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朱由檢的成長、方正化登場

字數:5971   加入書籤

A+A-


    乾清宮內。
    樂曲舞娘縈繞流轉,美酒珍饈更是不絕於眼。
    朱由檢坐在龍位上吃著珍饈,諸王則是坐在殿中兩旁的宴席之上。
    隻不過,此時他們的心情就仿佛是死了親人一般。
    反觀張書緣則是在沒心沒肺的大吃大喝,就好似這一切跟他沒關係似的。
    看到他是這副樣子,朱常洵等人就氣的咬牙切齒,但無奈誰讓皇帝是鐵了心的要削藩,要奪了他們的家產?
    吃了沒多久,一些藩王便就忍不住上奏詢問自己的安置問題了。
    見老邁的魯王朱壽鋐帶頭出聲詢問,朱由檢不由的就心軟了下來。
    魯王朱壽鋐,恭王朱頤坦的庶七子,而這位王爺的名聲可是名震朝野內外,因為他竟已一家私資在兗州修建了泗水橋,耗資六萬餘兩,曆經五年之久才修築完成。
    不但如此,魯王朱壽鋐還在整個兗州各處修橋鋪路,除此之外,他為人還很和善,生活也很拮據。
    據前些年兗州地方官員上奏,陽縣民孫尚智之妻產下四胞胎男嬰,乳汁不足難以養活,魯王朱壽鋐聞訊出麵覓得正在哺乳的乳母幫助哺育,終使四人俱長大成人。
    而除了這事之外,魯王朱壽鋐還經常賑災,每次都是衝在最前頭的幾人之一。
    當然,他也曾多次收獲朱由校的嘉獎……
    我們再說回來。
    “各位族叔子侄同輩,你們也別怪朕刻薄寡意,要怪隻能是怪我朝發展至今已有了諸多弊處。其首當其衝便是我皇族的浩瀚之土,若再不決斷,恐我大明會哀怨四起,百姓更是會掀翻了我大明朝啊。”
    朱由檢是語重心長的開口,言語中很是不想動刀子。
    “所以,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朕給你們兩條路選,一交出八成田地在京城安心養老,家中小輩有才的入仕做官或經商。二嘛,若是諸位心有不服認為是朕受人挑撥,那就離開京城,至於後果如何諸位自己掂量吧。”
    朱由檢說著就看了眼殿外,緊接著在門外把守的禁軍就喊來了勇士營,死死的將殿門給堵住了。
    看到這一幕,諸王瞬間就尿了,一個個的連滾帶爬的就跑到大殿中央表忠心。
    “陛下,臣願意在京養老,懇請陛下收回臣的封地!”
    見皇帝要動真格的了,饒州準王朱由榛第一個就跪在了地上開口。
    而隨著他跪地啟奏,那剩餘的三十位各地藩王便就紛紛跟上,生怕說晚了會被外麵的禁軍給砍了。
    “嗬嗬,果然諸位皇叔還是心疼朕的,知道朕的不易,大伴。”
    “奴婢在。”
    “稍後將諸王公的地契田畝收上來,另外將城中的宅子分給諸位王公,記住若敢有人苛待,朕定斬不饒!”
    “是,奴婢這就去辦!”
    王承恩是麻溜的動身,說著就要出宮去找溫體仁,他也不管眼下是不是除夕。
    沒辦法,眼下皇權並不是最大,也不及大清時期那般強勢,但那也是數一數二的鼎盛狀態,隻不過大明有區別於大清,因為大明的官員能硬剛皇帝,稱自己為臣,而不是奴才!
    見事辦成了,朱由檢便就請他們入座,隨自己一道喝酒吃菜,就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
    而張書緣則是暗自的點了點頭,這朱由檢是愈發的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了。
    就從他剛才的張弛手段來看,可謂是用到了恩威並施。
    威是指出了朱常洵犯下的事,恩便就是給出的生存之路,隻要諸番不傻就知道該如何選擇,而他並沒有像朱允炆那樣,上來就讓大軍壓陣……
    見事情解決了,張書緣就徹底放開大吃二喝了,時不時的還和韓王朱亶塉碰杯喝酒。
    時間緩緩流逝,很快便就到了午夜子時。
    隨著一聲鍾響響起便代表著崇禎元年過去了,明日就成了崇禎二年了。
    鍾聲響起,殿外的高空上便炸開了一團團好看的煙花,而這些爆竹煙花自然是城中的大戶人家放的。
    “恭賀聖駕新春,願吾皇萬事順遂!”
    看到了煙花綻放,殿內的眾人便齊齊的彎腰恭賀,各種好詞是頻頻出口,一道祝賀朱由檢喜迎新年。
    “平身,都是自家人。”
    朱由檢嗬嗬的笑著,伸了個懶腰便示意時辰差不多了。
    而眾人見狀也知道該走了,所以在拜完了年後,他們就陸陸續續的離開了乾清宮。
    隻不過,在他們離開這裏時,其中還有不少人在眯著眼睛看著張書緣。
    在看到他們的眼神之後,張書緣也沒說什麽,端起一杯酒就去找朱由檢了。
    跟朱由檢痛痛快快的喝了半宿,等到他醒後已經是到了次日的巳時。
