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反欲收敗將?
字數:8949 加入書籤
待劉關張三人走後,公孫瓚連忙拉住公孫越,詢問此行所得。
公孫越詳細講述了所見所聞,關於江琛被曹操迎入曹營的情景。
公孫瓚眉頭緊蹙,深知曹操、袁紹等世家子弟的高傲。衛弘是曹軍的金主,即便是衛弘親臨,曹操也不可能親自帶著黃忠和夏侯惇,三人一同身著便服在營外恭候。
這份禮遇實在太過隆重,連陳留衛家也難以承受。
公孫越苦笑:“兄長,那人年僅二十,衣著與普通商人無異,絕非士子。”
公孫瓚愈發困惑:“曹孟德上次提及,為此戰他曾親自尋來一重保障……難道指的就是此人?”
公孫瓚撓頭不已,愈發不解。在這漢末亂世,商人地位卑賤,讓他這位北平太守對一名粗俗商賈以禮相待,他自覺難以做到。
公孫越借送公文之機潛入曹營探情,保持距離,故未近聽江琛等人言談,亦未發現投石機。
“兄,事有蹊蹺,然商賈之流,豈能在戰亂中翻雲覆雨?”
觀王匡、喬瑁已布陣與曹操對峙。
兄,立場何在,此乃燃眉之急,速決為要!”
公孫越雖年幼,卻曾使袁紹處,對大局頗有見地。
公孫瓚麵色稍變,近日袁遺屢訪,勸其歸順袁紹。
然公孫瓚自恃兵強,不從。
今日,袁遺更以糧草相脅,不歡而散。
公孫瓚大本營在幽州,遠征董卓,糧草難繼。
袁家控糧,公孫瓚倍感重壓,孫堅之敗,曆曆在目。
至於喬瑁、王匡,公孫瓚連袁紹都不屑,何況二人?
曹操雖與公孫瓚無直接衝突,卻施離間計,令其與劉備生隙,公孫瓚對此又敬又恨。
“兩方皆非善類……”公孫瓚沉吟後冷哼一聲。
他非智謀之人,派公孫越探情已屬不易。
要他速謀破局,實為苛求。
正當二人糾結立場,曹操命樂進為主將,李通為副,將民夫改編為拋石機營。
民夫在二將帶領下,晝夜趕製拋石機。
此舉引諸侯矚目,紛紛探聽。
聞曹操得墨家攻城器,王匡、喬瑁大驚。
曹操軍才,眾人皆服,且此事關虎牢關,斷無虛假。
恐功勞被奪,二人決定聯手,瞞諸侯,先攻虎牢關。
江琛聞訊,王匡、喬瑁已出發三時辰。
見怒氣衝衝的曹操,江琛自語:“王匡自尋死路,還拖喬瑁下水……”
前世,王匡私攻,敗於呂布。
幸喬瑁、袁遺相救,否則難逃一劫。
此次,王匡為拉喬瑁抗曹,竟置救命恩人於險境。
“曹兄何出此言……”曹操正怒王匡、喬瑁不顧大局,聞言一愣。
江琛神色凝重起身:“老曹,速尋曹操,勸其聯手袁遺發兵。
遲疑恐二人難逃呂布之手。
最好遣黃忠,救王匡部下方悅。”
河內名將若喪命於呂布之手,實為巨憾。
曹操誓言回響:河內名將方悅!
此人能否與黃忠並駕齊驅,勇猛無雙?
江琛語畢,曹操眼中精光一閃。
他正欲細問,卻被江琛打斷:“別再拖延,速尋曹操。方悅之能,約等於李典、樂進。救回他,曹營將增一員虎將。”
唉,原來方悅僅能與李典、樂進相當,曹操心中不禁生出失落。
本期待從王匡那裏得一猛將,如今卻成泡影。
無奈,先前的黃忠已以兩千戰馬之價,大幅提升曹營實力,尤其是溫酒斬華雄之後,曹操所至,皆引人矚目,劉表甚至欲以重資贖回黃忠,卻被曹操以江琛之語諷刺回絕。
思緒間,夏侯惇不敢在江琛前造次,護曹操含笑退出。
回至中軍帳,夏侯惇問:“主公,江先生提議救王匡與喬瑁,您看?”
