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集:《認證:苗醫技藝的官方認可》

字數:3245   加入書籤

A+A-


    苗醫認證一紙證書裏的傳承與新生葉塵和蘇瑤從非洲義診回來的那天,昆明長水機場的雨還沒停。濕熱的風裹著泥土氣息撲在臉上,蘇瑤剛把裝滿苗醫手冊的行李箱拖出航站樓,葉塵的手機就響了。來電顯示是省中醫藥管理局的號碼,他接起電話時,指尖還沾著從非洲帶回來的草藥碎屑。
    “葉醫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要啟動首批民族醫藥技藝認證,苗醫的‘火針療法’和‘草藥外敷法’都在認證目錄裏,你們團隊要是有意向,得盡快準備申報材料。”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幾分急切,“這可是苗醫第一次納入國家級認證,機會難得啊。”
    葉塵攥著手機的手猛地收緊,身旁的蘇瑤見他眼神亮起來,立刻湊過來聽。掛了電話,葉塵把消息複述一遍,蘇瑤手裏的行李箱拉杆差點滑掉“真的?那咱們得趕緊準備,可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兩人沒顧上回家休整,直接開車去了園區的苗醫工作室。推開門,牆上掛著的老苗醫手繪草藥圖還沾著上次整理資料時落下的粉筆灰,桌上的玻璃罐裏裝著從苗寨采來的艾草、薄荷,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罐口,映出細碎的光斑。葉塵把認證通知打印出來鋪在桌上,蘇瑤已經翻出了厚厚的臨床案例本,指尖在紙頁上快速滑動“申報要求裏說要近三年的臨床案例,還要療效數據和患者滿意度調查,咱們社區義診和康複科的案例應該夠,就是得重新整理歸檔。”
    葉塵點點頭,拿出手機撥通了老苗醫王阿公的電話。王阿公是苗醫火針療法的傳承人,去年還跟著他們去社區義診過,此刻接到電話時,正坐在苗寨的火塘邊曬草藥“認證?好啊!我這就去把火針的老方子找出來,再跟你們說說操作的講究。”掛了電話,葉塵又聯係了園區的視頻工作室,預約了下周的拍攝——火針療法的操作視頻必須清晰,每個步驟的原理和注意事項都得講透,這是專家評審的重點。
    接下來的半個月,工作室的燈每天都亮到後半夜。蘇瑤把近三年的案例按病種分類,從風濕性關節炎到腰肌勞損,每一份案例都附上了患者的初診記錄、治療方案、康複跟蹤表,還有手寫的滿意度問卷。有天整理到淩晨兩點,她翻到一份去年的案例65歲的張大爺因為嚴重的膝關節炎,連上下樓都要扶著欄杆,用草藥外敷加火針治療兩個月後,居然能跟著社區的晨練隊打太極了。蘇瑤看著案例裏張大爺康複後拍的照片,忍不住笑出聲,葉塵端著熱咖啡走過來,看見照片也跟著點頭“這個案例得重點標注,療效很典型。”
    葉塵這邊的視頻拍攝也不輕鬆。為了還原火針療法的真實操作,他特意請王阿公來現場指導。拍攝那天,王阿公穿著深藍色的苗布衫,手裏握著特製的銀針,先在酒精燈上把針尖烤得通紅,再對著模擬穴位的人體模型快速刺入——整個動作快得幾乎看不見殘影。“火針的關鍵在‘快’和‘準’,針尖熱的時候能瞬間打通經絡,要是慢了,病人會疼,效果也不好。”王阿公一邊演示,一邊跟鏡頭裏的專家解釋,葉塵在一旁補充“我們現在用的銀針是改良過的,比老輩的更細,安全性更高,臨床中對關節炎的有效率能達到85以上。”
    視頻拍了整整三天,光是火針刺入的鏡頭就重拍了十幾次,直到王阿公點頭說“有老輩的味道了”,葉塵才敢停下來。蘇瑤把整理好的案例和視頻刻成光盤,又寫了十幾頁的申報說明,封麵上用毛筆寫著“苗醫技藝認證申報材料”,字裏行間都是兩人的心血。
