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壁畫問禪
字數:6889 加入書籤
1132 章壁畫問禪
基輔城外的聖喬治教堂,穹頂的陽光透過彩色玻璃,在地麵投下斑駁的光斑。蕭虎在主教尼古拉的陪同下,緩步走進西側的回廊。回廊牆壁上滿是壁畫,顏料雖有些褪色,卻仍能看出筆觸的細膩。“這些壁畫多為百年前的工匠所繪,記錄著聖經中的重要故事。” 尼古拉抬手示意,聲音帶著宗教儀式特有的莊重。
郭敬之緊隨蕭虎身側,輕聲翻譯著尼古拉的話,同時留意著壁畫的內容“從風格看,與波斯的細密畫有相似之處,卻更偏重宗教敘事。” 蕭虎微微點頭,目光掃過一幅幅壁畫,最終停在回廊盡頭的一幅大型壁畫上 —— 畫麵中,一位身披鎧甲的騎士騎在白馬上,手持長矛刺向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龍身下壓著一位女子,神情驚恐。
“這便是聖喬治屠龍的故事。” 尼古拉走到壁畫前,抬手輕撫牆壁,“聖喬治是我們的守護聖徒,他以神賦予的力量斬殺惡龍,拯救民眾,象征著正義與神權對邪惡的戰勝。” 蕭虎湊近觀察,壁畫中的巨龍鱗爪分明,眼神凶狠,騎士則身姿挺拔,長矛尖端仿佛帶著穿透畫布的力量,女子的裙擺褶皺刻畫得栩栩如生。
孫和取出紙筆,悄悄勾勒壁畫的輪廓,趙全則注意到壁畫邊緣的文字“這些是古俄文吧?記錄的是壁畫的寓意嗎?” 尼古拉點頭“上麵寫著‘神權護民,邪惡必除’,是畫師留下的注解。” 蕭虎聞言,指尖輕輕點在壁畫中騎士的鎧甲上,若有所思。
蕭虎的目光停留在聖喬治的鎧甲細節上 —— 鎧甲由鱗片式甲片拚接而成,肩部有鷹形護肩,胸前鑲嵌著圓形的十字架徽章,腰間佩劍的劍鞘上雕刻著藤蔓花紋。“騎士的鎧甲樣式,與基輔貴族的鎧甲有相似之處?” 蕭虎問道。尼古拉笑道“聖喬治的形象多借鑒世俗騎士的裝束,讓信徒更易產生共鳴。這鎧甲的甲片拚接技法,與基輔鐵匠的鍛造工藝一致。”
再看那條巨龍,身體呈墨綠色,背上長著蝙蝠般的翅膀,爪子是暗紅色,口中吐著紅色的火焰,火焰邊緣用金色顏料勾勒,顯得格外猙獰。龍身下的女子穿著白色長袍,雙手合十,頭頂有一圈光暈。“這女子象征著被邪惡壓迫的民眾,光暈代表她的純潔。” 尼古拉解釋道,“巨龍則代表貪婪、殘暴等邪惡勢力,聖喬治屠龍,便是神權為民眾驅散邪惡。”
蕭虎注意到壁畫背景 —— 遠處是連綿的山巒,山腳下有一座小小的村莊,村民們或跪拜祈禱,或舉著農具圍觀,神情從驚恐轉為敬畏。“這些村民的姿態,很符合現實中民眾麵對強權的反應。” 蕭虎對郭敬之道,“無論是神權還是王權,最終都要麵對民眾的目光。” 郭敬之點頭,將這話翻譯給尼古拉,尼古拉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壁畫的色彩以紅、綠、金為主,紅色象征火焰與鮮血,綠色代表巨龍的邪惡,金色則凸顯聖喬治的神聖。蕭虎摸了摸牆壁上的顏料,問道“這些顏料是如何製作的?色彩如此持久。” 尼古拉答道“紅色來自朱砂,綠色來自孔雀石,金色則是金箔研磨而成,都是天然材料,故能保存百年不褪。”
觀賞完畢,蕭虎站在壁畫前,沉默片刻,忽然開口“主教大人,我觀此畫,聖喬治以長矛屠龍,彰顯神權之威;而在下名‘虎’,曾掌兵權,統領將士。今日鬥膽請教,壁畫中的‘龍’與我之名中的‘虎’,所象征的‘權’,究竟有何異同?”