“自當聽江兄的,聯袁遺,共出兵。”
“王匡與喬瑁兵馬合四萬,若敗於呂布,我們亦損失慘重。”
曹操瞪夏侯惇一眼,滿是不悅。
夏侯惇心中暗想,若非有望得大將,以你往日性情,豈會救這兩個對手?
曹操自然明白夏侯惇所想,投去警示目光,隨即召集將領議事。
黃忠等人聞訊,擱下軍務趕來。
得知要救王匡、喬瑁,曹洪焦急,黃忠、夏侯淵亦疑惑。
“二人成事不足,但兵力卻占我軍一半。若被呂布擊潰,日後戰局堪憂。”曹操瞪曹洪一眼。
夏侯淵建議告知其他諸侯,讓與王匡、喬瑁交好的諸侯去救。畢竟,曹軍僅三千兵馬,損耗不起。
“妙才,除黃忠外,誰能擋呂布?”曹操問夏侯淵。
夏侯淵自知,若黃忠不在,他或還敢自信,但見識過黃忠實力後,對於呂布,他不敢再輕敵。
曹操向將領們說明情況後,立即帶上黃忠和夏侯淵,領著千餘騎兵前往袁遺處。
袁遺接見他們,得知王匡和喬瑁因爭功擅自攻打虎牢關,憤怒地拍案而起。
“王匡這 ,呂布那猛虎前幾天就帶著三千並州狼騎在外遊蕩……”
身為袁紹的眼線,袁遺情報眾多。
“呂布已出動了三千並州狼騎?”
“伯業,如此重要情報,為何現在才說?”曹操怒道,想到江琛僅有兩百刀盾兵護送,不禁心生殺意。呂布若在途中遇到江琛,後果難料!
汝南袁家,在這緊要關頭仍內鬥。明知呂布虎視眈眈,卻秘而不宣,實乃借刀 之計。
袁紹、袁遺,曹操默默記下。
袁遺自知失言,連忙保證,今後必第一時間通報軍情。
“伯業,望你以大局為重,僅此一次!”曹操警告道。
袁遺自知理虧,不敢多言,立刻撥出九千精兵歸曹操指揮。
兩家合兵一萬,急速前往虎牢關。
路過一山坳,前方殺聲震天,敗兵四散。
袁遺探子急報:“王太守和喬太守已被呂布擊敗!”袁遺臉色大變。
曹操冷靜地拔出倚天劍,下令:“漢升、妙才,你二人率騎兵衝鋒,遇敵即斬!我與袁太守率大軍隨後。”
“遵命!”黃忠與夏侯淵應聲,心中感歎,一切正如江先生所料。
見曹操沉穩,袁遺既敬又憂,試探道:“孟德,他們數萬大軍都敗了,我們……”
袁遺麵露怯色,欲勸曹操撤退。
曹操冷眼相看,不屑道:“呂布雖勇,但我有黃忠。伯業若懼,可分我五千兵馬,我獨往救援。”
袁遺勉強笑道:“孟德何出此言?我豈會退縮?速去整頓敗兵,以防衝亂陣腳。”
曹操心中暗笑袁遺強裝鎮定,雙腿顫抖。自袁遺隱瞞情報致江琛遇險,曹操已視其為敵。隻是兵力不足,暫不翻臉。
望著袁遺指揮兵馬,曹操緊握倚天劍,心中暗誓:江兄,此事絕不再發生。袁紹與袁遺,我定會讓他們付出代價。
黃忠與夏侯淵已率千騎疾馳而出。
黃忠策騎曹操賜予的絕影,疾馳如電,切割過敗逃敵軍的縫隙。穿越廣袤的山穀,他緊握古錠刀,謹記曹操之命,搜尋江琛提及的河內名將方悅。
殺伐之聲驟起,馬蹄轟鳴。黃忠眼前,呂布金冠璀璨,百花戰袍奪目,手持方天畫戟,所到之處,無人能擋。一群刺青騎兵如影隨形,於王匡與喬瑁軍中肆虐。王匡與喬瑁隻顧奔逃,幸得一名白甲將軍力挽狂瀾,否則早已斃命於呂布戟下。
呂布戟舞如風,肢體橫飛。每當他欲深入敵陣,總有白甲將領守護主將,調兵遣將,以士卒為餌,阻擋其鋒。屢敗之後,呂布麵色轉寒,高聲道:“吾戟下不斬無名之輩,來將通名!”
