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無禮之徒

字數:8954   加入書籤

A+A-


    無禮之徒……
    主公究竟賞識他何點?
    護車的刀盾兵不悅地瞥了江琛一眼。
    他們非為錢財的普通士兵,而是曹家或夏侯家精挑細選的旁係與家臣。
    江琛屢對曹操不遜,這些親兵早已心生不滿。
    與李通並肩而行的伯長,雖麵貌稚嫩卻英氣外露,見江琛取出工具做木工,低聲對李通道:
    “李伯長,我先言明。
    萬一戰事告急,我們隻顧得上人,顧不上其他。”
    李通怒視曹休這位年輕伯長。曹休雖年幼,卻於曹操起兵討董時,改名換姓,遠從吳地經荊州歸中原。身為曹家子弟,又有此等壯舉,曹休自然深受曹營士兵敬仰。
    李通瞪曹休一眼,深知若在此事上退讓,戰事一旦爆發,江琛精心製作的諸多器具恐將被曹休遺棄。不,萬不可如此!江先生才華橫溢,其手作豈會無用?
    李通正欲以武力鎮服曹休時,江琛朗聲大笑:“我成功了!有了這新玩意兒,攻城時傷亡必大減!”
    第32章 拋石機
    江琛突然從板車上躍起,驚得曹休、李通等人目瞪口呆。眾目睽睽之下,江琛也略顯羞澀。正欲收起手中之物,曹休卻繞開李通,直麵江琛。
    “意欲何為?”見曹休緊盯著自己手中的器械,江琛警覺地將其藏於背後。李通誤以為曹休要對江琛不利,連忙擠到前麵:“曹伯長,請勿對我家掌櫃無禮!”
    “李兄,江掌櫃手中的東西,我似乎在古籍中有所耳聞……”曹休見李通緊張,連忙驅散圍觀士兵。
    李通見親信被隔,焦急不已,欲動手,江琛卻在身後道:“哦?你認識拋石機?”
    拋石機?李通一臉茫然,而曹休已失聲叫出:“拋石機?我家藏有墨家竹簡,記載戰國時墨家巨子公輸班所創攻城器械,名曰拋石車。江先生手中的,與這失傳數百年的拋石車有何聯係?”
    曹休來自沛國曹家,所受教養深厚,得知江琛可能複原墨家攻城利器,立刻收斂傲氣,笑容滿麵,令李通詫異。
    “魯班稱其為拋石車?”江琛翻轉模型,搖頭:“若加輪子,或可稱車。”
    戰事臨近,江琛提議簡化製作,以數量取勝。他手中的拋石機模型發出嘎吱聲。
    曹休心跳加快,若非李通阻攔,早已奪過模型,急送曹操。他讚歎江琛才智,提及此機雖為公輸班守城所用,但攻城亦犀利,欲勸江琛獻上。然而,曹休麵皮薄,加之過往慢待,終難以啟齒,滿臉通紅。
    李通不屑,挺身而出為江琛辯護,兩人同為伯長,李通近日被曹休架空,心生不滿。
    江琛見狀,將模型隨手丟至板車上,笑道戰後欲贈予陳留孩童。
    曹休聞言,眼角抽搐,意識到江琛已察覺其不滿。瞥見江琛慵懶之態,曹休心中五味雜陳,在李通催促下,勉強下令啟程。
    李通借此機會,在曹休麵前挽回顏麵,恭維江琛複原失傳神器,斷言攻虎牢關將輕而易舉。
    江琛淡然回應,指出此機精準度有限,大規模製造耗時耗材,僅可用於打擊敵方士氣,難以憑此破城。
    李通則樂觀認為,即便如此,也優於雲梯撞木,能減少傷亡。他迅速掌握拋石機用法,令江琛暗讚其聰明。
    此後數日,曹休頻繁向江琛請示或召李通商議,與之前冷漠態度截然不同。
    曹休心中慶幸,行軍尾聲,竟遇見曹操身著便衣,與黃忠、夏侯惇兩位大將立於營門,殷切盼望。
    “主……”曹休欲語,卻被曹操嚴神製止。
    想起曹操臨行囑咐,曹休連忙改口:“休,見過曹管事。”
    曹操擺手示意曹休退下,徑直走向剛下車的江琛:“曹伯辛苦,速往大營複命。”
    曹休欲稟報拋石機之事,卻被曹操即刻命令離去,隻得無奈帶領手下與民夫,緩緩步入大營。
    曹操激動地握住江琛手臂,見其無恙,方鬆一口氣。
    盡管路途多聯軍領地,呂布卻已率三萬並州狼騎屯於虎牢關外,騎兵迅疾,隨時可襲聯軍糧道。
    數日未見江琛,曹操憂慮其被呂布追蹤,日漸消瘦。
    “咦!老曹,咱倆大男人,別這樣!”剛醒的江琛推開曹操。
    黃忠與夏侯惇忍笑,轉而見李通緊張守護江琛的板車。
    “文達,何須如此?”夏侯惇拍李通肩以解尷尬。
    李通肩一軟,懷中掉落一物。
    未等夏侯惇開口,一人撲來:“伯父小心!此乃墨家失傳拋石機!”