    這按理來說,新年的第一天是不能睡懶覺的,可朱由檢等人卻知道,這一年來他張書緣過的是十分不容易,因為他不但要想辦法革除朝堂弊病,還要想辦法來保護自己與群臣爭鬥。
    所以,朱由檢便也就沒喊他,醒了之後就獨自帶著周玉鳳去祭祖了。
    “嘶。真是不能喝這麽多酒了,明誌現在是幾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書緣蘇醒後,就感覺到頭疼無比,下意識就想找明誌。
    “閣部大人,您醒了?快,端來蓮子羹!”
    見他醒了,一位長相白皙的太監便就呼喊殿外的奴婢去取粥。
    “你…我這是在宮裏?”
    聽到聲音,張書緣便就捂著頭心道了一聲。
    其實,喝酒這事,張書緣是最煩了,因為他酒量很差,連啤酒都喝不了五瓶。
    “閣部大人,您靠著這個。”
    這白皙的太監,說著就拿過了一旁的枕頭倚在了張書緣的背後。
    “哦,多謝公公。不知陛下在哪兒?”
    “奴婢不敢承謝,陛下在一個時辰前去太廟祭祖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公公麻煩你照顧了,還不知你怎麽稱呼。”
    “大人不必如此,奴婢照顧大人實屬應該,至於奴婢名諱就不說了吧。”
    “誒,怎能不說,這半宿勞煩,張某實屬過意不去。”
    “好吧,既然閣部執意要問,那奴婢就鬥膽入耳了,奴婢姓方名正化。”
    當這個名字出口的一瞬,張書緣瞬間就酒醒了。
    因為,這個名字可是後世那家喻戶曉的厲害人物,也是著名小說東方不敗的人物原型!
    在傳聞中,方正化武功極高,身材陰柔,出手果斷狠辣,是一個很厲害的牛人。
    而在原有的曆史中記載,他方正化一心為主,先後兩次總管保定軍務,在最危難關頭,他與同知邵宗元等人一起登上城城牆矮牆防守,哪怕是城破人亡了他都不投降!
    “你…你是司禮太監方正化?”
    “正是奴婢,您…您知道我?”
    這說實話,張書緣就一直沒想起過這個人來,因為當初他的思路太亂了,僅僅是想著先保下閹黨五虎,任用了李若鏈再說,全然忘記了宮內還有著這麽一位狠人。
    當然,此時想起也不算晚,畢竟今年計劃他就是要革清吏治,用他來辦事正好能事半功倍!
    “知道,太知道了,張某時常聽王公公言語,說您忠厚異常,熟知功夫是陛下身邊的絕佳護衛。”
    見他納悶,張書緣旋即就信口雌黃了起來。
    別問,問就是他想跟這位好好結交一番,用他來做大明的內部尖刀!
    “嗬嗬,張閣部真是折煞奴婢了,奴婢可沒有王公公說的那般。”
    “誒,張公公這就自謙過頭了啊,這能到陛下身邊那個不是萬中翹楚?對了,若公公有機會的話,可多多要與我交談。”
    聽到這話,方正化就有些蒙了,心說這張閣跟自己說這話幹啥,自己又不是司禮監秉筆。
    不過,他雖然納悶,但還是應下了張書緣的邀請。
    兩個人東拉西扯了一會兒,蓮子粥便被人端了進來。
    見東西來了,方正化接過了湯匙就要喂張書緣喝粥。
    可張書緣哪裏敢任由他伺候啊,先不說想跟他處關係,單就是自己習慣也覺的不得勁。
    於是,張書緣就趕緊搶過了湯碗一口氣就喝完了。
    吃下了蓮子粥,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正當張書緣想再拉著方正化閑聊增加感情的時候,一聲巳時半刻的鍾聲便就被敲響了。
    聽到聲音,張書緣這才想起來,自己忘了一件事,那便是去給朱燦綺請安拜年!
    一想到這裏,張書緣也顧不上禮儀了,匆匆的就與方正化告了辭。
    可正當他衝出坤寧宮偏殿時,迎頭便撞上了一位太監。
    見自己撞到了人,下意識張書緣就要抱歉,可話還沒說完,就見那太監身後站著四個人。
    一是朱由檢兩口子,還有一位則是他的幹娘朱燦綺,至於最後一位那便就是大明賢後之一張嫣。
    “娘…你們……”
    “嗬嗬,小哥頭不疼吧?”
    “你們…你們怎麽湊到一起了?”
    “嘿,朕幫你將幹娘接到宮裏,你不謝朕反倒還問朕?”
    “額…嗬嗬,謝謝陛下,不過您不是去祭祖了嗎?”
    “祭祖也不妨礙朕捎人,行了小哥,走隨朕進殿說話,這外麵冷颼颼的……”
    說罷,朱由檢便帶頭走進了偏殿。
    喜歡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請大家收藏:()明末:我為大明延壽七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