王匡得意洋洋,介紹方悅:“此乃我河內勇將!”呂布朗聲回應:“吾乃九原呂布,方悅,可敢一戰?”王匡迫不及待替方悅樹敵:“速取那逆賊首級來見我。”
“弑父”二字激怒呂布,他驅策赤兔,如烈焰般逼近。方悅自知不敵,為報恩情,挺槍應戰。
呂布率並州狼騎突襲,王匡與喬瑁大軍崩潰。方悅勉力支撐,戰則生死未卜,避則必敗無疑。他決定死戰。
麵對呂布,方悅全力一槍。呂布輕笑,雙手揮戟斜劈,兩兵器碰撞,巨響震耳欲聾。方悅雙手震顫,虎口破裂,滿口鮮血。僅一回合,便被呂布重創。
並州狼騎歡聲雷動,王匡與喬瑁麵色慘白。喬瑁慌張:“情勢不妙,你的大將恐難敵呂布。”王匡正欲撤退,呂布已轉身,挺戟衝向方悅。
方悅緊咬牙關,策馬向前,生怕一開口便力竭。士兵們已明了,白甲將領絕非呂布對手。
就在這絕望之際,一道黑影驟現戰場。“逆賊,休得逞凶,南陽黃忠在此!”
這股威勢……高手!
呂布怒火攻心,舊日汙點再度浮現,同時背後傳來令人心悸的殺意。
他收回部分力量,方天畫戟輕輕一震,方悅便被劈飛,而呂布順勢轉身,戟指後方。
出乎意料,預想中的攻擊並未降臨,九十五斤重的方天畫戟竟落空。
一位方臉黃甲的大漢,騎著匹不遜於赤兔的黑馬,麵無表情地掠過,於方悅將被擒前救下,迅速融入新到的騎兵群中。
動作行雲流水!
難怪華雄喪命其手。
呂布被黃忠這一舉動打斷,傲然而立,未再追擊。
“方悅,多謝黃將軍。”方悅認出黃忠,激動道謝。
黃忠淡笑:“方將軍言重了,若要謝,當謝江先生。你先休息,那猛虎交由黃某。”
“江先生?”方悅疑惑,隨即麵露尷尬。
身為王匡部將,黃忠救他後卻帶入曹營。
方悅欲歸隊,夏侯淵熱情相迎,而他望向王匡處,隻見主公不知何時已逃離。
取而代之的,是一名酷似王匡的親兵。
被拋棄了嗎?
方悅苦笑,仿佛釋懷,聽從夏侯淵建議,望向戰場。
方悅深知,黃忠與呂布的對決,難得一見。
“九原呂布!”
“南陽黃忠!”
通報姓名後,兩人策馬疾馳。
呂布緊握方天畫戟,月牙側刃深藏;黃忠倒拖古錠刀,披風飛揚,絕影黑馬的身影掩藏著刀鋒。
雖未交鋒,但兩人皆不敢輕視,收起蠻力,施展絕技。
戰!