    曹休心係拋石機,複命後即刻返回。
    遠見江琛的拋石機模型被夏侯惇拍出,曹休飛身撲救,於模型落地前緊抱懷中。
    曹休翻滾,夏侯惇尷尬,曹操扶起曹休:“休兒?拋石機?”
    曹休淚光閃爍,取出模型:“叔父,大事。途中,江琛先生複原了這墨家失傳拋石機。”
    曹操震驚,但信曹休與江琛,審視模型後大笑:“天佑我軍,江兄才華橫溢!有此拋石機,虎牢、汜水乃至洛陽,皆不足慮!”
    黃忠與夏侯惇困惑相視,對攻城器械知之甚少。曹操滿意地望著曹休:“休兒,給你兩位伯父演示。”
    曹休滿心喜悅,雖已被曹操認作族侄,但能親近曹營大將的機會實屬珍貴。他恭敬地帶黃忠與夏侯惇至一旁展示武藝。
    臨別之際,曹休向江琛鄭重行禮,深知這位外表平凡、性格慵懶的江先生,在曹操心中地位顯赫,遠超軍師陳宮。
    曹休的謙遜讓曹操頗為讚賞,這年輕族侄才智雙全,是曹家後輩中的翹楚。然而,年少成名也讓他稍顯驕矜。此次護送江琛,曹操不敢大意,對於曹休可能排擠李通、對江琛心生怨言的情報,他早已掌握。
    初見時,曹操給曹休一個下馬威,但見曹休舍命守護拋石機模型,不禁暗讚:“這小子,倒知進退。”隨即對江琛笑道:“江兄,此物對我軍至關重要,曹某鬥膽,欲向江兄討教。”
    江琛白了他一眼:“此物我本欲經你手轉交曹操。
    不過,老曹,你眼光倒是犀利嘛!
    這麽快就掌握了拋石機的用法。”
    曹操自信滿滿:“江兄,我曹操豈是等閑之輩?
    論兵法,我雖不及江兄大才,但在這亂世,從西涼至關東,何人敢言勝我?
    拋石機無實物可參考,你卻已製成模型。
    若我連其基本用法都不明,豈能與江兄並肩?”
    見江琛麵露訝異,曹操得意地打趣:“江兄,這些日子跟隨少主,我可是收獲頗豐啊!”
    “嘿,誇你兩句,你還真飄了!”
    江琛不屑,指向李通:“文達,他也是初見即用。照你這麽說,他也懂兵法了?”
    曹操聞言微驚,疑惑地看著李通:“文達,你真如江兄所說,初見拋石機便知其用法?”
