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共同成長的軌跡

字數:7511   加入書籤

A+A-


    暮春的午後,陽光透過寬大的落地窗,灑在江明華設計工作室略顯淩亂的大工作台上,空氣裏飄浮著木屑和咖啡因混合的特有氣息。江明華正戴著窄框黑邊眼鏡,眉頭微鎖,用修長的手指精準地調整著一個建築微縮模型上的某個結構件。工作台另一邊,江韻華抱著一本厚厚的《智能機器人構造原理》,看得有些入神,但每隔幾分鍾,總會下意識地抬眼望向對麵專注的大哥。
    “這裏……是不是有點重心不穩?懸挑太多了。”江韻華放下書,指著模型中間延伸出的一部分結構。他對建築力學雖不精通,但理工科的直覺卻異常敏銳。
    江明華停下手中的鑷子,認真地看了看弟弟指的地方,又拿出圖紙對比了一下計算數據。“嗯,視覺上是有點。實際結構裏用了複合材料和內部鋼架加固,但模型簡化了體現不出來。”他解釋道,語氣裏沒有半分輕視弟弟提問的意思,“你能注意到這點很好。結構合理性是基礎中的基礎。”說著,他動手在模型下方加了一個臨時的支撐件,“看來展示模型還得再想辦法優化一下視覺表達。”
    兄弟倆在建築設計這個話題上,意外地能找到共鳴。江韻華偏技術流,思路跳躍而直接;江明華則更注重空間感和人文融合。這種互補的討論,常常能給雙方帶來新的啟發。辦公室角落裏立著的幾個展板,清晰展示著江明華工作室最新承接的“城市文化記憶廊橋”項目的設計理念和部分效果圖。
    正當兩人就某個空間流線問題低聲討論時,江韻華放在桌上的手機屏幕急促地亮了起來,連續震動了好幾下。
    是許清瑤的專屬消息提示音。
    江韻華拿起來一看,信息簡短,語氣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女王範兒”:
    【小江同誌,立刻、馬上,科技大樓美術館門口集合!海報大修計劃啟動!遲到扣你實驗報告分!ps:帶上你的腦子和速寫本。】
    他忍不住笑出聲,手指飛快回複:
    【喳!許總監!馬上到![飛奔小人表情包]】 回複完,他立刻起身收拾書包,臉上是藏不住的期待和一絲微窘。
    “清瑤催你去救場?”江明華了然地看著弟弟瞬間點亮的表情,打趣道。他早就知道許清瑤在科技創新大賽海報製作上精益求精甚至有點“吹毛求疵”的風格,而弟弟儼然已成為她的“禦用”技術顧問加苦力。
    “嗯,她那個海報,之前團委老師都說夠驚豔了,她非要改出宇宙級效果。”江韻華的語氣看似抱怨,嘴角卻咧到了耳根,“哥,那我先過去了。”
    “去吧,別讓人家等急了。晚上沒事的話,一起回家吃飯,張媽念叨了。”江明華揮揮手。
    江韻華如蒙大赦,背起包,像一陣風似的衝出了工作室的大門,帶起一小股氣流,揚起了工作台上的幾縷木屑碎末。
    江明華看著他消失的背影,輕輕搖了搖頭,眼神裏帶著兄長的溫和與一絲感慨。他能清晰地看到韻華身上在潛移默化中的改變。認識許清瑤之後,那個曾經有些過於沉浸在自我邏輯世界裏、對人情世故略顯遲鈍的弟弟,變得更加鮮活,學會了主動關心、耐心配合,甚至適應了許清瑤偶爾的“霸道”,並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包容。這種圍繞著一個共同目標、彼此磨合互相促進的關係,是純粹而動人的。
    桌上的手機也適時亮起,是林雪萍的信息:
    【晚上係裏有新入職教師的聯合教學觀摩,得晚些走。冰箱裏有昨晚的雞湯,記得熱一下喝。別太累。】
    溫暖如常的叮嚀,像一陣和煦的春風拂過心田。
    江明華放下手中的微型構件,身體後仰靠在椅背上,拿起手機,唇邊不自覺地浮現出柔軟的笑意,回複:
    【知道了。你也是,注意別站太久。我這邊結束去接你?】
    林雪萍很快回複:
    【嗯……好。】
    一個字“嗯”後麵帶著一串省略號,這是他們之間小小的暗語,代表著一種心照不宣的溫柔默許。
    科技大樓三層的美術館一角,已經被臨時開辟成了“許清瑤科技創新大賽海報攻堅陣地”。燈光柔和地打在一張巨大的、已經初具雛形的海報板架上。海報主體框架是之前江韻華幫忙敲定的——一條貫穿整個板麵、象征著思維躍遷的流光能量帶,連接著幾個核心的創新技術模塊展示區。視覺上足夠酷炫,也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但此刻,許清瑤正抱著手臂,眉頭微蹙,圍著海報來回踱步,嘴裏念念有詞:“……總感覺哪裏不對……衝擊力夠了,但是……深度和思考感差了一點……”像是一個挑剔的工匠在審視自己的得意作品,尋找著那一點點不易察覺的瑕疵。
    江韻華氣喘籲籲地趕到時,看到的就是這副場景。他走到她身邊,學著她的樣子歪頭打量,試探著問:“許總監,小人來報到。請問這次是哪個星球級別的改造計劃?”