尼古拉聞言,微微一怔,隨即笑道“蕭將軍此問頗有深意。壁畫中的‘龍’,象征的是無序的強權 —— 貪婪殘暴,欺壓民眾,毫無約束;而‘虎’若象征權力,當是有序的權柄 —— 若能以民為本,受規則約束,便是正義之權。” 郭敬之精準翻譯,蕭虎靜靜聆聽,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皮質刀鞘。
“那神權與世俗王權,在‘約束’上有何不同?” 蕭虎追問。尼古拉引著蕭虎走到回廊的長椅上坐下,侍女端來兩杯溫熱的蜂蜜水。“神權的約束來自信仰 —— 信徒相信神的審判,故不敢濫用權力;世俗王權的約束,或來自律法,或來自民心。” 尼古拉抿了一口蜂蜜水,繼續道,“聖喬治的神權,是為了守護民眾;世俗王權若能以此為念,便是與神權同向而行。”
蕭虎點頭“在下曾統領中都禁軍,中樞定下‘禁軍不得幹預民政’的律法,便是對兵權的約束。若兵權無束,便如壁畫中的巨龍,終將為禍。” 他舉例道,“去年西城衛有校尉擅自抓捕平民,中樞當即罷免其職,依法治罪,這便是‘約束’的實務。” 尼古拉聞言,微微頷首“如此約束,與神權對信徒的要求,本質相通。”
“那權的本質,究竟是‘支配’還是‘守護’?” 蕭虎進一步問道,目光直視尼古拉。尼古拉沉吟片刻,指著壁畫中聖喬治伸向女子的手“你看聖喬治,屠龍之後並未向女子索要回報,而是伸手將她扶起 —— 這便是權的本質守護而非支配。神權如此,王權亦當如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蕭虎接過話頭“在下深以為然。中都中樞常說‘權為民所賦’,便是此意。去年中都大旱,中樞開倉放糧,禁軍協助分發,並非‘支配’災民,而是‘守護’民生。若將權視為‘支配’,便會如巨龍般貪婪,最終失去民心。” 他講述時,語氣平穩,卻帶著親身經曆的篤定。
尼古拉補充道“東正教教義中,也有‘富人當周濟窮人’的訓誡,這便是對財富之權的約束。基輔有貴族將部分土地租給貧民,收取微薄租金,便是踐行此訓。權力無論大小,若以‘守護’為念,便是善權;若以‘支配’為念,便是惡權。”
郭敬之在旁補充“將軍,昨日咱們在市集見到的糧商,按基輔律法不得囤積居奇,若違反便會被沒收糧食 —— 這便是律法對商權的約束,與主教所說的‘守護’不謀而合。” 蕭虎聞言,對尼古拉道“看來無論是神權、王權還是商權,‘守護’的本質是共通的。”
為了讓探討更貼合實務,蕭虎讓趙全取出記錄基輔商貿的冊子,指著其中一條記錄道“主教大人,基輔規定‘商隊需向貧民捐贈百分之一的貨物’,這便是商權的‘守護’之舉。中都也有‘商稅減免需以雇傭貧民為條件’的規定,兩者異曲同工。”
尼古拉接過冊子,由郭敬之翻譯著內容,頻頻點頭“此類規定,便是將權力與民生結合。去年基輔有商隊拒不捐贈,教堂便發動信徒不再購買其貨物,最終商隊隻得遵守規定 —— 這便是信仰與世俗規則的結合,共同約束權力。”
蕭虎又提起中都的 “民情簿” 製度“中都各坊均設民情簿,百姓可寫下對官員的意見,中樞每月查閱,若有官員被多次投訴,便會調查問責。這便是以民心約束王權。” 他舉例道,“前年有位縣令苛捐雜稅,百姓在民情簿上投訴後,中樞當即調任,並退還稅款。”