    評審那天在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會議室,葉塵和蘇瑤提前半小時就到了。會議室裏坐著五位專家,有研究民族醫藥的教授,有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桌上擺著他們提交的材料和視頻設備。葉塵深吸一口氣,手裏攥著提前準備好的發言稿,卻在專家提問時完全脫稿——關於火針療法的原理、草藥外敷的配方、臨床案例的細節,他早就爛熟於心。
    “火針治療後,患者會不會有感染風險?”一位白發專家問。葉塵立刻回答“我們會在治療前用酒精嚴格消毒穴位,治療後敷上自製的草藥膏,既能促進恢複,又能預防感染,近三年的案例裏沒有出現過一例感染。”另一位專家翻著案例本“這個腰肌勞損的患者,你們隻用了五次外敷就康複了,草藥配方裏有沒有刺激性成分?”蘇瑤接過話“配方裏主要是艾草、當歸和透骨草,都是溫和的草藥,我們還做過皮膚刺激測試,適合不同體質的患者。”
    專家們問了將近一個小時,最後要求葉塵現場演示火針手法。葉塵從隨身的包裏拿出銀針和酒精燈,對著會議室裏的人體穴位圖,像在工作室裏練習的那樣,快速完成了刺入、拔出的動作。一位專家走過來,拿起他用過的銀針仔細看了看“手法很標準,改良後的銀針也考慮到了安全性,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當天下午,評審結果就出來了——苗醫的“火針療法”和“草藥外敷法”全票通過認證。葉塵接到通知時,正在工作室整理草藥,手裏的玻璃罐“哐當”一聲掉在桌上,蘇瑤跑過來問怎麽了,他指著手機屏幕,聲音都在發抖“過了!咱們的苗醫技藝,過認證了!”
    拿到認證證書的那天是個晴天,葉塵和蘇瑤特意買了水果,去了李阿婆家。李阿婆是他們最早幫助過的患者,去年因為風濕性關節炎臥病在床,用苗醫的方法治療三個月後,就能自己拄著拐杖出門了。此刻李阿婆正坐在院子裏摘菜,看見兩人手裏的紅色證書,立刻放下手裏的菜籃子迎上來。
    葉塵把證書遞到李阿婆手裏,她的手指因為常年勞作有些粗糙,摸著證書上燙金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證”字樣,眼眶一下子就紅了。“咱們苗醫的手藝,終於得到國家認可了!”李阿婆的聲音帶著哽咽,“我年輕的時候,村裏人生病了都找苗醫,後來有人說苗醫不靠譜,年輕人都不願意學了,現在好了,有了這個證書,再也不怕別人說閑話了。”
    蘇瑤遞過一張紙巾,笑著說“以後咱們的苗醫能進更多醫院,幫更多人治病,王阿公還說要開培訓班,教更多年輕人學火針呢。”葉塵握著李阿婆的手,看著院子裏曬著的艾草,心裏滿是踏實“這不是我和蘇瑤兩個人的功勞,是老輩傳下來的手藝好,是所有相信苗醫的患者幫我們積累了案例,以後苗醫會走得更穩、更遠。”
    那天傍晚,李阿婆留他們吃了晚飯,飯桌上有她自己醃的苗家臘肉,還有用草藥煮的雞湯。夕陽透過窗戶灑在桌上,證書被放在顯眼的位置,金色的字在光線下閃閃發亮。葉塵看著蘇瑤,又看了看證書,突然覺得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值了——這張證書不僅是對苗醫技藝的認可,更是對傳承的承諾,以後不管是在社區驛站,還是在偏遠的苗寨,他們都能帶著這份認可,把苗醫的溫暖送到更多人身邊。
    飯後離開時,李阿婆站在門口揮手,手裏還拿著蘇瑤送她的安神香囊。葉塵和蘇瑤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風裏帶著艾草的清香,蘇瑤突然說“咱們下次去苗寨,把證書給王阿公看看,他肯定高興。”葉塵點點頭,抬頭看見天上的星星亮了起來,像極了工作室裏那些裝著草藥的玻璃罐,在夜色裏閃著希望的光。
    喜歡醫聖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聖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