    “曹……曹大人,我覺得這東西不難理解。”李通被曹操注視,有些緊張。
    曹操半信半疑,李通識字已讓他意外。
    但若說這矮壯漢子還精通兵法……
    曹操實在難以置信。
    兵法深奧,非儒家經典可比,流傳不廣,常人難以入門,更別提實戰指揮了。
    江琛拍了拍李通肩膀:“這一路我做的玩意兒,你沒少研究。來,別讓老曹小瞧,給他講講拋石機的原理。”
    曹操眼角微顫,對李通笑道:“文達,那就有勞了。”
    “小人不敢……”李通剛要開口,就被江琛瞪了一眼。
    “笨蛋,能在曹操麵前露臉的機會,你這時藏拙作甚?莫非真想一輩子跑堂?”
    唉,江先生,你若真想提拔我李通,憑你與主公的關係,隻需開口,我豈會沒有出頭之日?
    李通心中嘀咕,卻不敢違抗江琛,於是將一路上從江琛那裏學到的拋石機知識,如“力臂”、“拋距”、“配重”等,在曹操麵前詳細複述了一遍。
    多日伴隨江琛左右,李通求知若渴,每逢江琛提及新奇術語,他必深究其理。
    江琛閑暇之時,樂於授人以漁。
    李通的到來,促使他不由自主地分享了諸多後世物理知識。
    不久,曹操收斂輕視之意,眼神銳利地注視著侃侃而談的李通。
    未曾料到,李通跟隨江琛數日,其領兵才能尚待觀察,但指揮拋石機的一營步兵,卻綽綽有餘!
    李通給予曹操意外之喜。
    在這個識字率極低的時代,李通所展露的智慧,足以令曹操對其提拔有加。
    李通向曹操詳細說明了拋石機的工作原理,並融入了自己創新的攻城陣型。
    言罷,他悄悄觀察曹操的反應,見曹操笑容深邃,便迅速退到一旁。
    “江兄所教,你能銘記如此之多,實屬難得。”曹操輕撫短須,含笑看向江琛。
    江琛對曹操聳肩,為李通爭取:“老曹,文達有軍事天賦,我想請你為他引薦。”
    曹操心中暗道,江兄,還用你多說?
    李通李文達,早已被我曹孟德看重!
    隻是此番誘你來虎牢關,若你有個萬一,我將抱憾終身!
    李通算得上智勇兼備。
    不將他留在我身邊,我在前線怎能安心?
    首次聽江琛開口請求,若是其他事情,曹操定會爽快答應。
    但此刻,李通的去留關乎江琛的安危,這讓曹操陷入兩難。
    “掌櫃,我不離開!
    我走了,你怎麽辦?”李通未曾料到江琛如此看重他,眼眶泛紅。
    笨蛋!
    這裏是聯軍安全的虎牢關大營。
    除非我自尋死路,否則哪有比這更安全的地方?
    況且,我江琛因故不能出仕。
    但你李通若能在此戰立功得官,不就能統率兵馬了嗎?
    退一步說,一旦聯軍戰敗,你手握兵權,我逃亡的成功率才更高!
    李通的真情流露雖觸動江琛,但惜命的江琛不會讓這傻小子打亂計劃。
    一人力薦人才,另一人執意留下。
    曹操正感為難,恰時曹休帶著黃忠和夏侯惇歸來,他們剛學會操作拋石機。
    “曹公,李兄對拋石機的掌握遠超於我,如此賢才,豈能不重用?至於江先生的安全,我願用生命擔保,除非敵人攻破我們的防線,否則江先生絕對安全!”曹休拍著胸脯保證。
    “你的保證,我如何能完全放心?”李通欲言又止,被江琛的眼神製止。
    李文達李通)之語引發了眾人猜疑,莫非曹休途中對江先生有失禮之處?黃忠與夏侯惇麵色驟變,向曹休投去責備的目光。
    曹休心中暗驚,他好不容易與兩位大將建立的情誼,險些因李通一言付諸東流。
    “曹伯長豈會不如你一個跑堂的?你若真想建功立業,就應聽從我的安排,在曹軍中闖出名堂!”江琛瞪視李通。
    李通激動難言,他認為若非為了向曹操舉薦自己,江琛這樣的大才怎會將自己置於曹休這等無禮之人的保護下?
