐裘毛色雪白,是漠北進貢的珍品“漠北已下了初雪,此裘用硝製工藝處理過,防潮保暖,你路上用得著。” 他展開裘衣,露出內襯繡著的 “平安” 二字,“這是宮繡局趕製的,圖個吉利。”
蕭虎接過狐裘,指尖觸到柔軟的皮毛,心中微動“大汗在中都需留意金帳汗國動向,若拔都西征歸來,恐會對米哈伊爾動兵,屆時需早做防備。” 忽必烈點頭“我已讓李謙加強漠南崗哨,若有異動,即刻通報。”
李謙帶著糧吏送來最後一批應急幹糧,遞上一張紙條“這是克烈部也速該的信物,憑此可在他部落免費補給三日。若遇兌換糾紛,可提‘中都禁軍糧草協同’之事,他定會賣幾分薄麵。” 蕭虎收下紙條,與李謙拱手道別。
耶律楚材抬手示意出發,蕭虎翻身上馬,勒住韁繩回頭望 —— 中都北門的城樓巍峨矗立,官員們仍在揮手送行。他深吸一口氣,揮鞭道“出發!” 隊伍踏著晨光向西行進,馬蹄聲在青石板路上回蕩,漸漸消失在遠處的塵煙中。
離開中都三十裏,隊伍抵達第一個驛站 —— 落馬坡驛站。驛站不大,卻幹淨整潔,驛丞見是中樞使節隊伍,連忙引著眾人入內歇息。蕭虎讓人將馬匹牽至馬廄,叮囑孫和“讓護衛輪流值守,每兩時辰換班一次,夜間需點亮馬廄外的火把,防止馬匹受驚。”
郭守敬取出《西行路線圖》,與驛丞核對路徑“從這裏向西,經黑鬆林至克烈部,需幾日路程?” 驛丞道“若天氣晴好,三日可到;若是遇雪,恐需五日。昨日有商隊從黑鬆林過來,說林中有小股盜匪活動,大人需多加防備。” 蕭虎聞言,立刻讓孫和“將護衛分成兩隊,前隊五人探路,後隊五人斷後,中間護著物資隊,不得鬆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趙全則忙著清點物資,發現有兩袋麥餅的羊皮袋磨破了小口,立刻讓人找來新的皮囊重新封裝“這些幹糧是沿途救命之物,半點不能馬虎。” 他又檢查了絲綢與瓷器的包裹,見外層的氈布都捆紮結實,才鬆了口氣。
驛站的夥夫送來熱騰騰的粥飯,蕭虎召來三名隨員圍坐同食“今日起,每日卯時出發,申時歇息,遇驛站便休整,無驛站則紮營。郭守敬負責聯絡沿途部落,趙全管物資兌換,孫和掌護衛安全,各司其職,不得推諉。” 三人齊聲應下,郭守敬補充“屬下已將俄語常用語寫在紙條上,分發給護衛,若遇緊急情況,可出示紙條求助。”
歇息完畢,蕭虎讓人檢查馬匹鞍具,自己則走到驛站外的土坡上,望著中都方向的炊煙,摸了摸貼身的木牌 —— 那是兒子蕭毅刻的護身符,此刻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他轉身回到隊伍,翻身上馬“啟程!”
隊伍行至黑鬆林邊緣時,突然從林中衝出幾名騎兵,為首的漢子看到蕭虎的旗號,立刻翻身下馬,快步上前“將軍!是屬下啊,王二!” 蕭虎定睛一看,認出是早年在漠北衛所的親兵,如今竟是這黑鬆林驛站的驛丞。
王二握著蕭虎的手,眼眶泛紅“自將軍調回中都,屬下便留在了這裏。沒想到今日能在此重逢!” 蕭虎拍了拍他的肩“這些年你在驛站過得如何?方才驛丞說林中有盜匪,可有詳情?” 王二引著蕭虎到驛站旁的石墩坐下“盜匪約二十餘人,多是逃兵,常在林中西側劫掠小商隊,昨日還搶了波斯商人的兩匹駱駝。”
蕭虎讓孫和取來地圖,王二指著林中西側的山穀“他們的窩點就在這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他們每日辰時會派人到林外的小溪打水,可趁機突襲。” 蕭虎搖頭“此次出使要緊,不宜與盜匪糾纏。你可有繞過山穀的小路?” 王二點頭“有一條獵人走的便道,需多走半日路程,但可避開盜匪。”
郭守敬立刻道“多走半日無妨,安全第一。” 趙全補充“便道沿途有個小部落,可兌換些新鮮的牛羊肉,補充幹糧。” 蕭虎對王二道“煩你派個向導引路,事後必有重謝。” 王二連忙道“將軍客氣,屬下親自引路便是!”
臨行前,王二悄悄塞給蕭虎一袋風幹的鹿肉“這是屬下前日獵的,味道比幹糧好,將軍路上充饑。” 蕭虎收下,從行囊中取出一把腰刀相贈“這把刀隨我征戰多年,你留著防身。若遇盜匪騷擾,可持此刀去克烈部找也速該求援。” 王二接過刀,感激涕零,親自帶著隊伍向便道走去。
繞過黑鬆林,隊伍抵達王二所說的小部落 —— 兀良哈部。部落首領巴圖是個絡腮胡漢子,見蕭虎一行帶著絲綢瓷器,眼中閃過貪婪,卻仍按草原禮節獻上馬奶酒“不知大人遠道而來,有何貴幹?”