    許清瑤沒理會他的貧嘴,猛地停下腳步,指著能量帶下方的空白區域:“就是這裏!你看,這麽重要的一塊視覺錨點區域,我們隻放了技術參數的文字說明,太幹巴了,像個說明書目錄!缺少靈魂!”她的小臉因為激動和不滿而微微泛紅,眼睛卻亮得驚人,“我要加點東西,讓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科技的溫度,和它改變生活的可能性!”
    江韻華順著她的手指看去,那裏現在確實隻有幾行精心排版的文字和數據圖表,顯得理性有餘而感染力不足。
    “靈魂……具體指?”他認真請教總監大人的意圖。
    許清瑤深吸一口氣,胸中似乎有無數的構想在翻騰:“比如,能不能用幾個極小但極具生活質感的剪影場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孩子通過輔助器械夠到了樹上的風箏碎片;一個老爺爺戴著智能眼鏡,屏幕上正顯示著他和遠方孫子的虛擬合照;一個研究員在實驗室暖光燈下,看著培養皿裏的植物正在頑強生長……不是大場麵,是小切口,有溫度的小瞬間!把它們非常精妙地融入能量帶的轉折點,像是能量最終流向的地方……”她一邊描述,一邊用手在空氣中勾勒,指尖仿佛跳躍著靈感的光芒。
    江韻華聽得入了神。她描述的這些畫麵,精準地擊中了他的神經。技術是冰冷的,但技術最終服務的對象是人,是生活最細微處的需求和感動。這就是他一直試圖捕捉但未能完美表達的東西。
    “有道理!”他立刻放下包,掏出自己的速寫本和電子筆,“你描述得太好了。這樣的場景,需要非常精致簡約又有代表性的剪影構圖,而且必須和現有的科技感背景融合得天衣無縫……”他開始在速寫本上飛快地勾勒草圖,嚐試著將許清瑤腦海裏那些溫暖的片段視覺化。
    許清瑤湊近過來,幾乎半個身子靠在了江韻華的手臂旁,目光緊緊盯著他的筆尖,指點著:“對!對!這個風箏的線可以和能量帶的光束結合在一起……那個虛擬合照的屏幕形狀能不能用個不規則幾何體的邊緣?哦!這裏,老人握眼鏡的手勢,能不能設計成一個和旁邊機械臂正在修複文物動作的鏡像呼應?就那種‘過去與未來’的……”
    兩人頭碰頭,肩膀抵著肩膀,完全沉浸在創造的世界裏。陽光從高高的窗戶斜照進來,在他沾了鉛筆灰的手指和她柔順的發絲上跳躍。空氣中隻剩下筆尖摩擦紙張的沙沙聲,以及兩人為某個細節點極快切換的低語討論、爭論乃至達成共識後的短促輕笑。他們之間似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能量場,相互激發,相互彌補。許清瑤天馬行空的想法在江韻華的技術支撐和空間構型能力下逐漸落地;而江韻華縝密、偏理性的思路也被許清瑤極具共情力的想象持續點燃和拓展,跳脫出純粹參數的桎梏,觸摸到了更溫暖人心的表達邊界。
    偶爾,當他們的爭論達到某個小小的白熱化點時比如許清瑤堅持某個人物剪影的頭發絲弧度必須再飄逸0.5毫米),江韻華會被氣得想撓頭,而許清瑤則會梗著小脖子瞪他。但下一秒,當江韻華嚐試了她那個細微到變態的要求,發現視覺效果果然因那一點點變化而更為靈動時,他又會忍不住笑著吐槽:“許清瑤,你真的有強迫症晚期……但不得不說,這該死的藝術直覺真準。” 許清瑤則會回以一個“那當然”的得意小眼神。
    在一次次微小的“碰撞—理解—妥協—創造”的循環裏,一種超越普通夥伴關係的深度默契在悄然生長,如藤蔓纏繞。這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的合作,更是彼此精神版圖上相互的發現、塑造和欣賞。青春的荷爾蒙在這種純粹的、並肩前行的思維碰撞中,發酵出更醇厚、更深沉的味道。
