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拉攏勳貴、國營惠民

字數:7552   加入書籤

A+A-


    出了皇宮,坐上自己的轎子,不過一個多時辰的功夫,他便就抵達了位於東城中央的英國公府。
    在臨抵達之前,他還讓明誌買了一些滋補的營養品。
    到了地方後,張書緣是整理了一邊整理著衣衫,一邊問明誌自己的儀態如何。
    “王爺沒問題!”
    見明誌說沒問題後,張書緣便笑著點了點頭道“沒問題就好,明誌你帶著轎子先回去吧,今兒我恐怕就不回府了。”
    沒錯,張書緣打算今晚要與張世澤的父親張之極長談了。
    因為,他思來想去,僅靠自己是很難做成這“惠民坊”一事的,隻有聯合孱弱的勳貴才有可能。
    提著禮物,張書緣定了定心便就獨自上前拍響了英國公府的大門。
    隨著大門被叩響,不大會兒功夫便就聽裏麵傳出了聲詢問。
    “哦,在下張書緣特來拜見英公。”
    聽到他的聲音,裏麵的主事便趕忙打開了大門並躬身施禮。
    “小的許卿玉拜見閣部大人,大人請快快入內。”
    “誒,小哥勿要如此,請問你家大人可在。”
    “回閣部大人的話,我家老爺在,還請部堂隨我到正堂。”
    “好,那勞煩許小哥帶路了。”
    跟著這位主事,張書緣便就提著禮物走了進去。
    “哎呦,還請張閣多多包涵,老夫來的慢了。”
    在正堂坐了五刻左右,英國公張之極便就邁著四方步大大方方的走了進來,這一邊走他還一邊拱手致歉。
    “不敢不敢,是晚輩突然造訪擾了張公靜養,還請張公見諒才是。”
    見人進來了,張書緣便就趕忙的起身見禮,同時又打量起這位肱骨老臣。
    說實在的這還是他張書緣,第一次見到張世澤的父親,因為他張之極已經是半年多沒有上朝了,請假的原因是他病了,而那病症就連太醫們也說不出個什麽,隻知道這位病人是時常頭暈。
    而對於他的病症,張書緣越聽就越覺的是低血糖,可眼下沒有後世的醫療手段,根本沒法確診他得的究竟是什麽病,所以張書緣也不敢亂說,隻得是在心底想要不要讓他多吃些糖分高的食物來看看?
    而張之極的相貌是張國字臉,丹鳳眼,留有半尺左右的絡腮胡,身高足有一米九,是一副很典型的軍人形象。
    “張閣此來是找世澤吧,不巧世澤還在都護府忙碌。”
    客套了一陣後,張之極便就坐到了主位上。
    “非也,晚輩是特地來見您的。”
    張書緣很清楚,張世澤是有能力不假,但要論能幫到自己非得這位國公不可,因為他張之極才是英國公一係真正的當家人。
    “見我?嗬嗬,張閣找我可算是找錯了人。老夫這病了半年多了,一直也沒個好,對於朝堂之事更是一問三不知……”
    張之極是謙虛的連連擺手,可別人不知道,但張書緣可是清楚的很,這些頂層勳貴哪一個不是消息靈通之輩?
    “哦,晚輩找張公不為朝堂之事,也非軍中事物,晚輩找您是有一事想與您做商議。”
    “事?”
    “正是!”
    “哦?這有何事竟能難倒張閣?”
    張之極是老謀深算的開口,雖然知道他與自家兒子關係不錯,但他也明白朝堂之上沒有朋友的道理,今兒還跟你是兄弟,明兒就能為了利益拉你下馬。
    “不滿張公,今日朝會晚輩領下了惠民坊一事,此坊未來將會涉及我大明各處,隻是眼下我朝國庫無錢,我皇又很關注此事。再加之晚輩也不想取財於民,所以這思來想去隻有找您合適。”
    見他有防備,張書緣想了想便就決定攤開來講了,他就不相信這張家不想回到中樞核心。
    見張書緣開誠布公了,張之極便就盤算了起來。
    “嗬嗬,張閣說笑了,我張家一不懂經商,二也孤寡,張閣莫不是在挑弄老夫?”