趙全上前,展開兌換清單“我等出使基輔,需兌換五十隻羊、十頭牛作為補給,按草原慣例,一匹絲綢換三隻羊、一頭牛,共計二十匹素綢。” 巴圖接過清單,眉頭一皺“如今羊價漲了,一匹絲綢隻能換兩隻羊。” 趙全不動聲色“昨日在克烈部,也速該首領仍按舊例兌換,若巴圖首領不願,我等便去前方的欽察部兌換,隻是要多走兩日路程。”
巴圖聞言,神色緩和下來 —— 他知道欽察部與克烈部交好,定不會坐地起價。“既是也速該的朋友,便按舊例來,” 他揮了揮手,讓部眾趕牛羊過來,“但我要十匹吳綾,素綢我這裏已有不少。” 趙全看向蕭虎,蕭虎點頭“可換五匹吳綾、十五匹素綢,吳綾是贈基輔首領的,不能多給。”
巴圖見蕭虎態度堅決,隻得同意。部眾趕來了牛羊,趙全逐一檢查,挑出老弱病殘的退回“這些牛羊需長途跟隨,若體弱,恐走不到克烈部。” 巴圖無奈,隻得讓人換了健壯的過來。孫和則讓人用繩索將牛羊串聯起來,安排兩名護衛專門看管“每日需給牛羊喂三次草料,夜間要圈在臨時圍欄裏,防止走失。”
兌換完畢,巴圖邀蕭虎入氈房飲酒,蕭虎婉拒“趕路要緊,他日返程再與首領痛飲。” 巴圖也不勉強,贈送了一袋草原堅果“這是我們部落的特產,可解乏。” 蕭虎謝過,帶著隊伍繼續向西行進,身後的牛羊群踏著草原,留下一串蹄印。
行至第三日傍晚,隊伍抵達克烈部邊界的哨卡,哨卡士兵見是蕭虎,立刻派人通報也速該。不多時,也速該帶著部眾騎馬趕來,老遠便喊道“蕭將軍,二十年不見,你風采依舊啊!” 蕭虎翻身下馬,與他緊緊相擁“也速該首領,別來無恙?”
兩人走進克烈部的主營氈房,侍女端上熱騰騰的手扒肉。也速該道“昨日接到中都的信,說你要出使基輔,我已備好糧草與向導,就等你來了。” 蕭虎道“此次路過,除了補給,還想向首領打聽伏爾加河的情況 —— 聽說沿岸的保加利亞部近來對過往使節多有刁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也速該放下酒碗“何止刁難!上月金帳汗國的使者過伏爾加河,被他們索要十匹良馬才肯派船。首領庫爾班貪財得很,你若要渡河,需多備些貴重禮物。” 蕭虎沉吟片刻“我帶了青花瓷,不知他是否喜歡?” 也速該點頭“庫爾班最喜青花瓷,尤其是帶龍紋的,你若送他一件,渡河定能順利。”
郭守敬立刻道“屬下記得禮物中有兩件龍紋青花瓶,可取出一件用於渡河。” 趙全補充“還需提前讓向導去保加利亞部通個氣,說明是克烈部引薦的,庫爾班多少會給些麵子。” 蕭虎對也速該道“煩請首領派個熟悉庫爾班的向導同行,渡河後必有重謝。”
也速該當即叫來向導阿力“阿力曾在保加利亞部做過牧奴,熟悉庫爾班的脾氣,讓他隨你去。” 阿力躬身行禮“小人定能幫將軍順利渡河。” 蕭虎謝過也速該,讓人取出五匹絲綢、一件青花瓷作為謝禮“些許薄禮,不成敬意。” 也速該笑著收下“將軍太見外了!”
次日清晨,隊伍在克烈部補充了糧草,阿力帶著隊伍向伏爾加河進發。臨行前,也速該特意叮囑“伏爾加河西岸有欽察部的遊騎,雖不劫掠使節,卻會打探消息,你需讓護衛留意,莫要泄露太多行程。” 蕭虎點頭“我已讓郭守敬統一應對問詢,隻說是‘中樞派往基輔的商隊’,不提出使之事。”
行至半途,阿力指著前方的沙丘“過了這道沙丘,便是伏爾加河東岸的蘆葦蕩,庫爾班的人常在那裏設卡。” 蕭虎立刻讓隊伍停下,召集隨員部署“孫和,你帶十名護衛在前,若遇卡哨,先出示克烈部的信物;趙全,你帶五名護衛看管好物資與牛羊,不得離隊;郭守敬,你與我居中,若庫爾班刁難,由你翻譯交涉。”
孫和領命,讓護衛們檢查弩箭,將信號彈隨身攜帶“若遇緊急情況,我會放紅彈示警,屆時將軍需帶人後撤,屬下斷後。” 蕭虎道“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武,以交涉為主。”
阿力補充“庫爾班有個兒子,喜歡三河馬,若交涉不順,可許他一匹,保管能成。” 趙全立刻道“屬下已將馬匹編號,其中三號馬最為健壯,可作為備用禮物。” 蕭虎點頭“好,隨機應變,但需守住底線,不可讓他獅子大開口。”
隊伍翻過沙丘,伏爾加河的河水在陽光下泛著波光,蘆葦蕩中隱約可見卡哨的影子。蕭虎勒住馬,對眾人道“渡河是西行第一關,務必謹慎。” 郭守敬整理了一下譯官袍,孫和握緊了腰間的弩箭,趙全清點了一下隨身攜帶的禮物清單 —— 一場關乎通好成敗的交涉,即將在伏爾加河東岸展開。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