    當夕陽的金輝漸漸轉為更為柔和的暖橙色,覆蓋上他們尚未完成但已煥然一新的草圖時,辦公室裏的教學觀摩活動也接近尾聲。
    高三生物組的辦公室裏,燈火通明。幾位剛結束教學展示的年輕老師還帶著興奮和忐忑,圍在林雪萍等幾位資深教師身邊,等待點評和建議。林雪萍的聲音溫和平緩,卻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幾位新教師在課堂節奏掌控、核心概念可視化以及引導高階思維方麵可以改進的環節。她沒有過多的理論鋪陳,結合著剛才課堂上的具體實例娓娓道來,聽得年輕老師們頻頻點頭,認真記錄。一位女老師更是露出感激之色,因為林雪萍精準地點出了她某個關鍵實驗演示環節的步驟冗餘問題,並給出了清晰高效的優化方案。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次課結束都能發現新的可以精進之處。”林雪萍最後總結道,臉上帶著鼓勵的微笑,“關鍵是持續反思、實踐,並勇於創新。你們今天的表現,起點都很高。”一番點評,既中肯又鼓舞人心,讓略顯緊張的氛圍徹底舒緩下來。
    散場後,年輕老師們一一向她致謝離去。林雪萍終於鬆了口氣,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幾口,感到喉嚨有些幹澀。忙碌的一天加上近兩個小時的細致觀摩和點評,著實消耗精力。
    窗外,天色已深。她整理著桌上的聽課記錄本和學生最近剛交上來的一摞關於神經遞質調節的探究性實驗報告,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家,辦公室門被輕輕敲響了。
    是江明華。他倚在門框邊,沒有立刻進來打擾,目光帶著詢問,嘴角掛著溫和的笑意,手裏還拎著一個打包好的餐盒袋,隱約有食物的香氣飄出。
    “結束了?”他輕聲問,目光掃過她略顯疲憊卻依然清澈的眉眼。
    “嗯,剛結束。”林雪萍看到他,臉上自然地浮現出放鬆和喜悅,仿佛拂去了一身塵埃,“又麻煩你跑一趟。”她沒有用“林老師”的稱呼,在這個獨處時刻,她隻是林雪萍。
    江明華這才走進來,很自然地走到她的辦公桌旁,將手裏的東西放下:“路過‘暖時記’,看到新出的砂鍋粥不錯,給你打包了魚片蝦仁粥,還有份你喜歡的豉汁鳳爪。”他邊說邊打開餐盒蓋,熱氣騰騰、鮮香撲鼻的粥香立刻彌漫開來,“怕係裏組織的晚餐太官方,你吃不自在也吃不好。”
    細微之處見關懷。他總是這樣,能體貼入微地顧及她的每一分感受和需求。林雪萍的心如同被溫熱的潮汐包裹,溫暖且飽脹。“你還記著這個。”她指的是他留意到她不太習慣參加那種氣氛略顯拘謹的官方聚餐,“謝謝。”
    辦公室裏隻剩下他們兩人。林雪萍也顧不得形象,用勺子小口舀著鮮滑的粥送入口中,滾燙的溫度和豐腴的滋味瞬間填補了身體的空虛,也讓緊繃的神經舒緩下來。“今天這幾個新同事底子真不錯,後生可畏。”她一邊吃,一邊和江明華分享下午的見聞。
    江明華拉過椅子坐在她旁邊,靜靜聽著。偶爾在她需要拿紙巾或描述某個細節而短暫停頓粥勺時,會很自然地將手邊的紙巾盒推近一點。他的目光落在她因滿足而微微眯起的眼睛和沾了點粥晶亮的唇瓣上,專注而溫柔。
    “韻華呢?今天沒跟著你?”林雪萍咽下一口粥,忽然想起。這個時間點,通常是兄弟倆一起出現。