    “張公,晚輩並未說笑,此事乃我皇心頭大事。不瞞張公,在昨日晚輩曾與我皇長談。不怕與您直說,我皇對於民生之事的看重不亞於關寧錦!”
    “哦,若是如此,張閣為何不找韓首輔他們呢,他們可是精通計算。”
    張之極是生怕有坑,既不表達參與,也不表達拒絕。
    “張公認為他們會同晚輩合作?張公,世人皆知晚輩與他們不合,且莫說是這等大事情,就是蠅頭小事晚輩也不想與他們合作。”
    見他依舊謹慎,張書緣終於是弄明白了,他英國公一係在勳貴中為啥會墊底了。
    因為,他張之極太過謹慎小心了,完全不合群。
    “張公這理由夠嗎?”
    張書緣是嚴肅的擺明立場。
    “嗬嗬,既然張閣都說到這個地步了,那老夫再說怕就是不給閣部顏麵了。不過張閣,老夫一係你也應該有所耳聞,此事關天下民隻,老夫能拿出的也不多。”
    看著張書緣的眼睛,張之極想了想便就決定要入場參與了,因為人都兩次說出了皇帝二字了,那不參與豈不是要被人拿著皇帝說事?而且,他也能聽出來張書緣言語中的利益二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既然皇帝看重,那豈不是等同於事成之後再行封賞?甚至都可能都會因為此事自己再回中樞,名聲上也會更上一層樓!
    “不用多少,張公隻需拿出這個數就好!”
    見他同意了,張書緣心底總算是鬆了口氣,伸出手就豎起了三根手指。
    “三萬兩?”
    “三十萬兩!”
    “這…三十萬兩,張閣未免有些鋪的大了吧。”
    張之極眼睛都眯了起來,心中是百般算計這筆錢值不值得花。
    “張公認為大了嗎?張公,別看三十萬兩是不少,可我們能換回來至少是這本金的百倍且此坊與國同修的!”
    沒錯,隻要這惠民坊落地,他張書緣勢必是要讓它釘死在朝廷中的。
    “好吧,三十萬就三十萬,不過張閣可得與老夫好好講講此坊的運作及發展?”
    “嗬嗬,自當如此。”
    敲定了合作意向,張書緣自然是要給他講明白的,一是為了後續投資的鋪墊,二是為了讓他去帶動其他勳貴。
    聊了一夜,張書緣才把自己的想法全部給說清。
    而張之極聽的雲山霧罩的,這其中很多東西他都不明白,但有一點是明白的,那就是他張書緣所圖甚大。
    在他的言語中,他張書緣是想把這惠明坊給打造成大明的商務司,涵蓋天下所有的產業……
    次日一早,張書緣便就去上朝了,而張之極則開始動員家族成員出錢。
    剛開始,他張家的人是很不理解族長,但隨著張之極搬出了未來的發展以及皇帝之後,眾人便就服了,進而就開始了掏錢。
    兩天時光悄然而逝。
    很快張之際就籌集到了三十萬兩的巨款,將錢交給張書緣之後,他二人還擬了張票據作為入股協議。
    在這份協議中,張之極占股百分之十,張書緣占三。
    起初,張家對這份協議是很不同意,因為他們是實打實拿出了錢財才占了十的股份,反觀張書緣一分錢也沒出就占到了三。
    對此,張書緣自然是拿著自己為掌控者的理由來說話。
    無奈,事兒是人攢的,張之極也就沒了脾氣。
    拿到錢之後,張書緣旋即便開始大張旗鼓收購酒肆客棧了,同時又派府中的小廝去給陝西與山西的王夫之、黃宗羲幾人傳信,讓他們即刻運送煤爐與煤炭進京。
    而對於他這當朝大員的身份,凡是被看中的酒肆是連價兒都不敢還,還紛紛主動降價以求跟他攀附關係。
    於是占地三百平方,高三層的酒樓就被他以白銀兩萬三千兩的價格給買了下來。
    一口氣盤下了七座酒肆之後,張書緣便就開始招人了。
    而他用人的標準很簡單,一是得識字,二是有力氣,三是得有眼力勁。
    幸好京師中人多,沒用兩天功夫,他就招聘到了一百四十號人。