    “若江先生有任何不測,我願以命相償!”曹休深知江琛能耐,巴不得立刻取代李通,向江琛求教。
    “好吧,江兄這段時間的安全,就交給休兒了。”曹操略作思索,終是點頭。
    回想起為護江琛而提拔李通,曹操自覺考慮欠妥。曹休身為族子,深得親兵擁戴,而李通作為外人,自會受到曹休諸多限製。為避免兩人互相掣肘,曹操決定讓李通負責拋石機營。待戰事結束,李通的功績足以讓他獨領一軍。屆時,他再與江琛說明,將這支軍隊轉為江琛的親兵衛隊。
    曹操心中盤算已定,迅速攜李通等人離去。
    在攻打虎牢關的眾多兵馬中,曹軍威脅重重。
    身為統帥,曹操不宜久離大帳。
    於是,曹休留下,負責守護江琛。
    “江先生,天色已晚,不如先回營休息吧?”曹休揉著肩胛,對江琛笑道。
    黃忠與夏侯惇離去前,均以重拳“友善”提醒了曹休。
    “嗯,帶路吧,這一路真是疲憊不堪。”江琛伸了個懶腰,坐上板車。
    以往,曹休定會不屑,但此刻他不僅未生氣,還向親信們解釋:“你們知道名士是什麽樣嗎?看看江先生,這等尊貴身份……”
    見曹操僅憑江琛一麵之詞,便帶李通入大帳委以重任,曹家與夏侯家的親兵無不心生嫉妒。
    聽曹休此言,他們紛紛點頭,為挽回在江琛心中的印象,在曹休帶領下,從營外至營內,一路恭維江琛。
    若非未配上鑼鼓嗩呐,江琛真怕他們喊出誇張之詞。
    這行人的張揚行為,自然引來眾多矚目。
    一名白衣英武少年遠遠望見,冷哼一聲,策馬離去,直奔公孫瓚營地。
    第35章 爭榮或赴危難?
    相較於袁紹、袁術這兩位倚仗袁氏勢力各自領兵結盟者,公孫瓚乃是從貧瘠幽州崛起之戰場豪傑,豈會輕易受製於曹操。
    見曹操率兵逼近虎牢關,公孫瓚派遣公孫越潛入曹營刺探軍情,自己則繼續遏製蠢蠢欲動的劉備。
    麵對心懷異誌的劉備,公孫瓚勉強克製怒火:“玄德,既不願擔當先鋒,便留在我帳下效力吧。”
    劉備聞言,深知數次交鋒後,總算保住了岌岌可危的基業,心中稍安,正色回應:“多謝伯圭兄體恤,我手下士兵老弱,難當大任。
    但我兩位義弟,皆為勇猛之士。
    若將來與西涼軍交戰,我們三人定當全力以赴!”
    公孫瓚聽後怒不可遏,劉玄德此言何意……
    莫非要等到你們三人揚名之時,才肯上陣殺敵?
    公孫瓚雖對關羽、張飛的勇猛心懷敬意,此刻卻被劉備之言氣得幾乎失控。
    更令他氣憤的是,關羽在一旁自稱刀法不遜於黃忠,張飛也叫囂著僅需三千兵馬便能攻克虎牢關,親手斬下董卓首級以建功立業。
    公孫瓚心中暗罵,自己在幽州與羌人征戰多年,令他們聞白馬色變,也不敢誇口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戰勝董卓。這兩個馬弓手和步弓手,尚無官職,哪來的自信,竟敢藐視天下英雄?
    正當公孫瓚強忍不悅,旁觀劉關張三人自吹自擂時,偽裝成白馬義從的公孫越大步流星走進帳篷,行禮道:“拜見兄長。”
    公孫瓚隨即向公孫越遞了個眼神,和藹地對劉備說:“玄德,軍中暫無要務,你們三人先回去歇息吧。待到需要你們出戰時,我再派人告知。”
    劉備瞥了一眼公孫越,識趣地告辭離去。走出帳篷後,他心中暗歎,想在公孫瓚麾下嶄露頭角,恐怕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