尼古拉聞言,對身邊的神父吩咐了幾句,神父轉身離去,不久帶回一本羊皮卷冊子。“這是基輔的‘懺悔記錄’,貴族與商人若濫用權力,可在懺悔時坦白,教堂會督促其改正。” 尼古拉翻開冊子,指著其中一條記錄,“這位商人曾囤積食鹽抬價,懺悔後將食鹽低價售出,補償了貧民。”
蕭虎看著那本懺悔記錄,忽然道“若將‘龍’比作‘無束之權’,‘虎’比作‘有束之權’,那如何避免‘虎’變成‘龍’?” 尼古拉思索片刻,指向壁畫中聖喬治的長矛“需有‘長矛’般的約束 —— 神權的約束、律法的約束、民心的約束,三者缺一不可。聖喬治的長矛來自神的賦予,世俗的‘長矛’便是律法與民心。”
蕭虎認同“中都中樞的‘三審製’便是如此 —— 官員施政需經中樞、監察院、地方鄉紳三方審核,便是三重約束。去年有位將軍提議增加軍餉,中樞審核發現其誇大兵力,監察院核實後駁回,鄉紳也上書反對,最終該提議未被通過,避免了軍權濫用。”
尼古拉補充“教堂也有‘三級監督’—— 主教監督神父,神父監督信徒,信徒也可向主教反映神父的問題。去年有位神父私自收取信徒財物,信徒舉報後,我當即免去其職務,將財物退還 —— 這便是宗教體係內的約束。”
兩人越談越投機,蕭虎又道“在下之名‘虎’,曾有人說‘虎性凶猛,當鎮權柄’,今日與主教探討,方知‘虎’更需‘馴’—— 約束便是‘馴虎’之法,若失了約束,‘虎’便會淪為‘龍’。” 尼古拉笑道“蕭將軍有此認知,便是民眾之福。聖喬治屠龍,並非斬盡權力,而是斬盡無束之權。”
郭敬之在旁記錄著兩人的對話,偶爾補充翻譯上的細節,確保雙方意思準確傳達。當蕭虎提到 “三審製” 時,他特意解釋道“中都的鄉紳審核,多是當地有聲望的老者與商人,並非官員,可避免官官相護。” 尼古拉聞言,對這種 “非官方約束” 頗為感興趣,詳細詢問了鄉紳的選拔方式。
趙全則從商貿角度補充“基輔的商隊約束,除了捐贈與律法,還有‘行會監督’—— 各行業的行會會長負責監督本行業商人,若有違規,便會將其逐出行會,使其無法再從事該行業。這與中都的‘商幫規約’相似,都是民間自發的約束。”
孫和則關注著壁畫的軍事細節,此時插話道“將軍,聖喬治的長矛長度約為一丈二,與中都禁軍的騎兵長矛長度相近,但其矛頭更寬,適合劈砍,這與基輔多平原、騎兵需兼顧刺與砍有關。” 蕭虎聞言,對尼古拉道“兵器的設計也體現‘約束’—— 長矛的長度與重量,約束著騎士的動作,使其不能隨意揮舞,避免誤傷民眾。”
尼古拉聞言,看向孫和,讚許道“這位壯士觀察細致。聖喬治的兵器設計,確實有‘適度’之意 —— 權力如兵器,過則傷身,適度則能護人。” 孫和有些靦腆,低頭繼續整理手中的草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探討到最後,蕭虎將話題引向民眾“無論是神權還是王權,最終都要依賴民眾的認可。若民眾不認可,再強大的權力也會崩塌,如同壁畫中的巨龍,雖凶猛卻終被斬殺。” 他舉例道,“前朝有位將領擁兵自重,欺壓民眾,最終被民眾舉報,中樞趁機將其平定 —— 這便是‘民心即天意’。”
尼古拉深表讚同“東正教教義中,‘民眾是神的子民’,神權若脫離民眾,便是背離神的旨意。基輔曾有位神父忽視貧民苦難,專注於討好貴族,最終信徒紛紛離去,教堂不得不將其調走 —— 民眾的選擇,便是最直接的約束。”