    “跟小許同學去攻克‘宇宙級’海報難題了。”江明華笑道,把下午在工作室和後來接到弟弟信息的事情簡單說了說,著重描繪了一下許清瑤臨時起意要加“靈魂場景”以及江韻華被她調動起來的投入狀態,“你是沒看到韻華衝出去那個速度……嘖。他跟清瑤那丫頭在一塊兒,是越來越活泛了。下午我還在工作室被他揪著問建築結構問題呢,現在轉頭就去給藝術家總監當技術支持了。挺好,年輕人就是該多折騰,不同維度都試試。”
    林雪萍聽著,眼中也盈滿笑意。“他們兩個確實挺互補的。清瑤想法天馬行空,有股衝勁兒;韻華踏實又靈活,能把她那些異想天開的東西落地。一起準備比賽這幾個月,互相影響都挺大的。”她想起偶爾在校園裏看到他們一起討論問題的樣子,“韻華以前會覺得有些‘沒用’的美感追求現在也在意了;清瑤為了把想法說清楚給韻華聽,表述也變得更條理更有邏輯性。共同成長,大概就是這樣吧。”
    “共同成長……”江明華低聲重複著這幾個字,若有所思,目光更深地望向林雪萍。燈火下,她柔和的側臉線條仿佛也被鍍上了一層暖光。
    辦公室裏一片溫馨的寂靜,隻有她小口喝粥和窗外偶爾傳來的蟲鳴。江明華靠在椅背上,靜靜地注視著她。時間仿佛慢了下來,空氣中流淌著一種無需言語的、沉靜如水的信任和依戀。他能清晰地看到她眼中因工作而留存的一絲倦色,也捕捉到她此刻被食物、被陪伴所撫慰的鬆弛。這種無言相伴的每一個平凡日常,都像是細沙,溫柔地填滿著名為“相守”的沙漏。
    林雪萍吃完最後一口粥,放下勺子,滿足地輕輕喟歎一聲,身體似乎也跟著鬆弛下來,更軟地靠向椅背。
    “飽了?”江明華問,眼底的笑意更深。
    “嗯。”林雪萍點點頭,眼神溫潤地看著他,“感覺很幸福。”
    簡單的話語,沒有任何修飾。江明華的心卻被狠狠觸動了一下。他伸出手,輕輕撥開她頰邊一絲滑落的碎發,指尖極盡溫柔地滑過她的耳廓,停留在她柔潤的側臉上。“累嗎?”他的聲音低啞了幾分。
    林雪萍沒有躲避,反而將臉蛋微微側向他溫熱的掌心,汲取那份讓人安心的暖意和依靠感。她像隻被安撫的貓兒,輕輕在他手心蹭了蹭,帶著一絲細微的依賴。“有點……但有你在,就還好。”
    工作帶來的瑣碎疲憊,在學生和教學上的傾心投入,仿佛都在他無聲的陪伴和這一觸的溫熱裏悄然融解。這間普通的教師辦公室,因為這個人,這個時刻,變成了世界上安全感和暖意的孤島。
    江明華輕輕摩挲著她的臉頰,心頭一片溫軟的海洋在起伏。他想起多年前,高中晚自習結束後,在昏暗路燈下,第一次牽起她因為緊張而冰涼的小手,那份忐忑和初生的悸動。時光如流,初心未改。那個清冷執拗的學霸女孩,早已成為他生命中最溫暖堅韌的支柱。歲月給予他們的,不僅僅是年歲的增長,更是風雨同路後那份深入骨髓的相知與相惜。
    “累了就靠會兒。”他柔聲說,並未收回手,反而用指腹極輕地按壓著她太陽穴附近的穴位,力道適中舒緩。
    林雪萍閉上眼睛,長長舒了一口氣。窗外,城市的霓虹和星光無聲流淌。辦公室內,兩人呼吸相聞,安靜而恒久。桌上的砂鍋粥盒還殘留著溫熱的香氣,那摞尚未改完的實驗報告靜靜躺在一邊,等待著下一個工作日的開啟。
    在這片獨屬於兩人的寧靜裏,成長的不隻是正在科技大樓並肩奮鬥的年輕情侶江韻華和許清瑤。在這裏,在日複一日的相守、理解與無聲支撐中,他和她——江明華與林雪萍——也始終並行在同一條名為“共同成長”的軌跡上,成熟而堅定,將年少的熾熱愛戀沉澱為生命中最為醇厚安穩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