赤兔與絕影,在烈日下交錯,無金鐵交鳴,唯有細微布帛撕裂聲。
兩者均為名駒,此刻背負頂尖武將,初次交鋒,絕影之主略占上風。
張遼與高順,呂布的得力助手,前者指揮並州狼騎,後者統領陷陣營。刀光劍影間,兩人神色大變。
“好刀法!”呂布扯下被劃破的戰袍,怒視黃忠,戰意沸騰。黃忠仰望呂布,深知其潛力,卻歎其品行不端,沉聲道:“呂布,你才華橫溢卻認賊作父,可惜。”言罷,黃忠揮刀,絕影馬如狂龍,刀鋒曳地,火星四濺。
黃忠惜才,但立場堅定,不留情麵。呂布聞言大怒,卻被黃忠氣機鎖定,動彈不得。麵對那自大江奔騰中領悟的刀法,呂布如遭水龍衝擊,渾身僵硬。
“奉先遇險!文遠,速發進攻!”高順急呼,張遼已揮刀疾衝而出:“並州狼騎,衝鋒!”兩千餘狼騎以呂布為領袖,雖不明二將何故中斷單挑,但仍奮勇向前。
夏侯淵見狀,立刻領騎兵迎戰:“西涼軍休要猖狂!沛國夏侯淵在此!”雙方騎兵交鋒,馬蹄聲震耳欲聾。
呂布受黃忠威壓,幾近敗北,幸得張遼與高順相助,否則必與黃忠決戰。黃忠一擊取勝,並州狼騎士氣受挫,然夏侯淵所帶輕騎人數不多,雙方陷入鏖戰。
方悅觀戰正急,忽聞峽穀四周殺聲四起,曹操與袁遺大軍殺到。
“奉先!那是曹操與袁遺的旗幟!”張遼奮力擊退夏侯淵,向呂布高呼。
呂布聞之怒火中燒,高順低語:“王匡與喬瑁集殘兵反攻,奉先,你先撤,我與文遠斷後。”
三人因共戰異族而名震四方,情同手足。呂布激戰之時,唯張遼與高順之言能使其入耳。
呂布知撤離刻不容緩,怒視黃忠,以方天畫戟蕩開敵騎,大喝:“撤退!”
“欲逃?”黃忠眼神淩厲,撇下夏侯淵,持刀疾追。
峽穀口,曹操遲來一步,見戰場慘景,心急火燎,呂布之勇令其膽寒。
見西涼軍欲退,加之王匡、喬瑁爭功歸來,曹操果斷下令收兵。
黃忠速度驚人,沿途無阻,張遼驚恐萬分。
正當張遼絕望,曹軍收兵號角響起。
即將追上張遼的黃忠猛然勒馬,橫刀而立,止追。
張遼僥幸脫險,心中暗喜,恰逢高順率陷陣營回援。
二將戒備地注視黃忠,率殘兵謹慎撤退至虎牢關。
戰後,曹操派人清理戰場,尋黃忠與夏侯淵。從夏侯淵處得知呂布險喪黃忠之手,曹操懊悔。
袁遺見勢不利,以袁紹之名迫王匡、喬瑁向曹操許諾諸多好處以息事。
曹操此戰大勝,加之黃忠、夏侯淵威名,若滋事,王匡、喬瑁恐遭吞並。
呂布因曹操而幸免。曹操遷怒於王匡、喬瑁:“此番我救你們於水火,豈是三萬石糧草可報?”
曹操瞪視喬瑁伸出的三根手指,目光冰冷。
王匡無奈,硬著頭皮道:“孟德,我與元偉此戰損失慘重,請勿相逼。”
“若不服,鬥將或陣戰,任選其一,我曹操一並接下。”曹操昂首,麵色不悅。
喬瑁欲爭辯,被王匡捂住嘴。
袁遺苦笑上前調解,一番商議後,喬瑁不得不付巨額軍資;而王匡則被曹操索要河內名將方悅。
咦!
曹阿瞞非但不乘危取利,反欲收納敗將方悅?
王匡心中暗喜,未理方悅,即刻應允,並額外允諾讓河內方家歸附曹操。
方悅全程無權置喙,突被王匡“贈予”曹操,目送舊主背影,無奈跪於曹操麵前。