蕭虎又道“中都中樞每三年會進行‘民意調查’,由監察院官員深入民間,詢問百姓對官員、政策的看法,調查結果直接影響官員的升遷。這便是將民眾的角色製度化,確保權力始終貼近民生。”
尼古拉點頭“我們也會在每年豐收節時,收集信徒的意見,調整教堂的慈善項目。去年信徒反映‘孤兒救濟不足’,今年我們便增加了孤兒院的糧食與衣物供應。”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從不同角度印證著 “民眾是權力約束的根本” 這一觀點。
夕陽西下,教堂內的燭火漸漸亮起,將壁畫映照得愈發莊嚴。蕭虎與尼古拉的探討已持續近三個時辰,雙方在 “權的本質是守護”“約束需多重結合”“民眾是根本” 三個方麵達成共識。尼古拉起身,對蕭虎道“蕭將軍對權力的認知,與東正教的教義多有共通之處。我願贈你一本《聖喬治事跡錄》,其中記載著聖喬治如何以權護民的故事,或許對你有借鑒意義。”
神父取來一本裝訂精美的羊皮卷典籍,封麵燙印著聖喬治屠龍的圖案,字跡是工整的俄文與拉丁文。尼古拉親手將典籍遞到蕭虎手中“這本典籍是教堂的孤本,希望將軍能將其中的‘守護’理念帶回中都。” 蕭虎鄭重接過,雙手捧著典籍“多謝主教大人,在下定當妥善保管,也會將今日的探討如實稟報中樞,促進雙方的理解。”
蕭虎也取出一件禮物 —— 一麵由中都工匠製作的銅製虎紋牌,牌上刻著 “守民如守土” 五個漢字。“這麵虎紋牌是在下的隨身之物,象征著‘以虎之權護民’,今日贈予主教,願我們都能踐行‘守護’之諾。” 尼古拉接過虎紋牌,雖不認識漢字,卻能感受到其中的誠意,鄭重道謝。
郭敬之將 “守民如守土” 的含義翻譯給尼古拉,尼古拉連連點頭“這句話與聖喬治的精神完全一致,我會將其懸掛在教堂的議事廳,時刻提醒自己與神父們。”
離開聖喬治教堂時,暮色已濃,教堂的鍾聲在夜空中回蕩。蕭虎手持《聖喬治事跡錄》,回頭望了一眼教堂的穹頂,壁畫中聖喬治屠龍的身影仿佛仍在眼前。“今日與主教探討‘龍與虎之權’,更明白‘約束’與‘守護’的重要性。” 蕭虎對隨員們道,“回中都後,除了稟報西使見聞,還要將今日的對話整理成策論,供中樞參考權力治理。”
郭敬之道“將軍,今日的探討也讓屬下明白,無論何種文化,‘民生為本’都是共通的。未來與西域交流,可多從‘民生’‘守護’等共通點入手,更容易達成共識。” 趙全補充“商貿方麵,可將‘約束商權、惠及貧民’作為與基輔商隊合作的基礎,既符合雙方理念,又能促進商路安穩。”
孫和則拿著繪製的壁畫草圖“屬下會將壁畫中的‘約束’意象融入禁軍的訓練圖譜,以‘聖喬治屠龍’為喻,提醒將士們‘兵權當守民,不可濫用’。” 蕭虎讚許點頭“如此甚好,今日的壁畫問禪,不僅是文化對話,更是實務的借鑒。”
隊伍緩緩向驛館走去,蕭虎不時撫摸手中的《聖喬治事跡錄》,心中思索著 “龍與虎之權” 的真諦 —— 權力如刀,既可護民,亦可傷人,關鍵在於是否有約束、是否以守護為念。而這,或許便是他此次西使最大的收獲之一。夜色中,基輔的燈火漸次亮起,如同民眾對 “善權” 的期盼,溫暖而堅定。
喜歡巴圖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巴圖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