    這一百多人中,有十五個人負責算賬計入,剩下的人則被他安排到了運送和安裝崗位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隨著冬天臨近,百官的火氣也沒那麽大了,少了很多互相攻訐的事情。
    而張書緣是除了每天上朝之外,其餘時間就是直奔惠民坊,去培訓這些人如何跟客戶打交道。
    在此期間,朱由檢微服來看過,但由於他對商業一竅不通,也就沒說什麽,在看了一圈之後也就回宮了。
    當然,他也在心底記下了張之極的功勞,並派宮裏的人帶上補品去慰問了張之極一番。
    就在時間馬上要到十一月十三的這一天,陝西的煤爐與山西煤炭終於是到了。
    見東西就位了,張書緣便就廣發請帖,邀請各部堂官親臨開業現場。
    可對於他的邀請,六部堂官隻來了兩位,一是孫承宗,二是韓繼思。內閣則隻來了一個錢龍錫。勳貴那邊則是來了英國公一係。
    這不得不說,錢龍錫這老家夥還是有眼光的,他很讚同開辦惠民坊,因為若此坊開辦的好,那朝堂將會多出一條財路,二來也能借助此坊化解冬時的民怨。
    對於這三位的到來,張書緣是連連感謝,並邀請他們一同與自己剪彩。
    砰,劈裏啪啦……
    炮竹引燃,舞獅喧鬧,張書緣等人是站在位於紫禁東外城的繁華街道,身後是惠民坊的總部,身前則是圍攏了附近的百姓。
    “各位父老鄉親,吾乃當朝內閣司員張書緣,左邊是我朝兵部尚書孫承宗、英國公張之極,右邊同是內閣司員錢老錢龍錫、刑部尚書韓繼思。”
    “想來這也是吾等第一次麵見諸位父老。”
    “大夥兒興許好奇,吾等大員來此作甚?我告訴大家,吾等的身後乃惠民坊,日後大夥兒可以到身後的店裏購買日常所需,售價僅為其他店鋪的七成!”
    站在臨時搭起的高台之上,張書緣等人是站成一排。
    “閣部老爺,此言當真?!”
    聽的此話,一眾百姓是紛紛目露精光,竟然大著膽子就開口詢問。
    “當真,不瞞大夥兒,此坊乃為我大明朝廷為民之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當張書緣說話的同時,一聲“有旨”便就從人群外傳了過來。
    聽到聲音,眾人趕忙跪地,王承恩是高舉聖旨,身後太監抬著匾額便就走入了人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滋天象異變,朕覺黎明艱難,故此開設惠民坊一部……”
    聖旨是洋洋灑灑寫了很多,但無外乎可以總結為,朱由檢在向世間宣告,他是一位愛民的好皇帝。
    “臣定不負聖恩,應勤待民。”
    收下了聖旨,眾人這才起身。
    隨著匾額的掛起,時辰也正好到了正午時分。
    見時辰到了,明誌趕忙讓坊內的小廝,拿出紅布給到張書緣等人,同時自己又用托盤托著五把剪刀挨個的給到這幾位大員。
    “我宣布,惠民坊開業,今日售價再減一成!”
    張書緣深知開門紅的道理,所以他就便來了個開業大酬賓。
    聽得此話,周遭的百姓們頓時眼睛就亮了,紛紛拱手道喜,同時魚貫而入進去選購東西了。
    看著周圍高興的百姓,張書緣也高興的笑了,不過他也沒忘了身邊的這位大佬。於是笑了笑後,他就便將眾人請入了頂樓的包房裏。
    跟這幾位寒暄了一陣後,張書緣便就找借口要去忙碌了。
    對此,孫承宗等人也沒說什麽,隻道了一聲“張閣先忙,我等坐下就走。”
    “多謝諸位海涵,等在下忙完在與諸位同僚把酒言歡。”
    跟四位大員點了點頭後,張書緣便就下樓忙了起來……
    經過一天的忙碌,這第一天的銷售額也出來了。
    看著手裏的銷售額,張書緣終於是露出了自穿越以來,第一次真正發自肺腑的笑。
    因為,這第一天的銷售額竟然達到了七千兩白銀!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